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67)
- 2023(22176)
- 2022(18774)
- 2021(17436)
- 2020(14783)
- 2019(33352)
- 2018(32994)
- 2017(63281)
- 2016(34712)
- 2015(38790)
- 2014(38084)
- 2013(37411)
- 2012(33728)
- 2011(30114)
- 2010(30033)
- 2009(28242)
- 2008(27826)
- 2007(24844)
- 2006(22003)
- 2005(19600)
- 学科
- 济(134806)
- 经济(134564)
- 业(116750)
- 管理(112867)
- 企(103050)
- 企业(103050)
- 方法(60777)
- 数学(49853)
- 数学方法(49215)
- 财(43715)
- 农(41275)
- 业经(38465)
- 中国(36090)
- 务(30399)
- 制(30355)
- 财务(30311)
- 财务管理(30261)
- 企业财务(28789)
- 农业(28018)
- 学(27518)
- 理论(24834)
- 地方(24324)
- 贸(23878)
- 贸易(23865)
- 技术(23812)
- 和(23396)
- 易(23199)
- 体(22313)
- 划(21691)
- 策(20827)
- 机构
- 学院(488516)
- 大学(486777)
- 济(191781)
- 管理(191605)
- 经济(187704)
- 理学(165199)
- 理学院(163400)
- 管理学(160427)
- 管理学院(159531)
- 研究(158870)
- 中国(120879)
- 京(103040)
- 科学(99628)
- 财(92800)
- 农(86309)
- 所(80085)
- 业大(75694)
- 财经(73601)
- 江(73250)
- 研究所(72546)
- 中心(72468)
- 农业(67864)
- 经(66931)
- 北京(64078)
- 范(61690)
- 师范(60951)
- 州(58372)
- 经济学(57549)
- 院(57469)
- 财经大学(54613)
- 基金
- 项目(330367)
- 科学(259405)
- 基金(239793)
- 研究(237984)
- 家(210365)
- 国家(208542)
- 科学基金(179306)
- 社会(150818)
- 社会科(142444)
- 社会科学(142403)
- 省(129885)
- 基金项目(126722)
- 自然(118039)
- 自然科(115344)
- 自然科学(115311)
- 自然科学基金(113241)
- 教育(110255)
- 划(108996)
- 资助(98372)
- 编号(96573)
- 成果(78000)
- 重点(74045)
- 部(72067)
- 创(69739)
- 发(69443)
- 课题(66438)
- 创新(64786)
- 科研(63472)
- 教育部(61791)
- 国家社会(61773)
- 期刊
- 济(214437)
- 经济(214437)
- 研究(139796)
- 中国(94270)
- 学报(81542)
- 农(80097)
- 财(75811)
- 管理(74927)
- 科学(72854)
- 大学(61999)
- 学学(58809)
- 农业(54288)
- 教育(52037)
- 技术(42716)
- 融(42446)
- 金融(42446)
- 业经(37177)
- 财经(36662)
- 经济研究(33357)
- 经(31451)
- 业(30290)
- 问题(28100)
- 版(25038)
- 技术经济(23635)
- 科技(23423)
- 现代(22425)
- 财会(21977)
- 图书(21817)
- 商业(21778)
- 理论(21599)
共检索到718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汇 张光磊
既有研究发现,企业导师制在实践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共存。寻找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实施实践中趋利避害的方法对引导新员工成功社会化,最终成为组织的有效资源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更新换代的加速期。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索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在新生代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对A公司(猎头行业)的16名新生代新入职员工访谈数据和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新生代员工进入组织初期,导师对新员工的指导大致存在工作指导、心理咨询、调解和提拔四个阶段的递进,但四个阶段不是绝对割
关键词:
导师制 组织社会化 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汇 张光磊
既有研究发现,企业导师制在实践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共存。寻找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实施实践中趋利避害的方法对引导新员工成功社会化,最终成为组织的有效资源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更新换代的加速期。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索双向选导情境下,企业导师制在新生代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对A公司(猎头行业)的16名新生代新入职员工访谈数据和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新生代员工进入组织初期,导师对新员工的指导大致存在工作指导、心理咨询、调解和提拔四个阶段的递进,但四个阶段不是绝对割裂的。在某段时间,员工可能同时对人际交往、工作存在冲突,需要导师及时地给予咨询与调解。本研究为企业导师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劳动力市场视角,通过案例分析联结和扩展了企业导师制的相关研究。在企业导师制实施实践中,管理者应该注意劳动力市场更替及导师指导的阶段性。
关键词:
导师制 组织社会化 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正堂 金岚 刘颖
传统的师徒制度经过完善,成为众多企业越来越重视的现代导师制。导师制对于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合理组建师徒关系、完善组织机制和环境,可以使企业导师制度更为有效地促进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辉 杨静
文章分别从组织和个人的视角,采用优势分析的方法,比较了组织社会化策略与主动社会化行为对新员工工作适应与职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了工作适应在组织社会化策略和主动社会化行为与新员工职业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论:主动社会化行为更能预测新员工工作适应与主观职业成长。文中的研究对象集中于85后、90后新员工,提出的管理建议对新生代员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敏 李超平
新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员工初入组织时,容易因不适应而产生工作倦怠甚至离职行为,对组织发展有不利影响。组织社会化是帮助新员工适应组织的重要途径,受到了企业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视。本文分别在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案例研究后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新员工的社会化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迷茫期、适应期与接受期;社会化策略的选择应考虑与企业的文化、战略等保持一致;工作内容的掌握被认为是组织社会化最为关键的学习部分;新员工主动寻求信息时,较多采用观察与询问的方式,并且观察行为先于询问行为发生。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企业可以构建包括导师在内的参与者体系,努力创造条件帮助新员工融入组...
关键词:
新员工 组织社会化 寻求信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燕萍 徐嘉
随着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职场的主力军,促进新生代员工和组织的相融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搜集网络对新生代员工的相关评论,提炼出新生代员工的独特心理需求和主动行为增强的特征,及其影响组织社会化的"需求—认知—行为"模型,并运用社会学习理论和期望理论解释了形成该影响过程的深层机制,为加速新生代员工组织社会化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喻晓 李超平
本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了导师指导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以及新员工主动社会化在导师指导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导师指导对工作投入有显著影响,相比于职业发展指导,社会心理指导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新员工主动社会化对工作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化行为在职业发展指导和工作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积极架构在社会心理指导和工作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导师指导 新员工主动社会化 工作投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梅 谢晋宇 刘宁
加快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组织社会化实质是新员工的调整和适应过程,本文从学校、组织、个人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促进新员工顺利实现组织社会化的因素。
关键词:
新员工 组织社会化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诚 文鹏
基于个体动机理论,本文探讨了新生代员工(徒弟)的学习意愿、组织奖励及导师个性(开放性与尽责性)对企业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通过选取湖北省164个师徒配对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表明,新生代员工(徒弟)的学习意愿对导师的知识共享知识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导师的个性、组织奖励和徒弟学习意愿对导师的知识共享行为有三重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当导师的开放性或尽责性较高时,组织奖励将弱化徒弟学习意愿与企业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关系;相反,当导师的开放性或尽责性较低时,组织奖励将强化徒弟学习意愿与导师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姚琦 乐国安
工作期望是影响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重要心理变量。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期望落差领域,但是期望落差假设的有效性至今仍存在分歧。本研究基于组织社会化理论,采用纵向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社会化早期(即新员工组织进入后三个月)新员工工作期望与近端适应结果(即角色清晰、任务掌握、组织理解和社会整合)的关系,重点探讨了领导—部属交换(LMX)对期望落差作用的调节效应,以期回答期望落差假设成立条件的问题。结果表明:①在同时考虑期望和经历的情况下,仅新员工实际工作经历与适应结果正相关,期望落差对适应的影响不显著。②LMX调节期望落差与适应的关系——当LMX关系质量低时,期望未实现对适应有破坏作用,与期望落差假设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严鸣 邬金涛 王海波
以往的组织社会化研究因为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导致对基本概念上的认识不足。本文试图基于认同理论,进一步探讨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组织社会化本质上是新员工在承担新的组织角色、参与团队活动中认同的相应发展过程,不同类型的组织社会化发展会对组织和个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验证,本文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对127名新员工进行历时1年的配对跟踪调查,对组织社会化程度及相关结果变量均进行四次重复测量。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潜增长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社会化可以分为角色社会化和群体社会化两维度结构,并且新员工的角色社会化程度的提升会积极促进其任务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而他们的群体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则会积极促进其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承诺,他们的角色社会化和群体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可以降低其离职倾向。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认同理论在组织社会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合理性,弥补当前学习互动视角研究中的理论缺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玉梅 俞欣 周健颖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民营企业新生代员工社会责任行为决策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对管理者行为态度影响显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因素通过行为意愿间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知觉行为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机理较为复杂,且在三类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积极履行新生代员工社会责任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奕
新员工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会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以获得信息和尽快融入组织。本文介绍了新员工主动行为的主要形式和影响新员工主动行为的主要因素,简要地分析了主动行为对组织新员工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
新员工 组织社会化 主动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辉 黄月
近年来随着就业市场流动性的提高,对组织社会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新员工的主动社会化行为。本文通过对北、上、广、深四城市的问卷调查,应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深入研究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的构成及其对组织社会化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情景下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包括信息与反馈搜寻、网络联系和开发人情关系等四个维度;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显著影响组织社会化的近端后果和远端后果,且近端后果在主动社会化行为和远端后果之间起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应该重视并鼓励新员工的主动社会化行为,帮助新员工尽快实现从组织"外部人"向"内部人"的转变。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 主动社会化行为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太 郭静 涂乙冬
新员工社会化研究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议题。本研究关注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理解融入型领导如何提升新员工的社会化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回顾了融入型领导的内涵、构成与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基于构建主义视角的融入型领导影响新员工自我构建与社会构建进而完成社会化的概念模型。本文强调了社会构建,尤其是新员工自我构建过程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才是理解融入型领导对新员工社会化的有效性的机制的关键。同时,这一机制受到例如组织措施和个人特征等边界条件的约束。本研究为理解融入型领导与新员工社会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并对未来研究做出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