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
2023(1470)
2022(1141)
2021(1029)
2020(855)
2019(1775)
2018(1773)
2017(2824)
2016(1591)
2015(1735)
2014(1737)
2013(1649)
2012(1498)
2011(1385)
2010(1319)
2009(1153)
2008(1172)
2007(1079)
2006(978)
2005(810)
作者
(6220)
(5215)
(5214)
(4987)
(3312)
(2526)
(2315)
(2090)
(2038)
(1890)
(1873)
(1817)
(1775)
(1743)
(1727)
(1648)
(1638)
(1565)
(1532)
(1438)
(1420)
(1354)
(1268)
(1234)
(1214)
(1163)
(1145)
(1109)
(1086)
(1077)
学科
管理(5448)
(4669)
经济(4663)
(4483)
(3801)
企业(3801)
(3080)
方法(1791)
(1735)
业经(1500)
中国(1438)
(1429)
数学(1428)
数学方法(1397)
技术(1378)
(1364)
植物(1361)
环境(1284)
(1187)
贸易(1186)
(1142)
(1140)
人事(1104)
人事管理(1104)
(1066)
农业(1052)
(1019)
(1004)
供销(1002)
理论(987)
机构
学院(24571)
大学(24411)
研究(9171)
管理(8304)
科学(7864)
(7786)
理学(7382)
理学院(7242)
(7075)
管理学(6951)
管理学院(6920)
经济(6857)
中国(6554)
业大(6311)
农业(6228)
(5589)
(5463)
研究所(5104)
农业大学(4189)
技术(4085)
(4074)
中心(3966)
(3927)
实验(3847)
(3805)
实验室(3677)
(3505)
北京(3476)
重点(3449)
(3328)
基金
项目(18897)
科学(14600)
基金(13680)
(13182)
国家(13089)
科学基金(10924)
研究(10582)
自然(8742)
自然科(8558)
自然科学(8551)
自然科学基金(8411)
(7930)
基金项目(7216)
(6737)
社会(6177)
社会科(5774)
社会科学(5773)
资助(5710)
教育(5338)
重点(4651)
计划(4579)
科技(4456)
(3983)
科研(3906)
(3868)
(3686)
创新(3680)
专项(3595)
(3566)
编号(3505)
期刊
学报(8121)
(7739)
经济(7739)
(6926)
科学(6167)
大学(5989)
学学(5847)
中国(5480)
研究(5250)
农业(4661)
管理(3577)
业大(2894)
教育(2511)
(2434)
技术(2301)
农业大学(2252)
林业(2246)
(2187)
科技(2109)
(1974)
自然(1600)
业经(1539)
自然科(1475)
自然科学(1475)
(1333)
金融(1333)
农林(1299)
(1299)
(1295)
经济研究(1288)
共检索到35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甘志良  钟忆青  何飘  易小艺  
三联吡啶钌配合物和DNA相互作用已有大量报道,但基于类三联吡啶配体,如双吡啶吡咯,稳定的金属配合物和DNA作用却鲜见报道.利用荧光光谱、圆二色谱(CD)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手段,研究了4个已知的双吡啶吡咯钌配合物与DNA结合性质:[(PDP)Ru(COD)X],其中HPDP=2,5-bis(2’-pyridyl)pyrrolide,COD=1,5-环辛二烯,X=Cl~-(1), NO~-_3(2);[(PDP)Ru(COD)(H_2O)](BF_4)(3);[(PDP_(Cl))Ru(COD)Cl](HPDP_(Cl)=2,5-bis(2’-pyridyl)-3,4-dichloropyrrolide(4).发现化合物1以经典嵌插方式和DNA结合,2和3可能为部分或非经典嵌插结合DNA,4主要以静电相互作用结合DNA.此外,通过MTT法考察了配合物1~4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新宇  黄建松  郑舒燕  苏妍  林瑞余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水杨酸(SA)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结果表明,SA与DNA的相互作用为嵌插方式。在pH 5.8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对SA进行循环伏安扫描,SA在玻碳电极上于1.070 V(Ag/AgCl参比电极)有1个阳极氧化峰,随着DNA的加入,氧化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进一步表明SA嵌插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中,二者相互作用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通过电化学方法可计算出SA与DNA复合物的结合比为3∶1,结合常数β为2.53×101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云青  闵顺耕  段志青  熊艳梅  
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二代抗凝杀鼠剂溴敌隆(BRD)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t-DNA可使BRD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生增色,但试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光谱红移及等吸收点的出现;ct-DNA对BRD的稳态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方式;通过热力学分析判断BRD与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吸收光谱、竞争试验、阴离子猝灭试验以及离子强度影响试验一致表明,BRD与ct-DNA之间主要以沟区结合方式发生作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砚美  杨晗  王芳  熊绪杰  张万举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pH=7.23)对紫外线吸收剂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PBS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SA能够与DNA相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了PBSA紫外吸收的降低和荧光的猝灭;PBSA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两者间的结合位点数为1.1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微  胡凯  党成强  陶建平  
本文综述了细根在凋落物层的觅食行为与策略,细根生长与凋落物数量、质量及分解过程的关系,细根生长与凋落物分解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等以期为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细根对凋落物分解的作用机制以及凋落物分解对细根生长的影响提供依据。一方面,凋落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细根生长,地上凋落物的数量影响细根的觅食行为,并驱动细根在凋落物层的生长动态,凋落物质量的差异也对细根的生长产生影响,不同性质的地上凋落物对细根的生长是促进还是阻碍主要取决于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养分以及多酚含量的正平衡或负平衡;另一方面,生长进入凋落物层的细根通过根际激发效应、养分吸收以及共生真菌等作用综合影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生活的细根对凋落物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谢恩  黄缘缘  赵锐  
信任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特定网站的购买意愿,许多学者分析信任对于购买意愿的影响,但大多都将信任作为单一维度的变量进行分析。将信任分解为能力信任、正直信任和友善信任3个基本维度,分析不同维度信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在线购物意愿的影响。通过在线收集191份消费者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力信任直接影响在线购物意愿,友善信任和正直信任并不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在线购买意愿,正直信任通过与能力信任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在线购物意愿,友善信任通过作用于正直信任最终影响在线购物意愿。最后给出网站应如何分配资源和向消费者传达网站值得信赖的属性的建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金彪  周碧青  雷永程  李兆强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对南瓜、冬瓜、小白菜、红萝卜等30种植物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其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筛选出适用于重金属生物传感器研制的植物源POD和CAT.结果表明:南瓜皮中POD的活性最高,其次是白萝卜和黄豆芽(胚乳);黄豆芽(胚乳)中CAT活性最高,其次是小白菜、冬瓜皮和黄瓜皮等.不同植物中的POD和CAT的活性有差异,其对同一种重金属的敏感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南瓜皮是较理想的POD酶源;冬瓜皮、青椒、黄豆芽(胚乳)则是较佳的CAT酶源.在本试验条件下,Cu和Hg对POD活性具有抑制作用,Cu、Pb和Hg对CAT的活性也具有不同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琛柱  钦俊德  
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钦俊德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是基本的生物组成部分。它们可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生产维持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昆虫作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其中的1/3是取食植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暴志茹  包满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是现代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农杆菌转化法具有外植体基因型依赖性,使得一些顽抗物种很难获得转化植株,有效利用参与转化过程的植物基因是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的可能路径。VIP1是一种bZIP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免疫应答反应,但最近研究发现激活VIP1蛋白会促进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过程,通过优化植物组织培养条件,增加植物体内VIP1的表达量可以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总结植物与农杆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将为提高植物转化效率提供新的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崇久  
企业环境的变化具有错综复杂性,有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还有各子环境的交替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跟进;环境与企业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环境的作用来实现的;在环境与企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始终处在主导地位,从而揭示了环境与企业的相互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苗苗  娄策群  
探讨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范围、实现途径、形式、效果和作用程度,论述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范围包括同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异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是通过信息人间接实现的,有一对一交互作用、一对多同时作用、多对一同时作用、多因子链式作用、多因子环式作用等多种形式,作用效果包括相互限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替代,在相互作用力度、影响程度、作用效果方面都存在非均衡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承聪  桂学文  武庆圆  
在具体阐述信息人与各个信息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认为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遵循综合性规律、非等价性规律和木桶效应,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主要是学习,适应范围遵循耐性定律,信息人对信息生态因子的改造必须连锁进行,且根本在于改造信息本体。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晓志  
根据广义的技术进步概念,金融业的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创新和金融资产创新.技术创新包括资金电子转帐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金融资产创新则包括科技开发银行贷款;“星火计划”技术开发,“火炬计划”技术开发,“军转民品”技术开发等科技委托贷款;银行债券、集体信用社股票、大额高利率定期存单,有奖储蓄,以及信用卡等等.根据约束理论,金融资产创新是金融机构对各种因素的约束所作出的反应,在某一限量(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变化)之前,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幼文  
在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中,技术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技术进步通过改变劳动生产率及诸要素生产率,改变本国商品价值的生产条件,从而形成更有利的国际贸易价值增值条件。同时价值增值又通过贸易与交换过程为技术进步创造条件。技术进步对贸易的影响是深刻的和广泛的,对后进国家来说既造成了压力又创造了机会。使贸易价值增值与经济技术进步进入良性循环,是后进国家成功发展的一个关键。技术进步引起的价格变动与贸易条件变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近年来,IT技术发展非常迅猛,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基础设施、移动互联网都在快速发展,特别是近来热度很高的区块链技术。当前金融界用得比较多的词是Fin Tech,最近又出了Big Tech。另外,由于新信息技术所产生的金融业务多种多样,有P2P网贷、crowdfunding(众筹)、电子支付等。总之,技术进步会改造传统金融业务,也会带来很多新的金融业务,同时也对公共政策提出了很多新挑战、新要求,会导致公共政策有很多新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