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5)
- 2023(10774)
- 2022(8804)
- 2021(8145)
- 2020(6565)
- 2019(14329)
- 2018(14135)
- 2017(26114)
- 2016(14393)
- 2015(15685)
- 2014(15668)
- 2013(15275)
- 2012(14017)
- 2011(12697)
- 2010(12677)
- 2009(11694)
- 2008(11261)
- 2007(10268)
- 2006(9099)
- 2005(7797)
- 学科
- 济(57901)
- 经济(57815)
- 农(49143)
- 业(44370)
- 管理(34844)
- 农业(32643)
- 企(22817)
- 企业(22817)
- 方法(19896)
- 业经(19454)
- 数学(17789)
- 数学方法(17674)
- 中国(15888)
- 财(14006)
- 制(13882)
- 地方(12419)
- 农业经济(12398)
- 学(12108)
- 贸(11411)
- 贸易(11410)
- 易(11109)
- 发(11106)
- 体(10989)
- 银(10087)
- 银行(10043)
- 行(9628)
- 村(9516)
- 农村(9497)
- 收入(9425)
- 发展(9368)
- 机构
- 学院(206179)
- 大学(199193)
- 济(83552)
- 经济(81902)
- 管理(76317)
- 研究(71337)
- 理学(66753)
- 理学院(66038)
- 农(65001)
- 管理学(64869)
- 管理学院(64537)
- 中国(55339)
- 农业(50288)
- 科学(46317)
- 业大(43022)
- 京(40760)
- 所(37234)
- 财(35535)
- 研究所(34163)
- 中心(33971)
- 农业大学(31639)
- 江(31427)
- 财经(28106)
- 范(26701)
- 师范(26269)
- 省(26179)
- 经(25666)
- 业(25323)
- 北京(24547)
- 院(24501)
- 基金
- 项目(144280)
- 科学(112028)
- 基金(103642)
- 研究(102659)
- 家(93115)
- 国家(92170)
- 科学基金(77215)
- 社会(66462)
- 社会科(62436)
- 社会科学(62419)
- 省(59085)
- 基金项目(55809)
- 自然(49548)
- 自然科(48397)
- 自然科学(48380)
- 划(48222)
- 自然科学基金(47512)
- 教育(44918)
- 编号(42169)
- 资助(39682)
- 农(36206)
- 发(32205)
- 成果(32203)
- 重点(32139)
- 部(31049)
- 创(30111)
- 课题(28429)
- 业(28350)
- 创新(28133)
- 国家社会(27823)
- 期刊
- 济(99194)
- 经济(99194)
- 农(69856)
- 研究(53674)
- 农业(47074)
- 中国(43751)
- 学报(41719)
- 科学(35494)
- 大学(31375)
- 学学(30451)
- 业经(24954)
- 财(24814)
- 管理(21950)
- 业(21739)
- 融(21387)
- 金融(21387)
- 教育(18155)
- 技术(14901)
- 农业经济(14635)
- 版(14633)
- 农村(14398)
- 村(14398)
- 问题(14168)
- 经济研究(13982)
- 业大(13601)
- 财经(12839)
- 农业大学(12273)
- 世界(11331)
- 经(10962)
- 科技(10601)
共检索到302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保玲
参照群体影响在中国有着更为适宜的发展土壤,但鲜有学者探讨参照群体影响对个体消费行为的作用机理。文章以山东省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提出了参照群体影响、主观规范与消费意愿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主观规范在参照群体影响与消费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研究假设。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参照群体影响对主观规范与消费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主观规范在功利性影响与消费意愿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在信息性影响与消费意愿之间起着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春阳 王佩雯 曹志伟 吴柏钧
进一步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已经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2013年-2019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等时间序列数据,将农村居民最终消费率分解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两大因子,并进一步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角度对"消费能力"进行分解。基于此,本文测算了各因子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相对贡献程度。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而非"消费意愿",才是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率提升的主导因素;第二,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足主要源于农村居民初次分配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第三,农村居民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占比下降,以及财产性收入低位徘徊是导致农村居民初次分配占据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角度提出了提振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帅
本文基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调查,通过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出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普遍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完善商品流通网络,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等措施,以期能促进农村消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帅
一、农村消费市场现状本次调查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姜家堡等10个自然村,生活水平较好、一般、较差三个层次的290户农民,被调查人口609人,2008年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亚帆 曹景林
按照各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全国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地区,并基于外部习惯形成理论,借助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各区域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外部示范效应以及各区域内省际农村居民消费的内部示范效应。结果显示:各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的内部示范效应均显著;高收入地区的内外部示范效应均最大;低收入地区的内部示范效应最小,外部示范效应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秀芳 于树胜 勾焕茹 贺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淼
本文使用2004-2021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测算出我国消费环境综合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综合指数,并就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效应展开实证检验,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消费环境 消费潜力 农村居民 评价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秋 梁荣成
本文从广义消费的概念入手,提出消费性质的概念及其研究假说,并利用黑龙江省1994-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的各项数据就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在消费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性质的差异会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消费增长性和永久性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两者的提高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提高;消费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提升。
关键词:
消费性质 农村居民 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秋 梁荣成
本文从广义消费的概念入手,提出消费性质的概念及其研究假说,并利用黑龙江省1994-2013年农村居民消费的各项数据就消费性质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在消费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性质的差异会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产生显著性影响;消费增长性和永久性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两者的提高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提高;消费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提升。
关键词:
消费性质 农村居民 消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耿晔强
本文以1983-2009年消费环境和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使用VEC模型就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冲击响应、方差分解分析,考察了消费环境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特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文化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基础设施投资、自然条件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呈现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文化水平、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冲击有明显的效果,并且持续时期长,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消费环境 农村居民消费 VEC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君 李小建
居住是反映居民基本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因素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对其居住需求的改变和居住区位的再选择,进一步影响着各种居住空间结构的变迁。文章基于1 23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选择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迁居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迁居意愿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总人口、现住宅改造时间、出路交通、房屋面积及结构、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产生是农户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后,家庭进行综合决策的结果。随着农村大家庭的逐渐消解,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人口较多的大户家庭还面临着进一步迁居的可能;山地农村居民更愿意迁居;出路交通和现有住宅结构还是居住环境中引起居民居住不满的主要因素。今后的农村居民点建设应适度从农户角度出发,合理引导居民迁居,不断完善居民点规划。
关键词:
农村 居民 迁居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宣蓉 范静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消费水平影响的总体效应和中观结构层面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提升农民消费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作用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滞后一期的影响强度要高于当期影响。因消费类型的不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当期正向促进效果仅表现在食品衣着、生活用品、交通通信类消费,而滞后一期的正向促进效果则还延伸至教育文化和医疗保健类消费,且影响程度也总体提高。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民消费 效果 异质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晖 李小琴
基于2010—2012年和2010—2018年CFPS两组面板数据,通过PSM-DID消除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自选择效应"和内生性问题,对新农保政策可能带来的农村居民消费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政策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短期,且这种短期的消费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60周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样本中。从消费结构来看,新农保政策主要促进了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衣着消费以及日常消费等三类基本生活消费。同时,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还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其中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消费促进效应显著,而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促进效应逐渐减弱。
关键词:
新农保 消费结构 收入效应 预期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长旭 潘倩倩 郭锦墉
我国农村居民长期养成的消费观念和所处的农村社会环境对网络购买意愿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686份农户调查样本,以网络购买价值感知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社会影响对网络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观念中的实用性消费观念和面子消费观念能够促进网络购买意愿的发生,谨慎性消费观念制约网络购买意愿的形成;社会影响中的信息性社会影响显著促进网络购买意愿的发生,规范性社会影响的作用机制尚未形成;网络购买价值感知在消费观念和信息性社会影响对网络购买意愿影响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基于此,应加强政府引导、媒体宣传、群体示范的作用效应,提高村级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加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监管力度,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优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明 肖忠意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我国高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利用2002-2013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化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和消费数量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数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影响更显著,而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地区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讲,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和消费价格的影响均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空间。因此,继续高速平稳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带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