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4)
- 2023(13373)
- 2022(11030)
- 2021(10138)
- 2020(8606)
- 2019(18949)
- 2018(18708)
- 2017(34998)
- 2016(18905)
- 2015(20820)
- 2014(19806)
- 2013(19766)
- 2012(17652)
- 2011(15389)
- 2010(15578)
- 2009(14600)
- 2008(14919)
- 2007(13703)
- 2006(12121)
- 2005(11026)
- 学科
- 业(91387)
- 企(84732)
- 企业(84732)
- 管理(79578)
- 济(76821)
- 经济(76736)
- 方法(33968)
- 财(30530)
- 业经(29493)
- 农(25901)
- 数学(25227)
- 数学方法(25080)
- 技术(23103)
- 务(22439)
- 财务(22413)
- 财务管理(22383)
- 企业财务(21234)
- 农业(18919)
- 中国(18900)
- 贸(18081)
- 贸易(18072)
- 制(17699)
- 易(17696)
- 划(15997)
- 策(15614)
- 理论(15091)
- 技术管理(14666)
- 和(14035)
- 经营(13519)
- 出(13083)
- 机构
- 学院(265718)
- 大学(259377)
- 济(113236)
- 管理(112876)
- 经济(111153)
- 理学(95691)
- 理学院(94803)
- 管理学(93773)
- 管理学院(93253)
- 研究(81764)
- 中国(67605)
- 京(54309)
- 财(53853)
- 农(49780)
- 科学(49365)
- 江(42387)
- 财经(41574)
- 业大(41245)
- 所(40947)
- 农业(39263)
- 中心(38735)
- 经(37915)
- 研究所(36791)
- 北京(33521)
- 经济学(33261)
- 州(32902)
- 商学(32182)
- 商学院(31903)
- 财经大学(30596)
- 经济管理(30490)
- 基金
- 项目(174232)
- 科学(138688)
- 基金(127499)
- 研究(125717)
- 家(111889)
- 国家(110839)
- 科学基金(96808)
- 社会(82263)
- 社会科(78305)
- 社会科学(78284)
- 省(70421)
- 基金项目(68111)
- 自然(63141)
- 自然科(61790)
- 自然科学(61773)
- 自然科学基金(60800)
- 划(57219)
- 教育(56028)
- 资助(50172)
- 编号(48456)
- 创(43491)
- 业(41847)
- 创新(39662)
- 重点(38742)
- 部(37703)
- 发(37453)
- 成果(36284)
- 国家社会(34552)
- 制(33683)
- 科研(33165)
- 期刊
- 济(128582)
- 经济(128582)
- 研究(74482)
- 中国(56624)
- 管理(50192)
- 财(47742)
- 农(45406)
- 学报(39987)
- 科学(38639)
- 农业(30894)
- 大学(30770)
- 学学(29446)
- 技术(27154)
- 融(25599)
- 金融(25599)
- 业经(23156)
- 教育(22679)
- 业(21451)
- 财经(21252)
- 经济研究(20160)
- 经(18440)
- 技术经济(17469)
- 问题(16288)
- 科技(15528)
- 财会(14713)
- 贸(14593)
- 现代(13997)
- 商业(13795)
- 会计(13220)
- 世界(12772)
共检索到407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振刚 沈鹤 李云健
管理创新研究存在“重引进,轻输出”的不足,且大多聚焦于管理创新引进行为,对企业管理创新输出行为尚未作深入探讨。实践中,管理创新输出较普遍,企业出于利己和利他动机,会主动对外输出其内部管理创新。通过整合资源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界定了双向管理创新概念的内涵,探讨了引进与输出管理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传导作用机制,并基于广东省1 198家科技型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管理创新引进和输出与创新产出存在倒U型关系;管理创新引进和输出与研发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研发投入在管理创新引进与创新产出、管理创新输出与创新产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嫣然 蔡建峰 王淼
为研究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静态面板回归分析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初创企业,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对初创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同:政府风险投资和外资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的初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且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最为有效,外资背景风险投资次之;研发投入在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风险投资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初创企业技术创新产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毕克新 杨朝均 艾明晔
外部技术获取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之一,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将外部技术获取分为技术引进和技术溢出两种方式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0年我国29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外部技术获取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内技术购买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而国外技术引进和FDI技术溢出具有不利的影响;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具有正向的影响,而FDI技术溢出具有负向的影响;技术创新投入在国内技术购买影响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过程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在FDI技术溢出影响我国制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宏兵 刘早云 陈岩
本文利用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和PPML模型实证检验了双向投资通过双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企业创新决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双向投资的协调发展,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做出创新决策,且从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视角均得到较为稳健的结果。对于不同行业,双向投资的这种影响呈现倒U型,即中等技术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大,高技术、低技术行业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且东部地区、外资企业同样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创新决策来看,双向投资的增长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且对中等技术企业、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外资企业的表现更为明显,国有企业双向投资的协调效应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私营企业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亚 谢思全
文章基于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运用面板数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除企业自身R&D投入外,政府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校和研发机构R&D投入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明显而稳定的知识溢出效应,且研发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大于高校。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协同效应更高,然而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却均低于政府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许敏 朱伶俐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本文以我国52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这种影响是否受到终极产权的约束。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激励计划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层持股比例对研发投资强度产生倒U型的滞后促进效应,且这种促进效应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管理层薪酬激励与研发投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产权性质下的差异并不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许敏 朱伶俐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本文以我国52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这种影响是否受到终极产权的约束。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激励计划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层持股比例对研发投资强度产生倒U型的滞后促进效应,且这种促进效应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管理层薪酬激励与研发投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产权性质下的差异并不显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虹 胡德状 罗连发
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而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可能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而呈现差异。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其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大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其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并不显著,显示出中小企业在以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方面具有后发优势。研究建议,应保障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有效供给,促进中小型企业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引导中小型企业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和发展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从而进一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品质量 企业规模 制造业企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孔凡萍 尹翀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收政府工业研发投入和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内部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激励效应,对企业新产品收入分别具有综合和间接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具有关键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先锋 董明放
基于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技术,实证考察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异质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资本投入、人力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分别呈显著"N"型和倒"N"型非线性规律。也即,只有当技术创新资本投入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且技术创新人力投入水平处于适度区间时,才会明显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2)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的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条件约束。在收益质量门槛条件下,技术创新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均呈显著"U"型关系,在股权集中度约束下,技术创新资本投入、人力投入分别对企业价
关键词:
技术创新投入 企业价值 异质门槛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宏霞 王倩倩
本文以2019~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风险投资对科创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效应。通过Logit模型实证分析风险投资进入前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选择效应;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风险投资进入后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是否存在增值效应或攫取效应。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进入前对科创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存在选择效应;(2)风险投资的参与以及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的增加都会显著地促进科创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的提升,表明风险投资进入后对科创板上市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存在较强的增值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皎平 刘馨阳 王世明
从内部竞争、知识溢出、嵌入性和专业分工这4个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出发,构建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双向影响模型。据此模型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除专业分工要素外,其余3个要素对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均存在倒U型规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再次印证了产业集群氛围对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集群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林 简新华
本文在区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高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随机probit模型对比分析技术创新和不同技术创新方式对企业出口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1)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出口倾向,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有利于中国高技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出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产品创新对企业出口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工艺创新对企业出口倾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3)同时选择两种技术创新方式的企业其出口倾向显著高于仅依赖一种创新方式尤其是完全依赖工艺创新的企业。因此,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尤其是增加产品创新投入是提高中国高技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已具有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元
文章根据已有研究所设计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联合我国R&D实际,设计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绩效评价体系,以南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一种切实可行的综合集成算法来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技术创新产出 绩效评价 实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芳林 张海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