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2)
- 2023(5313)
- 2022(4348)
- 2021(4382)
- 2020(3835)
- 2019(9195)
- 2018(9673)
- 2017(19674)
- 2016(10367)
- 2015(12147)
- 2014(12310)
- 2013(12201)
- 2012(11190)
- 2011(10376)
- 2010(10814)
- 2009(10262)
- 2008(10136)
- 2007(8956)
- 2006(8222)
- 2005(7415)
- 学科
- 济(47671)
- 经济(47636)
- 管理(28201)
- 业(27081)
- 方法(24546)
- 数学(22810)
- 数学方法(22316)
- 企(21215)
- 企业(21215)
- 中国(14865)
- 农(12254)
- 制(10369)
- 贸(10151)
- 贸易(10143)
- 易(9958)
- 财(9924)
- 银(8791)
- 银行(8788)
- 业经(8597)
- 行(8489)
- 农业(7402)
- 融(7400)
- 金融(7399)
- 理论(7314)
- 地方(6958)
- 学(6612)
- 体(6572)
- 策(6523)
- 和(6272)
- 技术(6211)
- 机构
- 大学(154570)
- 学院(154217)
- 济(67375)
- 经济(66006)
- 管理(60692)
- 理学(51944)
- 理学院(51478)
- 管理学(50394)
- 管理学院(50130)
- 研究(48377)
- 中国(38936)
- 财(32994)
- 京(32577)
- 科学(26996)
- 财经(25621)
- 所(23850)
- 经(23091)
- 江(22223)
- 中心(21730)
- 北京(21281)
- 研究所(21233)
- 经济学(20905)
- 农(19595)
- 业大(19424)
- 范(19084)
- 财经大学(18984)
- 师范(18929)
- 经济学院(18878)
- 州(18143)
- 院(17412)
- 基金
- 项目(93649)
- 科学(73503)
- 研究(70924)
- 基金(67326)
- 家(57408)
- 国家(56975)
- 科学基金(48689)
- 社会(44536)
- 社会科(42319)
- 社会科学(42309)
- 省(36067)
- 基金项目(34409)
- 教育(34324)
- 划(30441)
- 编号(30376)
- 自然(30231)
- 资助(29722)
- 自然科(29531)
- 自然科学(29526)
- 自然科学基金(28974)
- 成果(25506)
- 部(21667)
- 课题(20951)
- 重点(20931)
- 发(19998)
- 创(19219)
- 教育部(19030)
- 项目编号(18696)
- 人文(18269)
- 国家社会(18060)
共检索到232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亚青 张建宏
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对怎样有效地进行对外开放这个问题的探讨分析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知道,对外开放,一方面要采取区域性开放的空间形式以满足开放条件的约束,另一方面必须输入行业性开放的某些功能以实现对外开放的预期目标,以期达到区域性开放的适应性同行业性开放的目的性的有机融合。这种对外开放的现实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定 张永鎔
文章从分析东亚两种对外开放模式特点及对中国的适用性入手,认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应该在借鉴两种模式的同时,在不放弃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的前提下,发展以内需导向型为特征的大国经济模式,以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抬升。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模式 外贸主导型 外资主导型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丹辉
回顾40年来的开放历程,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历史前进的基本逻辑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渐进式的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经验,这种开放模式有效降低了开放对经济社会的冲击,充分释放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制度红利,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注入了持久的动力和活力,带动了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全面提升。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和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开放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迈向大国复兴的必由之路。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特别是中美之间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应积极探索开放新模式,将开放的推进重点由政策提供转为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龚刚 马丽
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过去的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基于当时的比较优势,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是面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并以出口导向、吸引直接投资和弱势货币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模式。然而,经过近四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新常态。作为一个中等收入的人口大国,中国的GDP水平已位居世界第二。对此,美国产生了严重焦虑和高度警惕,并将中国过去的合作伙伴关系定义为战略竞争的"对手"。贸易战是美国将中国视为对手以来对中国在经济领域开展的一场阻截战。贸易战并非为贸易,而是以贸易为大棒,恐吓中国放弃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技术追赶模式。贸易战的结果不排除未来美国联合日欧等形成新的联盟,共同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果真如此,他们就失去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基础,使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不得不转向发展中国家。由此,作为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模式应转向主动扩大进口、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中国对外开放模式能否成功转型取决于中国自主研发型的技术进步能否快速实现。
关键词:
对外开放 贸易战 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标志,表明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资本逐利为主要动力、以资本的优化配置带动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的全球化,尽管大大提升了全球生产能力,但是却导致了全球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严重失衡,金融泡沫化严重,全球化继续发展与全球治理结构缺失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需要转型。就中国而言,旧的"两头在外"的开放模式也难以为继。根据这一全球经济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丁志杰
国际账户分析表明,中国对外开放存在较为严重的效益低下问题,直接原因是对外资产负债结构扭曲,深层次原因在于对外开放方式和路径选择,在新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下传统对外开放模式亟须转变,以完成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由储蓄者和存款者向投资者和银行家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国际账户 模式转变 金融强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运用欠发达区域创新理论总结"对外开放带动区域创新的渝北模式",该模式有以下突出特色:(1)通过对内对外开放拓展外需;(2)主动与重庆都市产业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和海外先进产业的转移,发展特色现代产业集群;(3)通过对外开放引进相对先进的初级要素,并创造条件及时转向引进和发展高级生产要素;(4)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并借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5)向主城核心区靠拢,建立具有综合城市功能的现代都市区和具有现代产业功能的特色小城镇;(6)革新社会组织细胞,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新型区域政府、企业、社会单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长生 张茵
本文认为东亚存在两种对外开放模式——“外贸主导型”和“外资主导型”,并且这两种模式都存在着经常项目风险和资本项目风险。通过分析两种模式分别在日本和东盟国家的实际运行情况,得出了关于调整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三点启示,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对外开放模式的大概构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汉川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创办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技区)、保税区等四种对外开放模式。弄清和把握这四种对外开放模式的异同及其运用十分重要。本文对这四种对外开放模式的创办目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适应范围与管理政策等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地比较,以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书斌 王雅俊
美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全球经济复苏之路缓慢前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选择适合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模式,如何采取合理策略规避制度变革中的风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我国当前银行业对外开放制度安排的最新进展,阐述制度供求、制度成本与制度变革的关系,提出制度变革的主动防御的总体战略模式和渐进式的具体改革模式,对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制度变革的模式进行前瞻性思考。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银行业 对外开放 制度变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承统 袁康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 对外开放战略方针的基本含义对外开放的基本含义,就是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于立新
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五 省区作为我国西北重要经济待开发地区,其对外经贸实力和对外开放潜力是不可低估的。西北五省区要想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成为我国下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抓住中国加入WTO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宏淼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国家干预下一套比较系统的,以资本控制、出口导向、税收及准财政激励、固定汇率及强制结售汇制为四大支柱的"新重商主义"开放模式或战略。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是对迄今为止的中国开放模式或战略作重新审视,分析作为这一模式的中国新重商主义的结构特征、绩效机制、政策困境和改进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既有干预,更重市场"、"既要重工,也要重融"、"既要重商,更重富民"为准则改进中国新重商主义战略的具体时策。
关键词:
新重商主义 开放模式 发展战略 国家干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勤福
正确认识跨国公司有效推进我国对外开放肖勤福跨国公司是当前和未来世界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现象,其影响力日益增长。目前,世界上约有4000家跨国公司,其境外分支机构总计约25万家,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投资和创业者,1995年掌握的世界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强
我国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开始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当前,我国成为贸易大国,以此为基础,我们应审时度势,迎接挑战;认识和把握关键问题,并采取系列行动,纵深推进我国地对外开放进程。一、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属性格局特征直至目前,我国对外开放进程在属性和格局上表现出以下特征。(一)利益交换层次内外利益交换的重心表现在产品贸易,而非要素交换。目前,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