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7)
2023(8870)
2022(7536)
2021(6873)
2020(5302)
2019(12368)
2018(12026)
2017(22830)
2016(12523)
2015(13854)
2014(14060)
2013(13792)
2012(13282)
2011(12304)
2010(12903)
2009(11880)
2008(11664)
2007(10726)
2006(10001)
2005(9228)
作者
(37346)
(31026)
(30953)
(29399)
(19949)
(15008)
(14097)
(12231)
(11970)
(11464)
(10741)
(10385)
(10176)
(10058)
(9973)
(9598)
(9246)
(9229)
(8997)
(8995)
(8112)
(7800)
(7569)
(7207)
(7176)
(7174)
(7026)
(6974)
(6428)
(6192)
学科
(57407)
经济(57359)
管理(34720)
(33808)
(25418)
企业(25418)
地方(19905)
中国(19871)
(18325)
方法(16281)
数学(13964)
业经(13847)
数学方法(13707)
农业(12436)
(12118)
地方经济(10915)
(10903)
银行(10893)
(10856)
(10846)
(10655)
(10595)
金融(10595)
(10593)
(10410)
贸易(10398)
环境(10363)
(10340)
(9999)
技术(8823)
机构
学院(181089)
大学(176441)
(76227)
经济(74396)
研究(69435)
管理(67174)
理学(55674)
理学院(54946)
管理学(54082)
中国(53916)
管理学院(53728)
科学(41650)
(39436)
(36068)
(35901)
研究所(32091)
中心(31367)
(31162)
(30427)
(26787)
财经(26561)
师范(26554)
北京(25945)
(25484)
业大(24737)
(24398)
(23851)
农业(23833)
(22918)
经济学(21799)
基金
项目(112249)
科学(88192)
研究(85864)
基金(77402)
(66746)
国家(66105)
科学基金(56079)
社会(53095)
社会科(50332)
社会科学(50319)
(46304)
基金项目(39757)
教育(38666)
(38504)
编号(36069)
自然(34359)
自然科(33510)
自然科学(33500)
自然科学基金(32838)
资助(32253)
(30782)
成果(30346)
课题(26938)
重点(25772)
发展(25119)
(24654)
(23976)
(22995)
(21702)
(21533)
期刊
(97737)
经济(97737)
研究(60416)
中国(44137)
(30114)
管理(26412)
(26025)
教育(25086)
科学(24137)
学报(23726)
(22996)
金融(22996)
农业(20831)
大学(18316)
业经(17648)
技术(17535)
学学(16977)
经济研究(15141)
财经(12578)
问题(12121)
(10874)
(10831)
(9857)
技术经济(9591)
资源(9307)
国际(9080)
(9016)
论坛(9016)
(8899)
商业(8896)
共检索到300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政宁   李村璞  
文章采用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开放经济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外循环比重下降对中国和外国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和外国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逐渐由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转移,中国和外国贸易部门的就业比重均下降。(2)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结构性转移,中国和外国贸易部门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非贸易部门产出在总产出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3)中国总产出显著上升,而外国总产出缓慢提升,中国与外国总产出的比值明显上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娜  石冬雪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依据我国的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的战略选择。2020年,学者们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现实原因、历史溯源、实施路径等方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学术界还应从强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构建,以及深入探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发展等层面加强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路红艳  林梦  李睿哲  
针对疫情导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党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外资作为连接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经济循环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在促进产业、贸易、投资和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独有的作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既要求利用外资补齐发展短板,释放内需潜力,畅通国内大循环,也要求利用外资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和“走出去”,构建互利共赢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因此,“十四五”时期,要根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对利用外资的目的和方向进行调整,从过去以弥补资金缺口、推动产业发展为主向弥补“卡脖子”技术短板、建设贸易强国以及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转变,从注重引资规模向注重引资质量转变,从过去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留下来”并重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申瑛琦  张龙  
本文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框架体系和内涵出发,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指标,基于"内循环"和"外循环"双重视角刻画新世纪以来"双循环"表征变量的趋势性走势、波动特征及其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关联关系宏观表象,进一步运用三变量内生TVP-VAR模型"量化"检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动态冲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个别阶段的波动转折符合中国经济既有事实,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双循环"表征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反向关联关系。进一步计量检验发现,多重评价指标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对"双循环"表征变量产生负向影响,"外循环"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瞿亢  李振龙  李璐  
双循环新格局下,人民国际化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离岸人民币市场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对外循环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在分析主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应增加离岸市场人民币资金的可获得性、加快创新离岸人民币产品和业务、增强科技赋能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原伟鹏  孙慧  
文章基于200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样本,采用双重固定效应和中介模型,从时空异质性、协同性和传导机制视角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我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存在时空异质性和协同交互效应。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市场化水平起中介桥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紫嫣  
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既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服务业。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野研究旅游业发展和开放问题,推动旅游业积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统筹推进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发展,加快发展国内旅游,奋力拓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是旅游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旅游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多措并举推进旅游业快速优质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互融共促,为迈向世界旅游强国奠定基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德升  齐亚芬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外贸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根据受国际市场环境影响程度不同,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本文将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外贸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分为"大力开拓内销市场,由‘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向内销为主、外销为辅的发展模式转型"、"利用新发展格局的支持政策,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的攀升"、"将现有产业中的一些技术和利润相对较高的环节保留,而将其余环节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与我国周边产业互补性强的新兴国家或地区共同组建区域价值链"三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江兰  
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党中央作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这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基于此,展开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问题研究,有利于处理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不仅要重视制度体系建设,同时也需要从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加强竞争执法力度、积极实施竞争倡导等多个具体路径去落实。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曲锋  
中欧班列开通十余年,货物运量和覆盖范围都不断取得新突破,打破了以海运、空运为主的传统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形成了新的联通内外且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输网络,提升了中西部对外开放水平,带动了对外贸易新业态的发展,中欧班列组织运营更加科学化,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了新动能,对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略价值逐步显现。然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欧班列建设仍面临与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度不高、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不均衡、服务对象有待进一步明晰、国际合作水平与服务效能不够高等问题,而且,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国际局势日渐复杂,也给中欧班列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不断增强中欧班列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持续加大在边疆省区的建设力度,切实提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进一步优化组织运营方式,补齐信息化短板,遵循铁路运输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集聚扩散功能,构建与产业布局、消费格局相适应的物流与服务网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占云  单菁菁  张双悦  
中央商务区是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既链接全球市场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又服务于国内市场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受制于对外开放壁垒相对较高、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业对内管制过多等因素,中央商务区仍面临着畅通双循环的体制和制度羁绊。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央商务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优势基础、面临问题与挑战,并从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大服务业对内开放、塑造新型消费体系、加强产业协同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中央商务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枢纽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晨霞  俞萍萍  
基于企业和省份数据衡量数字化转型程度,探究数字化转型的“畅通内循环”与“赋能外循环”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畅通内循环”与“赋能外循环”效应。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诸多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有效。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双循环的驱动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对于制造业、中低技术行业,数字化转型对双循环的驱动效应更强;对于开放度高、东部和第二产业比重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的“畅通内循环”与“赋能外循环”效应得到验证。微观和宏观研究机制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外部成本的降低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两个途径提升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的效率。研究结论为双循环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捷  陈少晖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话题,引发了学界的研究探讨热潮。学界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意蕴、生成逻辑、实施路径等方面入手,初步回答了“什么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何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如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三个基本问题。但既有研究存在内涵元素间界限尚不明确、生成逻辑不够深入、缺乏史料支撑、路径对策同质化与块状化明显、缺乏具体措施等不足。今后应深化内容要素分析,加强史料研究,着重多学科交叉融通,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域,突出实证效度以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发元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而作出的科学决策,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而采取的积极主动应对策略。要着力解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科技创新引领、重点产业优化、财政政策支持、金融政策配套、良性机制形成等问题。应举全国之力做好"卡脖子"技术攻关,行踏实之路促进全面高质量发展,集有限财力打通"双循环"梗阻节点,立全局高度做好金融业配套支持,聚全民之力支持"双循环"协同推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灏   史昭君   朱泊翰  
基于经济循环理论,该文依据经济运行特征按规范方法,研究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的循环逻辑结构、分类资源特性及配置规律、典型经济运行前提,以及典型经济之间交换的不平等性。依据驱动力的差异,划分出资源—劳力型经济和知识—资本型经济,据此讨论双循环的本质含义、促进因素、阻碍因素、教育科技体制改革需求、国际国内影响以及决策条件制约。研究认为,驱动双循环的是知识和资本,我国走向双循环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让中国经济走向可持续、高质量、循环增强的发展道路,让中国增强独立性、自主性,让中国人增强向心力、自信心,让世界多极化竞争进步、缩小贫富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