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6)
- 2023(4144)
- 2022(3588)
- 2021(3187)
- 2020(2518)
- 2019(5790)
- 2018(5568)
- 2017(10522)
- 2016(5477)
- 2015(5855)
- 2014(5560)
- 2013(5317)
- 2012(4885)
- 2011(4376)
- 2010(4248)
- 2009(3883)
- 2008(3671)
- 2007(3118)
- 2006(2796)
- 2005(2576)
- 学科
- 济(24181)
- 经济(24172)
- 管理(16781)
- 业(12340)
- 贸(11126)
- 贸易(11125)
- 易(10950)
- 出(10694)
- 方法(10494)
- 环境(10378)
- 企(9781)
- 企业(9781)
- 数学(9564)
- 数学方法(9497)
- 出口(7809)
- 出口贸易(7809)
- 口(7809)
- 地方(7173)
- 财(6165)
- 划(5886)
- 中国(5868)
- 农(5337)
- 规划(4851)
- 学(4763)
- 环境规划(4722)
- 地方经济(4179)
- 业经(3979)
- 资源(3723)
- 发(3659)
- 技术(3557)
- 机构
- 大学(75462)
- 学院(74900)
- 济(34495)
- 经济(33875)
- 管理(28689)
- 研究(25413)
- 理学(25291)
- 理学院(24971)
- 管理学(24597)
- 管理学院(24481)
- 中国(18557)
- 京(15679)
- 科学(15532)
- 财(14796)
- 财经(12155)
- 所(11884)
- 经济学(11876)
- 中心(11647)
- 经(11144)
- 经济学院(11002)
- 江(10869)
- 研究所(10852)
- 业大(10161)
- 范(10150)
- 师范(10071)
- 农(10056)
- 院(9981)
- 北京(9186)
- 财经大学(9043)
- 师范大学(8414)
- 基金
- 项目(56289)
- 科学(46102)
- 基金(43692)
- 研究(39645)
- 家(38182)
- 国家(37993)
- 科学基金(33588)
- 社会(28444)
- 社会科(27294)
- 社会科学(27288)
- 基金项目(23801)
- 省(21662)
- 自然(21553)
- 自然科(21063)
- 自然科学(21058)
- 自然科学基金(20643)
- 划(17952)
- 教育(17274)
- 资助(17124)
- 编号(14005)
- 国家社会(12840)
- 部(12683)
- 发(12634)
- 重点(12625)
- 创(11876)
- 创新(11294)
- 科研(11029)
- 教育部(11027)
- 人文(10984)
- 制(10925)
共检索到107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贾亚男
选取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系统模型测度各省份IFDI和OFDI的协同互动发展指数,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双向FDI协同不仅有利于降低本省的环境污染水平,也有助于抑制邻近省份的环境污染。中介传导机制检验发现双向FDI协同发展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区域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时空异质性分析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双向FDI协同发展的环境减排效应显著增强,且西部地区的污染减排效应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关键词:
双向FDI 协同发展 耦合协调 环境污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贾亚男
选取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系统模型测度各省份IFDI和OFDI的协同互动发展指数,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双向FDI协同不仅有利于降低本省的环境污染水平,也有助于抑制邻近省份的环境污染。中介传导机制检验发现双向FDI协同发展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区域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时空异质性分析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双向FDI协同发展的环境减排效应显著增强,且西部地区的污染减排效应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关键词:
双向FDI 协同发展 耦合协调 环境污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乐为 伍宇欣 王菲
文章运用超效率SBM改进的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双向FDI协同发展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双向FDI协同效应的增强不仅对本地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正向积极影响,还会提高相邻或地理属性相近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此外,这种空间效应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积极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对于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双向FDI协同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正霞 曹长帅 王建明
在中国着力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揭示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区位特征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环境规制、污染型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重心均有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有着显著抑制作用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污染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污染型产业集聚到达阈值后,环境污染会减少,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缓解中国环境问题并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布局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佳佳 罗能生
通过空间面板模型和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研究了税收安排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宏观税负对各污染物排放量有负向影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对各污染物排放量有正向影响,环境税对不同污染物影响差异较大;环境污染对邻近地区溢出效应从大到小为:废气、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地方政府对宏观税负采取"趋优竞争",对企业所得税采取"趋劣竞争",对增值税和环境税采取"骑跷跷板"策略。因此,推进环境税费改革,促进区域环境合作是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帅 张建清
本文构造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首先通过ESDA分析了废气、废水、废物污染的空间效应,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1)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下,废气、废水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而局部性的废物污染空间效应不强,三种污染在经济空间矩阵下,空间效应显著;(2)环境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显著,且污染排放具有竞相减排的时空滞后效应;(3)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还检验了EKC假说,否定了"污染天堂"假说;(4)我们还通过分解空间效应识别了影响环境污染的长短效应、直间接效应,得出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长期显著。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雄浪
将城市空间成本融入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中,在一个连续的空间上研究区域发展、产业集聚与扩散,认为技术溢出在资本创造部门和工业企业生产部门都有所体现,同时考虑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将单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多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有机统一起来,发展了一般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实现了新经济地理学不同模型的一次综合。从理论研究角度,不仅分析了长期均衡增长的内在机理,而且探讨了经济空间的演化及其稳态,以及区域福利的动态变化,认为持续点与突破点的关系是任意的,持续点既可以大于突破点,也可以小于突破点,二者还可以相等,对称结构、中心—外围结构、一般的非对称结构都可能是稳定结构,区际实际收入差距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区际资本份额...
关键词:
城市空间成本 双技术溢出 环境污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可 汪东芳
本文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和相互作用机制。从生产投入端和产出末端视角,将环境污染拓展到生产密度理论模型中,构建了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并运用2002—2011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证表明: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经济集聚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经济集聚存在反向抑制作用,且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均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经济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环境污染对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的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且相邻城市间的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存在...
关键词:
集聚 污染 空间溢出 空间联立方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国庆 张中元
本文利用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的1999—2008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产业中FDI水平溢出效应、前向溢出效应和后向溢出效应以及环境污染排放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FDI的技术溢出最可能发生在后向联系中,FDI水平溢出效应、前向溢出效应不明显;环境污染不利于产业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FDI水平溢出效应减缓了环境污染对产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而FDI的前向技术溢出与后向技术溢出对环境污染的边际效应不明显;FDI水平溢出效应降低了各环境污染指标的单位销售额排放量,而FDI后向溢出效应增加了各环境污染指标的单位销售额排放量,因此FDI后向技术溢出中有一部分是向上游产业提供了高污染排放技术而提高...
关键词:
FDI溢出效应 环境污染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吉生保 姜美旭
基于2004—2016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FDI对环境的污染效应、溢出效应及其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FDI的溢出效应降低了环境污染排放,污染效应加剧了污染排放,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FDI对环境污染的净效应为正值;(2)FDI对环境污染的净效应在不同年份、不同省份和不同地区均显著为负,但是FDI的污染净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呈递减趋势;(3)通过不同FDI水平影响环境污染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FDI加剧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随FDI水平的增加而呈现递增趋势;(4)人力资本分组研究发现,FDI加剧环境污染的净效应随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呈现递减趋势。
关键词:
FDI 环境污染 双边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阳军 何彦 李伯棠 李天骄
基于中国23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不仅对本市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而且对相邻城市环境污染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降低本市的环境污染,对相邻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则不显著。进一步分行业研究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均显著加剧了本市或相邻城市的环境污染;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显著抑制了本市和相邻城市的环境污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对本市和相邻城市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仅有长期效应而无短期影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集聚对本市和相邻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帆
基于1992—2012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变参数反应模型和滚动回归模型研究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超敏感系数分别为0.6510和0.6659,利用LC/PIH分析框架不能精确阐释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城镇的利率跨期弹性很不显著,而农村的利率跨期弹性利率显著为负;城乡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分别为11.890和10.025,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先降后升,而农村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先升后降,这导源于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出现了趋势性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华军 刘传明 杨骞
本文将SO2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关系进行识别,并采用QAP方法从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和地理近邻效应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来源。研究发现:(1)我国环境污染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已经突破了地理上的近邻效应,呈现多线程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2)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和地理近邻效应对环境污染空间溢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从地理距离上看,地理距离在0—750千米范围内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而超过这一范围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便不再显著。(3)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地理近邻效应可以解释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18.1%,而不同的环境规制代理变...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凤芝 杨浩昌
基于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杜宾等计量方法,并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协同集聚与环境污染呈稳定的倒U型关系,即短期内产业协同集聚表现为环境污染治理的阻力,但长期看又会逐步转化为环境污染治理的助力,且这种影响效应不存在地区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中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则较为显著;科技创新是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有效中介变量。因此,应大力推进产业协同集聚战略,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协同集聚发展政策,构建联防联控的协同治污举措,推进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雄浪 吴欢
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技术溢出正外部性和环境污染负外部性会对经济主体的空间选择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结构。引入技术溢出和环境污染的本地与跨界效应,对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进行"原汁原味"地发展,不仅可以验证其结论,而且也可以得到新的研究结论:本地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强或跨界技术溢出效应的减弱会强化产业集聚力,本地环境污染效应的增强或跨界环境污染效应的减弱会强化产业分散力;"技术溢出向心力"与"环境污染离心力"的综合作用影响产业空间分布的均衡结构,当"技术溢出向心力"大于"环境污染离心力"时,"对称结构"稳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缩小,而"中心—外围结构"稳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会扩大,反之则反是;不仅"原始中心—外围模型"中的"黑洞状态"("中心—外围结构"是唯一的稳定均衡结构)是一种常态,而且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对称结构"也可能成为唯一的稳定均衡结构。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是可能的,应通过促进区域间的技术溢出、加强地区间的环境污染治理合作等路径,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的新机制,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