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36)
2023(18823)
2022(16028)
2021(14686)
2020(12411)
2019(28174)
2018(27674)
2017(53075)
2016(28413)
2015(31915)
2014(31778)
2013(31182)
2012(28987)
2011(26453)
2010(26576)
2009(24851)
2008(24199)
2007(21593)
2006(19001)
2005(17077)
作者
(81601)
(68295)
(68059)
(64710)
(43496)
(32912)
(31154)
(26510)
(25946)
(24212)
(23201)
(23005)
(21544)
(21337)
(21169)
(20855)
(20360)
(20189)
(19752)
(19569)
(16869)
(16743)
(16576)
(15720)
(15513)
(15277)
(15006)
(14903)
(13778)
(13516)
学科
(137776)
经济(137576)
管理(79910)
(75378)
(61174)
企业(61174)
方法(56799)
数学(49136)
数学方法(48585)
中国(37135)
(33891)
地方(32608)
(29696)
业经(28853)
(25870)
农业(22826)
(22535)
贸易(22523)
(21835)
(21686)
理论(20049)
(19871)
环境(19721)
(19146)
金融(19142)
(18943)
银行(18911)
(18295)
财务(18230)
财务管理(18181)
机构
学院(410161)
大学(408187)
(175233)
经济(171554)
管理(157573)
研究(140222)
理学(135442)
理学院(133847)
管理学(131485)
管理学院(130718)
中国(105794)
(86040)
科学(84517)
(78677)
(70030)
中心(64951)
(63870)
研究所(63201)
财经(62768)
(61942)
业大(57108)
(56852)
(55348)
师范(54832)
经济学(54371)
北京(54080)
(50595)
农业(49758)
(49631)
经济学院(48708)
基金
项目(271495)
科学(215626)
研究(198272)
基金(198168)
(171492)
国家(170104)
科学基金(147530)
社会(129221)
社会科(121927)
社会科学(121895)
(106485)
基金项目(104616)
自然(94470)
自然科(92348)
自然科学(92328)
教育(91784)
自然科学基金(90670)
(89358)
资助(81076)
编号(80411)
成果(64730)
(61834)
重点(61306)
(60038)
(56180)
课题(55561)
国家社会(53371)
创新(52525)
教育部(51987)
科研(51937)
期刊
(198380)
经济(198380)
研究(121210)
中国(80345)
(61234)
学报(59425)
(58065)
管理(57687)
科学(56707)
大学(45303)
学学(42691)
教育(42479)
农业(39549)
(38096)
金融(38096)
技术(37149)
经济研究(32537)
业经(32106)
财经(31496)
(27106)
问题(26597)
统计(21617)
技术经济(21341)
(20708)
(20089)
图书(19727)
(19638)
商业(19551)
资源(18439)
理论(18436)
共检索到614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腾  崔格格  
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与引力模型,测度长三角与京津冀城市群双向经济联系规模及网络空间结构,纳入异质性城市层级结构,验证城市中心性与城市网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北京与天津的中心性突出;长三角城市群呈现核心—半边缘—边缘的多中心结构特征,空间结构较为扁平化。核心—边缘结构中城市中心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较小且空间外溢效应不显著,但多中心城市结构下中心度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显著推动城市群整体发展,且边缘城市在城市网络中获益最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圣云  宋雅宁  温湖炜  李晶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间的双向经济联系格局与城市网络得出: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际经济联系强度存在明显的方向性差异,上海、苏州、重庆、武汉等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其他城市对其经济联系强度差异明显。②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强度总量较大,而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总量较小。长江经济带5个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格局很不平衡,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总量约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总量的77%。③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网络密集程度整体不高,城市网络空间结构"西疏东密"。长江经济带城市之间以直接联系为主,但城市网络仍依赖一些关键城市作为联系"媒介",重庆、武汉和成都的中介功能尤为突出。④聚类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群84个城市可分为8个三级子群、4个二级子群,组成滇中黔中、成渝以及长江中下游3个城市小团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牛晓叶  张连材  李西文  
基于会计细分领域的视角,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会计类核心期刊论文为依托,通过对期刊论文中经济发展与会计细分领域两类关键词的分类编码,将经济发展类编码分为趋势与危机、新兴技术与时代政策三个维度,将会计细分领域类编码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环境会计与信息化会计等四个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经济发展与会计细分领域编码共现网络,可视化分析了经济发展的不同维度对不同范畴的会计细分领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的三个维度推动、支持并引领着会计细分领域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我国未来会计改革应该与我国经济发展相吻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主动适应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建伟  
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审视影响中国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界定和细化了"社会网络资本"的理论概念,构建包含社会网络资本人口、交通设施、网络用户流量和传统经济要素的回归检验和因子分析模型。检验结果发现社会网络资本与生产要素共同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净移民水平、社会网络基础设施和流量,特别是包含新技术的社会联络方式和信息流是重要的解释变量。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大力培育社会网络资本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美虎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关系基础上,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省域空间模型。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检验了我国省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发现,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影响不断减弱,但是区域城乡就业水平对城市化发展影响力却在加强,这对我国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义  李明月  
文章运用我国31个省份2005-201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非线性格兰杰检验和社会网络分析构建空间关联网络,研究各省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的关联网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均衡性有待加强;各省份在关联网络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发展较快的省份在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接收到的关联关系较多,对其他地区主要产生溢出作用;发展较慢的沿海省份起到传导普惠金融资源的桥梁作用;而西部落后地区位于网络中的边缘,核心地区与偏远地区的关联关系较弱。提高普惠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可建立全国性的示范性区域,促进普惠金融的持续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亚平  
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与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十几年,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增大,其关键原因是两个区域城市化质量的明显差异。采用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实证了这种差异,并阐述其原因,分析过度发展超大中心城市的若干负面效应,进而提出西部地区要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和谐发展,今后应重点发展准中心城市为辅核心的、结构合理的城市圈,增强城市网络张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易恩文   姚常成   杨慧玲  
本文在社会分工视角下从技术和组织两个层面考察了数字经济塑造城市网络的理论机制,并匹配2011—201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与上市公司“总部-分支”机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城市网络中心性,这一结论在考虑指数测度误差、内生性问题以及外生政策冲击等因素后依然成立;相较于吸引外部投资,数字经济增强城市对外部城市进行投资的效果更甚。机制检验表明,深化社会分工是数字经济加强城市网络经济关联的重要路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和多中心空间形态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网络中心性的边际效应。因此,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网络不仅要重视平台分工网络构建,更要加快推进政务互联互通与网络型城市群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建伟  
中国城镇化战略的方向应为显著提升空间经济性以节省土地,而发展社会网络资本是实现包括人口在内的要素资源向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集中的重要前提。本文深化了社会网络资本概念,进而提出了计量其对空间经济性影响的方法。实证检验采用OLS回归模型和283座中国地级市及以上层级城市的数据。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资本、城市规模与城市空间经济性正向相关,政府等公共部门规模呈现负相关,不同类型的城市间变量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可东旺  何建华  刘殿锋  
随着区域空间组织模式的网络化转型,精细分析城市网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更加准确揭示城市发展机理。以全国289个城市为样本,基于多元客流构建城市网络联通指标,从产业职能视角探索城市关联网络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全域及局域城市网络均显著促进城市综合经济和制造业发展;而服务业的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大城市,其在小城市出现集聚阴影;一定的城市规模是城市网络外部性作用的重要基础。在发展多中心城市网络体系过程中,需重视中心城市的培育,选择性地推动中小城市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娜  伍世代  代中强  王强  
文章基于空间的视角,研究福建县域单元的科技人才发展的网络机理,力图为福建人才建设提供参考。因子分析与ESDA结合的实证分析显示:内部累积率对科技人才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外部吸引力的建设亟待加强;县市科技人才发展已形成以福厦为引擎的网络结构;厦门主导的南部网络与福州主导的北部网络之间虽有差距,但可以通过各自优势的发挥和网络的传导缩小差距进而提升整体效率。在此基础上,对福建人才建设提出针对性参考意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昌标  
信息网络作为一种要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信息网络作用于区域经济的机制进行定性描述与定量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晔  钟昌标  
信息网络作为一种要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信息网络作用于区域经济的机制进行定性描述与定量研究有助于各地政府制定信息化战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俊  徐金海  夏杰长  
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数据,结合修正的万有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实证分析了中国省际间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明显,省际间关联关系数总体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关联网络等级度较高,整体网络优化空间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在网络中的中心度更强,作用更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接受来自其他地区的旅游经济溢出越多,马太效应明显;从整体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俊  徐金海  夏杰长  
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数据,结合修正的万有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实证分析了中国省际间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明显,省际间关联关系数总体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关联网络等级度较高,整体网络优化空间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在网络中的中心度更强,作用更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接受来自其他地区的旅游经济溢出越多,马太效应明显;从整体网络指标回归看,网络密度的提高、网络等级度的降低、网络效率的降低能显著缩小省际间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有效提升整体旅游产业专业化水平;从个体关联网络指标回归结果看,个体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的提高能有效提升各省(市)旅游产业专业化水平。据此,文章提出了未来省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