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5)
- 2023(12869)
- 2022(10542)
- 2021(9639)
- 2020(7590)
- 2019(16977)
- 2018(16148)
- 2017(29690)
- 2016(16354)
- 2015(18318)
- 2014(18058)
- 2013(16949)
- 2012(15587)
- 2011(14617)
- 2010(15147)
- 2009(13952)
- 2008(12793)
- 2007(11815)
- 2006(10865)
- 2005(10231)
- 学科
- 济(77581)
- 经济(77533)
- 管理(41012)
- 业(39898)
- 企(32981)
- 企业(32981)
- 中国(30758)
- 融(25962)
- 金融(25961)
- 银(23658)
- 银行(23655)
- 行(23010)
- 地方(22930)
- 方法(21555)
- 教育(21053)
- 数学(18442)
- 数学方法(18193)
- 农(17958)
- 业经(17585)
- 财(16208)
- 制(15405)
- 理论(14734)
- 学(14355)
- 地方经济(13753)
- 农业(13067)
- 发(11991)
- 贸(11265)
- 贸易(11253)
- 中国金融(11167)
- 体(10994)
- 机构
- 学院(223673)
- 大学(221189)
- 济(95519)
- 经济(93309)
- 研究(81105)
- 管理(74753)
- 理学(63179)
- 理学院(62380)
- 中国(61415)
- 管理学(61278)
- 管理学院(60807)
- 京(46923)
- 财(43768)
- 科学(43363)
- 范(39464)
- 师范(39257)
- 所(39016)
- 中心(36656)
- 江(35203)
- 研究所(34993)
- 财经(34584)
- 教育(33328)
- 师范大学(31817)
- 经(31146)
- 北京(30951)
- 经济学(30925)
- 院(29344)
- 州(28832)
- 经济学院(27534)
- 技术(26251)
- 基金
- 项目(136356)
- 研究(112788)
- 科学(109147)
- 基金(94188)
- 家(78932)
- 国家(78034)
- 社会(71570)
- 社会科(67721)
- 社会科学(67703)
- 科学基金(66915)
- 教育(58879)
- 省(55874)
- 编号(48784)
- 基金项目(47618)
- 划(47240)
- 成果(41916)
- 课题(37955)
- 资助(37644)
- 自然(37104)
- 自然科(36187)
- 自然科学(36182)
- 自然科学基金(35515)
- 发(33763)
- 年(32566)
- 重点(32507)
- 部(31138)
- 性(29967)
- 规划(29747)
- 项目编号(29346)
- 创(29061)
- 期刊
- 济(116499)
- 经济(116499)
- 研究(82816)
- 教育(57254)
- 中国(54186)
- 融(34507)
- 金融(34507)
- 财(33395)
- 管理(30156)
- 农(25487)
- 科学(25183)
- 学报(25059)
- 技术(24958)
- 大学(21562)
- 经济研究(19993)
- 学学(18949)
- 财经(18176)
- 业经(18018)
- 职业(16717)
- 农业(16611)
- 经(15895)
- 问题(13915)
- 坛(11922)
- 论坛(11922)
- 贸(11742)
- 技术教育(11066)
- 职业技术(11066)
- 职业技术教育(11066)
- 技术经济(11002)
- 发(10750)
共检索到365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欣欣 彭泽平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为成渝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带来了重大机遇,在此背景下推动职教产教融合既是服务制造业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成渝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必须立足当前成渝地区产教融合政策支撑不足、人才供需矛盾、“双主体”的利益诉求难以满足等现实挑战,通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打造多主体协同合作的产业集群,搭建职业院校组织创新的融合载体,合力营造产教协同发展的融合环境。
关键词:
成渝双城经济圈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联合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职业教育和产业部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产教融合不仅丰富了产教关系内涵,尊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也为多元办学主体提供了合理依据。但受内外部支持体系欠缺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产教融合活动并没有产出预期价值成果,有必要构建和完善产教融合的内外部支持体系,引导参与主体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为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汝珍
中国智造是中国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产业之一。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与产业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由于智造业发展环境复杂,相关产教融合理论指导比较缺乏,自身组织系统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价值体现不明确,职业教育内涵升级走向不明确等问题,不利于智能制造环境中的产教融合工作开展。有必要深入理论研究,明确产教融合价值,细化相关标准体系,形成产业公共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和智能产业向高端化转移。
关键词:
中国智造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困境 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岳涵 刘向梅
立足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寻求最为适切的产教融合建设路径,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现自我发展、激发民族地区脱贫内生动力及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选择。借鉴组织社会学的合理性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内在动力难以激发、价值认同缺失、法理依据不足、能力与目标双重滞后等诸多困境,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教融合的发展空间。在产教融合进程中,应坚持“动力激发为关键”“理念更新为基础”“制度设计为核心”“能力建设为保障”的深层逻辑。基于此种逻辑提出的产教融合优化路径为:强化融合意识,以价值内化增强行动自觉;加强制度设计,以统筹规划强化组织合力;关注多元诉求,以利益共享激发融合动力;重视能力建设,以共享、互赢的有效行动积聚融合实力。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成林 柳小芳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发挥育人双主体作用,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益。目前,产教融合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政策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育人的主体地位缺失、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尚待提升等困境,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制定策略,即完善组织管理与制度体系、探索"政-企-行-校"多元合作办学模式、联合企业共建"三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燚宁 黄小钊 张俊青
目前,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存在校企管理理念差异大、从学生到学徒的身份转变难、"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育管理方式不够灵活、教育管理主体没有形成合力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出路: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提高教育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协助学生向学徒身份转变;盘活校企资源,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发挥各教育管理主体的作用,整合教育管理主体的合力;重视学生骨干培养,发挥学生榜样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岳金凤
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之中,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强国之基是国家的战略选择。首届工业与职业教育大会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工业转型、促进产教融合"主题,就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的政府、产业界、职教界等各界代表取得广泛共识,即中国制造在由大向强的迈进过程中需要职业教育的协同支撑,而职业教育要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这既是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制造 协同 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华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渠道,明确产教融合的学理参照是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既体现出资源整合论的哲学统驭,也蕴含了协同论的合作机制,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逻辑依据。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价值主线,以国家价值为引领,以行业价值为链接。为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性,需要多方着手加强路径建构:法律筑底,理顺产教融合的法律关系;中介搭台,激发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多元协作,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支撑体系构建;激活动能,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理论 价值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文贤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机制的改革是生态圈重构的重要任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核心、政府统筹的产教融合体系,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成为当下改革的重要任务。只有突破内部封闭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和教育发展机制,紧密联系企业,以产定教、以教促产,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生态圈的平衡,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态圈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汝珍
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长效发展的重要环节,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特点表现为:多功能复合型、需求导向、多主体管理以及产业化。构建产教融合的机制必须以技术为切入点,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技术平台,遵循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产业化的运营机制、价值主导的评价机制、市场导向的进退机制和行业协会负责的人才流动机制。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佳圻 郝春东
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总纲领,强调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职业教育不能缺位,需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来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改革,要牢牢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主线,着力做好"四个融合",即"园教"融合、"教产链"融合、"专产"融合、"校企"融合,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激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提升行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参与度,构架"双元分层交融"的产教融合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步规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亚军
产教融合是本科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首先,分析了本科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分别为“解决专业建设投入问题的有效路径、构建高水平‘双师’师资队伍的重要支撑、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必然需要和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现实诉求”。其次,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方面梳理了存在的困境。最后,构建的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构建与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强化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加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合作与服务”。
关键词:
本科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 困境 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国杰
现如今,随着国家与社会对现代化高职教育系统建设重视程度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意识到优化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与手段提升自身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力求强化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体系的建设。产教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加快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主要途径之一,对高校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模式有深远影响,因此,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姣姣 杜慧起
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给职业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教材作为“三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对于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为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开发应当坚持校企“双元”主体合作原则,多元协同编写机制,推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教材的开发,以此深化教材改革,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材 新形态 校企协同 开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婷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是中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现实要求。为了契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要,应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关键出路在于加强校企协同,推动产业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加强校企职责共担,建立起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才的双向流动;推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实现产教融合质的提升。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