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3)
2023(10574)
2022(8723)
2021(7927)
2020(6652)
2019(14851)
2018(14600)
2017(27708)
2016(14903)
2015(16852)
2014(16697)
2013(16008)
2012(14757)
2011(13108)
2010(13641)
2009(13180)
2008(12164)
2007(11148)
2006(9907)
2005(9346)
作者
(40767)
(33888)
(33387)
(32029)
(21413)
(16005)
(15323)
(12931)
(12850)
(12055)
(11442)
(11421)
(10882)
(10863)
(10728)
(10521)
(10025)
(9856)
(9627)
(9617)
(8610)
(8206)
(8153)
(7848)
(7615)
(7594)
(7513)
(7495)
(6822)
(6722)
学科
(51120)
经济(51011)
管理(48673)
(45044)
(39321)
企业(39321)
(28847)
金融(28840)
(26643)
银行(26626)
(25788)
中国(22631)
(22359)
(21757)
方法(18695)
数学(15490)
数学方法(15332)
(14990)
(14719)
财务(14678)
财务管理(14641)
(14349)
业经(14084)
企业财务(14017)
体制(11884)
地方(11369)
中国金融(11232)
(11052)
贸易(11038)
(10836)
机构
大学(200774)
学院(200651)
(84475)
经济(82465)
管理(73208)
研究(68566)
中国(62213)
理学(61282)
理学院(60671)
管理学(59776)
管理学院(59405)
(47579)
(42057)
科学(36748)
财经(36004)
中心(34557)
(33619)
(32658)
(32096)
(30435)
研究所(29764)
经济学(27358)
财经大学(27023)
北京(26554)
业大(25679)
(25590)
(25266)
经济学院(24668)
(24656)
(23863)
基金
项目(128534)
科学(101438)
研究(98389)
基金(93464)
(80267)
国家(79573)
科学基金(68472)
社会(63429)
社会科(60216)
社会科学(60205)
(49859)
基金项目(48474)
教育(45318)
(41769)
自然(41431)
自然科(40490)
自然科学(40477)
编号(39833)
自然科学基金(39776)
资助(38036)
成果(34663)
(30518)
(29387)
重点(29366)
课题(28757)
(27670)
(27402)
(26952)
国家社会(26858)
创新(25968)
期刊
(95724)
经济(95724)
研究(65799)
中国(47304)
(40091)
金融(40091)
(39930)
学报(29287)
管理(29104)
(28991)
科学(25705)
大学(23623)
教育(23554)
学学(22310)
财经(19064)
农业(18353)
技术(16274)
(16267)
经济研究(15301)
业经(14288)
国际(12269)
问题(12143)
(11674)
理论(10616)
财会(10513)
世界(10031)
会计(9972)
实践(9461)
(9461)
(9355)
共检索到327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颐  
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两级趋势日益明显,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与其相适应。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双层金融监管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从监管原则、监管主体、权限划分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双层金融监管体制框架。最后,本文提出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促进双层金融监管体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宁子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经历了探索阶段、中央集权监管阶段、央地双层监管体制的初步形成及确立阶段。2017年7月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的双层金融监管模式。未来应在坚持中央对地方金融监管主导的前提下,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权,实现地方金融监管的制度化,并将中央监管与地方监管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凌  
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以"一行三会"为主体,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机构为补充的双层金融监管体制。近年来,小微金融快速发展,现行监管体制日益面临挑战。小微金融监管中存在着准入条件单一、监管标准重安全轻效率的监管价值取向以及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责不对称等问题。应该通过完善小微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树立效率与安全并重的监管价值理念,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权等措施,逐步完善小微金融的双层监管体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钱小安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实行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入 ,现行分散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缺陷将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 :分业监管的协调性差 ;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并存 ;监管机构膨胀加剧 ;金融业各部门发展失衡 ;金融风险隐患严重 ,因此 ,有必要改革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为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效率 ,增强金融业竞争实力 ,我国宜建立统一的中国金融监管机构 ,具体可选方案有两种 :一是建立中央金融监管委员会 ,负责制定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监管的有关政策 ;二是建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 ,在国务院领导下 ,全面负责对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审慎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刘波  黄颂文  
近年来,有关是否在金融领域适当强化地方职责,以便既有利于活跃基层金融服务业,促进金融创新和多样化发展,适应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又有利于确保区域金融安全的问题,在地方政府及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讨论颇多。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意识与责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志芬  和秀星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段军山  
从理论上看,对金融监管体制变迁存在很多争论,统一监管模式也有弊端;金融监管体制变迁受六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存在路径差异,日本、英国、德国及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其符合自身特色的变迁特征;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研究也呈现不一致的结论,特别是次贷危机后对如何建设分工合作、功能导向的立体化综合监管模式的问题观点不一。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从金融创新、宏观经济风险、法律因素、政治制度等方面对金融监管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以及金融监管模式的不同选择进行重点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耿建芳  杨宜  
双层监管体制运行的现状与问题2010年,国务院决定组建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部际联席会议成立以后,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出台、发布和协调针对融资担保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监管办法,但具体准入、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由各省确定主管部门负责。关于地方主管部门的确定,目前的状态是有15个省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  蒋难  
混业经营、统一监管已成为新世纪全球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事实上也在实行混业经营,加上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需要,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在分析世界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的不适应性表现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快向统一监管体制推进的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卢钊  
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等国陆续出台了一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措施。如何正确解读和借鉴相关国家的改革经验?对于美欧的监管体制改革,我国是亦步亦趋还是有选择地借鉴?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在于机构变更还是专业化与能力建设等深层次改革?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万正晓  
对美、日、德、英、法等国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综合监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金融监管的主流模式,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应对加入WTO后来自金融强国的激烈竞争,作者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田甜  陈晨  
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与改革历来是各国理论界和政界争论的焦点。此次金融危机后,美、英两国对原有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双峰监管模式,明显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和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管理。这些变化给中国很多启示,妥善处理好审慎监管与消费者保护的内在冲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配合、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体制机制应成为中国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昊明  张玉英  
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愈发隐蔽且难以遏制,尤其是伴随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监管制度已经出现了滞后问题。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已经不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新目标。文章在借鉴国际主要国家金融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建议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在业务监管方面,监管机构应该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管制,采用负面清单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有序、渐进的金融创新;以监管指标考核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消费者与中小投资者保护,强化对违规机构的事后追责;改进不合时宜的管制措施与方法,按照市场化和法治化方向发展多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扩大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如何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监管机制已成为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着手,提出了构建更为和谐、有效新体制的思路,并提出了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