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8)
2023(13486)
2022(11301)
2021(10068)
2020(8419)
2019(18454)
2018(18446)
2017(34055)
2016(18267)
2015(20335)
2014(20070)
2013(19236)
2012(17681)
2011(16251)
2010(16384)
2009(15815)
2008(15094)
2007(13690)
2006(12186)
2005(11237)
作者
(52012)
(43620)
(43544)
(41391)
(27583)
(20535)
(19619)
(16567)
(16310)
(15397)
(14995)
(14437)
(14069)
(13867)
(13620)
(13353)
(12980)
(12761)
(12561)
(12453)
(10929)
(10659)
(10507)
(10066)
(9714)
(9627)
(9626)
(9474)
(8743)
(8438)
学科
(90746)
经济(90628)
管理(60386)
(51310)
(44322)
企业(44322)
方法(31202)
数学(27151)
数学方法(26937)
(24474)
中国(21221)
地方(20308)
(19628)
(18913)
业经(18600)
(16879)
(15708)
财务(15670)
财务管理(15640)
(15514)
企业财务(14926)
(13580)
金融(13572)
地方经济(13554)
(13407)
银行(13388)
环境(13326)
(12816)
(12373)
贸易(12366)
机构
学院(264934)
大学(263058)
(117352)
经济(115053)
管理(97282)
研究(90552)
理学(83154)
理学院(82302)
管理学(80918)
管理学院(80438)
中国(68675)
(57170)
(53816)
科学(51401)
(44743)
财经(44728)
中心(40905)
(40686)
(40376)
研究所(39922)
(38433)
经济学(37892)
业大(34846)
经济学院(33790)
北京(33441)
(33057)
财经大学(33011)
(32856)
师范(32478)
(31583)
基金
项目(172019)
科学(136318)
研究(128070)
基金(125657)
(108473)
国家(107630)
科学基金(93107)
社会(84767)
社会科(80504)
社会科学(80489)
(67451)
基金项目(65360)
教育(59264)
自然(57234)
自然科(55930)
自然科学(55914)
(55457)
自然科学基金(54919)
编号(51292)
资助(50951)
成果(42439)
重点(39059)
(38239)
(37290)
(36552)
课题(36226)
(36015)
国家社会(35998)
创新(33848)
教育部(33629)
期刊
(138308)
经济(138308)
研究(82739)
中国(53901)
(46959)
学报(39004)
管理(38876)
(36019)
科学(35011)
大学(30439)
学学(28908)
教育(27387)
(26095)
金融(26095)
经济研究(24148)
农业(24092)
财经(23758)
技术(23240)
业经(21240)
(20525)
问题(16987)
(13888)
技术经济(13286)
统计(12892)
世界(12242)
商业(12146)
国际(12132)
(11937)
(11839)
(11642)
共检索到407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率   郭佳萱   周孝华  
在当前实体经济低迷的困局之下,有效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探究金融市场和企业等参与主体及其行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AH股交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背景下企业交叉上市的实体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交叉上市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金融化,促使企业“脱虚向实”。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交叉上市可以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渠道来促进其“脱虚向实”的进程。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逐利是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会导致企业出现过度金融化的问题,而交叉上市会显著降低企业的过度金融化行为。从产品市场的经济效应来看,交叉上市企业会积极实施产品战略,降低核心产品的占比和提高产品的多元化程度,并提高企业在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研究结论为金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海内外企业增强国际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率   郭佳萱   周孝华  
在当前实体经济低迷的困局之下,有效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探究金融市场和企业等参与主体及其行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AH股交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背景下企业交叉上市的实体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交叉上市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金融化,促使企业“脱虚向实”。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交叉上市可以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缓解融资约束渠道来促进其“脱虚向实”的进程。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逐利是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主要动机,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会导致企业出现过度金融化的问题,而交叉上市会显著降低企业的过度金融化行为。从产品市场的经济效应来看,交叉上市企业会积极实施产品战略,降低核心产品的占比和提高产品的多元化程度,并提高企业在内地市场和香港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研究结论为金融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导海内外企业增强国际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用明  邵航  
文章基于金融机构商品投资决策机制的微观视角,通过构建包含商品金融化因素的DSGE模型,考察商品金融化在不同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市场效率下的经济缓冲效应。研究发现,适度的商品金融化在商品价格外生冲击下具有经济缓冲效应,而过度商品金融化将引起资本投资收益率下降,导致投资持续负增长和经济波动加剧;金融开放的调节机制和金融市场效率的稳定机制分别非对称地影响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其中,在越接近完全金融开放的环境下,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越显著;而越低的金融市场效率会导致商品金融化的经济缓冲效应越不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德  侯佳宁  
"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研究深度开放带来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文章搜集中国主要开放城市2005—2017年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模型检验深度开放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探索经济溢出有效半径。研究发现:(1)深度开放显著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对中部和西部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2)以中小城市为主体形成正向经济溢出推动区域发展;700公里半径范围内城市群经济溢出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21.8%;(3)固定资本投资边际收益呈下降趋势,证明未来投资驱动模式向技术创新驱动模式转换的必要性。经济开放红利空间释放有助于缩小沿海与内陆、中心城市和小城市的发展差距。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财政分权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选择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和门槛面板模型,对财政分权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是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会因地区发展的差异性而表现出不同的促进效果;二是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最后,针对上面结论,得出继续强化地区财政分权力度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苗晴  
本文运用CCK羊群效应检验模型,以我国上证180指数和沪市全部A股2013~2014年间日收益率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新常态经济下A股市场羊群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无论在整体样本期、熊市样本期还是牛市样本期,无论在样本期的上涨阶段还是下跌阶段,A股市场均有轻微的羊群效应存在。由此证明,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中,A股市场非理性行为所引起的风险明显降低,股市有效性明显提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红  邓少华  尹树森  
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媒体曝光视角,以2008—2012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大众媒体的公司治理职能的有效性,实证检验了媒体治理职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曝光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能够进一步降低两类委托代理成本,从而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以及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大众媒体以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为作用机制,发挥着积极的公司治理职能。相对应的,监管部门应该借助"大数据"背景下媒体发展的契机,合理运用信息报道规模性、多样性、实时性和价值性特征,充分发挥媒体的公司治理职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德安  
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物流业亟需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构建生态物流体系。然而,大多数物流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所以唯有实施强有力的环境政策才能有效推动物流企业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提升生态物流绩效。为此,本文将构建环境政策和生态物流绩效的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发展趋势,通过回归模型检验全国及各区域环境政策对生态物流绩效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各地区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助力生态物流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伟   刘玲  
在梳理数字科技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理论机制的基础上,选取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科技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科技会显著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且该作用在数字科技发展良好的实体经济中更为显著,上述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科技会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行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三条路径间接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拓展性研究发现:数字科技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存在产权与规模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对民营和中小规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更为明显。基于此,应夯实基础,加强数字科技相关设施保障力;营造场景,优化数字科技创新推动力;深度融合,挖掘数字科技赋能驱动力,推进数字科技发展,助力实体经济转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德明  唐妤  何力军  
与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相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资产负债观的典型体现,不仅能够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的信息需求,符合决策有用性的财务报告目标,而且能够遵循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保证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合理性,成为目前最优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所得税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而且在2007年实施所得税会计准则之后,相比于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会计信息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但没有发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比应付税款法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浩东  王高峰  
房市政策松绑虽有助于防范行业所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但也存在进一步强化房价对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抑制效应的可能。如何统筹“稳增长”和“促转型”两大目标是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基于2003—2018年中国253个地级市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置于内循环战略背景下考察房价影响双创的需求侧机制。结果表明:区域房价对双创的影响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特征。前者的提升通过促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而正向影响双创发展,然而这一影响随着限购政策的实施和房价的高企逐渐式微。并且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抑制进一步强化了房价的负面效应。限购政策虽然通过投资端结构的改善缓解了房价对双创发展的负向影响,但并没有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这一作用,还会导致财政收入紧缩,给政府收支平衡和地方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因此,后疫情时代亟须制定相关政策以统筹投资、消费和地方财政,稳定房地产行业发展,激发区域双创活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贾清显  王岳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频发,引发对金融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新思考。本文收集了39个国家和地区1994~2007年间的年度数据,利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针对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检验金融发展、政策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筠依  周媛媛  朱喜安  
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究企业管理者特征和金融资产配置决策至关重要。文章在实体企业金融化相关理论、高阶梯队理论和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实体企业CEO金融背景与资产金融化的关系。研究发现:CEO金融背景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比例有显著提升,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利用DEA-Tobit模型测算实体企业管理者能力,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CEO金融背景和资产金融化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企业管理者能力越强,越有助于有金融背景的CEO提升企业资产金融化程度的决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慕濒  诸葛恒中  
本文聚焦当前我国不断强化的实业金融化趋势,尝试设计经济金融化的评价体系,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的金融化活动及其成因。研究表明:我国实体经济部门并未出现类似美国的持续金融化现象,实业部门的金融化活动主要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或者弥补实业投资不足,金融部门的快速发展虽然从总量上提高了经济金融化水平,但无助于改善企业等微观主体的金融能力。经济金融化要关注结构优化与微观主体的金融效率,防止实业金融化走向极端的产业空心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霍忻  
随着广东省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引擎,并对区域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产生显著影响。选取1979—2014年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生产总值(GDP)数据并构建VECM模型,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关系。结果表明:长期中,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具有正向的稳定均衡关系;短期中,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比较显著,成为影响广东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外向型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