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14)
- 2023(6059)
- 2022(4817)
- 2021(4726)
- 2020(3442)
- 2019(8344)
- 2018(8325)
- 2017(15752)
- 2016(8348)
- 2015(8995)
- 2014(9107)
- 2013(8532)
- 2012(7629)
- 2011(6950)
- 2010(7146)
- 2009(6827)
- 2008(7067)
- 2007(6007)
- 2006(5739)
- 2005(5435)
- 学科
- 济(32898)
- 经济(32847)
- 管理(21104)
- 业(18957)
- 制(18370)
- 企(17147)
- 企业(17147)
- 银(16702)
- 银行(16557)
- 行(15353)
- 中国(12905)
- 方法(11756)
- 数学(10565)
- 数学方法(10494)
- 度(10224)
- 制度(10220)
- 财(10146)
- 融(9836)
- 金融(9835)
- 体(9530)
- 业务(9250)
- 体制(8571)
- 银行制(8049)
- 地方(7804)
- 业经(7730)
- 农(6933)
- 务(6514)
- 财务(6509)
- 财务管理(6499)
- 企业财务(6339)
- 机构
- 学院(109433)
- 大学(109145)
- 济(45638)
- 经济(44401)
- 管理(40302)
- 研究(38878)
- 中国(37311)
- 理学(33079)
- 理学院(32691)
- 管理学(32291)
- 管理学院(32056)
- 财(26353)
- 京(23692)
- 科学(20685)
- 银(20568)
- 财经(19768)
- 银行(19702)
- 所(18668)
- 行(18358)
- 中心(18341)
- 经(18070)
- 江(17581)
- 研究所(16324)
- 北京(15552)
- 农(15337)
- 财经大学(15005)
- 州(14981)
- 范(14546)
- 经济学(14545)
- 师范(14445)
- 基金
- 项目(67055)
- 科学(53567)
- 研究(51293)
- 基金(48985)
- 家(41627)
- 国家(41261)
- 科学基金(36291)
- 社会(33803)
- 社会科(32101)
- 社会科学(32090)
- 基金项目(25811)
- 省(25079)
- 教育(23658)
- 自然(22145)
- 自然科(21637)
- 自然科学(21634)
- 划(21495)
- 自然科学基金(21235)
- 编号(20837)
- 资助(19253)
- 成果(17254)
- 重点(14990)
- 部(14882)
- 课题(14840)
- 发(14463)
- 国家社会(14135)
- 创(14000)
- 制(13918)
- 性(13827)
- 教育部(13297)
共检索到186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立 童梦
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政府应当在坚持在股权结构改革的逻辑基础上,营造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制度改进的政策环境。面对WTO,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改革刻不容缓,只有通过股权的调整,重新改造管理与经营机制,才能使城市商业银行轻装上阵,参股引资,特别是吸引外资加盟能否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有待实践来验证。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股权改革 引资参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绵绵
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改革中,包括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四大国有银行。本文通过研究1994-2010年的银行效率来预测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是效率最低的,外资银行最具有效率,引入少数外资股份有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本文认为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是可以有效提高银行效率的。
关键词:
银行效率 收益 成本 外资股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蛟 傅强 潘璐
本文按股权结构将我国商业银行分为三大类,运用SFA方法实证研究股权结构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成本效率较高,但利润效率最低,外资银行利润效率最高;股权结构改革后,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商业银行不仅改善了银行的成本效率,同时也促进了银行利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商业银行 效率 SFA方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忠文
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解决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相对低下,所欠专业银行贷款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同时也为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制度变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国内有些专家学者提出建议,要求把专业银行的不能收回的逾期货款的债权相应变成股权,以刺激双方都寻求积极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岱松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及多层次资本市场、金融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通过发股上市,借助资本市场吸收优质资产,利于形成股权多元化、进而逐步摆脱不良贷款高、经营效益低、风险控制脆弱的困境。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境内发股上市的法定条件及相关监管标准,对于境外主要交易所对拟上市公司上市融资的实体与程序性要求进行深入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上市融资 条件分析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恒 杜华东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历着从经济体制到行政管理模式的逐渐转变。普遍的观点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该发挥市场的作用,减少行政手段的干预。中国的银行业正处于改革中,包括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四大国有银行。本文仅从银行改革的视角,探讨政府控股(行政管理模式)和外资参股(市场运行模式)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1994-2010年的银行效率来预测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是效率最低的,外资银行是最具有效率,少数外资股份有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我们认为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减少行政管理手段是可以有效提高银行效率的。
关键词:
国有性质 银行效率 收益 成本 外资股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勤民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体制和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的原因 ,造成了在量的不良债权、现有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股权结构不完善、监督机制弱化等问题。城市商业银行要改变现状 ,提高竞争力 ,就必须对现有的股权结构进行调查 ,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文章对城市商业银行调整股权结构的模式和选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 股权结构 资本充足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仲奇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概述1.城市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务院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借鉴国外经验,在城市进行了建立城市信用社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尝试,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全国陆续建立了两千余家城市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建立初期,由于规模较小,机制灵活,对城市中小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城市信用社体制的缺陷,治理结构及监管的缺位,加上金融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大量的不良债权,成为中国金融体制中的一颗定时炸弹。为化解城市信用社的金融风险,国务院决定以地方政府为主合并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当时称城市合作银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擎 潘李剑
本文利用2006-2010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及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数据,以金融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对股权结构、金融生态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国有性质、控制能力及股权集中度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当分别分析时,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对处于金融生态好的地区的城商行的绩效的影响为负,而对处于差的金融生态的城商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对大规模银行绩效的影响为正向,对小规模银行绩效的影响为负,金融生态对大规模银行绩效的影响系数为负,对小规模银行而言系数为正,但是这种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股权结构 金融生态 城商行绩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琼慧
我国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两种改革路径的逻辑及其理论支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按照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三种类型进行结构性实证研究,基于24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对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证明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且股权结构影响绩效的微观机制在不同类型银行中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在银行未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当谨慎推进微观意义上的存量改革,而要着重推进宏观意义上的增量改革,并切实改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琼慧
我国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两种改革路径的逻辑及其理论支持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按照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三种类型进行结构性实证研究,基于24家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对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证明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且股权结构影响绩效的微观机制在不同类型银行中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认为,在银行未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当谨慎推进微观意义上的存量改革,而要着重推进宏观意义上的增量改革,并切实改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许长新 胡丽媛
基于Bankscope数据库,采用DEA-Malmquist指数估算分析2011-2017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考察商业银行引资战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了股权集中度对引资战略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这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短期内,引资战略并没有提高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外资持股比例的增加反而会降低银行全要素生产率;而股权集中度对引资战略与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随着股权集中程度的增加,引资战略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与股权集中度呈显著的正U型关系,即当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7.14%时才能对银行全要素的提升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之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从国家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角色变迁历程中,围绕所有权制度改革这一核心任务,其公司治理的演进路径可归纳为三条主线:从全民所有到国有控股的产权改革,从结构单一到权力制衡的组织建构,以及从粗放管理到依法治理的制度设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莉娅
选择中国76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指标,以外资持股作为战略引资指标,以信用风险和资产风险作为风险承担指标,基于2007—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股权集中度、战略引资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前五大股东持股同商业银行风险之间为U型关系,"道德风险"和"委托—代理"冲突两种风险存在于中国商业银行,外资持股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第二,股权制衡对大股东持股和外资持股的调节作用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第三,向好的经济环境、高资产收益率、更大的资产规模、更高的非利息收入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战略引资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博 宋成 刘家松
本文基于外资参股基本特征与股权结构特征的双重视角,检验了2007—2015年61家商业银行外资参股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表明,外资参股与否、外资持股比例均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银行风险承担负相关,外资参股强化了股权制衡度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本文将为制定合适的外资参股政策以降低中资银行的风险承担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