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77)
- 2023(19311)
- 2022(15890)
- 2021(14547)
- 2020(12222)
- 2019(27238)
- 2018(26829)
- 2017(50756)
- 2016(27295)
- 2015(30054)
- 2014(29008)
- 2013(28136)
- 2012(25257)
- 2011(22428)
- 2010(22020)
- 2009(20052)
- 2008(19325)
- 2007(17012)
- 2006(14661)
- 2005(12836)
- 学科
- 济(107916)
- 经济(107799)
- 管理(80776)
- 业(77637)
- 企(64248)
- 企业(64248)
- 方法(48534)
- 数学(42680)
- 数学方法(42143)
- 中国(31230)
- 农(30035)
- 财(27751)
- 业经(24755)
- 技术(23353)
- 学(21780)
- 制(21174)
- 地方(21120)
- 贸(20172)
- 贸易(20158)
- 农业(19884)
- 易(19589)
- 银(17918)
- 银行(17852)
- 融(17795)
- 金融(17788)
- 理论(17292)
- 行(17087)
- 环境(17043)
- 务(16972)
- 财务(16906)
- 机构
- 学院(370627)
- 大学(370564)
- 济(153345)
- 经济(150464)
- 管理(145212)
- 理学(126220)
- 理学院(124937)
- 研究(124770)
- 管理学(122573)
- 管理学院(121912)
- 中国(94239)
- 京(76708)
- 科学(76627)
- 财(69271)
- 农(66571)
- 所(61601)
- 业大(58784)
- 中心(58136)
- 研究所(56248)
- 财经(55599)
- 江(55425)
- 农业(52429)
- 经(50900)
- 经济学(47647)
- 北京(47026)
- 范(46079)
- 院(45764)
- 师范(45442)
- 州(43160)
- 经济学院(43120)
- 基金
- 项目(261678)
- 科学(207614)
- 基金(192320)
- 研究(185868)
- 家(170455)
- 国家(169114)
- 科学基金(145799)
- 社会(121176)
- 社会科(115069)
- 社会科学(115038)
- 省(103309)
- 基金项目(101569)
- 自然(95441)
- 自然科(93440)
- 自然科学(93412)
- 自然科学基金(91780)
- 划(86979)
- 教育(86112)
- 资助(77030)
- 编号(71922)
- 重点(59483)
- 创(58880)
- 部(57126)
- 成果(56095)
- 发(56084)
- 创新(54499)
- 国家社会(51576)
- 课题(50591)
- 科研(50512)
- 教育部(49187)
- 期刊
- 济(160546)
- 经济(160546)
- 研究(104206)
- 中国(76501)
- 学报(63449)
- 农(59562)
- 科学(57193)
- 管理(56275)
- 财(54176)
- 大学(48301)
- 学学(45838)
- 农业(40161)
- 教育(39721)
- 技术(34973)
- 融(34177)
- 金融(34177)
- 财经(27715)
- 经济研究(27086)
- 业经(26909)
- 经(23981)
- 业(22850)
- 问题(21275)
- 科技(20060)
- 技术经济(19084)
- 版(18638)
- 统计(17588)
- 贸(17439)
- 策(17268)
- 商业(16830)
- 业大(16559)
共检索到544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纪凤 王宏瑞 孙军
为系统梳理双向FDI协调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路径与机制,利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长三角38个城市2011—2020年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双向FDI协调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FDI协调可以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且这一作用的部分效应是通过市场一体化的中介效应实现的,同时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产业结构均能有效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在跨越市场一体化、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门槛变量后,双向FDI协调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异质化条件下,双向FDI协调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当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至较高水平时,环境规制的影响将逐步超过双向FDI协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光伟 季连文
在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的绿色创新效应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200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这一促进效应体现在降低企业成本和释放市场需求空间上。(2)企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于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加敏感。(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一方面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通过资金及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增强了环境规制力度,通过创新补偿效应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研究结论丰富了区域一体化微观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也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红利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光伟 季连文
在推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和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的绿色创新效应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2004—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扩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这一促进效应体现在降低企业成本和释放市场需求空间上。(2)企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于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加敏感。(3)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一方面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通过资金及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另一方面增强了环境规制力度,通过创新补偿效应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意愿。研究结论丰富了区域一体化微观经济后果研究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同时也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红利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质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2)在0.1~0.3分位点处,即当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双向FDI只有在中高分位点处方能显著促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随着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偏效应自低分位点至高分位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质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2)在0.1~0.3分位点处,即当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双向FDI只有在中高分位点处方能显著促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随着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偏效应自低分位点至高分位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芳 张书勤 陈群
生态绿色一体化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更是长三角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从生态绿色一体化概念框架界定入手,构建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有序度和协同度的测定,从而衡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程度,最后用ARCGIS软件和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和空间自相关特征。结果发现:1)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有序度稳步提升,41个地级市呈"剪刀差"演变趋势,协同度由负向非协同状态向正向协同状态演进。由此推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由无序非协同状态演进为有序协同状态。2)空间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有序度由"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向"两头低,中间高"的分布格局转变,区域差异性较大,存在区域间非均衡特征。3)分领域看,增长和效率协同度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协同度演进贡献最大,总体、质量、协同有序度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增长、效率、潜力有序度空间上负自相关且空间集聚现象不显著。4)分区域来看,长三角41个地级市可按照自身总体有序度和周边城市在各领域有序度划分为高-高型城市、低-高型城市、低-低型城市和高-低型城市。建议长三角各地区应各展所长,补足短板,加快生态绿色一体化进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芳 张书勤 陈群
生态绿色一体化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更是长三角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从生态绿色一体化概念框架界定入手,构建生态绿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有序度和协同度的测定,从而衡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程度,最后用ARCGIS软件和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和空间自相关特征。结果发现:1)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有序度稳步提升,41个地级市呈"剪刀差"演变趋势,协同度由负向非协同状态向正向协同状态演进。由此推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由无序非协同状态演进为有序协同状态。2)空间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有序度由"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向"两头低,中间高"的分布格局转变,区域差异性较大,存在区域间非均衡特征。3)分领域看,增长和效率协同度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协同度演进贡献最大,总体、质量、协同有序度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增长、效率、潜力有序度空间上负自相关且空间集聚现象不显著。4)分区域来看,长三角41个地级市可按照自身总体有序度和周边城市在各领域有序度划分为高-高型城市、低-高型城市、低-低型城市和高-低型城市。建议长三角各地区应各展所长,补足短板,加快生态绿色一体化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露露 王子晨
文章根据绿色创新的动因,将绿色创新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和环境规制型。分别分析区域一体化对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一体化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创新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据此作出区域一体化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假设。随后利用2009-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区域一体化是否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长三角26个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作用不明显,说明长三角城市间还需要加强沟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要素流通渠道,通过最大化区域一体化效应,促进城市绿色新水平的提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金林 冉光和 叶长华
在分析市场一体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3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评估市场一体化对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并对市场一体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有助于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其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市场一体化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重要传导机制。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合理引导地方产业结构有效升级,对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地区之间绿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森林 鲍涵 郝均 曾刚
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复杂且有争议的议题。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首先科学构建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计算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动态演变;其次,借鉴可拓展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深入探究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环境规制和绿色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显著,绿色发展水平从东南向西北,呈现圈层式递减态势,而环境规制强度重心经历了由东南向西北转移的演变。(2)总体上,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城市绿色发展,两者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过强的环境规制会抑制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3)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紧密的联动关系,即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这一中介路径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约为50.1%。因此,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来制定本地的环境规制,并重视提升本地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海文
文章通过长三角商贸零售业态创新环境中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分析,逐一明晰零售市场一体化的启动特征、进展特征、趋势特征,力求推动长三角商贸零售业态在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实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布局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章良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长三角两省一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国长三角地区以专利申请量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各有差异,其中江苏省的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显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每增长1%的FDI就会促进0.5898%的专利申请量的增加;上海和浙江省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不显著;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人力资本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科技活动人员数
关键词:
FDI 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创新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妍妍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度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已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杭州、南京、苏州、合肥为副中心的创新城市网络。与上海张江、北京怀柔、深圳并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为合肥建设全球性的科创枢纽城市打开成长空间。目前,合肥在重大创新平台集中度、企业研发投入、人才吸引力凝聚力、加强金融推动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应加快前沿交叉平台建设,推动研发机构、研发投入与重大项目等资源向企业汇集,创新高层次人才集聚管理,加大政府前端培育资助规模,提供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促进成果转化的组织系统和中试基地建设,政府主导构建网络化协同创新机制等。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合肥 科创枢纽城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建锁
如何构建一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环长三角城市联盟体制,抛开行政区划的樊篱,加强各地政府及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实现该区域综合资源的最大利用和高效配置,推动长三角经济在原有基础上更快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对制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财政制度因素分析后,提出通过变革税制、优化财政体制和税收支出政策,以有效地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覃艳华 马争 梁士伦
进入新世纪以后,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和江苏16个城市所组成的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增强,特别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成绩明显。该地区不仅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经济与绿色创新耦合协调度研究—以长三角地区城市为例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格局及驱动机制
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的空间效应与传导机制——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长三角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环境保护税、绿色技术创新与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双向FDI协调发展如何降低区域CO_(2)排放强度——基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与政府质量的调节作用
长三角绿色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特征与优化策略
双向FDI协调发展如何降低区域CO_2排放强度?——基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与政府质量的调节作用
区域产业协调政策的创新效应——来自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