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9)
- 2023(16000)
- 2022(13397)
- 2021(12211)
- 2020(9959)
- 2019(22684)
- 2018(22135)
- 2017(41434)
- 2016(22242)
- 2015(24892)
- 2014(25193)
- 2013(25041)
- 2012(23722)
- 2011(21857)
- 2010(22306)
- 2009(20862)
- 2008(20435)
- 2007(18810)
- 2006(16875)
- 2005(15577)
- 学科
- 济(112363)
- 经济(112279)
- 管理(65678)
- 业(62152)
- 企(49076)
- 企业(49076)
- 方法(38369)
- 数学(32862)
- 数学方法(32573)
- 中国(31792)
- 地方(31096)
- 农(29726)
- 业经(24652)
- 学(22964)
- 技术(21169)
- 财(21065)
- 农业(20527)
- 环境(19281)
- 制(18838)
- 地方经济(17722)
- 银(17573)
- 银行(17541)
- 融(17473)
- 金融(17469)
- 贸(17174)
- 贸易(17159)
- 行(16971)
- 易(16465)
- 和(15982)
- 发(15743)
- 机构
- 学院(331681)
- 大学(328311)
- 济(143265)
- 经济(140183)
- 管理(122746)
- 研究(121107)
- 理学(103922)
- 理学院(102625)
- 管理学(100971)
- 管理学院(100327)
- 中国(92097)
- 科学(74152)
- 京(71055)
- 财(63072)
- 所(62519)
- 农(56606)
- 研究所(56512)
- 中心(55141)
- 江(53309)
- 财经(49053)
- 业大(47823)
- 范(45774)
- 北京(45697)
- 师范(45328)
- 经(44178)
- 经济学(43959)
- 农业(43955)
- 院(43625)
- 州(42309)
- 经济学院(39249)
- 基金
- 项目(213648)
- 科学(168247)
- 研究(158765)
- 基金(151564)
- 家(132253)
- 国家(131104)
- 科学基金(111316)
- 社会(100949)
- 社会科(95691)
- 社会科学(95668)
- 省(86710)
- 基金项目(80231)
- 划(72426)
- 教育(72205)
- 自然(69263)
- 自然科(67521)
- 自然科学(67503)
- 自然科学基金(66306)
- 编号(64391)
- 资助(60280)
- 发(52761)
- 成果(52539)
- 重点(49246)
- 创(48483)
- 课题(46538)
- 部(46082)
- 创新(44613)
- 发展(42626)
- 展(41934)
- 国家社会(41556)
- 期刊
- 济(173547)
- 经济(173547)
- 研究(102391)
- 中国(74267)
- 农(52816)
- 学报(49861)
- 管理(47804)
- 财(47764)
- 科学(47569)
- 教育(39229)
- 大学(37441)
- 农业(35821)
- 学学(35123)
- 融(33523)
- 金融(33523)
- 技术(32180)
- 业经(28311)
- 经济研究(27460)
- 财经(24416)
- 问题(22064)
- 经(21213)
- 业(19570)
- 技术经济(19112)
- 科技(17306)
- 贸(16759)
- 资源(16317)
- 商业(16036)
- 统计(15609)
- 图书(15521)
- 世界(15413)
共检索到520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于泳波 贾佳慧 吕馨雪
创新创业是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立足县域发展不平衡现实,找到适合的双创组态路径是关键。基于TOE理论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湖北省53个县市为样本,分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结果发现:(1)单独的创新创业要素不构成引致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必要条件;(2)存在3条实现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组态路径,分别是“智力—资金—市场”双创资源主导、“智力—平台”双创能力主导、“智力—市场”双创政策助力型路径,其中,人力资源是促进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的核心条件,市场和平台对政策具有明显的补充作用;(3)抑制县域经济发展的组态路径有4条,分别是“金融—市场”、“智力—基础设施”、“金融—平台”和市场抑制型路径,均表明市场规模发挥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西林
云南是边疆多民族省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尤其是县域经济,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云南站在了中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最前沿,这对云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分析了云南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云南县域经济发展应摆正的几个关系,并针对云南的具体情况,研究了云南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径。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路径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涛 王华玲
通过对比河北省县域经济最发达与最不发达的10个县(市)的地域与产业分布,发现河北省经济发达县(市)对自然资源依赖较重,区位优势也是县域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西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县则呈现连片贫困分布特征,有特色的县域产业集群仍不够强大。应通过体制变革、政府职能转变等措施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河北省 县域产业 经济差距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亚品
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打造数字经济生态系统,能够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界定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框架,阐述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生态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总结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即整体性、多样性、自组织性、创新性、共生性。从夯实基础、组织重构、改革先行、创新驱动和发展保障五个方面,提出打造我国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现实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平文
森林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林业经济的发展潜力与内在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森林生态系统管理难度显著增加。如何平衡森林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发展林业经济的关键问题。由温作民等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森林生态系统智能管理》一书,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霞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正确认识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反思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之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霞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正确认识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反思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之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县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鲁芳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 ,以杭州地区二县市 (淳安县、临安县 )为重点研究个案 ,剖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情况 ,力图揭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中路径依赖规律 ,阐述影响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因素 ,前瞻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和创新的未来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得扬 朱方明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位、禀赋等因素使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新时期实现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保障。本文针对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现实特征和发展瓶颈进行归纳,分析了西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内涵和规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西部 资源型县域 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永有 张晋华
文章主要基于生态化视角对上海市商业演化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上海商业发展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发展过程,因此,文章首先通过构建上海市商业生态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上海市商业生态系统演化路径进行分析,以对上海市商业进一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上海商业 生态系统 演化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舒辉 唐飞
建设富有韧性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是抵御内外部突发事件冲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WSR框架和动态QCA方法,借助2011-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探究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市场制度是增强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必要条件,其它因素虽然在时间维度上不构成必要条件,但在空间维度上构成部分省市增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具有显著的地区效应;(2)导致强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路径有WSR联动型与SR协同型两类,其中,前者强调在数字产业集聚和市场制度驱动下实现物理、事理和人理条件的联动匹配,后者则突出无产业多样化阻力情境下事理和人理条件的协同共促;(3)导致弱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路径可归为产业多样化阻力型和一无所有匮乏型,且与强区域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驱动机制存在非对称关系;(4)数字经济背景下,缺乏数字产业集聚条件的省市可借助数字产业集聚区域的赋能能力和辐射效应,实现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依附式升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彦平
创新、创业是经济增长的根本驱动力,因此也一直是学界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认识到,创业或创新活动受到环境及相关主体互动作用的深刻影响,进而引人生态学的视角和理论,提出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IES)和创业生态系统(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EES)的概念,为创新创业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作为典型的"双创"平台载体,孵化器与众创空间逐渐受到各地政府与企业的大力追捧。双创平台的投入与产出,集中体现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绩效。本文拟选取
关键词:
孵化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阎少华 冯尚春
区域差异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制约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缺乏,但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并且历史上对外交往颇多。因此,改革开放后充分利用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外贸、旅游经济,以"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为主。东北地区在自然、经济基础、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有着某些相同之处,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但二者又有较大的差别,东北地区人少地多,农林资源丰富,传统产业基础较好,在学习和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方式,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以现代农业和传统工业产业为主渠道,并利用现有科技条件发展相关产业,加强区域内协作,把产品做大做强,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怀英 常乐 蒋辉
优化乡村民营企业创业生态系统,破除制约营商环境的各种障碍,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于嵌入性理论,构建“制度—资源—关系”分析框架来整合创业生态要素,利用570份乡村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结合NCA与fs QCA方法探究创业生态系统驱动乡村民营企业发展的复杂因果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乡村民营企业创业绩效是多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制度环境主导下的资源驱动型、全要素多维嵌入的协同驱动型和制度与关系交互的科技驱动型三种类型的创业生态系统能够培育高创业绩效的乡村民营企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淑华
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有其最基本的经济驱动力,它决定和制约人们经济活动内容和活动的方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驱动力不足。本文从经济驱动力的视角阐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路径 经济驱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