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9)
- 2023(14895)
- 2022(12223)
- 2021(11107)
- 2020(9294)
- 2019(20217)
- 2018(19994)
- 2017(37183)
- 2016(20216)
- 2015(21998)
- 2014(21219)
- 2013(20632)
- 2012(18606)
- 2011(16260)
- 2010(16330)
- 2009(15416)
- 2008(15294)
- 2007(13875)
- 2006(12015)
- 2005(10772)
- 学科
- 业(87707)
- 企(80396)
- 企业(80396)
- 济(78923)
- 经济(78824)
- 管理(74633)
- 方法(31874)
- 业经(30224)
- 财(27916)
- 农(27905)
- 数学(23346)
- 数学方法(23118)
- 中国(21145)
- 技术(20897)
- 务(20689)
- 财务(20657)
- 财务管理(20635)
- 农业(19912)
- 企业财务(19525)
- 制(18983)
- 理论(16774)
- 划(15707)
- 体(15606)
- 策(15455)
- 贸(14846)
- 贸易(14838)
- 易(14417)
- 和(14410)
- 技术管理(13896)
- 学(13745)
- 机构
- 学院(282833)
- 大学(274534)
- 济(115229)
- 经济(113043)
- 管理(112580)
- 理学(96756)
- 理学院(95787)
- 管理学(94396)
- 管理学院(93885)
- 研究(91164)
- 中国(71270)
- 京(57552)
- 科学(56166)
- 农(55171)
- 财(53673)
- 所(45919)
- 业大(45319)
- 江(44242)
- 农业(43673)
- 财经(42147)
- 中心(41625)
- 研究所(41588)
- 经(38321)
- 北京(35390)
- 州(34267)
- 经济学(33501)
- 院(33377)
- 范(32721)
- 师范(32247)
- 商学(32154)
- 基金
- 项目(189625)
- 科学(150333)
- 研究(137601)
- 基金(136939)
- 家(120993)
- 国家(119843)
- 科学基金(103633)
- 社会(88274)
- 社会科(83683)
- 社会科学(83661)
- 省(77728)
- 基金项目(72703)
- 自然(67576)
- 自然科(66112)
- 自然科学(66090)
- 自然科学基金(65009)
- 划(63625)
- 教育(62450)
- 编号(54684)
- 资助(53431)
- 创(45979)
- 业(43392)
- 重点(42679)
- 成果(42097)
- 创新(41988)
- 发(41425)
- 部(40374)
- 课题(38308)
- 国家社会(36548)
- 科研(35996)
- 期刊
- 济(131267)
- 经济(131267)
- 研究(78713)
- 中国(59032)
- 农(51480)
- 管理(48124)
- 学报(45913)
- 财(45599)
- 科学(42451)
- 农业(34982)
- 大学(34924)
- 学学(33454)
- 教育(30034)
- 技术(26926)
- 业经(25254)
- 融(25046)
- 金融(25046)
- 业(21401)
- 财经(21150)
- 经济研究(20972)
- 经(18360)
- 问题(16761)
- 技术经济(15931)
- 科技(15649)
- 商业(14498)
- 版(14410)
- 现代(14038)
- 财会(13700)
- 贸(13492)
- 世界(12831)
共检索到423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昊民 董晓琳 马君
双创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因而研究创业者特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成就目标理论,探讨了个体成就目标类型对创业倾向及新创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导向的个体比表现目标的个体具有更强的创业倾向,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更强;表现-趋近目标的个体比表现-回避目标的个体创业倾向更强;从创业领域看,表现-回避目标创业者的创业企业创新能力较低。鉴于此,未来创业政策设计应注重引导个体形成适合创业行为的成就目标,合理选择创业行业,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和新创企业技术含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盛光
跟随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创业风潮在全国各行各业逐渐兴起。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更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促进大学生就业方式转变。本文就“双创”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旨在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忠卫 张广琦 胡登峰
新创企业的创业团队具有不稳定性,与普通团队的显著区别体现在目标明确性、角色合理性以及任务依赖性三个方面。创业团队的目标明确性、角色合理性和任务依赖性均对团队成员的离职倾向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新创企业 创业团队 离职倾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韬1,2,张亚会1,刘洪德1,3
为考察企业家背景特征对创业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机制,基于高阶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构建了企业家背景特征、创新关注、创业企业技术能力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创业板上市的201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的学历与科学工程类专业背景对创业企业技术能力、创新关注均有正向影响;创新关注在企业家学历、教育专业与创业企业技术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家年龄和企业家职业背景对创业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关注均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佳玲
在“双创”背景下,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业素质的人才,以及促进个人价值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对“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策略进行了研究。一方面,通过分析“双创”教育的概念,明确其主要培养目标为培养创业素质、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基于“双创”发展视角,分析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并总结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同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推动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促进“双创”教育的深入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小元 林嵩
基于中国创业活动迅速发展和创业活动分布非均衡性的客观实践,本文运用社会网络观,构建社会情境、职业地位与社会个体创业倾向的理论逻辑,采用北京地区社会个体的471个样本,实证研究社会情境、职业地位对社会个体创业倾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情境、社会网络质量有利于提高社会个体的创业倾向;职业地位较高社会个体的创业倾向较低。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职业地位显著调节社会情境与社会个体创业倾向的关系。本研究为构建社会个体与创业环境的联系建造了"桥梁",也为政府制定创业支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创业倾向 社会情境 职业地位 社会个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磬
当前,各个高校在创新创业活动上,取得了初步成果,让创新创业育人模式呈现出日新月异、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这一能力的培育,有助于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文章以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艺术类人才的特点,探讨创新创业时代背景下艺术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方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尚航标 房珈竹 李卫宁
CEO出身是否影响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现有研究忽略CEO职业背景的影响力。整合管理认知理论和高阶理论探讨CEO职业背景对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和影响的边界条件。在将职业背景划分为"热认知职业背景"和"冷认知职业背景"基础上,文章基于48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得出结论:CEO热认知职业背景对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CEO冷认知职业背景对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机构持股比例调节着CEO热认知职业背景和创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但无法调节CEO冷认知职业背景和创业企业技术之间的关系;两职合一调节着CEO职业背景和创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为创业企业股权结构调整及高管团队的优化提供借鉴意义,也为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辉 徐凤游 代乔 刘秭岑
在当前“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紧随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自身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更好地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文章重点阐述“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策略,以此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会利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纷纷尝试,积极实践,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开始影响当代大学生。但由于创新创业知识的缺乏,导致热情有余效果不尽人意的现象,急需高校探索和建立适合学生需求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本文着重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元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双一流"建设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更高。通过对政府、高校乃至大学生的研究,分析如何在"双一流"背景下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禹君 刘雅君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创新、创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和创业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提升,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甚至具有抑制作用。发明专利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据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应更加关注重大社会需求,鼓励原始创新、民生型创新和普惠型创新,支持创新型创业,使创新和创业成果有效拉动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文兵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众创时代下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1.深刻认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一舟
"双创"的提出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是国家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双创"战略贯彻落实的基础性途径,自然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社会的稳定。但是,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有情况,其成效并不能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跃平,王欢欢
机会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新企业绩效,但是,已有研究未从双元性角度对机会能力在何种条件下能够更好地促进新企业绩效给出合理解释。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理论研究构建了双元机会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间关系及创业导向调节效应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陕西地区199家民营新创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型机会能力与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探索型机会能力与企业绩效间呈倒U型关系;创业导向对双元机会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不同维度的调节作用方向不同。研究结论有助于指导新创企业构建双元机会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