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3)
2023(13164)
2022(10971)
2021(10261)
2020(8635)
2019(19879)
2018(20050)
2017(38959)
2016(21334)
2015(24159)
2014(24408)
2013(24059)
2012(21959)
2011(19860)
2010(20023)
2009(18475)
2008(17948)
2007(15740)
2006(14093)
2005(12698)
作者
(62514)
(51258)
(51159)
(48740)
(32633)
(24460)
(23345)
(20220)
(19545)
(18367)
(17436)
(17137)
(16226)
(16214)
(15840)
(15598)
(15359)
(15285)
(14675)
(14629)
(12752)
(12737)
(12379)
(11654)
(11623)
(11479)
(11404)
(11353)
(10331)
(10055)
学科
(85487)
经济(85385)
管理(59730)
(56960)
(46004)
企业(46004)
方法(37971)
数学(32753)
数学方法(32380)
中国(27930)
(24367)
(20293)
业经(20179)
(18377)
地方(17338)
(17327)
农业(16071)
(15846)
贸易(15837)
(15416)
理论(14392)
(14270)
银行(14232)
(14028)
(13605)
环境(13092)
技术(13024)
(12774)
金融(12773)
(12340)
机构
大学(308496)
学院(305237)
管理(120793)
(120573)
经济(117805)
理学(104363)
理学院(103209)
研究(102854)
管理学(101444)
管理学院(100897)
中国(76638)
(67101)
科学(63905)
(56460)
(51864)
研究所(47053)
(47020)
中心(45574)
财经(45298)
业大(44561)
(43721)
北京(43061)
(41422)
师范(41068)
(41021)
(37182)
农业(36764)
(36042)
经济学(35719)
财经大学(33601)
基金
项目(204489)
科学(159934)
研究(151967)
基金(146831)
(127277)
国家(126183)
科学基金(107815)
社会(94078)
社会科(88971)
社会科学(88948)
(79402)
基金项目(78288)
教育(69426)
自然(69267)
自然科(67586)
自然科学(67570)
(66970)
自然科学基金(66326)
编号(63628)
资助(60221)
成果(52376)
重点(45389)
(44862)
(43805)
课题(43558)
(41938)
项目编号(39221)
创新(39070)
科研(38717)
教育部(38389)
期刊
(133682)
经济(133682)
研究(94536)
中国(56980)
学报(47082)
管理(44863)
科学(44395)
(43260)
(40094)
教育(36650)
大学(35800)
学学(33314)
农业(30275)
(26620)
金融(26620)
技术(26495)
业经(22653)
经济研究(21278)
财经(21269)
问题(18466)
(18018)
图书(17711)
理论(16320)
实践(14983)
(14983)
科技(14967)
(14865)
技术经济(14634)
现代(14568)
商业(13942)
共检索到448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宜勇  张本波  李璐  关博  魏义方  
当前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其中既有客观理性的分析,也有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断,甚至包括很多哗众取宠的说法。为此,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正本清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逐步达成对我国客观人口老龄化的共识。有了对客观问题的正确认识,才有可能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这样的应对才是真正有效的应对。本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客观形势入手,深入研究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影响,然后在借鉴其他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及时、科学、综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靖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进程最大的特点就是进入老龄化初期,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如劳动力富裕时代终结、社会养育成本上升等。201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对人口问题的讨论日渐激烈,包括二孩政策、户籍改革、养老保险、延迟退休等多个领域,都是有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议题。与人口相关的事没有小事,而且人口涉及改革的众多方面,因此,本文对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不但让我们对人口现况有更清晰地了解,也为相关领域改革的继续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战超  
本文描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其特征,分析了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过快的原因,并针对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怡洁  
积极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我国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以及多重因素交织叠加特征。应立足国情,科学研判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吸收借鉴国际老龄服务体系构建和政策制度设计等方面有益经验,统筹利用经济、文化、制度等积极因素,调动社会、企业、家庭、个人各方面力量,坚持"政府主导、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养护并重、创新驱动、多元参与",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化政策和服务体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倪宣明  沈心如  黄嵩  张俊玉  
本文以Leslie矩阵为基础,结合生育率和死亡率假设,构建了人口动力系统,以研究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并探索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持续时间和发展轨迹。在一定假设下,本文证明了死亡率不变时我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遍历性和老龄人口占比的收敛性。对死亡率持续变化的情形,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加以验证,也得到了老龄人口占比收敛的结论。此外,本文研究指出,虽然人口结构具有收敛性,但是稳定之后的老龄人口占比依然很高,即老龄化的现象将是长期持续的。因此,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我国政策方案应以老龄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充分落实惠民养老政策,为应对老龄化的持久战夯实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我国人口老龄化宏观对策研究》课题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民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学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文章梳理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及应对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其中的共识、争论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军  徐万标  
老龄化社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按国际惯例和通行标准,60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10%,或6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便称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60多个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文)的内容和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主要阐述四个方面的问题:(1)21世纪我国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2)正确认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辩证关系;(3)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去把握人口老龄化的问题;(4)当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秋红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同时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总体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的现象。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约占总人口的18%,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我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出生率低于替代水平,导致少子化问题愈发突出,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养老压力逐渐加大。综上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通过制定更加灵活的人口政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老年教育和文化活动等举措,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彭希哲   周祥  
目前,中国人口发展主要呈现出人口负增长、少子化、老龄化及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四个方面的趋势性特征;人口老龄化发展存在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且仍在持续增长,农村老龄化程度长期以来普遍高于城镇,人口结构老化速度快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速度等重要特征。中国当下的人口发展态势和老龄化发展特征表明,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从破除传统老龄化观念误区、促进人力资本进一步提升、大力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入手,建立对中国人口发展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从而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最终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的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欣平  卢博扬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实现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的体量非常庞大,将要达到中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面对我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现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从:发展老龄产业、改善劳动力有效供给、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发展老年智慧健康产业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更好地提升老龄社会的治理能力和老年群体的幸福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云蕾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巨大、速度较快和未富先老等特点,这对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形成冲击。为了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一要适度延长退休年龄、调整养老金替代率,以缓解收支失衡问题;二要实行统账分离、做实个人账户,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三要完善监管机制、扩大投资渠道,以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史晓丹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运用三期世代交叠模型分析人口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并基于我国2006-2011年的分省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我国的人口结构、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分析得出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负相关,而少儿抚养比与储蓄率关系与理论预期不相符,二者成正相关关系,并用分地区的数据对上述结论做进一步验证。本文结论是,提高劳动参与率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将减少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过快降低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