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48)
2023(19305)
2022(16000)
2021(14667)
2020(12310)
2019(27621)
2018(27047)
2017(51385)
2016(27717)
2015(30421)
2014(29713)
2013(29221)
2012(26900)
2011(23895)
2010(23974)
2009(21587)
2008(21187)
2007(18998)
2006(16583)
2005(15065)
作者
(76647)
(64110)
(63696)
(60078)
(40734)
(30444)
(28727)
(24955)
(24401)
(22890)
(21834)
(21576)
(20374)
(20323)
(19823)
(19739)
(19156)
(18586)
(18368)
(18344)
(15871)
(15678)
(15543)
(14762)
(14379)
(14209)
(14173)
(14059)
(12837)
(12717)
学科
(121988)
经济(121880)
(101025)
管理(95420)
(89853)
企业(89853)
方法(49646)
数学(40106)
数学方法(39650)
业经(35592)
(35068)
(34734)
中国(33528)
地方(28887)
技术(25527)
农业(24706)
(23728)
财务(23673)
财务管理(23637)
企业财务(22441)
(22417)
(21206)
贸易(21188)
环境(20834)
(20613)
(20567)
理论(20328)
(19964)
(19737)
(18457)
机构
学院(383888)
大学(377118)
(162601)
经济(159564)
管理(154905)
理学(133164)
理学院(131764)
管理学(129716)
管理学院(128973)
研究(126019)
中国(98290)
(79193)
(75711)
科学(75136)
(62195)
(61878)
(59535)
财经(59447)
中心(58846)
研究所(55650)
业大(54573)
(54131)
北京(49295)
经济学(49213)
农业(48303)
(47778)
师范(47302)
(46746)
(46520)
经济学院(44472)
基金
项目(258488)
科学(207285)
研究(190462)
基金(189296)
(164198)
国家(162789)
科学基金(142834)
社会(124282)
社会科(118145)
社会科学(118117)
(103213)
基金项目(100075)
自然(91499)
自然科(89520)
自然科学(89502)
自然科学基金(87932)
教育(87316)
(85197)
资助(75781)
编号(75465)
(59861)
(58584)
成果(58555)
重点(58350)
(56933)
创新(54065)
课题(52348)
国家社会(52123)
教育部(49383)
科研(49032)
期刊
(183425)
经济(183425)
研究(111573)
中国(80949)
管理(64488)
(61681)
(57218)
学报(53945)
科学(53616)
大学(42562)
教育(40991)
学学(40405)
农业(39641)
技术(39011)
(36103)
金融(36103)
业经(32047)
财经(29544)
经济研究(28924)
(25610)
(23967)
问题(23543)
技术经济(22047)
科技(19414)
(18499)
商业(18486)
现代(18378)
统计(17772)
(17632)
世界(17190)
共检索到582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路径与政府质量的调节效应探讨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减排路径。结果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正向直接效应显著,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双向FDI与区域CO_(2)排放强度之间存在负向的部分中介效应,但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抑制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间接效应所占比重较低;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同时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CO_(2)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高水平的政府质量调节作用下,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抑制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间接效应占比大幅上升;当lnGQ_(it)提升至均值正0.506个单位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正向总效应最低,影响系数为0.092。因此,政府是促使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降低CO_(2)排放强度的关键之匙,应重视政府质量的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路径与政府质量的调节效应探讨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减排路径。结果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正向直接效应显著,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双向FDI与区域CO_2排放强度之间存在负向的部分中介效应,但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抑制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间接效应所占比重较低;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同时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CO_2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高水平的政府质量调节作用下,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抑制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间接效应占比大幅上升;当lnGQ_(it)提升至均值正0.506个单位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正向总效应最低,影响系数为0.092。因此,政府是促使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降低CO_2排放强度的关键之匙,应重视政府质量的调节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质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2)在0.1~0.3分位点处,即当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双向FDI只有在中高分位点处方能显著促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随着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偏效应自低分位点至高分位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质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2)在0.1~0.3分位点处,即当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双向FDI只有在中高分位点处方能显著促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随着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偏效应自低分位点至高分位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乾   程洪乾   邵砾群   陈海滨   刘新仪  
基于2004—2021年省级数据,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衡量区域绿色低碳转型,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双向FDI协调发展与GTFP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既能提升本地GTFP,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2)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在沿海和南方地区更明显;(3)技术创新是重要影响机制,模仿创新在短期内发挥积极作用,自主创新才是提升GTFP的“长久之计”;(4)高质量的政府治理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GTFP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既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绿色经济效应提供了新证据,也为借力高质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助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纪凤  王宏瑞  孙军  
为系统梳理双向FDI协调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路径与机制,利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长三角38个城市2011—2020年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双向FDI协调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FDI协调可以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且这一作用的部分效应是通过市场一体化的中介效应实现的,同时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产业结构均能有效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在跨越市场一体化、环境规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门槛变量后,双向FDI协调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提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异质化条件下,双向FDI协调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当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至较高水平时,环境规制的影响将逐步超过双向FDI协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世霞  靳杨柳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2011~2020年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和碳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技术创新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碳生产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竞争对绿色技术创新和本省域的碳生产率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和相邻省域的碳生产率的溢出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淑英  程南皓  卫朝蓉  
基于新地理经济学,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SDM),将政府支持作为调节变量,对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绿色创新与碳生产率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生产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溢出现象;绿色产品创新与绿色工艺创新对本区域的碳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绿色产品创新会抑制周边区域碳生产率的提升,绿色工艺创新对周边区域碳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政府支持能正向调节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与碳生产率的影响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林珠  孙艺欣  徐德义  
基于长江经济带2011—2020年的数据,构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综合指标及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指标,运用非期望产出slacks-based measure-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SBM-DEA)模型及全局主成分-熵权法对综合指标进行测度,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水平,并依据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系统地考察了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绿色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稳定上升,整体上由初级协调转变为良好协调,说明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绿色发展间存在较强的互动水平和较高的协调关系;(2)绿色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绿色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长期上体现为相互促进;短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促进关系,高质量绿色发展可以引导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对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正向影响存在滞后效应;(3)对绿色创新效率分解得到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指数。相比于绿色技术效率,绿色技术进步更能够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影响绿色技术创新与高质量绿色发展之间的动态响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烨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烨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的外部溢出效应,并探讨异质性环境规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能够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的工业碳减排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区别,表现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调节能力最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次之、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最弱。据此,提出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绿色技术创新、提高工业绿色发展区域协同性、优化环境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等相关建议,以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谭钦瀛  李烨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与“双碳”战略目标交会的历史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实施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采用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中的重污染企业数据,探究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探讨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当规制性制度压力、模仿性制度压力较大时,数字技术应用与绿色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增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同时,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谭钦瀛  李烨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与“双碳”战略目标交汇的历史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实施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采用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中的重污染企业数据,探究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探讨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当规制性制度压力、模仿性制度压力较大时,数字技术应用与绿色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增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同时,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兵   李艺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薇   赵伟   司玉静  
基于2012—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助力低碳发展中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总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削弱了其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强化了其抑制作用;此外,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单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门槛前后,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由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而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应则随着绿色技术创新的加深而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