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6)
- 2023(11060)
- 2022(9389)
- 2021(8918)
- 2020(7716)
- 2019(17734)
- 2018(17312)
- 2017(34538)
- 2016(18347)
- 2015(20598)
- 2014(20206)
- 2013(19691)
- 2012(18098)
- 2011(15839)
- 2010(15725)
- 2009(14489)
- 2008(14435)
- 2007(12526)
- 2006(10512)
- 2005(9098)
- 学科
- 济(79660)
- 经济(79579)
- 管理(59978)
- 业(59863)
- 企(52985)
- 企业(52985)
- 方法(45327)
- 数学(40901)
- 数学方法(40421)
- 财(26748)
- 务(19828)
- 财务(19790)
- 财务管理(19752)
- 企业财务(19036)
- 农(17749)
- 中国(17035)
- 制(15901)
- 业经(15866)
- 贸(13262)
- 贸易(13251)
- 学(13022)
- 易(12913)
- 地方(11971)
- 体(11892)
- 农业(11688)
- 理论(11477)
- 技术(11333)
- 融(11227)
- 金融(11226)
- 银(10937)
- 机构
- 大学(258369)
- 学院(255986)
- 济(108608)
- 经济(106724)
- 管理(106344)
- 理学(93550)
- 理学院(92706)
- 管理学(91197)
- 管理学院(90720)
- 研究(74062)
- 中国(59125)
- 财(52525)
- 京(51437)
- 财经(43243)
- 科学(42070)
- 经(39711)
- 中心(36635)
- 江(35747)
- 经济学(34759)
- 业大(34696)
- 所(34280)
- 农(34128)
- 财经大学(32839)
- 经济学院(31680)
- 北京(31443)
- 研究所(30784)
- 范(30230)
- 师范(29895)
- 商学(29813)
- 商学院(29582)
- 基金
- 项目(175826)
- 科学(141756)
- 基金(133150)
- 研究(127941)
- 家(114173)
- 国家(113256)
- 科学基金(100698)
- 社会(84923)
- 社会科(80777)
- 社会科学(80755)
- 基金项目(70412)
- 省(66318)
- 自然(65730)
- 自然科(64326)
- 自然科学(64316)
- 自然科学基金(63231)
- 教育(60557)
- 划(55963)
- 资助(55533)
- 编号(50113)
- 部(40908)
- 成果(39666)
- 重点(38941)
- 创(36916)
- 教育部(36467)
- 国家社会(35912)
- 人文(35416)
- 发(35357)
- 创新(34494)
- 大学(34452)
- 期刊
- 济(107542)
- 经济(107542)
- 研究(69496)
- 财(44968)
- 中国(40710)
- 管理(39617)
- 学报(35917)
- 科学(33990)
- 大学(29373)
- 农(29121)
- 学学(28021)
- 融(24866)
- 金融(24866)
- 技术(22739)
- 财经(22531)
- 教育(21768)
- 农业(19633)
- 经(19159)
- 经济研究(17771)
- 业经(16906)
- 问题(14582)
- 统计(13841)
- 财会(13796)
- 技术经济(12819)
- 策(12560)
- 理论(12462)
- 贸(12042)
- 版(11782)
- 会计(11698)
- 商业(11555)
共检索到358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丹 杨金花
双层股权结构有助于创始人及管理团队稳定公司控制权、激发其潜能和积极性,但也带来了诸如其他投资者保护不足、管理层谋取控制私利等潜在风险。考虑到我国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主要集中于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本文以2005-2020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样本,探究双层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这种影响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双层股权结构显著提高了公司价值;第二,双层股权结构的价值增值效力是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公司短视来发挥作用的;第三,从企业生命周期动态视角来看,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采用双层股权结构能够提高公司价值,且对成长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而衰退期企业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不具有价值增值作用。充分发挥双层股权结构的价值增值效力、抑制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引导企业合理选择双层股权结构,同时做好退出机制的前瞻性设计,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强化对创始人及管理团队的激励约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媛 毛慧娜
企业IPO时可选择使用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制度为资本结构影响股权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以1991—202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为样本,本文从选择原因和选择结果双重视角,经过主回归和工具变量、子样本回归等多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高杠杆企业更有可能选择以双重股权结构上市,这种趋势在短期债务占比高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选择结果看,基于债务的治理作用,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保护外部股东利益、提升股东价值;进一步研究得知,内部股东可通过设定较高的投票权倍数减轻其承担的债务风险效应,但也减弱了债务治理效应,而持有较多现金流权则能够增强债务治理效应;企业成长性越高、行业竞争度越高、重资产越多时,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越强。独特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双重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研究具有增量贡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媛 毛慧娜
企业IPO时可选择使用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制度为资本结构影响股权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以1991—202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为样本,本文从选择原因和选择结果双重视角,经过主回归和工具变量、子样本回归等多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高杠杆企业更有可能选择以双重股权结构上市,这种趋势在短期债务占比高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选择结果看,基于债务的治理作用,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保护外部股东利益、提升股东价值;进一步研究得知,内部股东可通过设定较高的投票权倍数减轻其承担的债务风险效应,但也减弱了债务治理效应,而持有较多现金流权则能够增强债务治理效应;企业成长性越高、行业竞争度越高、重资产越多时,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越强。独特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双重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研究具有增量贡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菁菁 程俊威 朱密
使用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样本检验双重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会降低股利的支付概率与支付水平;在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中,经营者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高,股利支付概率和支付水平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将更多资金投资于研发活动,而研发投资与股利分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科创板市场已允许具有双重股权结构的企业上市,但是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长期以来实行"半强制分红政策"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在科创板实施该政策可能使得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减少研发投入。因此,监管机构在制定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的政策时,有必要审慎对待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使其处理好研发投入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双重股权结构 股利政策 中概股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冬梅
选取2008—2009年A股上市公司以及2006—2010年因财务报表舞弊被监管部门处罚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股权结构与投资者保护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适度集中并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对我国投资者保护效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国有控股特别是地方政府或者地方国资委控股与投资者保护效率显著负相关;但在投资者保护的公平性上更多地体现出正向的促进作用。(3)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与所有权偏离度与投资者保护效率负相关,但并不显著。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投资者保护效果 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成 郝海宇
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上,文章采用创新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提出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以2004—2014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应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民营企业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决策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肖作平
本文采用一系列OLS回归从公司治理角度经验检验了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1)股权结构是影响资本结构选择的重要因素;(2)管理者持股与债务比率负相关,但不显著;(3)股权集中度与债务比率正相关;(4)股东人数与债务比率负相关;(5)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和其他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差与债务比率负相关;(6)国家股比例与债务比率成U型关系;(7)法人股比例与债务比率正相关,但不显著,且它们间不存在非线性关系;(8)流通股比例与债务比率成三次曲线关系。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股权结构 股权集中 公司治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魏熙晔 张前程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的视角,构建了最优股权结构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存在最优股权结构。利用2006-2012年中国804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一致:公司价值与股权集中度呈倒U型关系,公司价值与非控股大股东股权比例也呈倒U型关系;公司价值与股权制衡度显著负相关。实证结果还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整体上治理水平不佳,董事会独立性不高,管理层薪酬与公司绩效并不十分匹配;国家作为控制人,其公司价值明显更低。本文认为,一个现代公司最优股权结构为:前十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在50%附近,其余为分散型的中小股东;第一大股东比例不宜超过20%,以保证大股东间相互制衡...
关键词:
股权集中 股权制衡 治理机制 公司价值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余玉苗 王宇生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2009年的数据,从债权人治理的新视角,实证研究了贷款银行的治理作用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贷款银行的治理作用会导致审计收费降低,但这种治理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中,银行治理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在民营企业中,银行治理能通过约束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审计收费水平下降。与不存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问题的民营企业相比,在存在这类代理问题的民营企业中,银行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亚连 李来儿 程柯力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政府关心的焦点。选取我国20家上市公司2009年和2011年的财务数据作为实证样本,研究分析了样本的股权结构和公司业绩。分析结果表明,国有股持股比例大小对公司业绩影响呈负相关;而法人股持股比例大小则对公司业绩影响呈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对公司业绩影响呈正相关。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股权集中度 公司业绩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卢馨 陈冉 张乐乐
大股东有可能采用金字塔股权结构获得超额控制权,并通过投资活动损害中小股东及外部投资者利益。以2010—2016年沪深两股上市民营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金字塔股权结构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股权制衡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金字塔层级和两权分离程度均与企业的综合投资效率负相关;(2)股权制衡对两权分离和投资过度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在考虑直接控制链的情况下,这种调节作用会加强;同时,股权制衡对金字塔层级与投资不足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翼翔
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已有文献大都先验地把股权结构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并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静态关系。本文以1999~2008年间沪、深两市50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控制住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发现:(1)在静态分析框架下,第一大股东持股与绩效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但管理层持股与绩效之间无任何显著性关联;(2)在动态分析框架下,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存在跨期动态作用的可能,不过证据比较微弱,它受绩效变量的影响。以上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绩效 内生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媛媛 朱正萱
本文以2009-2011年间在我国沪、深两地上市的544家公司为样本,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将企业成长性引入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实证检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不同成长机会的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此外,对于不同成长能力的公司,财务杠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显著不同。
关键词:
权变理论 股权结构 成长能力 公司绩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蓝紫文 李增泉
文章从关系型合约的视角研究了公司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内在动因。在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普遍具有关系型交易特征。与市场型交易不同,关系型交易依靠交易各方由关系专有性投资所建立起的信任关系来自我履约。文章分析认为,双重股权结构带来的多倍投票权与稳定控制权可以降低关系型合约的执行成本,保障关系型合约的长期稳定执行。文章以1997-2018年339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IPO年度数据为样本,发现公司具有越多的关系型合约,越可能采用双重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人口流动率较低,或者社会资本紧密度较高时,这种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在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后,关系型合约公司会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来缓解双重股权结构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例如,公司会更大概率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开展更多的投资者电话会议活动,设定更高的独立董事比例,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分析师关注。上述结果表明,在关系型社会中,双重股权结构对保障公司关系型合约的执行具有独特优势。文章结论对于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我国制度背景下的双重股权结构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维东 张莉艳
本文以2009-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零售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产权性质、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零售业上市公司产权性质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向影响;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因产权性质而不同,国有零售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相关性不显著,民营零售业上市公司则呈现倒"U"型关系。本文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零售企业股权结构,提升零售企业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权性质 股权结构 企业绩效 零售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境外上市有助于公司成长吗?——基于中国赴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IPO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及其对IPO抑价的影响——基于中国赴美上市公司和国内A股的经验证据
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智力资本背景与公司价值——基于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再考量:内生化视角——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市场化进程、股权结构特征与亏损逆转程度——基于2003~2011年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产权性质与企业环保投资——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与审计费用——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灵活性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