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1)
2023(6031)
2022(5427)
2021(4990)
2020(4556)
2019(10615)
2018(10554)
2017(20269)
2016(11458)
2015(13315)
2014(13761)
2013(13940)
2012(13144)
2011(12065)
2010(12213)
2009(11652)
2008(11732)
2007(10806)
2006(9315)
2005(8301)
作者
(37557)
(31645)
(31532)
(30010)
(19855)
(15212)
(14492)
(12562)
(11722)
(11272)
(10691)
(10634)
(10138)
(10080)
(10031)
(9963)
(9928)
(9425)
(9129)
(9107)
(7992)
(7848)
(7831)
(7241)
(7168)
(7095)
(7076)
(7030)
(6541)
(6408)
学科
(49031)
经济(48990)
管理(32337)
(29683)
方法(25572)
(23151)
企业(23151)
数学(22737)
数学方法(22506)
(13474)
(12411)
中国(11906)
(11467)
地方(10060)
(9156)
(8936)
贸易(8932)
农业(8924)
业经(8919)
(8645)
(8285)
环境(8043)
资源(7575)
理论(7482)
(7166)
财务(7119)
财务管理(7096)
(7094)
银行(7057)
(6723)
机构
大学(176668)
学院(175343)
(68434)
经济(66802)
管理(65406)
研究(61404)
理学(56098)
理学院(55438)
管理学(54245)
管理学院(53916)
中国(45971)
科学(42243)
(39133)
(36702)
(33715)
研究所(31092)
业大(31030)
(30170)
农业(29519)
中心(28792)
(27435)
北京(24740)
财经(24325)
(23046)
师范(22729)
(21906)
(21762)
(21689)
经济学(20814)
技术(19807)
基金
项目(117698)
科学(89703)
基金(83157)
研究(80980)
(74896)
国家(74315)
科学基金(61191)
社会(48384)
(46870)
社会科(45801)
社会科学(45780)
基金项目(44426)
自然(41652)
自然科(40520)
自然科学(40502)
(39876)
自然科学基金(39748)
教育(37379)
资助(35256)
编号(33417)
重点(27264)
成果(27050)
(25766)
(25711)
计划(23777)
(23631)
科研(23303)
课题(22817)
创新(22206)
科技(21590)
期刊
(72664)
经济(72664)
研究(44986)
学报(34620)
中国(33747)
(31756)
科学(29169)
大学(24169)
(24063)
学学(22658)
管理(21606)
农业(21503)
技术(16245)
教育(15685)
(12906)
金融(12906)
(12325)
业经(12048)
财经(11827)
经济研究(11237)
图书(11236)
资源(10854)
问题(10291)
(10150)
技术经济(9466)
(9437)
统计(9011)
理论(8740)
业大(8705)
科技(8262)
共检索到254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柯卫东  孔庆东  余家林  
用系统聚类分析中常用的6种方法对24份双季茭白品种资源材料进行分类,有5种方法分类的结果一致而类平均法的结果最佳。24份材料被分成3类,第1类以苏州地方品种资源材料为代表,第2类以无锡地方品种资源材料为代表,第3类彼此之间的相似程度较低、肉质茎较小、商品性较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乔木  
通过技术预见对技术项目进行评价选择,从而选定具有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关键共性技术。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预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构建山西省新材料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预见的指标体系,对49项备选技术进行三轮德尔菲调查,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到因子得分,进而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因子得分进行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承光  王娟  周小凤  马晓梅  李生秀  余渝  李保成  
对新疆南北疆不同时期选育的84份陆地棉品种连续2年2点14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陆地棉品种主要性状变异丰富,尤其在籽棉产量、铃数、始节高等性状具有较大的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255%,且第1主成分中的纤维长度、生育期和第2主成分中的衣分、籽棉产量具有较高的得分,反映了这4个性状在新疆陆地棉品种改良中的重要性;聚类分析结果将84份材料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占总材料的百分比分别为39.2%、54.8%、3.6%和2.4%,且发现新陆早系列和新陆中系列两类品种在各类群中都有分布,并相互交杂。研究结果可为育种家亲本材料的选择,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福宝  
聚类分析是数值分类学的一个年青的分枝,是研究如何对样本(或指标)进行分类的统计方法。过去,人们对样本(或指标)进行分类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来进行,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分类越来越细,只凭经验和专业知识有时不能确切分类。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楠琪  姜卫兵  韩键  张斌斌  马瑞娟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李资源在生长季内叶片光合能力的差异,为李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于2017年春季(5月下旬)、夏季(8月上旬)和秋季(10月上旬)对不同种源李资源的22个品种进行光合日变化测定。对净光合速率(P_n)日积分值、蒸腾速率(T_r)日积分值、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数值分类,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定分析。[结果]李资源的P_n日积分均值春季最高,春、夏、秋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WUE日均值夏季最低,春、秋季节较高。将不同李资源按P_n高低可划分为高、中、低光合速率3类;按WUE高低可划分为高、较高、中、低水分利用效率4类。进一步主成分分析确定P_n日积分值、T_r日积分值、G_s和WUE为影响李光合生理的主导因子。对各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最终不同李资源被聚为3类,并筛选出6个综合光合性状较优的品种:黑刺李‘Damas~(-1)869’,欧洲李‘大玫瑰’,中国李‘芙蓉李’‘嘉庆子’,杂交李‘安哥诺’‘圣玫瑰’。[结论]在3个季节中,不同李资源的光合能力存在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筛选出适用于高光效育种的李资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新忠  张建阁  白景春  
对110个苹果栽培品种的分析结果表明,短枝比率、节间长度和荫芽数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品种间差异,短枝比率与节间长度是二个独立性状,无显著相关性,短枝比率的决定性状是萌芽数.以绝对距离对各性状分别进行动态聚类分析,分别划分为短节间、中节间、长节间,多短枝、中多短枝、少短枝,高萌芽、较高萌芽、较低萌芽、低萌芽等类型.短枝型品种与原品种及其它普通型品种相比,有的属于短节间类型,有的属多短枝类型,但短枝型品种并非全部是短节间、多短枝、高萌芽类型而短枝多、萌芽数多、节间短的品种亦不一定是短枝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军生  党占海  张建平  王利民  李闻娟  张瑜  陈芳  张琼  
对国内外73份油用亚麻种质资源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纳为株高、单株产量、每果粒数、千粒重、有效分茎数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55%。通过聚类统计,在欧氏距离为16.79处可将73份参试品种分为4大类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第Ⅱ、Ⅲ类群,包括18份材料,这些材料株高适中,分枝、分茎能力强,单株果数多,千粒重大,单株产量高,可作为优良种质资源重点开发利用;第Ⅰ类群可作为矮源亲本利用,第Ⅳ类群可用于纤用亚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盛  白寅  
本文提出的基于PLS的系统聚类分析的改进方法,能合理地降低聚类指标的维度,提取重要成分,实现了数据结构的简化;同时可以在二维和三维图上对多维数据的特性进行观察,使得聚类直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荣江  张万琴  王文峰  朱明哲  
对河南省2006年10个春棉区试品种的植株、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8个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公因子对所考察性状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20%,反映了所有性状绝大部分信息;根据各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将10个供试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差异聚为5大类;在各类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多元方差分析中探讨其改良目标的针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高岭  徐尚忠  
对160份湖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2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8个公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0.6%。以前8个公因子为综合指标对160份玉米品种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聚成了15大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珊珊  张爱霞  王桂荣  张新仕  师志刚  王慧军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石家庄地区种植的11个谷子品种的千粒重、糙米率、水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灰分、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和系统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模型进行分层综合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同一品种各矿物质之间有显著正相关作用,且品种间差异较大;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相对较小;千粒重与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建立模型时需正向选择脂肪、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负向选择水分、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含量;建立模型后综合评分并聚类得出11个品种可聚为3类,第1类品质最优,最适宜石家庄地区种植,包括承谷13号、200131、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俊  张华  徐良年  吕建林  陈如凯  
利用CI-301PS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152个甘蔗品种资源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甘蔗品种间光合性状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对152个甘蔗品种资源的光合性状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将152个品种分为7大类,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对甘蔗光合性状数值分类有显著影响的3个光合参数,建立了7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银月  耿智德  保丽萍  王铁军  
通过对49份云南省大豆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8.34%的前4个主成分来评价云南省地方大豆品种资源.通过系统聚类,将参试的49份品种分为了5类,各类群性状之间的差异较明显,有利于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洁  孙俊良  李光磊  高海燕  李新华  
探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研究不同玉米品种特性中的应用,筛选玉米加工特性的有效指标。选取辽宁地区26个主栽玉米品种,采用湿磨工艺制备玉米粉,测定了玉米粉的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并对各指标进行基本参数估计、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湿磨粉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玉米粉品质由6个主成分构成,其中淀粉品质对玉米湿磨粉品质的贡献率最大,占44.69%;Q型聚类分析按照淀粉品质将供试品种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在结果上的一致性说明多因素分析技术在不同玉米品种特性中的研究是可行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俊品  刘莹  田守均  
对收集的川西南14个县具代表性的50个小豆地方品种8个产量性状的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份(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英数和单株粒数)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91.8%,供试品种主成份载荷均不理想。50个品种可分为6类,遗传距离的大小与品种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但无必然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