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9)
2023(11901)
2022(9750)
2021(8994)
2020(7404)
2019(16800)
2018(15873)
2017(29600)
2016(15260)
2015(16771)
2014(16425)
2013(16062)
2012(14611)
2011(12956)
2010(13553)
2009(12711)
2008(11510)
2007(10618)
2006(9349)
2005(8373)
作者
(42378)
(34892)
(34543)
(32910)
(21845)
(16577)
(15696)
(13384)
(13195)
(12511)
(11893)
(11838)
(11119)
(10980)
(10872)
(10841)
(10251)
(10039)
(9988)
(9959)
(8962)
(8501)
(8279)
(8107)
(8059)
(7879)
(7752)
(7726)
(7059)
(6993)
学科
(55990)
经济(55953)
管理(45415)
(43717)
(38048)
企业(38048)
(25494)
金融(25494)
中国(24979)
(23115)
银行(23081)
(22470)
(21670)
方法(20673)
数学(17442)
数学方法(17128)
技术(16750)
(15928)
地方(15779)
(14883)
业经(14704)
(14213)
理论(13502)
技术管理(12007)
财政(11221)
中国金融(11090)
农业(10852)
(10072)
教育(9781)
(9567)
机构
学院(204256)
大学(204069)
(81356)
经济(79499)
管理(75073)
研究(68564)
理学(63902)
理学院(63197)
管理学(61951)
管理学院(61541)
中国(57279)
(42577)
(42471)
科学(40804)
中心(33717)
(33194)
(32519)
(32314)
财经(31007)
研究所(29855)
业大(28696)
(28544)
师范(28189)
(28173)
北京(26811)
(26260)
经济学(25971)
农业(25109)
(24886)
技术(24717)
基金
项目(135897)
科学(106874)
研究(103560)
基金(95530)
(82932)
国家(82173)
科学基金(70883)
社会(64989)
社会科(61693)
社会科学(61679)
(56642)
基金项目(50155)
教育(49771)
(46158)
自然(43603)
自然科(42661)
自然科学(42649)
自然科学基金(41919)
编号(41576)
资助(37634)
成果(35057)
(34611)
重点(31553)
创新(31340)
课题(31078)
(30201)
(28966)
国家社会(27089)
大学(26422)
项目编号(26033)
期刊
(90890)
经济(90890)
研究(65564)
中国(52078)
教育(35315)
(34491)
(31772)
金融(31772)
管理(31487)
学报(31426)
(28971)
科学(27475)
大学(24761)
学学(22471)
技术(22131)
农业(19175)
财经(15969)
经济研究(15076)
(13859)
业经(13828)
图书(12734)
科技(11943)
职业(10780)
问题(10599)
(10597)
(10395)
论坛(10395)
技术经济(10279)
(9619)
书馆(9303)
共检索到327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窦秀静   单安山   李洋   张楠楠   董娜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三大主干核心课程之一,是现代动物高效生产的理论基础。充分挖掘动物营养学的育人要素,对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个人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教育部引发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为指导,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双一流学科畜牧学背景下的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知识点,从作者参加高校青年教师竞赛的感悟和反思入手,对双一流学科建设下动物营养学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融合创新设计。从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价值意蕴的认识、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思政元素的挖掘思维到每一个章节课程思政元素的案例凝练和传递方法的落实,以及思政建设教学效果的预期成效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设计思政元素的融合途径。通过系统的动物营养学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输出方式,达到增强双一流学科专业大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目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窦秀静   单安山   李洋   张楠楠   董娜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三大主干核心课程之一,是现代动物高效生产的理论基础。充分挖掘动物营养学的育人要素,对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个人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教育部引发修订后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为指导,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双一流学科畜牧学背景下的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知识点,从作者参加高校青年教师竞赛的感悟和反思入手,对双一流学科建设下动物营养学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融合创新设计。从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价值意蕴的认识、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思政元素的挖掘思维到每一个章节课程思政元素的案例凝练和传递方法的落实,以及思政建设教学效果的预期成效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设计思政元素的融合途径。通过系统的动物营养学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输出方式,达到增强双一流学科专业大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战军  杨旭婷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是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加快推进阶段的重要研究内容。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理念和评价要素,对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受到外部社会需求和学科本体需求的双重驱动,其建设成效以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和占据学科前沿引领地位为核心特征。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应转变理念,遵循学术实力评价与服务效果评价相结合,显性内容评价与隐性内容评价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成长性评价相结合。构建以达成度、贡献度、支撑度、影响度、引领度为核心要素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杰  洪晓楠  
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本支撑,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目的,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是互依共生、互促共进的生态共同体。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之间的应然关系,在实然层面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理解、尊重与实践。实际上,在推进与开展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过程中,二者疏离的现象依然存在。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耦合整生,是实现一流学科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理想目标的基础。为此,需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深刻把握学科、课程、专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核心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振国  
学科是大学学术建制的基础,学术建制是学科发展的外在制度环境。历史上,随着大学功能的不断拓展,大学学术建制也在不断丰富,总体上两者是相匹配的。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来学科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传统的学术建制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甚至成为学科发展的阻力。创新学术建制是加快一流学科建设的急迫要求。构建矩阵式学术组织构架,下放权力增强综合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改革评价制度强化学科建设的贡献导向、创新导向和不可替代性,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激励综合交叉研究机构增强吸引力和应变能力,以此带动整个学术制度的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小强  孙桂珍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亮点、定力、合力和动力,建设一流学科需要创新建设机制。针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江西师范大学积极探索学科建设新机制,推动学科定特色、定方向、定团队、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简称学科"六定"),产生了明显的效果。认为建设一流学科需要加大投入,但更需要机制创新;一流学科建设不仅是学术事务,也需要行政有力的组织管理;一流学科建设不应只靠外部推动,更需要激发学科成员的内在动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文武  王建华  
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一流学科建设中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在比例上严重失衡;此外,还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倾向。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一流学科建设应适当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数量,并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基于学科属性的差异,科学设定学科动态调整和成效评估周期。在"双一流"建设实践中一流学科建设应系统思考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整体布局并根据学科间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行动逻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总结,是"双一流"建设启程的重要规划。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中国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对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贡献不断增强,学科建设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变化的最重要的标识。突出学科建设的基础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叶林  崔延强  
学科文化是学科发展路径选择的内在价值机制,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的文化引领,通过对学科发展文化逻辑的把握,可以深层审视和推进学科建设,构建学科进步的长效机制。学科文化是由学科精神、学科范式、学科行为等要素共同构成的系统结构,内蕴规训、凝聚、濡化等功能。论文对理想型的学科文化特质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参照透视了当前高校学科文化困境,指出学科精神遮蔽、学科范式异化以及异质学科文化隔阂冲突等三大文化"症结"。与此同时,提出了包括建立包容性学科文化生态、形塑社会需求导向学科价值文化、创新学科组织与评价范式、推进学科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盛欣  刘铁芳  
作为技术治理的代表性运行机制,项目制已深深嵌入一流学科建设之中,决定着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环境和细节。项目制释放了一定的制度势能,激发了各高校的学科建设活力,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但项目制下的一流学科建设实践存在学科建设目标偏离、建设过程异化以及内生动力不足等实践困境。为了实现一流学科建设向纵深推进,需要适度弱化项目在学科建设工作中的嵌入,转变学科发展观念、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协同多方力量、强化学科建设驱动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子媛  
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战略规划与实施办法的提出,各高校把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尤其是拥有ESI学科成为当前高校关注热点,但是目前关于ESI学科的研究多是围绕在学科建设、评价与预测等方面,而对进入ESI学科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却很少。基于此,结合ESI学科评价体系的特点,文章从优势学科进入ESI动态监测的必要性出发,构建由确定监测对象、监测方法运用、监测预警设计组成的动态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对ESI学科管理与评价的预警功能,并提出了构建策略与建议,为高校优势学科评价与潜力学科识别提供研究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梅红  宋晓平  
在"双一流"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文章对比了学科评估指标与双一流重点建设任务的契合情况,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依据两个导向创新学科评估体系;开发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立德树人,融入体现教育价值观、人才使命感与责任心的评价指标;探索体现"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具体评价指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志民  徐波  常青  
政产学研用权变合作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用户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国家教育强国的要求。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正加大实施"双一流"战略,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权变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制度框架是个可行的办法,无论师生都有比较强的培养需求。研究生的培养要发挥我国的特有的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的优势,调度各方形成研究生培养合力,政产学研用权变合作培养方式,能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根据政府、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的影响力调节最佳合作意愿和形态,建立各种合作联盟,培养高级研究型人才,使得研究生的培养有一个自由、开放和灵敏的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万鹏  
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促进教育学知识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组织单元,基层学院既面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多重压力,也面临借学科发展之势提升学院治理能力的重大机遇。学科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也是社会化建构的过程。学院治理是学科建设的根基,不能脱离学院治理谈学科建设。有效的学院治理有助于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有利于构建包容性学科发展格局。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超越“对标对表”发展模式,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的贡献度为导向,牵引学院治理体系变革,释放治理效能。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发展,学院治理应包容个体化学术探索,推动融入实践、面向世界的教育学知识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丽  
文章以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围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途径、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展开,阐述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课程思政的自然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科学观,顺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