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7)
2023(8319)
2022(6981)
2021(6430)
2020(5637)
2019(12659)
2018(12467)
2017(24809)
2016(13561)
2015(14962)
2014(14913)
2013(14581)
2012(13699)
2011(12208)
2010(12641)
2009(12077)
2008(12469)
2007(11335)
2006(10020)
2005(9538)
作者
(38634)
(32440)
(32215)
(30794)
(20893)
(15460)
(14645)
(12494)
(12224)
(11737)
(11298)
(11105)
(10522)
(10494)
(10481)
(10078)
(9661)
(9637)
(9506)
(9305)
(8309)
(8025)
(7977)
(7592)
(7428)
(7354)
(7270)
(6979)
(6498)
(6275)
学科
(53437)
经济(53331)
管理(48470)
(47996)
(41664)
企业(41664)
方法(25593)
(23667)
数学(22562)
数学方法(22337)
(19554)
(17099)
财务(17081)
财务管理(17046)
企业财务(16465)
中国(14785)
(13272)
(12760)
银行(12737)
(12423)
业经(12098)
(12003)
体制(11727)
(11508)
金融(11505)
(11164)
保险(11073)
(10420)
(8291)
贸易(8282)
机构
大学(201009)
学院(197423)
(83404)
经济(81708)
管理(76635)
理学(65424)
理学院(64718)
研究(64456)
管理学(63665)
管理学院(63287)
中国(54495)
(47589)
(41396)
财经(36840)
科学(36599)
(33482)
(32315)
(30516)
中心(29730)
(29100)
研究所(28693)
财经大学(27808)
经济学(26790)
北京(26180)
业大(25915)
经济学院(24141)
(23471)
(23271)
(22831)
农业(22597)
基金
项目(126342)
科学(101479)
基金(96070)
研究(91137)
(83070)
国家(82455)
科学基金(71906)
社会(60848)
社会科(57769)
社会科学(57748)
基金项目(50429)
(46852)
自然(46690)
自然科(45644)
自然科学(45629)
自然科学基金(44903)
教育(42166)
(40237)
资助(39984)
编号(34860)
(29897)
成果(29845)
(29201)
重点(28623)
教育部(26319)
(26071)
国家社会(25765)
人文(25105)
(24798)
(24724)
期刊
(91467)
经济(91467)
研究(63162)
(40628)
中国(38376)
学报(29826)
管理(29487)
科学(28205)
(27909)
金融(27909)
(26435)
大学(23648)
学学(22620)
财经(19604)
农业(16768)
(16474)
教育(15502)
技术(14391)
经济研究(14319)
业经(12928)
问题(11900)
财会(11521)
会计(10174)
理论(9948)
(9861)
(9336)
技术经济(9170)
统计(8923)
实践(8738)
(8738)
共检索到301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翔宇  
双层股权结构因其有助于创始人保持控制权及帮助股东抵御敌意收购的优势,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种股权结构也给投资者和公司本身带来了潜在风险:一是加剧“公众股东—高投票权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弱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二是随着时间推移,公司的市场价值及创新能力存在下滑风险,而反敌意收购成本则会增加;同时,公众股东失去在公司中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其现金利益可能被侵蚀殆尽。我国从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设立、运行和投资者事后救济三个维度构建了相应的规制体系,但该规制体系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双层股权结构上市规制体系,我国可借鉴境外发达资本市场的做法和经验,强化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引入“打破条款”和“燕尾条款”;对时间型“日落条款”进行折衷设计;强化高投票权股东信义义务,丰富事后救济手段。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欣楚  
双层股权结构较单一股权结构而言,具有化解控制权保持与融资需求矛盾、抵御敌意收购、满足股东异质化需求等特点与优势。近百年来双层股权结构在被世界各地商事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代理成本加剧、监督机制失效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提出事前应对机制与事后应对机制相联结的应对策略,结合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同股不同权制度实践提出了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在重大事项上对超级投票权加以限制、限制超级表决权的比重、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监督作用、引入定期日落条款与燕尾条款、完善股东救济制度、确立完备的控制股东信义义务审查标准等具体方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佳佳  吴英霞  
近年来,资本市场和公司资本运作实践中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事例时有发生,一个重要的制度诱因在于"一股一权"原则的制度悖论——将股东资本比例与管理权直接挂钩,而忽视管理层的专业知识以及公司文化、经营战略等要件。从股东异质性、股东平等观念和公司治理实践的角度来看,构建双层股权结构是必要的,不仅适应现代公司治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且契合公司治理的效率和公平价值。我国现行《公司法》坚持"一股一权"原则,同时也为双层股权结构留有一定的制度空间,但是缺少必要的引导性规则。学术界对于我国引入双层股权结构可行性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违背股东平等观念、证券市场制度不成熟以及双层股权结构制度本身的风险等方面。在现行法律预留的制度创新空间内,我国双层股权结构的构建可循实体法规范和公司章程自治相结合的路径推进。一是要完善引入双层股权结构的法律规制及监管规则,限定双层股权结构的适用范围,限制超级投票权股东的投票权比例,禁止通过资本重置构建双层股权结构,限制超级投票权的持有主体;二是要完善引入双层股权结构的配套措施,加强股东救济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为引入双层股权结构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鹏  
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中概股公司数据,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进行研究,报告了中概股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实证检验了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股权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堑壕效应没有明显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双层股权制度下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绩效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异质性分析表明,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在不同行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别。因而,证券主管部门在引入双层股权结构的同时,要兼顾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企业要提升管理者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文章研究结论为加快股权与所有权制度改革、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鹏  
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中概股公司数据,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进行研究,报告了中概股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实证检验了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股权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堑壕效应没有明显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双层股权制度下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绩效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异质性分析表明,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在不同行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别。因而,证券主管部门在引入双层股权结构的同时,要兼顾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企业要提升管理者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文章研究结论为加快股权与所有权制度改革、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骜然  胡波  
由于偏离了传统的"一股一票"原则,双层股权结构自问世以来便广受关注。本文从双层股权结构的成因、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代理问题的影响、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行为与绩效的影响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归纳了已取得一致认识的研究结论,并重点剖析了尚未能达成一致认识的研究领域。同时,本文对未来双层股权结构领域的研究重点做出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立行  
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密切相关,而一国的公司股权集中度与该国的股东保护、法治、会计准则的完善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分析美国的双层股权结构的形成、特征以及作用,并根据其经验研究中国公司的股权结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章道润  张宇润  蒋辉宇  
在双层股权结构公司被逐渐接受和采用的形势下,保护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普通股东权益则成为保障内地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为此,可以借鉴境外发达国家(地区)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普通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设计经验,通过采用完善针对性信息披露制度、细化"日落"条款、引入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强化外部市场监管职能以及完善配套救济机制等措施来健全内地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普通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臻  
对于公司双层股权结构的讨论并未因为阿里巴巴成功赴美上市而终结。双层股权结构是对传统的"一股一权"公司结构的重大突破,迄今为止仍争议不断。双层股权结构不为某些国家和地区所接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监督机制的缺失。在双层股权结构下弥补公司监督机制的缺失,可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方面着手,尽可能缩小多重投票权的应用范围,设立限制投票权的最低标准,设置和明确投票权退出机制和恢复机制,保证独立董事在双层股权结构公司中的作用,并构建控制股东的激励和惩罚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詹雷  严丹荔  
伴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双层股权结构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国内关于双层股权结构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梳理国外关于双层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总结其在国外运用和发展的现状,探讨双层股权结构的优劣,为我国企业选择股权结构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小敏  
美国双层股权结构是最发达的,但其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该制度由于违背了"一股一票"原则,容易侵害投资者的利益而遭到质疑和反对,但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最终促使其得到实施。在美国实施该制度的二十多年间,双层股权企业的行业分布很广,但总体上比重却并不高。学术界对双层股权结构一直存在着很多的争论,主要因为双层股权导致的控制权集中既会产生激励效应,但也可能产生壕沟效应。目前,我国许多优秀企业为选择双层股权结构而赴境外上市,进行"监管套利",应该尽快推行该制度,与此同时要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丹  杨金花  
双层股权结构有助于创始人及管理团队稳定公司控制权、激发其潜能和积极性,但也带来了诸如其他投资者保护不足、管理层谋取控制私利等潜在风险。考虑到我国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主要集中于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本文以2005-2020年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样本,探究双层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这种影响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第一,双层股权结构显著提高了公司价值;第二,双层股权结构的价值增值效力是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公司短视来发挥作用的;第三,从企业生命周期动态视角来看,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采用双层股权结构能够提高公司价值,且对成长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而衰退期企业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不具有价值增值作用。充分发挥双层股权结构的价值增值效力、抑制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引导企业合理选择双层股权结构,同时做好退出机制的前瞻性设计,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强化对创始人及管理团队的激励约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鹰  
文章以我国深沪两市除金融行业外的1368家上市公司于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量对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经营风险有显著影响;第一大股东性质和A股流通比例对公司经营风险无显著影响;而外资股虚拟变量与上市公司经营风险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青  高基乔  
本文选择2000-2019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数据,分析了双层股权制度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在理论上,一方面,由于创始人掌握了高投票权股票,双层股权结构可能加剧壕堑效应,阻碍企业创新;另一方面,双层股权结构可以缓解管理层面临的市场压力,减少管理层的短视行为,促进企业创新。实证结果显示:整体上,双层股权制度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但这种促进作用随着高投票权倍数的增加呈现倒U型关系。在异质性分析中,本文发现双层股权结构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行业、融资约束相对严重和外部关注度相对较高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为我国股票市场上特别表决权的试点和进一步开放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若英  
双层股权结构虽偏离了"一股一票"原则,但在全球市场获得了认可。境外资本市场的商业实践和实证研究表明,该结构发挥了积极功能,投融资双方对之有正当需求,我国需正视。但在双层股权结构下,公众投资者未必能自主"用脚投票"以抑制管理层,而且这一结构可能致董事会监督机制失效,迫使公众投资者更多依赖监管和司法救济。将此结构引入我国需配套两类新制度:公司须公开说明采纳该结构的必要性和对公众投资者利益安全性的保障;建立类仲裁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信息和资源优势,有效救济公众投资者并威慑实际控制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