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0)
- 2023(14869)
- 2022(12891)
- 2021(11792)
- 2020(9989)
- 2019(22379)
- 2018(22100)
- 2017(41839)
- 2016(22460)
- 2015(24662)
- 2014(24081)
- 2013(23567)
- 2012(21365)
- 2011(19380)
- 2010(19462)
- 2009(18417)
- 2008(18085)
- 2007(16411)
- 2006(14077)
- 2005(12327)
- 学科
- 济(86380)
- 经济(86291)
- 管理(73723)
- 业(71828)
- 企(60269)
- 企业(60269)
- 方法(41295)
- 数学(35414)
- 数学方法(35117)
- 农(26862)
- 财(24321)
- 中国(22126)
- 贸(21091)
- 贸易(21083)
- 业经(21029)
- 易(20530)
- 技术(19087)
- 学(18555)
- 制(16760)
- 农业(16667)
- 环境(16667)
- 务(15851)
- 财务(15825)
- 财务管理(15793)
- 地方(15727)
- 划(15026)
- 企业财务(14905)
- 理论(14334)
- 银(14162)
- 和(14150)
- 机构
- 学院(322656)
- 大学(318700)
- 济(130341)
- 经济(127788)
- 管理(127172)
- 理学(111036)
- 理学院(109874)
- 管理学(108069)
- 管理学院(107490)
- 研究(101995)
- 中国(76810)
- 科学(65189)
- 京(64804)
- 农(59614)
- 财(58254)
- 业大(51855)
- 所(51716)
- 中心(48046)
- 江(47731)
- 农业(47634)
- 财经(47370)
- 研究所(47369)
- 经(42925)
- 北京(39742)
- 范(39522)
- 经济学(39456)
- 师范(38949)
- 州(37939)
- 院(36506)
- 经济学院(35879)
- 基金
- 项目(220487)
- 科学(173747)
- 基金(160370)
- 研究(155673)
- 家(141719)
- 国家(140521)
- 科学基金(120612)
- 社会(99672)
- 社会科(94607)
- 社会科学(94580)
- 省(88693)
- 基金项目(85885)
- 自然(80339)
- 自然科(78577)
- 自然科学(78552)
- 自然科学基金(77222)
- 划(73994)
- 教育(71841)
- 资助(64063)
- 编号(62170)
- 创(50851)
- 重点(49595)
- 成果(48146)
- 部(47612)
- 发(47031)
- 创新(46784)
- 科研(43167)
- 课题(42458)
- 计划(41757)
- 业(41191)
共检索到455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锋 余菡
基于创新产品扩散的Bass模型,构建了双寡头竞争市场环境下产品销售模型。模型考虑了竞争产品扩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并刻画了部分消费者购买决策时"犹豫"行为。通过研究问题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模拟了不同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产品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在双寡头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犹豫"行为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有负面影响。而且,企业竞争地位的不同会降低处于竞争劣势的企业的产品需求量。因此,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企业应当加强其产品的口碑影响力,如提升用户体验,鼓励用户积极反馈来弥补自己竞争中的不足。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锋 魏莹
鉴于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加普遍,以双寡头竞争背景下的新产品扩散为对象,采用多智能体建模方法分析了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下新产品扩散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多智能体仿真,对比分析了包括企业的外部影响因素、产品之间相互影响以及消费者之间社会关系网络对竞争产品的扩散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异质性较强的无标度网络能够放大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的领先优势。因此,线下社交网络更加适合水平差异化产品的扩散,而线上社交网络更适合垂直差异化产品的扩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陶忠元 张红旗
基于标准的"产品"视角,本文在综合考察"标准产品"用户和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双寡头市场均衡分析,发现转换成本对用户临界规模及其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较高质量的"标准产品"会在临界规模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而用户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低质量"标准产品"的劣势。因此,在标准竞争成为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的当今,正确领会标准竞争机理是推进我国标准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前提。"标准产品"制定者应该积极提高标准的质量,努力扩大用户基础,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雪 王程珏 凌子超 徐盛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店铺采取多种营销策略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些策略中,在线产品试用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营销工具,可以有效减少消费者的不确定性和购买风险。为了了解在线产品试用活动中产品属性和客户行为对在线产品销售的影响和机制,通过整合有关在线产品试用和广告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和理论进行实证研究。讨论产品属性、客户评论和店铺属性对在线产品销售的主要影响,并探讨在线产品试用活动的属性和客户行为的调节作用。使用的数据集包括2015年3月5日在淘宝试用中心在线发布的158种试用产品数据。研究结果表明,①产品销售受客户评论和店铺属性的显著影响,但是产品价格对产品销售没有显著影响;②在线产品试用活动的属性和消费者在在线产品试用活动中的行为均对客户评论和店铺属性与产品销售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在线产品试用活动的属性显示出很强的告知效果,可以降低客户评论和店铺属性对产品销售的影响。而消费者在在线产品试用活动中的行为既具有信息传递作用,又具有说服力作用,所起的信息传递作用降低了价格和评论得分的影响,所起的说服力作用则增强了月销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线产品试用活动通过不同的机制对产品销售产生影响。揭示了在线产品试用的广告效应在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中的适用性,为网上店铺和平台开展在线试用营销策略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海霞 高剑波 祝裕卿
以京东某品牌手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线性模型,结合新产品扩散理论,对消费者产品评论和微博口碑在新产品扩散过程中的动态对比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新产品扩散的过程中,微博口碑数量对新产品销量的影响呈右偏的倒"U"形关系,而效价无显著影响;对于消费者产品评论,随着新产品的扩散,数量对产品销量的影响逐渐增强,达到一定程度后迅速减弱又逐渐增强并趋于稳定,效价的影响呈右偏的倒"U"形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姚东旻 陈樱子
本文通过一个双寡头价格竞争模型去刻画同质厂商在面对异质消费者时,如何设计最优团购合约,如何选择价格策略,从而寻求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最终我们发现,对于厂商来说,尽管最优团购合约一直存在且能够被消费者实施,但最终的市场均衡却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当异质性消费者信息差异过大或过小时,市场上团购均衡不能出现;只有当消费者对该产品基本属性的评价相对于该产品的信息评价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内时,市场上团购均衡才会发生,但此时一定伴随着低价均衡与高价均衡,如何选择则只能由消费习惯、厂商议价能力等外部因素先验决定;当消费者对该产品基本属性的评价相对过高或过低时,团购均衡还是不会出现,这能够解释市场上的团购产品为何总...
关键词:
团购 最优合约设计 异质性消费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谦 李冰晶 蒋传海
在寡头竞争市场环境下,生产完全互补产品的厂商可以通过谈判签约并使用"混合捆绑"策略进行竞争,如电信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共同推出的签约套餐和预付费套餐。针对这种行为,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两组互补品厂商的寡头博弈模型,研究混合捆绑销售契约对市场价格、厂商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只有一组厂商签订混合捆绑销售契约时,签约厂商能够从捆绑折扣中获得竞争优势,而竞争对手则被迫降低自己产品价格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两组厂商均签订混合捆绑销售契约时,围绕捆绑产品的竞争将使得捆绑折扣进一步提高,但各自的利润却下降了。然而当这种签约策略内生时,所有厂商将选择签订契约并进行捆绑销售,从而陷入"囚徒困境"。最终,在互补产品"纵向外部性"和系统产品"横向外部性"的共同作用下,混合捆绑销售契约提高了消费者剩余而降低了社会福利。基于本文分析,应该反对竞争政策对厂商谈判签订契约使用混合捆绑策略进行竞争的行为。文章的贡献在于从契约的角度研究厂商之间的捆绑销售策略,并运用统一的分析框架考察了不同契约结构下厂商实施捆绑销售的动机,对于深化捆绑销售的理论研究和完善竞争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互补产品 契约 混合捆绑 囚徒困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喜
退款保证是零售商常用的促销手段,现有研究认为退款保证策略有利于提高零售商的利润。本文在产品品质存在差异的假设下,对比分析了零售商实施与不实施退款保证策略的利润情况。结果表明:并非所有零售商都能从退款保证策略中获利,当货物残值、退货交易成本、消费者购买到满意产品的概率满足一定条件时,低品质产品零售商会从退款保证策略中获利,而高品质产品零售商会从退款保证策略中遭受损失。最后,用算例对结论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退款保证 零售商 双寡头竞争 供应链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邢明青 王来生 孙洪罡
对产品实施差异化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竞争策略。传统的Hotelling模型通过假定消费者均匀分布在市场之中,研究企业产品差异化问题。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消费者非均匀分布的双寡头定位定价竞争模型,用动态博弈论的方法求出了模型的子博弈纳什均衡,并根据均衡结果分析了几种消费者分布下双寡头企业的产品差异化策略、定位策略以及定价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捷 段颀
本文在Barrett(1994)的模型中引入工会,研究环境倾销是否为稳健的战略性环境政策,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在企业进行产量竞争的情况下,环境倾销是本国政府的最优政策;并且,它的程度比不存在工会情况下的环境倾销程度更大。第二,在企业进行价格竞争的情况下,本国政府的最优环境政策取决于本国工会的工资议价能力和两个企业产品的差异程度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只要本国工会的工资议价能力充分强,本国政府就会采取环境倾销政策。另一方面,给定本国工会具有工资议价能力,那么,只要两个企业产品的差异程度充分大,本国政府就会采取环境倾销政策。第三,以上讨论蕴含环境倾销可以成为对有工会的国际寡头竞争市场的稳健的战略性环...
关键词:
战略性环境政策 有工会的国际寡头竞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锟 陈昌伟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存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他们占据了所有的移动市场份额,属于典型的非合作性双寡头竞争市场。移动作为市场在位者,拥有资源、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联通是作为打破电信市场独家垄断局面的角色出现的,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属于后来者,在竞争中不断抢夺原属于移动的市场份额。面对移动通信这样一个在中国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两家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动用了各种竞争策略,为我们分析双寡头竞争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关键词:
寡头 价格策略 技术 竞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凡 李秀婷 赵瑞安 吕本富
转换成本是形成顾客忠诚的一种客观要素,创造内生化的转换成本已经成为企业非价格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将厂商对收益的时间偏好引入具有消费者转换成本的两阶段双寡头竞争模型,认为短期最优化的厂商将通过制定高价格实现当期的收益最大化,而不管未来收益如何;长期最优化厂商将进行综合权衡,制定使其折现总收益最大化的价格。研究表明,两类厂商均具有正的自身效应与负的交叉效应,并且只有在转换成本小于运输成本的条件下,消费者才有可能转换厂商,否则所有的消费者都被现有厂商完美锁定。短期最优化厂商的决策不受时期和转换成本的影响,第2期如同第1期在时间上的完美复制,但短期均衡是不稳定的,厂商有降价的激励。而长期最优化厂商...
关键词:
转换成本 跨期选择 双寡头竞争 时间偏好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豪 许浩楠 杨茜
针对多寡头竞争环境中零售商面对具有品牌迁徙行为的消费者时存在的均衡定价问题,考虑消费者品牌迁徙程度,构建了多个品牌零售商与多个具有品牌迁徙行为消费者的Spokes决策模型。通过求解不同市场情况下品牌零售商的均衡定价与收益,分别讨论了消费者品牌迁徙行为变化、市场竞争程度不同与品牌数量改变对零售商定价与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具有品牌迁徙行为的情况下,市场竞争程度增加有助于提升零售商的定价与收益;同时发现,消费者品牌迁徙行为对零售商的均衡收益有决定性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东坡 朱满德
与现有相关研究只注重Cournot模型不同,文章在Bertrand模型中,就反倾销税和生产补贴对进口国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影响进行比较,试图理解进口国政府使用反倾销为代表的进口保护手段的动因。分析表明,在进口产品和本国产品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如果进口产品对本国产品具有明显的成本(即价格)优势,进口国政府从本国社会福利出发,会倾向使用反倾销税为代表的进口保护政策。根据结论,针对中国遭遇反倾销的现实,提出了调整出口目标和理念、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策略等对策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颖斐 余玉苗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借鉴注册会计师职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我国应该借助非市场力量推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在审计市场上培育寡头型事务所,从而强化审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寡头竞争型的审计市场并没有扼制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而是将部分竞争行为内部化,提升了审计市场竞争的层次和水平,即寡头型事务所在审计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深度上进行更为有效的竞争。
关键词:
审计质量 寡头竞争 合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