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04)
2023(19059)
2022(16249)
2021(15245)
2020(12701)
2019(28658)
2018(28212)
2017(54184)
2016(29649)
2015(32610)
2014(31802)
2013(31098)
2012(28356)
2011(25426)
2010(25343)
2009(23709)
2008(23213)
2007(20361)
2006(18000)
2005(15636)
作者
(84122)
(69681)
(69382)
(65884)
(44430)
(33472)
(31368)
(27195)
(26369)
(24960)
(23503)
(23463)
(22171)
(22154)
(21561)
(21395)
(21036)
(20739)
(20153)
(19977)
(17550)
(16939)
(16923)
(15926)
(15635)
(15581)
(15579)
(15353)
(13949)
(13809)
学科
(111394)
经济(111257)
(100974)
管理(97750)
(93904)
企业(93904)
方法(50209)
数学(40118)
数学方法(39607)
(36043)
业经(32535)
(29924)
中国(29489)
(25355)
财务(25284)
财务管理(25255)
企业财务(23977)
技术(22935)
(22850)
(22774)
理论(22159)
(22048)
贸易(22035)
(21443)
地方(20525)
(20481)
农业(20033)
(19681)
(19105)
(17809)
机构
学院(410750)
大学(407149)
管理(164968)
(162082)
经济(158603)
理学(142444)
理学院(140922)
管理学(138588)
管理学院(137842)
研究(133391)
中国(100698)
(85591)
科学(83245)
(76794)
(67470)
(66420)
业大(62524)
(61356)
财经(60936)
中心(60671)
研究所(60480)
(55371)
北京(53478)
农业(53110)
(51989)
师范(51429)
(49170)
(48807)
经济学(47784)
财经大学(45157)
基金
项目(279855)
科学(220173)
研究(203765)
基金(202263)
(177087)
国家(175490)
科学基金(151097)
社会(128191)
社会科(121428)
社会科学(121399)
(110872)
基金项目(106998)
自然(99429)
自然科(97150)
自然科学(97123)
自然科学基金(95416)
教育(93809)
(92835)
编号(83278)
资助(82542)
成果(66714)
重点(62542)
(61704)
(60578)
(59395)
课题(57197)
创新(56971)
科研(53334)
项目编号(52170)
国家社会(52043)
期刊
(179304)
经济(179304)
研究(117785)
中国(77056)
学报(66179)
管理(64944)
(61404)
(60332)
科学(59974)
大学(49772)
学学(47182)
教育(46152)
农业(41220)
(35939)
金融(35939)
技术(35833)
业经(31356)
财经(29743)
经济研究(28809)
(25558)
(23081)
问题(22543)
科技(21143)
技术经济(20777)
(19492)
现代(19210)
图书(19139)
商业(19073)
理论(18511)
(18055)
共检索到599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涛  王新  张志远  
国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国企混改被提到新高度并被赋予新的使命。在一些重大领域国企是创新先锋,承担更多基础研究工作,仅从创新投入“量”的层面研究国企创新行为仍不够,还需从“质”的层面加以区分。基于我国深沪A股2008—2019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从双元创新视角研究混改对国企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权多样性、非国有股占比和股权制衡程度并未影响国企探索式创新投入;(2)股权多样性对利用式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在竞争性国企和已吸收冗余资源高的国企中得到加强;(3)非国有股占比对利用式创新投入的负向影响在竞争性国企和已吸收冗余资源高的国企得以缓解。上述发现在为混改推行提供政策参考的同时,也为国企的创新决策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春霞  薛月  
国企混改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从资源效应与制度效应两个方面加以阐释:一方面,国企通过获得互补性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国企通过融合非国有股东制度活力激发创新动机。基于2013—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验证混改程度对国企创新效率的影响关系,并证实不同内部经营风险与外部竞争风险下,国有股比例对创新绩效具有差异化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比例较低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发挥非国有资本的差异化制度优势,国有股权比例较高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发挥国有股东的资源优势。国企经营风险过高或市场竞争风险过低,能够强化国有股权与创新绩效的U型关系。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国有非制造企业股权与创新绩效呈U型关系,而国有制造企业中二者关系不显著。结论可为分类推进国企混改,进而提升国企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栩  李润茂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134份有效问卷,探索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成长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对双元创新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对新创企业成长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在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在资源拼凑与双元创新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玮  梁诗  何红玲  王春莉  
文章以2007—2018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结论显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水平,较之于对开发式创新投资的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治理机制检验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缓解代理问题从而显著影响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主管部门放权意愿越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华  叶沁瑶  
文章以2013-2017年我国A股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基于双元创新投入视角实证检验了竞争战略对双元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双元创新投入在竞争战略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差异化战略对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低成本战略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对开发式创新正向影响不显著;探索式创新在差异化战略与企业绩效中起部分中介效应,而开发式创新在差异化战略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未得到验证。因此,企业选择适宜的竞争战略,通过实施与之匹配的创新投入方式,能提升企业绩效。文章理论上构建"竞争战略—双元创新投入—企业绩效"的框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指明提升绩效的途径,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卑立新  
基于知识的基础观,文章探讨了知识获取路径(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整合)是如何通过探索和应用这两种不同的创新过程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以中国190个医院为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知识获取与相对平衡型双元正相关,与组合型双元存在倒U型关系;内部知识整合与组合型双元正相关,与平衡型双元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进一步,平衡型双元和组合型双元均与医院的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文章研究发现知识基与组织双元创新的最优匹配性组合,拓展了组织双元的研究,同时,有助于企业实践过程中知识基和创新策略的选择。
[期刊] 求索  [作者] 胡志强  祝文达  
基于产品市场竞争构建双寡头微分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博弈时间有限和无限两种情形下的马尔科夫纳什均衡,研究企业权衡产品市场的技术创新先动优势和信息披露成本的IPO决策机理及其对同行业企业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产品市场中拥有更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因较大技术创新先动优势更有可能上市进行技术创新;竞争对手的技术追赶时间越长,IPO信息披露成本越低,企业更有可能上市;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相比IPO信息披露成本的增加,其技术创新先动优势更大而更有可能上市。技术追赶时间满足一定条件时,企业IPO技术信息的溢出具有正外部性,进而引致行业内帕累托改进,社会福利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钺霆   高煜   唐珺  
文章运用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双元创新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颠覆性和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异质性推动效应、作用机制和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双元技术创新均有推动效应,对渐进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更强,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具有持续性,数字经济的创新效应呈现明显的区位和企业规模异质性;制造业集聚在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双元技术创新中存在遮掩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挥中介效应;对外开放在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双元技术创新中均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影响,市场化进程在数字经济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中表现为加持倍增作用,而在数字经济推动渐进性技术创新中的边际效应先增后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刘璇  王立志  
企业质量能力与技术创新都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但在实践中往往被割裂看待,在理论中缺乏相关性的定量实证研究。以双元创新为视角,根据北京市168家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分别对3种创新方式下的不同质量能力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求创新方式异质性下不同质量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质量能力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其中,采取渐进式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控制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采取突破式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改进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采取综合式技术创新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据此提出建议,开展渐进式技术创新的企业要注重建立质量控制系统,保证质量符合性,及时处理质量偏差;开展突破式技术创新和综合式技术创新的企业都要注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及时纠正体系审核问题,同时,开展突破式技术创新的企业还要注重明确质量改进计划,持续改进质量,以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和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阳镇  陈劲  尹西明  
在数智技术引领的新经济时代,数字平台企业成为全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组织载体,其立足于平台独特的双元属性使能社会责任治理创新。首先,剖析了平台企业较之于传统企业而言独特的双元属性,突出地表现为平台角色双元(平台独立运营个体与商业运作公共平台的双元耦合组织)、平台情境双元(平台商业生态圈与社会生态圈的双元互嵌)、平台制度逻辑双元(私人属性下的市场逻辑与公共属性下的社会逻辑的双元共生)、平台功能双元(平台领导与平台治理的双元互动)、平台价值创造双元(综合价值与共享价值的双元延扩)。其次,立足于平台企业双元属性分析了三种全新的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模式,分别是基于平台企业领导人的责任型领导赋能式、基于平台双边用户主导的用户参与共创式、基于平台企业商业生态圈的撬动与牵引式。最后,立足于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创新进而推动平台企业有效嵌入社会生态圈,最终创造涵盖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价值与更为高阶的共享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萌  
本文基于双元创新视角,探究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能力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采集及应用能力可以显著提升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也对供应链弹性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双元创新在数字化采集能力影响供应链弹性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数字化应用能力影响供应链弹性的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陈晓华  吴应宇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沉没成本的企业动态多期创新决策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和Probit模型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决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与启示:国有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被动选择"特征,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主动选择"特征,且要素密集度异质性企业的创新决策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我国多数企业的创新决策存在明显的"创新选择惰性"特征,这一特征是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症结所在;沉没成本、本土企业出口扩大、劳动者平均技能提升和企业投入产出效率改进均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峦  凌宇鹏  张吉昌  鲁竞夫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韧性形成并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以广东省、江苏省等地区的339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数字化转型分别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双元创新对企业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地,企业通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分别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从双元创新视角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作用机制,验证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的关系,也为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通过双元创新来提升企业韧性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洁  安立仁  张宸璐  
开放式创新为解决探索与应用共存的双元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向,吸引着学者们不断探讨开放式创新下双元对绩效的影响。本文在双元理论基础上,融合开放式创新的视角,对开放式创新下双元与绩效关系的研究脉络与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文章首先回顾了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双元定义与测量的演变;其次,从和谐观和分离观两个角度归纳开放式创新下双元与绩效关系的研究进展和双元实现方式;进一步,从资源基础观、动态资源管理观、环境观和组织观四个角度出发,讨论双元与绩效间的调节机制;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双元未来研究方向。文章在双元研究中融入开放式创新的视角,使双元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打破了组织界限,为后续开展跨越组织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德云  谢豆豆  田雨  卫武  
通过组织层次双元创新作用于组织层次制造业服务化,构建了个体层次反馈寻求的跨层次演化主模型;在主模型中引入战略柔性调节变量形成了本文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在华跨国制造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450份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个体反馈寻求对于组织层面的双元创新以及制造业服务化均有积极的跨层次促进作用;双元创新能够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并且在反馈寻求与制造业服务化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战略柔性在个体反馈寻求与组织双元创新关系中起着跨层次调节作用;战略柔性在双元创新与制造业服务化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