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1)
- 2023(7361)
- 2022(6229)
- 2021(6040)
- 2020(5068)
- 2019(11922)
- 2018(11937)
- 2017(22970)
- 2016(12980)
- 2015(14731)
- 2014(14693)
- 2013(14106)
- 2012(12892)
- 2011(11733)
- 2010(12478)
- 2009(11336)
- 2008(11192)
- 2007(10196)
- 2006(9237)
- 2005(8466)
- 学科
- 济(47259)
- 经济(47218)
- 管理(35959)
- 业(35222)
- 企(29853)
- 企业(29853)
- 方法(21769)
- 数学(19215)
- 数学方法(18642)
- 农(14468)
- 中国(14018)
- 理论(11883)
- 策(11726)
- 财(11290)
- 教育(10786)
- 制(10641)
- 业经(10477)
- 地方(9306)
- 贸(9149)
- 贸易(9143)
- 教学(9100)
- 农业(8962)
- 易(8932)
- 学(8312)
- 技术(8208)
- 划(7689)
- 银(7613)
- 银行(7598)
- 行(7260)
- 和(7106)
- 机构
- 学院(178577)
- 大学(176294)
- 济(69417)
- 管理(68834)
- 经济(67506)
- 研究(60728)
- 理学(58593)
- 理学院(57958)
- 管理学(56585)
- 管理学院(56239)
- 中国(44094)
- 京(37933)
- 科学(34723)
- 财(32974)
- 所(29780)
- 江(29254)
- 中心(27064)
- 研究所(26659)
- 农(26192)
- 范(25255)
- 财经(25103)
- 师范(25058)
- 北京(24546)
- 业大(24002)
- 州(23117)
- 院(22650)
- 经(22627)
- 技术(22012)
- 农业(20120)
- 经济学(19524)
- 基金
- 项目(112311)
- 科学(87969)
- 研究(86939)
- 基金(77599)
- 家(66298)
- 国家(65702)
- 科学基金(56607)
- 社会(51081)
- 社会科(48374)
- 社会科学(48363)
- 省(45967)
- 教育(44220)
- 基金项目(39101)
- 划(38508)
- 编号(38303)
- 自然(36531)
- 自然科(35721)
- 自然科学(35712)
- 自然科学基金(35066)
- 资助(34077)
- 成果(32231)
- 课题(28478)
- 重点(25705)
- 部(24872)
- 发(24396)
- 创(23803)
- 年(23330)
- 项目编号(22797)
- 创新(21986)
- 大学(21803)
共检索到278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新庄 倪师军 郭科
规范双学位本科生的培养过程、提升其培养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讨论双学位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双学位本科生培养及其他本科阶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就双学位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策略进行了论述,最后给出了一个校际间双学位本科生合作培养的成功案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伊继东 曾华 陈瑶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的现实,促使直接担负着第一线劳动者培养任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引起了从中央政府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发展导向。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为职业教育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发展可谓恰逢其时。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师资的量和质的需求都极为迫切,对职教师资培养的理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丽 吕良 樊葳葳
对华中科技大学英语-通信双学位专业2001级60多名学生的学习、就业等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尽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地方,但该培养模式是基本成功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较强,颇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芳
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改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初次就业能力。本文以管理类本科生为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构建其初次就业能力指标,研究表明,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由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职业价值观、文字处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创新型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七大指标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提升管理类本科生初次就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管理类本科生 初次就业能力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学敏 漆玲玲 刘焰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双学位本科教育。作者从分析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意义,指出了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双学位本科教育,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双学位 学分制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高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雷洪德 高强
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学里兴起。麻省理工学院基于英才教育、手脑并重、合作开放的教育理念,努力为跨学科培养本科生创造良好的支撑条件,形成了一体化的校园建筑、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和多样化的培养资源。该院跨学科培养本科生的主要途径是,开设跨学科课程、建设学术共同体、实施跨学科研究计划。
关键词:
跨学科 本科教育 教育理念 麻省理工学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双 曾志新
辅修及双学位的设置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其教学资源有多种渠道。一般的有单一高校资源、区域高校联合办学资源、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资源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共同特征是:合理地构筑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紧缺的高等教育资源中寻找公平和高效之间的平衡。我国高校辅修及双学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应该立足三点:教学资源共享是趋势,教学资源质量是关键,教学管理制度是保障。
关键词:
辅修 双学位 教学资源 共享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桂龙 缪培仁 丁为民
本科生分类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次重要探索,南京农业大学基于对人才分类培养理念的认识,积极付诸于实践,已初步建立本科生分类培养体系。针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了实施本科生分类培养的原因,提出了本科生实施"学术研究类"和"就业、创业类"分类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
高校 分类培养 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付景川 姚岚
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与科研地位迅速上升、成果显著相比,对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不足。研究型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科研与教学地位失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游离、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成效错位、学科交叉优势尚未发挥等。为不断完善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建设立足本土的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培育大学精神,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制度设计,进行交叉学科建设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本科教育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贵俊
目前新升格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艺术技能技巧较差,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职业适应难、适应期长等问题。为满足社会需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出了调整。新升格师范学院要顺应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薛仪婷 张红霞
“大类培养”模式是我国一流大学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通识教育本土化探索。基于对三所C9高校863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跨学科学习参与”(学习主动性、学习策略性、科研参与)和“跨学科学习收获”(学科视野与知识理解、跨学科学习策略使用、合作交流能力)整体表现较好;前者对后者有正向预测作用,且“跨学科认知”在两者之间起到调节作用。较好的跨学科认知通过学习策略性和科研参与两个维度对跨学科学习收获产生促进效应。研究显示,新生教育要强化学生的跨学科认知内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将本科生科研训练纳入“大类培养”课程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余立荣 张岩 丁田阳
为了培养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构建主义理论的应用,在尊重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并且主动构建。文章对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口腔医学本科生的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着重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旨在建构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娟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国际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主要有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建立经济实体培养研究生、引进企业人才兼任大学研究生导师、校企联合开办专业培养研究生、创业大学科技园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模式。在具体策略上,世界各国还特别重视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校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中应选择合适的模式、强调"学"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产学研联合 研究生培养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