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3)
2023(8555)
2022(7365)
2021(6799)
2020(5520)
2019(12427)
2018(12175)
2017(23975)
2016(12515)
2015(13800)
2014(12870)
2013(12532)
2012(11371)
2011(10025)
2010(10040)
2009(9312)
2008(8895)
2007(7684)
2006(6639)
2005(5776)
作者
(31081)
(26080)
(25617)
(24638)
(16885)
(12437)
(11755)
(9944)
(9886)
(9075)
(8782)
(8761)
(8205)
(8039)
(7961)
(7867)
(7624)
(7547)
(7495)
(7472)
(6292)
(6220)
(6209)
(6073)
(5906)
(5735)
(5704)
(5420)
(5097)
(4993)
学科
(55082)
经济(55031)
管理(37202)
(35955)
方法(29537)
(29163)
企业(29163)
数学(27296)
数学方法(27138)
(17616)
(15836)
贸易(15827)
(15531)
(14495)
中国(14252)
(12013)
业经(10558)
(10520)
财务(10510)
财务管理(10485)
企业财务(10035)
(9796)
农业(9760)
地方(9577)
(9084)
金融(9083)
(8601)
银行(8597)
(8392)
出口(8389)
机构
学院(167017)
大学(166709)
(77061)
经济(75838)
管理(66541)
理学(58354)
理学院(57838)
管理学(57046)
管理学院(56752)
研究(50750)
中国(41190)
(37113)
(32559)
财经(29856)
(27466)
科学(26903)
经济学(26390)
中心(24691)
经济学院(24247)
(23626)
(22916)
财经大学(22558)
(21451)
业大(20739)
研究所(20575)
(19891)
师范(19732)
北京(19715)
商学(19345)
商学院(19168)
基金
项目(114948)
科学(93028)
基金(87288)
研究(86640)
(74322)
国家(73753)
科学基金(65219)
社会(59300)
社会科(56503)
社会科学(56492)
基金项目(45625)
(43358)
教育(40594)
自然(39872)
自然科(39047)
自然科学(39041)
自然科学基金(38405)
资助(36073)
(36005)
编号(34089)
成果(27005)
(27004)
国家社会(25877)
重点(25513)
(24666)
教育部(24437)
(24430)
人文(24064)
创新(23023)
大学(22893)
期刊
(77674)
经济(77674)
研究(49234)
(29172)
中国(28431)
管理(23558)
学报(21542)
科学(20056)
(19475)
(18754)
金融(18754)
大学(17873)
学学(16779)
财经(15686)
教育(15505)
经济研究(14597)
(13422)
农业(13388)
技术(13122)
业经(12828)
(12144)
问题(10558)
国际(9714)
统计(8488)
世界(8442)
商业(8403)
技术经济(8032)
(7719)
理论(7378)
(7317)
共检索到24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乔敏健  
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在测算分析中国各省份资本错配程度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资本错配纠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份的资本错配程度呈下降趋势,但省域之间资本错配程度的非均衡性特征突出,中西部地区的资本错配程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引进来”与“走出去”有助于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起到纠正资本错配的效果;“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能够有效地纠正中西部地区的资本错配,提高其资本配置效率,但其在东部省份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在考虑反向因果和异常值的影响后,研究结论依旧稳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存在长期效应,同时2003年以后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2)高校扩招极大地丰富了高级人力资本,加速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3)人力资本结构从初级向高级的优化,推动了农村农业部门人口转至城市非农业部门,继而通过促进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在通往共同富裕之路上,需要着重推动教育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形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姗  樊秀峰  蒋皓文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的重要保障。构建了制度环境约束下FDI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起到了正向作用;但在出口技术复杂度异质性背景下,FDI对其非线性正向驱动效应先减小后增大;制度环境作为门槛变量存在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制度环境水平的提高,FDI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促进效应呈现先增后减变动轨迹。中国政府在制定差异化外资引进政策时应当推动区域制度与营商环境建设,发挥制度因素的协同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桑琦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在大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活动。本文针对外国直接投资(“引进来”)如何与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走出去”)相互结合的新课题,提出了上海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的基本思路,并且对上海如何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综合的基本思路作出了策略性的运作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伍长南  
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升级,迫切需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使之与“引进来”逐步协调,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轮子并转。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丹  董琴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引进来"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到入世之后"引进来"和"走出去"联动以综合性比较优势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完成了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进程。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革,一方面我国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路径受阻;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具备构建全球价值链的现实能力。因此,我国应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互动逐步构建和主导"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东亚区域价值链以及攀升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高端,以区域价值链嵌入和融合全球价值链的方式逐步推进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于蕾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将20年来吸收外资的巨大成果与中国海外投资起步相结合,如何将外商直接投资转化为中国竞争力和对外投资的能力,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投资战略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及特点,提出中国应在吸收外资的基础上,进入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新阶段,培育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主动参与全球化竞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晓  贾慧慧  方芳  
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5年间的省级层面数据,对我国各个省份的信息化水平对其流通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利地促进自身流通业的发展;这种影响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对于流通业发展推动作用最大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的效果最小;随着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信息化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后危机时期信息化对流通业的推动作用要远大于危机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锐  马莉莉  陈璇  
本文基于演化的视角考察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界定为互补匹配过程中各层级人力资本比重逐步动态调整并最终实现向高级化演变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的互补匹配性和动态演化两大特征。基于此,本文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以表征人力资本结构演进程度,通过199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并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这一外生冲击构建工具变量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演进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通过推升技术进步引起产业升级和促进人口集聚形成城市化而实现经济增长。因此,为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各地不应脱离本地经济发展阶段而简单地增加高级人力资本比重,而应在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注重不同技能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性和不同层级人力资本比重的动态调整。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华  
对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内向国际化先于外向国际化发展的顺序原理及中国当前所处的对外投资发展阶段的分析指出,不能仅从二者的数量规模上的悬殊差距而简单地得出其发展不均衡的结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IDP理论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而不是第三阶段。中国作为"引进来"的东道国地位正在下降,而作为"走出去"的投资国地位正缓慢上升,但仍然处于中级不平衡的发展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志亮  
科技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国家实力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全球化的问题日益显现,要使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必须实施开放型政策,实施“引进来、走出去”,融入世界,融入国际社会,树立国际化的战略观念。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加速重组的新形势下,把“走出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以此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将会与进出口贸易、吸收外资一起,共同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玉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