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6)
2023(14628)
2022(12828)
2021(12058)
2020(10304)
2019(23295)
2018(23465)
2017(44187)
2016(24848)
2015(28079)
2014(28508)
2013(27808)
2012(26027)
2011(23419)
2010(23455)
2009(21632)
2008(21522)
2007(19234)
2006(16970)
2005(15297)
作者
(74241)
(61769)
(61757)
(58828)
(39878)
(30013)
(28044)
(24226)
(23666)
(22591)
(21242)
(21147)
(20020)
(19950)
(19550)
(18977)
(18689)
(18451)
(17928)
(17824)
(15603)
(15563)
(15155)
(14124)
(14114)
(13849)
(13827)
(13584)
(12848)
(12438)
学科
(91827)
经济(91686)
管理(78105)
(71849)
(61364)
企业(61364)
方法(41044)
数学(34684)
数学方法(34164)
(26717)
(25414)
中国(24957)
(22954)
(22307)
业经(21512)
技术(19647)
地方(17491)
理论(17358)
(17044)
(17035)
贸易(17027)
财务(16962)
财务管理(16925)
(16473)
农业(16465)
(16224)
企业财务(16051)
环境(15980)
(15754)
银行(15692)
机构
大学(355911)
学院(353294)
管理(136037)
(133230)
经济(129916)
研究(122113)
理学(116783)
理学院(115431)
管理学(113189)
管理学院(112549)
中国(89910)
科学(78410)
(77465)
(64120)
(64001)
(63732)
研究所(58184)
业大(56838)
中心(54876)
(54078)
农业(50289)
财经(50273)
北京(49123)
(46684)
师范(46170)
(45445)
(44267)
(43532)
技术(41007)
(39063)
基金
项目(239523)
科学(185723)
研究(173266)
基金(170620)
(150727)
国家(149464)
科学基金(126155)
社会(105511)
社会科(99699)
社会科学(99673)
(95004)
基金项目(90297)
自然(83414)
自然科(81438)
自然科学(81417)
教育(80116)
(80080)
自然科学基金(79949)
编号(70927)
资助(70755)
成果(59024)
重点(54017)
(52365)
(50223)
课题(50115)
(49938)
创新(46686)
科研(45920)
(44586)
计划(44436)
期刊
(150244)
经济(150244)
研究(104139)
中国(73517)
学报(63419)
(58614)
科学(55476)
管理(51635)
(50537)
大学(47125)
教育(44317)
学学(44227)
农业(40902)
技术(33208)
(29750)
金融(29750)
财经(24712)
业经(23576)
经济研究(22396)
(21711)
(21041)
图书(19764)
问题(18925)
科技(18738)
(17924)
技术经济(17662)
理论(17297)
业大(17153)
实践(15843)
(15843)
共检索到531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建  奎丽梅  黄平  陈忆昆  董阳均  刘晓利  李华慧  卢义宣  杨久  张云  辜琼瑶  郑相国  
以两系杂交籼稻云两优144的亲本为研究对象,在云南水富不同海拔条件下分期播种,明确母本2301S的育性转换规律和父母本的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通过分析双亲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自交不实率(结实事)等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差异,建立了云两优144双亲主要性状回归方程,为云两优144在当地不同海拔条件下梯田制种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两系杂交稻在低纬高原区域高纯高产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建  奎丽梅  黄平  陈忆昆  董阳均  刘晓利  李华慧  卢义宣  杨久  张云  辜琼瑶  郑相国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建  陈忆昆  董阳均  刘晓利  黄平  辜琼瑶  李华慧  卢义宣  杨久  张云  张笑  罗君尧  奎丽梅  
【目的】本实验为了明确低纬高原梯田两系杂交稻适宜的制种区域和播种期,为该区域两系杂交稻安全制种生产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典型低纬高原梯田条件的云南水富县3个不同海拔试点,8个播期研究了4个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和3个粳稻两用核不育系在各试点的育性表达规律,并进行了不育系育性表达和稳定性分析。【结果】各品种套袋自交不育率在品种间、海拔间、播期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结论】低纬高原两系杂交稻适宜的制种区域控制在海拔500 m以下,播期应安排在5月14日之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江石  吕川根  姚克敏  胡凝  夏士健  
归纳了中国南方稻区8月中下旬低温的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明确了保证两系法杂交稻制种纯度的灌水增温幅度以2℃为宜。测定了培矮64S育性敏感期的幼穗高度和冠层结构特征,分析了灌水后冠层增温的空间和时间规律。结果表明,灌水的有效增温高度在株高40cm以内,以20cm处最为显著,平均可达3.1℃。提出防御低温的灌水技术为:15~20cm的灌水深度;流动灌水;晴(昙)天17时灌水,次日10时排水,阴(雨)天24h灌水;田块比较大时,适当增加入水口和出水口数量。通过不育系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的观测,证实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廷波  孙传清  王象坤  
用45个籼粳特异探针对来自美国、非洲、中国、日本、韩国等地的58个品种进行RFLP分析,明确其籼粳分化程度。研究了双亲籼粳分化差异与生育期杂种优势及株高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双亲籼粳分化差异与生育期杂种优势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株高杂种优势间的相关关系达到了显著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丰  袁隆平  
为了给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以 15个具有超高产 (单产超过汕优 63 )潜力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和对照汕优 63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超高产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经济产量 (单株粒重 )、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等性状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1)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的组合在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两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 ,个别组合在生物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依赖经济系数的提高也可比对照显著增产 ;2 )超高产杂交稻产量的增加不是依赖单位面积上穗数的增加 ,而是必须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每穗粒数以扩大库容 ,并保证源的有效供给以提高籽粒充实系数 ;3 )每穗实粒数分别与经济系数、生物产量和单株粒重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达模  李启瑚  李阳生  周建林  
本文介绍了优质、耐潜杂交稻新组合“常优88”的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以及该组合地市级和省级品种区试结果、大面积生产示范种植的表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久  刘晓利  奎丽梅  涂建  辜琼瑶  汪云辉  阳艾章  李社萍  
‘云光109’是利用光敏核不育系(PGMS)‘N95076S’与恢复系云粳恢7号组配而成。具有高产(9.0~13.97 t/hm2)、感稻瘟病(9级),抗白叶枯病(3级)。米饭食口性好、米质优、经检测属优质软米杂交粳稻。2011年同时通过云南省和贵州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编号分别为滇审稻2011008号和黔审稻2011011号;2012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证。通过2008年至2012年‘云光109’大面积制种实践表明,‘N95076S’在湖北省仙桃市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16日至8月24日。此时阳光充足、温度高使其容易通过育性转换敏感期,且不育性稳定,确保了杂交种子的纯度,以此确定最佳播种期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承柳  蔡明历  
1992~1994年对5088s/R187、7001s/1514和3130ls/1514等两系晚粳杂交新组合的生育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组合具有分蘖力较强,光合势大,稳粒数多,生物产量高等优点;但由于结实率较低,使其潜在产量优势发挥不理想。生产上应用这些组合时应以保证足够稳数,提高结实率为重点,切实抓好早播、壮秧、苗足、前促、中控、后健等措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小龙  邓启云  吴丹  刘英  吴俊  庄文  李诚  李莺歌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超级杂交稻骨干亲本Y58S、培矮64S等4个不育系,与远恢2号、9311等8个恢复系材料配制32个组合,考查F1株高、有效穗数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亲本一般配合力、组合特殊配合力和F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结果表明:①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空秕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外,其他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贡献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贡献率,说明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对杂种产量潜力的贡献更重要。②杂种F1株高、秆长、穗长、空秕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受不育系影响较大,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受恢复系影响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志刚  普自祥  贺良  普家元  文建成  王石华  谭学林  黄大军  
比较研究了恢复系南34在3种不同秧龄时移栽对杂交粳稻滇杂35的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系南34秧龄42 d移栽的有效穗数明显高于45和52 d秧龄移栽,达到显著水平;恢复系不同秧龄移栽对母本穗实粒数、异交结实率及制种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恢复系南34适时提早移栽,缩短秧龄,有利于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进而提高花粉供给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中林  胡洪基  郭金岳  黄邦超  李卉  陶有凤  任万军  雷小龙  
针对杂交稻机械化制种不育系稻种穴播的问题,根据不育系稻种物理特性参数和农艺要求,设计一种叶形曲线状型孔排种装置,采用EDEM仿真、高速摄像台架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排种过程中型孔内稻种的受力与姿态、型孔结构和型孔参数进行研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叶形状型孔内平躺和侧卧稻种姿态充种概率之和>76%具有较好的排种性能。2)当型孔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20.27、16.84和7.46 mm时,排种合格率和漏播率分别为92.63%和2.81%,排种性能较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播种合格率和漏播率分别为82.69%和8.52%,穴距和穴径分别为120.60和38.90 mm,穴距变异系数和穴径变异系数分别为15.07%和29.03%,该精量穴播集中排种装置满足杂交水稻制种不育系直播农艺技术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东阳  陈立云  肖层林  孙鹰  张桂莲  
为了探明陆两优996制种“九二O”高产、高效施用技术,研究了该组合制种“九二O”不同用量和喷施时期对其母本陆18S异交态势的改良效果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适量喷施“九二O”是改良陆18S抽穗特性和穗层态势,提高陆两优996制种产量的有效措施.在母本群体处于较高水平,且生长整齐的条件下,抽穗率达25%左右,按210 g/hm2的剂量喷施“九二O”较适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符策强  李科祥  黄宏明  
本文分析了杂交稻制种机械化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指出它较传统人工法具有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的优点。它的推广有利于种子产业化,加大良种覆盖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明  朱维贤  刘卫民  邹万君  张丽芳  蒋瑜  汪忠明  
在引进CIP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组合在云南省应用成功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高原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引进现有组合的亲本材料开展了马铃薯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的研究试验,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于云南高原地区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制种技术。结果表明,杂交制种时,应选择母本适当的花期,并进行重复授粉,可有效提高结果率;昆明地区7~9月份温湿度适中,较适宜马铃薯杂交制种。而一天中早上温湿度更适宜马铃薯杂交制种,下午则温度偏高,湿度较低,因此上午授粉的平均结果率高于下午的平均结果率。开花数、结果率、果实大小以及产籽量等,从母本的第一台花序到第四台花序依次减少;母本天然结果是传媒昆虫引起的,母本本身属雄性不育,因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