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30)
- 2023(18271)
- 2022(15708)
- 2021(14581)
- 2020(12369)
- 2019(28007)
- 2018(27706)
- 2017(53647)
- 2016(28867)
- 2015(32369)
- 2014(31527)
- 2013(30882)
- 2012(28034)
- 2011(25083)
- 2010(25012)
- 2009(22821)
- 2008(22301)
- 2007(19613)
- 2006(17091)
- 2005(14856)
- 学科
- 济(115736)
- 经济(115591)
- 管理(91131)
- 业(87076)
- 企(74280)
- 企业(74280)
- 方法(53237)
- 数学(46080)
- 数学方法(45483)
- 财(32785)
- 农(30316)
- 中国(29437)
- 业经(27470)
- 制(24511)
- 技术(24498)
- 地方(22300)
- 学(22244)
- 务(21079)
- 财务(20998)
- 财务管理(20957)
- 农业(20247)
- 企业财务(19949)
- 理论(19659)
- 贸(19510)
- 贸易(19499)
- 易(18921)
- 银(17891)
- 银行(17845)
- 环境(17575)
- 和(17435)
- 机构
- 大学(402739)
- 学院(401563)
- 济(164354)
- 管理(163592)
- 经济(160989)
- 理学(142421)
- 理学院(140921)
- 管理学(138473)
- 管理学院(137722)
- 研究(128946)
- 中国(95327)
- 京(84026)
- 科学(77262)
- 财(76957)
- 所(62257)
- 财经(61660)
- 农(59172)
- 中心(59048)
- 江(58219)
- 业大(57884)
- 研究所(56429)
- 经(56151)
- 北京(52471)
- 范(51094)
- 师范(50626)
- 经济学(50117)
- 院(47402)
- 州(46699)
- 财经大学(46142)
- 农业(45970)
- 基金
- 项目(278445)
- 科学(221507)
- 研究(205759)
- 基金(203718)
- 家(176132)
- 国家(174700)
- 科学基金(152436)
- 社会(131829)
- 社会科(125155)
- 社会科学(125123)
- 省(108814)
- 基金项目(108248)
- 自然(98362)
- 自然科(96140)
- 自然科学(96120)
- 教育(95214)
- 自然科学基金(94412)
- 划(90694)
- 编号(83100)
- 资助(83072)
- 成果(66167)
- 部(61918)
- 重点(61824)
- 创(61120)
- 发(58734)
- 课题(56860)
- 创新(56525)
- 国家社会(54620)
- 制(54028)
- 教育部(53958)
- 期刊
- 济(175846)
- 经济(175846)
- 研究(117068)
- 中国(76221)
- 管理(62126)
- 财(60337)
- 学报(59140)
- 科学(55736)
- 农(53012)
- 大学(46450)
- 教育(45176)
- 学学(43761)
- 技术(38360)
- 农业(36807)
- 融(33302)
- 金融(33302)
- 财经(30279)
- 业经(28977)
- 经济研究(28223)
- 经(26002)
- 问题(22695)
- 技术经济(21111)
- 科技(20770)
- 业(19380)
- 图书(18805)
- 理论(18790)
- 现代(17965)
- 版(17937)
- 商业(17637)
- 统计(17294)
共检索到580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庞磊 朱彤 张盼盼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联合渐进双重差分、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及多解释变量的单一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研究双向直接投资联动驱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双向直接投资驱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联动效应强度高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个体效应;双向直接投资驱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北部沿海至西北地区驱动作用强度依次减弱;技术创新承担双向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中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自银
以转换机制为突破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倪自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竞争的主体。当今我们正处在经济和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要想面对来自国内外实力雄厚的竞争者,在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能否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发适销对路并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技术创新来源于内源式创新和外源式创新,除自身研发投入外,外部技术的获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什么影响?又如何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技术创新?本文利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2年到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细分行业上表现出差异;利用断点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影响,研究发现2009年后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应该加快高科技产业走出去步伐,出台扶持政策,并且在模式上短期内优先选择跨国并购。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对外直接投资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郎宝书
转换机制需要“两轮驱动”郎宝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再次明确地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机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驱动力和约束力系统,是维系企业活力的核心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有效地与市场经济接轨,主动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长青 叶林伟 孙丹 刘丽辉
基于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更为综合的产业结构升级系数,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验证对外直接投资逆向绿色创新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逆向绿色技术创新效应,该效应能正向促进中国产业升级;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来看,国内研发投入增加有利于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国内环境规制力度的增强也激励跨国企业对外实行绿色技术合作,两者均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逆向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相应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大;对外直接投资逆向绿色技术创新主要促进非发明类型的策略性绿色创新,但是研发能力的增强与环境规制力度的提高能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实质性绿色创新。在进行内生性处理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后,结果依然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稚 段珅 孙涛
以产业集聚外部性效应为视角,利用2010-2016年天津市南港工业园、逸仙科学工业园、现代产业园与微电子工业园4个制造业产业园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关系,揭示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存在正负两种外部性效应,具体作用取决于绿色技术创新与外商直接投资两个中介变量。当产业集聚水平较低时,绿色技术创新在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中作用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在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制造业产业集聚会加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对生态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当产业集聚水平较高时,绿色技术创新在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制造业产业集聚提高了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关系中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馨月 谢家智
工业行业创新仍存在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难以跨越的现实困境。本文基于创新链理论,构造并测度了2012—2020年中国共38个工业行业创新效率,从动态互补视角实证检验了双向直接投资对创新链视角下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动态互补效应。研究发现:(1)外商直接投资(IFDI)对工业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在各个阶段均为正向效应,虽然对外直接投资(OFDI)在产品开发阶段的积极效应存在滞后性,但对其余阶段效率以及总效率影响显著为正;(2)对于创新突破型行业的创新效率而言,OFDI的积极影响更加明显,而IFDI对创新稳定型行业的创新效率影响更加显著;(3)双向直接投资互动发展具有动态互补性,二者的互补性资本挤入效应与互补性技术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双向直接投资 创新链 互补效应 创新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杰
文章首先从不同类型国家的视角出发,将中国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创新,从机理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中国企业通过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使创新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而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然后通过建立门槛回归模型,检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因素是否存在门槛效应。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水平已经越过了门槛值,能够满足吸收能力的要求。但是全国仍有一半地区的研发强度没有达到门槛值,抑制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促进技术创新的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杰
文章首先从不同类型国家的视角出发,将中国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创新,从机理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中国企业通过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使创新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而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然后通过建立门槛回归模型,检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因素是否存在门槛效应。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水平已经越过了门槛值,能够满足吸收能力的要求。但是全国仍有一半地区的研发强度没有达到门槛值,抑制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促进技术创新的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武力超 姜沁雨 金晟男 叶添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采用绿色专利数作为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利用海岸线距离构造工具变量,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I通过知识外溢、示范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对地区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显著地促进绿色专利数量的增加。进一步从地区异质性来看,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均有助于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FDI 绿色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和连 禄雪焕
利用我国2001~2006年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全行业范围内,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明显;在劳动密集型行业,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明显,而科技人员投入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科技活动资金投入对其没有明显影响;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均起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FDI技术创新 专利申请量 工业行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娜
“双碳”目标下,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流通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得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业低碳发展,该结论在经历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产业结构异质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技术创新是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流通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中介路径,其中介效应占比为20.82%;调节效应检验发现,环境规制正向调节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影响,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I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FDI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N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薄文广
文章利用1995~2004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章认为:FDI的流入会对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产生促进作用,FDI对于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影响次之,对于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影响程度最小,并且要使FDI对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加发挥促进作用还要跨越一定的“人力资本门槛”,而我国大部分西部地区和一部分中部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人力资本门槛;FDI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的进入有助于这两个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FDI对于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其对中部地区技...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技术创新 专利申请 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