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4)
- 2023(17477)
- 2022(14953)
- 2021(13731)
- 2020(11891)
- 2019(27031)
- 2018(26918)
- 2017(51119)
- 2016(28140)
- 2015(31595)
- 2014(31454)
- 2013(30686)
- 2012(28285)
- 2011(25465)
- 2010(25261)
- 2009(23645)
- 2008(23203)
- 2007(20837)
- 2006(17979)
- 2005(15913)
- 学科
- 济(108949)
- 经济(108790)
- 管理(84544)
- 业(77626)
- 企(64237)
- 企业(64237)
- 方法(51618)
- 数学(44730)
- 数学方法(44199)
- 财(32021)
- 农(30621)
- 中国(27079)
- 学(24820)
- 制(24349)
- 业经(24142)
- 地方(21724)
- 务(20328)
- 财务(20264)
- 财务管理(20215)
- 贸(20176)
- 贸易(20172)
- 农业(20106)
- 易(19578)
- 环境(19544)
- 企业财务(19181)
- 理论(17583)
- 银(17430)
- 银行(17363)
- 体(17231)
- 融(16698)
- 机构
- 学院(400638)
- 大学(399298)
- 济(156082)
- 管理(153335)
- 经济(152705)
- 理学(132753)
- 研究(132161)
- 理学院(131266)
- 管理学(128756)
- 管理学院(128056)
- 中国(99444)
- 科学(85714)
- 京(83964)
- 农(75584)
- 财(74117)
- 所(67493)
- 业大(65532)
- 中心(62765)
- 研究所(61733)
- 江(60977)
- 农业(59911)
- 财经(59064)
- 经(53491)
- 北京(51812)
- 范(51531)
- 师范(50814)
- 州(49725)
- 院(48063)
- 经济学(47432)
- 财经大学(43773)
- 基金
- 项目(276904)
- 科学(216847)
- 基金(201564)
- 研究(193388)
- 家(179052)
- 国家(177603)
- 科学基金(151419)
- 社会(122729)
- 社会科(116258)
- 社会科学(116224)
- 省(109493)
- 基金项目(107844)
- 自然(101686)
- 自然科(99324)
- 自然科学(99291)
- 自然科学基金(97545)
- 划(92666)
- 教育(89536)
- 资助(82294)
- 编号(76708)
- 重点(62840)
- 成果(61082)
- 部(60356)
- 发(58534)
- 创(57392)
- 科研(54358)
- 创新(53810)
- 课题(53481)
- 计划(52918)
- 教育部(51059)
- 期刊
- 济(167394)
- 经济(167394)
- 研究(106393)
- 中国(76716)
- 学报(71578)
- 农(67388)
- 科学(63116)
- 财(59584)
- 管理(54032)
- 大学(52905)
- 学学(50582)
- 农业(45107)
- 教育(37257)
- 技术(33614)
- 融(33454)
- 金融(33454)
- 财经(28972)
- 业经(28486)
- 经济研究(26222)
- 经(24773)
- 业(23997)
- 问题(22594)
- 版(21591)
- 科技(19107)
- 统计(18668)
- 资源(18640)
- 业大(18534)
- 技术经济(18207)
- 理论(17819)
- 商业(17679)
共检索到577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远平 张琦 李军 黄向
随着研学旅行、亲子旅游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旅游市场渐热,规范和引导青少年游客的亲环境行为,维护景区环境已刻不容缓。在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基于群体影响的视角建构了参照群体、行为态度和亲环境行为的理论关系模型,侧重分析青少年游客与成年游客在亲环境行为的差异性,并以海珠湿地国家公园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17.0和AMOS17.0统计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参照群体的两类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对的行为态度、亲环境行为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再次验证了行为态度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②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行为态度在参照群体的两类影响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存在部分中介作用;③基于多群组分析,青少年游客与成年游客在理论关系模型中存在差异,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规范性社会影响,成年人则更容易受到信息性社会影响。研究结论能够为有效培养和激发不同年龄段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念 陈其兵 姜涛
以我国84个国家湿地公园为样本,通过对游客评论的网络数据分析,从游客使用的角度评价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结果表明: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文化资源,尤其是风景、空气和水质是湿地公园的符号。拍照、散步是游客偏好的活动方式。门票及其他开销是游客的主要关注要素,也是引起游客负面体验的主要因素。缺乏特色、配套设施不完善、项目开发单调、人工痕迹重、服务和管理质量有待提高是目前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游客对湿地公园关注的要素来看,影响游客体验的因素包括:门票价格与湿地公园整体水平不符,时间成本与湿地公园整体水平造成的心理落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明珠 刘志宏
以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为案例地,基于一手调查数据,从游客感知的视角,研究了游憩冲击的维度及其影响。首先,理论探讨了湿地景区的游憩冲击影响游憩品质,进而影响游后意愿的逻辑关系;其次,探索并验证了游憩冲击的结构和维度;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深入分析了游憩冲击以游憩品质为中介变量进而影响游后意愿的内在机理与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游憩冲击属于二阶因子结构,包含有生态环境冲击、游客冲突和设施管理冲击3个维度;(2)生态环境冲击和设施管理冲击负向影响游憩体验,设施管理冲击和游客冲突负向影响总体满意度;(3)游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华 马耀峰 白凯
以广州市外国游客为实证分析对象,尝试从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角度探讨旅游者认知行为的基本特征,期望能为旅游行为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提升广州市以及中国旅游形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外国游客 旅游认知 广州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莉 张宏梅 陆林 蔡利平 杨仲元
游客感知价值作为旅游目的地竞争优势的新来源,已经得到旅游学者的广泛重视。随着湿地公园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不断增强,湿地公园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成为湿地公园竞争力管理的标准。文章以西溪和溱湖两大湿地公园为案例地,检验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量表,探讨湿地公园游客感知价值的结构特征。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得到包括23个题项6个维度的游客感知价值量表,6个维度分别是:环境价值、特色价值、服务价值、管理价值、知识教育价值和成本价值。其中,特色价值、管理价值、知识教育价值是湿地公园感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游客感知价值 西溪 溱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曼婕 张兴奇
形象提升是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以往研究考察了游客对湿地公园的体验与评价,然而,很少有研究表明涉入程度和满意程度如何影响游客对湿地公园形象的影响。文章根据近400名湿地公园游客的样本资料,构建假设关系模型来考察这些影响。结果表明,游客涉入度和满意度促进了湿地公园形象的形成;游客的涉入度与满意度呈正相关。此外,多组对比方法的结果显示,旅游者的性别和职业类型调节了湿地公园涉入度与湿地公园形象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湿地公园的规划管理与游客的体验参与。
关键词:
游客涉入度 游客满意度 湿地公园形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玉玲 张虹鸥 杨龙 郭永锐 胡淑卉 温美丽
如何有效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南岭游客为样本,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对不同经济群体游客地方特征感知和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自然特征感知仅驱动易实施环境责任行,文化景观感知仅激发挑战性环境责任行为;旅游项目感知对两种环境责任行为均有驱动作用,然而以中等收入群体表现较突出;三种经济群体游客设施与服务感知均无法驱动环境责任行为。研究结果对于针对不同经济群体实施环保引导、管理措施,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佐桂 杨义标 任洁 梁仟议 林美华 王水梅
深圳市市政公园免费对外开放,其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已成为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文章对市政公园游客的结构、游园目的、交通方式、逗留时间、游园频率、消费情况及游客对公园清洁生产活动进行了具体调查和分析,得出了游客游园的基本资料及游客对深圳市政公园管理的认可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圳市市政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市政公园 游客行为 调查 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萌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旅游服务正在努力制定策略来完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本文以“旅游消费偏好”为切入点,探讨旅游目的地象征性形象与旅游消费者偏好的关系。旅游目的地象征性形象可分为关系形象、社会形象、集体形象与个人形象四个方面。同时,游客的旅游动机也会影响旅游目的地象征性形象对旅游消费偏好的作用,因此本文也探讨游客外部与内在旅游动机的异质性作用,旨在为旅游企业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玉虾 林璧属 孙小龙
随着入境旅游市场重要性的提升,世界遗产的旅游效应争议使得世界遗产的差异化影响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采用2002—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年度面板数据,分析世界遗产对外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等境外客源市场赴中国大陆旅游需求的影响,并进一步区分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在影响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世界遗产对不同客源市场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世界遗产对外国和香港地区的入境旅游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不显著,且世界遗产对香港地区游客的影响略高于其对外国游客的影响。进一步地,世界遗产的类别扩大了影响的差异性:世界文化遗产对外国和香港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艳菊 吴楚材 邓金阳 黄宇
本文基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调查数据,分析了游客环境态度及其与游憩冲击感知之间的关系。采用"新环境范式"量表(NEP)测量游客的环境态度,并根据环境态度倾向将游客划分为生态中心主义者、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立场模糊者。研究发现,与环境态度没有明显倾向的立场模糊者相比,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生态中心主义者对社会性游憩冲击的感知强度更高,意即后两者对那些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与迹象更为敏感;环境态度不同的游客对于公园的植被、土壤、水体等资源性因子受冲击的感知强度无显著差异;环境态度不同的游客对管理性冲击感知也无显著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文文 张胜男
创意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形式之一,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然而,对创意旅游中旅游者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者视角出发,对西塘纽扣博物馆10名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以及北京凝蓝珐琅工作室部分APP游客评论,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提炼出18个初始范畴、6个主范畴、1个核心范畴,并据此构建旅游者行为意向模型。结果表明:游客在创意旅游过程中,通过与创意产品、创意空间以及创意人群的互动,满足个人基本需求、社会需求和知识需求,进而影响到行为意向。
关键词:
创意旅游 旅游者 行为意向 影响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培奇 傅云新
采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体育旅游游客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体育旅游动机仅次于观赏性旅游动机,成为生态体育旅游者的重要的动机之一;其次,生态体育旅游游客的体育消费意愿明显,但消费水平不高;最后,生态体育旅游游客满意度整体较高,而生态体育服务的安全指标满意度一般。因子分析相关结果显示:与游客满意度相关的4个公因子,按方差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为生态环境基础、生态体育旅游配套设施、生态人文条件、生态体育服务。由此提出了根据年轻客源特点,加快生态体育旅游开发和建设;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生态体育旅游 游客行为 广州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培奇 傅云新
采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体育旅游游客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体育旅游动机仅次于观赏性旅游动机,成为生态体育旅游者的重要的动机之一;其次,生态体育旅游游客的体育消费意愿明显,但消费水平不高;最后,生态体育旅游游客满意度整体较高,而生态体育服务的安全指标满意度一般。因子分析相关结果显示:与游客满意度相关的4个公因子,按方差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为生态环境基础、生态体育旅游配套设施、生态人文条件、生态体育服务。由此提出了根据年轻客源特点,加快生态体育旅游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流溪河森林公园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加大景区和生态体育旅游主题的宣传;完善生态体育旅游主题特色的基础设施、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等建议。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生态体育旅游 游客行为 广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雪莹 田劭唯 戴健驰 田世政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亲环境的公民,国家公园一直被认为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最佳载体。从外部情境视角切入,探究游客环境教育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将旅游环境认知、预期内疚、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模型——“感知–认知–情感–行为”模型。选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为案例地,回收有效问卷406份,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环境教育感知可通过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对亲环境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其中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既可单独发挥中介作用,也可产生链式中介作用;(2)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均显著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且后者的影响效应大于前者,而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显著;(3)“感知–认知–情感–行为”模型可用于解释个体亲环境行为产生的路径。研究结论对国家公园环境解说系统规划、环境教育形式与内容选择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