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1)
- 2023(10652)
- 2022(9429)
- 2021(8805)
- 2020(7453)
- 2019(17392)
- 2018(17265)
- 2017(32984)
- 2016(18282)
- 2015(20514)
- 2014(20434)
- 2013(20419)
- 2012(18735)
- 2011(16981)
- 2010(16555)
- 2009(14829)
- 2008(14134)
- 2007(12200)
- 2006(10632)
- 2005(9155)
- 学科
- 济(67331)
- 经济(67251)
- 管理(50777)
- 业(46590)
- 企(39132)
- 企业(39132)
- 方法(32803)
- 数学(28251)
- 数学方法(27909)
- 学(19465)
- 农(17929)
- 中国(16936)
- 财(16225)
- 业经(14981)
- 地方(13595)
- 和(12436)
- 环境(12382)
- 理论(11978)
- 农业(11901)
- 贸(11768)
- 贸易(11763)
- 易(11412)
- 制(11046)
- 技术(10836)
- 务(10385)
- 财务(10327)
- 财务管理(10306)
- 划(10008)
- 企业财务(9749)
- 教育(9734)
- 机构
- 大学(258971)
- 学院(255194)
- 管理(100402)
- 济(93782)
- 经济(91581)
- 研究(90533)
- 理学(87675)
- 理学院(86671)
- 管理学(84998)
- 管理学院(84585)
- 中国(63524)
- 科学(61420)
- 京(55953)
- 农(50158)
- 所(47681)
- 业大(44336)
- 研究所(44219)
- 财(40643)
- 农业(40390)
- 中心(39594)
- 江(36551)
- 北京(35235)
- 范(33691)
- 院(33458)
- 财经(33162)
- 师范(33142)
- 经(30254)
- 州(29871)
- 技术(29606)
- 省(27097)
- 基金
- 项目(184284)
- 科学(142055)
- 基金(131833)
- 研究(129171)
- 家(118086)
- 国家(117131)
- 科学基金(98148)
- 社会(77203)
- 社会科(72876)
- 社会科学(72853)
- 省(72822)
- 基金项目(70441)
- 自然(67773)
- 自然科(66111)
- 自然科学(66089)
- 自然科学基金(64898)
- 划(62841)
- 教育(58574)
- 资助(55197)
- 编号(51961)
- 重点(41876)
- 成果(41656)
- 部(39659)
- 发(39435)
- 创(38299)
- 计划(36738)
- 科研(36521)
- 课题(36265)
- 创新(35704)
- 大学(33502)
共检索到363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志新 覃江凤 陈孝煊 吴红岩
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以双低菜籽粕等氮替代一定量的豆粕和鱼粉,用于草鱼、鲤和日本沼虾的饲养。结果表明,饲料中菜籽粕等氮替代豆粕蛋白质等于或低于75%时,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等氮替代率等于或低于50%时,饵料系数无显著差异;100%等氮替代豆粕和鱼粉蛋白质时各项生长性能均最差。饲料中菜籽粕等氮替代豆粕蛋白质等于或低于50%时,鲤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25%等氮替代率时饵料系数最低。等氮替代7%豆粕蛋白质(饲料中菜籽粕含量为4.1%)时,日本沼虾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等氮替代14%(菜籽粕含量为8.2%)时,日本沼虾的增重率显...
关键词:
双低菜籽粕 饲用效果 草鱼 鲤 日本沼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新 覃江凤 陈孝煊 刘明典 史则超 彭健
以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投喂不同含量双低菜籽粕对草鱼和鲤甲状腺、肝、肾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前28 d,双低菜籽粕各不同含量的日粮(17%、34%、51%、68%)对草鱼甲状腺、肝脏组织没有影响,但菜籽粕含量为68%的试验组草鱼肾小管上皮出现颗粒变性。第42天后,菜籽粕含量为68%的试验组草鱼甲状腺滤泡上皮轻度增生,滤泡结构不规则;菜籽粕含量等于或大于51%的试验组草鱼肝脏出现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肾小球有透明变性,肾脏轻度淤血。在试验的第28天,双低菜籽粕含量等于或大于52.2%的试验组鲤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高度增加,肝细胞空泡变性,有轻微的肾小球透明变性。第42天后菜籽粕含量等于或大于3...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凌燕 叶金云 王友慧 郭建林 陈建明 潘茜 沈斌乾 王冬冬
采用鱼粉作为主要饲料蛋白源,利用酪蛋白来调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设置蛋白质水平为30%~46%的6种不同梯度的试验饲料,试验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日本沼虾100尾,平均初重0.067 g。每天投喂2次,试验共进行60 d,研究配合饲料中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对日本沼虾生长的影响并得出日本沼虾配合饲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为39.32%和41.67%的试验组的虾体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衡量指标,采用二次方程回归分析法,得出日本沼虾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含量约为41%~41.5%。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日本沼虾虾体(全虾)的水分和粗...
关键词:
日本沼虾 饲料 蛋白质水平 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闫春为 陈乃松 李自强 连雪原 王孟乐
配制浓缩大豆磷脂油与精制菜籽油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6、2:4、4:2和6:0的4种等氮、等能和等脂的饲料(P0R6、P2R4、P4R2和P6R0),在海水浮式网箱中,养殖初始体重为(20.84±0.05)g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51 d,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通过评定2种油脂的不同配比对大黄鱼幼鱼的生长、体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得出大黄鱼幼鱼饲料中大豆磷脂油与菜籽油的适宜配比。结果显示,各组实验鱼的存活率均高于91%,且无显著差异(P>0.05)。P2R4组实验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P4R2和P6R0组(P<0.05)。P2R4组实验鱼的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高于P0R6和P6R0组(P<0.05)。P0R6和P2R4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P4R2和P6R0组(P<0.05)。全鱼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受实验鱼所摄食饲料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P6R0饲料显著降低了实验鱼的肝脏脂肪含量和肥满度(P<0.05)。研究表明,大黄鱼幼鱼饲料中浓缩大豆磷脂油与精制菜籽油的适宜配比为2: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小淼 李小勤 魏静 胡静 孙文通 徐怀兵 冷向军
分别以常规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浸泡蚕豆组)、含75%蚕豆(蚕豆饲料组)、60%大巢菜籽(巢菜籽饲料组)、60%苦瓜籽(苦瓜籽饲料组)的饲料饲喂体重为(59.0±0.6)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8周后,配合饲料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浸泡蚕豆组相比,蚕豆饲料组的增重率提高56.9%,而巢菜籽饲料组、苦瓜籽饲料组的增重率则分别下降30.6%、21.2%(p<0.05);浸泡蚕豆组、蚕豆饲料组、巢菜籽饲料组、苦瓜籽饲料组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较配合饲料组显著提高,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贵琴 熊邦喜 赵振山 陈杰 梁峰
实验饲料中 ,对照组Ⅰ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 ,Ⅱ~Ⅴ实验组分别用 16 72 %、 33 4 5 %、5 0 17%、 6 6 89%的“华双 3号”双低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的 2 5 %、 5 0 %、 75 %、 10 0 %豆粕蛋白 ,Ⅵ组以83 6 6 %的菜籽粕等氮替代对照组中 10 0 %的豆粕和鱼粉蛋白 ,检验了饲料中不同的“华双 3号”双低菜籽粕蛋白水平对异育银鲫和团头鲂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随着双低菜籽粕蛋白替代比例提高 ,异育银鲫和团头鲂的必需氨基酸沉积率呈下降趋势 ,当替代比例为 2 5 %时 ,团头鲂EAA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萌 王远亮
【目的】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对双低菜籽粕进行混菌固态发酵,优化发酵条件,提高双低菜籽粕的饲用品质。【方法】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和乳酸菌对双低菜籽粕进行固态发酵(先接入纳豆芽孢杆菌再接入短乳杆菌),以发酵产物中的纳豆激酶活力常用对数值与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含量构成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接种量、温度及料(g)水(mL)比对发酵效果的影响。选择接种量、温度及料水比为影响因子,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筛选双低菜籽粕的最优发酵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优接种量为每100g 1.5mL,最优的发酵温度为37℃,最优的料(g)水(mL)...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陈建明 沈斌乾 姜建湖 黄爱霞 潘茜
以鱼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制作7组缬氨酸梯度水平分别为6.3、7.2、8.9、11.0、12.6、14.1、15.8 g/(kg干饲料)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35 g的草鱼鱼种75 d,结果表明:草鱼鱼种增重率随饲料缬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当饲料缬氨酸水平达12.6 g/(kg干饲料)时草鱼鱼种增重率达最大值,继续增加饲料缬氨酸水平,草鱼鱼种增重率显著下降(P0.05)。草鱼鱼种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在饲料缬氨酸水平为11.0 g/(kg干饲料)时达最高值(P0.05)。分别以鱼体增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陈建明 潘茜 沈斌乾 姜建湖 黄爱霞
为了研究草鱼鱼种对饲料中苯丙氨酸的需求量,用7组等氮精制饲料[苯丙氨酸水平为8.2~21.2g/(kg干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3.21 g的草鱼鱼种56 d。结果表明,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随饲料苯丙氨酸水平从8.2 g/kg提高到12 g/kg而显著升高,但继续升高则不再有显著变化;饲料苯丙氨酸水平对草鱼全鱼粗蛋白质影响显著(P0.05)。分别以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为指标,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求得草鱼鱼种对饲料苯丙氨酸的需求量分别为12.73、12.20和12.55 g/(kg干饲料)。因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智 刘永坚 麦康森 田丽霞 刘栋辉 谭肖英
在浮式海水网箱(1.5m×1m×1.5m)中养殖石斑鱼幼鱼(9.4±0.1g),在等氮(52%CP)基础上进行以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替代鱼粉的实验,为期56天。结果显示:在石斑鱼饲料中添加14%发酵豆粕,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后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的上升,这些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在同样替代水平下,添加21%发酵豆粕组,增重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都比添加20%豆粕组高(P<0.05),表明对海水肉食性鱼类来说,发酵豆粕是一种比豆粕更优良的蛋白源。用折线模型分析增重率随白鱼粉替代水平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石斑...
关键词:
石斑鱼幼鱼 发酵豆粕 豆粕 白鱼粉 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刚 陈航 余冰 谢文梅 王乐成 蔡义民
【目的】比较不同水平玉米芯和菜籽粕混合物替代苜蓿草粉饲喂生长肉兔的效果,以筛选其适宜用量。【方法】选择120只遗传来源相同、健康的35日龄法国伊拉商品兔,适应7d后,按体质量((1 328.36±51.66)g)相近原则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饲喂能量、蛋白和纤维基本相等的4种饲粮28d,其中A组(即对照组)饲喂豆粕-苜蓿型基础饲粮,B、C和D组分别饲喂用玉米芯和菜籽粕混合物(按质量比1∶1混合)替代基础饲粮中1/3、2/3和3/3苜蓿草粉的试验饲粮(相应饲粮中该混合物含量分别为80,160和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修英 王岩 王建华
通过8周网箱实验评价了利用豆粕、菜粕和棉粕替代苏氏圆腹(鱼芒)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配制了7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对照饲料含45%鱼粉,在其余6种饲料中按等量蛋白替代原则分别添加31%或46%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50%或75%,添加20%或40%菜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添加19%或39%棉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实验中所用苏氏圆腹鱼芒初始体重为11.3 g。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将饲料鱼粉含量从45%降低到23%,添加菜粕或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34%,对鱼成活率、摄食、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饲料蛋白储积率、脏体指数和红血细胞比积(Hc...
关键词:
苏氏圆腹(鱼芒) 豆粕 菜粕 棉粕 鱼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光明 董立学 刘阿朋 易新文 柴毅 蒋明
为研究膨化饲料中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体成分、锌蓄积、血清生化和抗氧化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质量为(4.29±0.18) g的草鱼幼鱼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4种饲料,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8周。对照组饲料(D1)不补充锌,另外三组饲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补充60 mg/kg不同形式的锌源,分别为硫酸锌组(D2)、蛋氨酸锌组(D3)、混合组(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分别提供30 mg/kg锌,D4)。结果显示:(1)D2~D4组的生长性能和全鱼锌含量均显著高于D1组,且D2~D4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D1组,D2~D4组间的生长性能、全鱼体成分和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D4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其次为D2和D3组,D1组最低;D1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D4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D1组。(3)D1组肝脏的CAT活性最低,MDA含量最高。(4)D1组肝脏细胞出现空泡、膜边界模糊、细胞核偏移,锌补充组肝脏形态明显改善。综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60 mg/kg(以锌元素计)硫酸锌、蛋氨酸锌或混合锌(以锌元素计1∶1)都可提高草鱼的抗氧化性能和健康水平,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混合锌源对草鱼的健康作用效果更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丹宁 文华 蒋明 吴凡 刘太亮 丁俊仁 冷向军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钴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机体营养成分、组织钴含量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以确定草鱼幼鱼对饲料中钴的适宜需要量。【方法】选取初始体质量为(3.21±0.3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幼鱼,随机分成6组,其饲料中钴含量分别为0.05(对照组),0.13,0.22,0.44,0.95和1.63mg/kg,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重复60尾,饲养试验周期为70d。【结果】饲料中添加钴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当饲料中钴含量为0.22mg/kg时,草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增重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