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1)
- 2023(7493)
- 2022(5963)
- 2021(5347)
- 2020(4635)
- 2019(10334)
- 2018(10178)
- 2017(19635)
- 2016(10394)
- 2015(11436)
- 2014(11204)
- 2013(11314)
- 2012(10272)
- 2011(8863)
- 2010(9140)
- 2009(8760)
- 2008(8856)
- 2007(8088)
- 2006(7171)
- 2005(6837)
- 学科
- 业(71019)
- 企(68655)
- 企业(68655)
- 济(53114)
- 经济(53054)
- 管理(52583)
- 业经(24622)
- 方法(23531)
- 财(22366)
- 农(19055)
- 务(17696)
- 财务(17692)
- 财务管理(17680)
- 企业财务(16728)
- 技术(16181)
- 数学(16001)
- 数学方法(15926)
- 农业(14454)
- 贸(13316)
- 贸易(13313)
- 易(13083)
- 策(12535)
- 划(12460)
- 企业经济(12083)
- 出(11518)
- 和(11446)
- 技术管理(11358)
- 经营(11275)
- 制(10983)
- 理论(10261)
- 机构
- 学院(158016)
- 大学(151142)
- 济(72804)
- 经济(71725)
- 管理(70841)
- 理学(60680)
- 理学院(60240)
- 管理学(59804)
- 管理学院(59519)
- 研究(43372)
- 中国(37298)
- 财(34536)
- 京(30375)
- 财经(27350)
- 农(25042)
- 江(24903)
- 经(24871)
- 科学(23507)
- 经济学(21655)
- 商学(21339)
- 商学院(21144)
- 业大(21064)
- 所(20748)
- 中心(20295)
- 财经大学(19930)
- 经济学院(19803)
- 经济管理(19607)
- 农业(19574)
- 州(19084)
- 北京(18352)
- 基金
- 项目(99902)
- 科学(81927)
- 研究(75610)
- 基金(75577)
- 家(63512)
- 国家(62886)
- 科学基金(57381)
- 社会(51555)
- 社会科(49222)
- 社会科学(49211)
- 基金项目(40457)
- 省(39732)
- 自然(36090)
- 自然科(35259)
- 自然科学(35250)
- 自然科学基金(34711)
- 教育(32631)
- 划(30729)
- 编号(30045)
- 资助(29811)
- 业(29058)
- 创(24939)
- 成果(22518)
- 部(22424)
- 创新(22262)
- 国家社会(21896)
- 制(21645)
- 发(21210)
- 重点(21113)
- 人文(20554)
共检索到237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先海 卿陶
本文将产品质量引入多产品企业模型,构建双向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出口动态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发现,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促进本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并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总量增加;国外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质量选择效应导致本国出口产品质量被动提升,进而降低本国企业出口总量,加速低质量产品退出。通过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检验发现,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都会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并且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促进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产品种类增加,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降低企业出口总量,对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影响不显著,但是会加速企业旧产品退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国内和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都存在创新激励效应,并且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存在明显的质量选择效应。异质性考察发现,与总体回归相比,当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强于国外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促进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增加;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弱于国外时,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会降低企业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文韬
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企业积极申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已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反击侵权行为的有利武器。本文研究了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对本国企业出口状态、出口退出和出口强度的影响,并检验了出口"生产率悖论"问题。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有效地维持了企业持续出口状态,降低了企业出口退出风险,提升了企业出口强度。然而,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却降低了企业出口强度,出现了出口"生产率悖论"问题。对此,即使企业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申报知识产权保护也不能得以解决。这反映出申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企业数量过少,企业对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在促进出口上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对此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意识和主动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卿陶
文章从理论上推导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成本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贸易成本会显著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并且贸易成本会降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效应。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的促进效应和贸易成本的抑制效应都存在;通过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贸易成本降低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通过路径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创新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贸易成本则会通过降低企业出口量抑制企业创新,进而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阳 冯程程 徐梦琪 刘凯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使用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结论依然显著。本文发现背后的影响机制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当地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从而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沿海城市企业和资源加工业企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定、实现贸易增长模式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长林
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随后,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统计的企业出口数据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不同类型的贸易成本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降低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提高了扩展边际,但降低了集约边际,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扩展边际促进了出口增长。本文还发现,经济规模、固定贸易成本、地理距离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出口。上述结论对于区分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知识产权保护测算指标的估计依然稳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先海 卿陶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知识产权保护和出口贸易成本因素的企业创新模型,研究两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其交互影响。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保护会促进企业创新,贸易成本会抑制企业创新,同时降低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促进效应;(2)通过中介效应发现,利润增加机制是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出口收益减少机制是出口贸易成本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3)基于企业的异质性检验发现,资本密集型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创新活动会随着贸易成本上升而显著下降,同时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对这两类企业的创新促进效应对也会随着贸易成本上升而下降,而其他类型企业的创新活动不受贸易成本变化的影响;(4)从不同创新类型看,贸易成本对企业的发明创新和实用新型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也会显著降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对这两类创新的促进效应,但贸易成本对外观设计创新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协同推进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新型开放新格局建设能够最大程度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惠珍
宁波作为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大市,宁波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开展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贸易主动权与利益分配格局。本文通过对宁波进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现状的阐述,并从宁波企业出口侵权产品及出口产品侵犯宁波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两方面进行剖析,提出加强宁波进出口企业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进出口企业 知识产权 海关保护 宁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徐源晗 沈彬朝
基于Melitz(2003)模型,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引入企业生产成本函数,并考虑内生化的企业出口技术含量选择进行拓展,揭示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使用省级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与企业层面相匹配的数据,文章研究表明: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对于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大。渠道检验证实,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激励企业提高出口技术含量,促进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区分出口市场来看,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拓展北方国家市场多元化的促进作用比南方国家更大。据此,文章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中国企业分散出口市场目的地,提升了企业应对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卜文超 盛丹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数据,本文将市级层面专利代办处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新产品出口的影响及特点。实证结果表明:专利代办处的设立缩短了专利审批时间,增强了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新产品出口强度,提升了新产品在企业出口中的地位。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了新产品出口强度。同时,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异质性,更能促进非国有企业和高生产率企业的新产品出口强度。本文的研究对于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长林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1-2010年中国对95个国家制造业行业出口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进口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模仿威胁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增加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其影响主要以市场扩张效应为主。进口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行业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比较敏感,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对不敏感。在弱模仿威胁的进口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市场势力效应减少了中国出口;在强模仿威胁的进口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市场扩张效应增加中国出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长林
本文在Chor(2010)的研究基础上,从理论上考察了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特征的相互匹配效应对出口的影响,以此来揭示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制造业行业出口的面板数据,本文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特征的相互匹配效应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特征的相互匹配效应显著促进了中国总体制造业行业出口的增长;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特征的相互匹配效应只能显著促进低研发密集度和低专利密集度行业的出口,但是未能促进高研发密集度和高专利密集度行业的出口;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特征的相互匹配效应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行业的出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昭华 杨林燕
本文基于1996—2013年对4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数据,利用引力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中国出口贸易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影响效应。回归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中国出口贸易边际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且对出口贸易集约边际的影响远大于对出口贸易扩展边际的影响;分行业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中低技术和高技术行业出口贸易边际的影响更显著;分国别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中国高技术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出口发达国家的贸易边际的影响程度远大于中国同类行业出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边际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亢梅玲 马丹 李涛
本文利用CEPII BACI 1995~2010年中国对世界各国进口的HS6分位贸易数据,采用贸易引力模型来估计出口目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出口的三元边际的影响。三元边际即中国出口的种类——出口的广延边际,以及出口的数量——出口的集约边际的影响,然后将出口的集约边际又分解为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由于中国出口存在很多零贸易值,同时采用ToBIT模型处理了零贸易值以及采用工具变量处理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出口目的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提高中国出口的产品种类,减少中国出口的产品数量,对价格指数的影响为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本文以发展中国家1976~2000年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利用贸易引力方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影响的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国家和行业层面的面版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效应受到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模仿能力等东道国特征变量的制约。对于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势力效应占主导;对于中等收入国家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扩张效应占主导。知识产权保护对强模仿能力国家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扩张效应占主导;知识产权保护对弱模仿能力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市场势力效应占主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晓燕 朱玮玮
知识产权保护除了从供给侧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产生直接作用外,还会通过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从而推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二,在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消费升级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第三,从消费升级的不同表征维度看,消费“质”的升级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力要强于消费“量”的升级;第四,知识产权保护对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影响,会因各地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水平不同存在区域异质性。据此,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目标导向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要注重其对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的供给侧作用,还要注重其在培育数字消费等新兴消费业态激发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和品牌效应促进消费“质”的需求侧作用,同时,需要构建区域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