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5)
- 2023(11637)
- 2022(9248)
- 2021(8358)
- 2020(6771)
- 2019(14983)
- 2018(14780)
- 2017(28326)
- 2016(15206)
- 2015(16888)
- 2014(16843)
- 2013(16867)
- 2012(15767)
- 2011(14244)
- 2010(14762)
- 2009(13971)
- 2008(14105)
- 2007(13156)
- 2006(12096)
- 2005(11291)
- 学科
- 业(82195)
- 济(76688)
- 经济(76591)
- 企(64592)
- 企业(64592)
- 管理(54940)
- 农(45946)
- 农业(30934)
- 业经(30002)
- 方法(24263)
- 中国(22917)
- 财(21975)
- 地方(20314)
- 技术(17235)
- 数学(16563)
- 制(16495)
- 数学方法(16493)
- 务(16263)
- 财务(16246)
- 财务管理(16228)
- 企业财务(15342)
- 策(14959)
- 和(13681)
- 发(13605)
- 体(13004)
- 贸(12914)
- 贸易(12900)
- 划(12605)
- 易(12471)
- 理论(12329)
- 机构
- 学院(229443)
- 大学(217917)
- 济(102731)
- 经济(100883)
- 管理(92927)
- 理学(78783)
- 理学院(78052)
- 管理学(77278)
- 管理学院(76847)
- 研究(76114)
- 中国(62290)
- 农(51538)
- 京(45879)
- 财(45808)
- 科学(42650)
- 农业(38774)
- 江(38223)
- 所(38086)
- 业大(35775)
- 中心(35501)
- 财经(35245)
- 研究所(33677)
- 经(31763)
- 州(30029)
- 经济学(29322)
- 北京(28784)
- 范(28168)
- 经济管理(28156)
- 师范(27960)
- 院(26452)
- 基金
- 项目(141451)
- 科学(113731)
- 研究(110496)
- 基金(101567)
- 家(85889)
- 国家(84857)
- 科学基金(74804)
- 社会(73356)
- 社会科(69201)
- 社会科学(69184)
- 省(59267)
- 基金项目(53979)
- 教育(47893)
- 编号(46591)
- 划(46277)
- 自然(44475)
- 自然科(43443)
- 自然科学(43435)
- 自然科学基金(42701)
- 资助(39170)
- 发(37478)
- 成果(36072)
- 业(35308)
- 创(32919)
- 课题(31479)
- 发展(31432)
- 部(31064)
- 展(30895)
- 重点(30888)
- 国家社会(29905)
- 期刊
- 济(133439)
- 经济(133439)
- 研究(69374)
- 农(56268)
- 中国(52267)
- 农业(37838)
- 管理(37745)
- 财(36807)
- 科学(30896)
- 业经(29745)
- 学报(28650)
- 融(26658)
- 金融(26658)
- 大学(23634)
- 技术(22718)
- 学学(22653)
- 教育(22377)
- 业(19427)
- 经济研究(18425)
- 问题(17785)
- 财经(17461)
- 经(15153)
- 农村(14621)
- 村(14621)
- 农业经济(14554)
- 技术经济(14457)
- 世界(13949)
- 商业(12621)
- 经济问题(12620)
- 现代(12320)
共检索到367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伟光 郭善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之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邢玉升 杨金波
我国已步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强化政府的功能、注重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加大支农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产业化步伐及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等措施,发展高效的现代农业,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农村 农业经济 农村经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建国
2006年4月29日-30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主办、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协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在北京21世纪饭店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的特点是官、产、学相结合,理论探讨、政策建议、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经济社会科学、自然技术科学相结合。参加论坛的有研究三农问题的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崇梅 李竺容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必须继续加大并引导资源投入、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才能切实提升现代农业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经济建设 现代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我国农业发展正在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传统农业出现四大分化和演变;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工农业形成交融发展。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总抓手,并贯穿始终。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确保粮食安全,才能提高农业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更好地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处理好东中西部的关系,处理好现代农业与现代农民的关系,处理好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处理好外部支持和挖掘农村内部潜力的关系。必须落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村金融改革。要抓好四大工程:增加投入、以企带村和以城带乡、...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现代农业 制度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杰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新农村建设要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而基础就在于夯实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核心是现代农业的构建。本文通过对四川农业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构建现代农业在四川更具有全局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农村 建设 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青先国
最近,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由武吉海、龙新平、朱有志担任主编,董成森、汪金敖担任执行主编的新作《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研究》,把现代农业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基础来研究,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产业结构整合与升级、产业深化与扩张提供了新的思路。纵观《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研究》全书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福柱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年来,辽宁省北镇市立足于县域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化、标准化、市场化、设施化、组织化、科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本文认为,建设现代农业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建设现代农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现代农业 发展阶段 首要任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宏升
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扎实的产业经济基础和更加充裕的物质条件,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产业支撑。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本文提出了"科技先导、龙头切入、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和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产业支撑 发展思路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战平 蒋和平
本文通过对现代农业内涵与特征的阐述,并从产业支撑、农民素质提升、粮食安全、资金支持等四个方面,对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基础工程的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农村 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郫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局课题组
郫县积极开展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改革试点,探索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实现路径,有效激活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大力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关键词:
生产要素 自由流动 现代农业 新农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生 杨刚强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尹超
素有"湘中粮仓"之称的湖南省双峰县,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全县农村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基础加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清峰 郭晓枫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双赢选择。整理好农村建设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节约化、集约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农用地整理日益受到资源潜力以及环境保护限制的情况下,拓宽土地整理发展空间,实现由单纯的农用地整理转向农用地整理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并重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