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2)
- 2023(5141)
- 2022(4302)
- 2021(4218)
- 2020(3582)
- 2019(8147)
- 2018(7969)
- 2017(15695)
- 2016(8511)
- 2015(9435)
- 2014(9341)
- 2013(9270)
- 2012(8601)
- 2011(8000)
- 2010(8106)
- 2009(7688)
- 2008(7463)
- 2007(6965)
- 2006(6399)
- 2005(5803)
- 学科
- 农(44051)
- 济(37741)
- 经济(37670)
- 业(31847)
- 农业(29173)
- 管理(18138)
- 业经(12916)
- 贸(12865)
- 贸易(12862)
- 易(12756)
- 方法(11972)
- 企(11370)
- 企业(11370)
- 出(11202)
- 数学(11061)
- 数学方法(10974)
- 制(10575)
- 中国(9707)
- 农业经济(9706)
- 村(8928)
- 农村(8924)
- 财(8547)
- 发(8086)
- 出口(8085)
- 出口贸易(8085)
- 口(8085)
- 体(7760)
- 土地(7744)
- 地方(7628)
- 收入(7123)
- 机构
- 学院(121811)
- 大学(118021)
- 济(57187)
- 经济(56236)
- 管理(48378)
- 农(42385)
- 理学(42083)
- 理学院(41729)
- 管理学(41215)
- 管理学院(41004)
- 研究(40991)
- 中国(34025)
- 农业(31932)
- 业大(24992)
- 财(24275)
- 京(23806)
- 科学(23130)
- 中心(20574)
- 所(20379)
- 农业大学(19505)
- 江(19013)
- 财经(18666)
- 研究所(18159)
- 经(17088)
- 经济学(17037)
- 经济管理(16887)
- 经济学院(15521)
- 业(15179)
- 范(15044)
- 省(14954)
- 基金
- 项目(80595)
- 科学(64079)
- 研究(62677)
- 基金(59651)
- 家(51289)
- 国家(50744)
- 科学基金(43427)
- 社会(42060)
- 社会科(39424)
- 社会科学(39417)
- 基金项目(31886)
- 省(31489)
- 编号(27225)
- 农(26454)
- 教育(26284)
- 自然(25512)
- 划(25165)
- 自然科(24902)
- 自然科学(24898)
- 自然科学基金(24460)
- 资助(23063)
- 成果(21562)
- 部(19127)
- 发(18363)
- 制(18129)
- 国家社会(17953)
- 重点(17167)
- 业(16629)
- 课题(16604)
- 创(16493)
共检索到189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庆莹 陈银蓉 胡伟艳 梅昀 袁凯华
研究目的:探讨参照依赖、公平感知与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自我参照和他人参照是影响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的两个重要心理参照点,相比于期望和亲戚、朋友的农地转出状况,自身实际转出状况越好,农地转出满意度越高;他人参照中,与朋友农地转出状况参照对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的影响效应最大。(2)公平感知对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在参照依赖对农地转出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农地转出主导方(政府或村集体)在农地转出前要与农户充分地沟通与交流,了解农户各方面合理诉求和心理预期;要保持农地转出实践中相关政策空间上的平衡与统一;加强农地转出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给与农户更多的人文关怀等提升农户公平感知度;发挥好参照依赖和公平感知的叠加效应;除此之外,也要为农户提供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完善农地转出租金管理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地转出效益相关政策宣传等;共同增强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振 欧名豪 郭杰 鲁帆 张雪微
基于安徽省5县(市、区)574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影响因素,为引导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流转过程中各类风险的预期、农地流转政策执行过程及效果是影响其农地转出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农户应对农地流转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经济理性;农户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家庭年收入对其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农地流转过程中应慎重对待各类隐性风险,建立严格的风险监管机制;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证农民参与权,同时积极引导农业规模经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流转租金管理;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及女性农民提供就业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地流转 风险预期 政策认知 农户满意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静 王志章
土地高速流转带来的农户权益受损是不争事实,那么科学刻画农户权益受损态势并提出保护策略极为重要。对此,本文采用法理学和农业政策学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构建了"权益内涵-测度体系-受损刻画-应对策略"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全国1030份调研数据进行IPA分析。研究发现,农户的权益诉求从经济收益向权利主张拓展,70%的权益存在受损,50%受损严重,其中"地租价格的合理性、纠纷救济、非法用地拒绝权以及土地损坏恢复权"属于重点关注事项;基于此,提出了三个联动性的权益保护策略。论文贡献在于,引入法理学的逻辑,做到农户土地权益界定有理有法;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避免权益泛化或过载;IPA分析法有效区分了权益保护层次,联动性的保护策略避免了政策碎片化带来的高昂执行成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甘臣林 陈璐 陈银蓉 张苗
本文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视角,通过构建农户满意度指数模型探讨农地转出绩效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武汉、鄂州两市农地流转典型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两地农地转出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转出活动的感知质量是影响武汉、鄂州两地农地转出绩效的决定性因素。两地政府相关部门对农地流转活动给予的政府支持行为对农地转出绩效的提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农地转出活动中的可靠性因素对两地农地转出绩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地转出活动中的规范性措施与人员互动措施对两地农地转出绩效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两地农地转出后期的农户不满处理系统缺乏效率,负向影响了农地转出绩效。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改善农地转出绩效限制因素、提高农地转出绩效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璐 甘臣林 梅昀 张苗
研究目的:探索农地转出中农户满意度的形成过程与机理,从农户主观感受视角来定量分析农地流转政策的制约因素。研究方法: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CSI)理论框架,构建农户农地流转满意度指数(Farmer Satisfaction Index,FSI)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对农地转出的感知质量是影响其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可靠性是关键因素,政府形象与印象感知是重要因素,人员互动是有效因素。研究结论: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确保农民获得公平的社会保障,规范流转程序、健全流转监督机制、保护农民利益,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以改善政府形象以提高农户满意度,促进农地转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璐 甘臣林 梅昀 张苗
研究目的:探索农地转出中农户满意度的形成过程与机理,从农户主观感受视角来定量分析农地流转政策的制约因素。研究方法: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CSI)理论框架,构建农户农地流转满意度指数(Farmer Satisfaction Index,FSI)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对农地转出的感知质量是影响其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可靠性是关键因素,政府形象与印象感知是重要因素,人员互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甘臣林 陈璐 陈银蓉 赵微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方法,通过构建农地流转的农户满意度指数模型,以武汉、鄂州两市为例评估农地转出绩效。研究方法:CSI绩效评估。研究结果:武汉、鄂州两地农地转出绩效整体处于"良好"且向"优秀"靠拢的水平。研究结论:两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行为对农地转出绩效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在国家政策与政府支持下,两地农户对农地转出活动的期望值总体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地转出绩效的提高。农户对农地流转质量的感知总体较好,这对农地转出绩效水平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改革试点与实践经验积累,武汉、鄂州两地的农地流转活动对流转质量的管控总体上已较为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户对农地转出活动的感知质量,也间接促进了农地转出绩效的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宝玲 罗必良
农地存在多重福利保障功能,而随着农村社会变迁出现的农户分化则表现为农户对于农地功能诉求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影响其农地配置行为,并进一步表达为农地流转中的租约期限选择。为此,本文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利用2015年中国9省区2 704户农户调查数据中的614份,以农地转出户为样本,采用二元和多元的Logit模型,阐释社会变迁条件下农户农地租约期限的选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农地就业依附性较强和人力资本较强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固定期限的租约;同时社会关系内嵌,农户双方协商下的流转以及农地产权不稳定将抑制长期租约的形成;租约形式的规范化则会促进长期租约的形成。因此,提高农户非农就业的稳定性,增加农户人力资本以弱化农户的土地依附性,培育农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能够增强农地流转的稳定性,提高契约化程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佩红 李琴 李大胜
基于农地流转市场是情感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特征,结合集成行为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构建"农地确权→心理认知+交易成本→农地流转"的分析框架。利用广东省9个市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研究得出:确权使农户农地转出的参与性提高15%,户均转出面积增加0.34亩,转出年租金率每亩提高230元,转出签订书面合约的可能性提高52.9%;确权通过转出态度、社会规范、控制认知、交易成本四个中间机制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参与性产生影响,其中,转出态度的传导效果最大,交易成本的传导效果最小;心理认知机制和交易成本机制具有交互效应,确权后,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够提高农户农地转出态度的积极性、增强社会规范的影响力、加强农户农地转出的认知控制,从而促进农户农地转出。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地转出 交易成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华 夏显力 蔡洁
在中国农村地区,关系网络和农户分化可能是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关系网络、农户分化和农地转出行为的分析线索,利用陕南3个地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Double-Hurdle模型,分析关系网络和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探讨农户分化在关系网络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3.4%的农户发生农地转出行为,但转出户的农地转出规模相对较大,平均每户的农地转出率为65.9%。关系网络中的强连接网络和弱连接网络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和转出户农地转出规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化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和转出户农地转出规模促进作用要强于关系网络。但是,农户分化抑制了强连接网络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弱连接网络对农地转出规模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构建农地交易平台时应充分发挥关系网络信息共享和建立信任的优势;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与提供就业信息等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在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农地流转正式制度;让农户分化后扩大的弱连接网络与资本、企业家能力相连,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振 郭杰 欧名豪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安徽省郎溪县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农地转出意愿与转出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期为促进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是理想状态下的选择,主要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影响;而转出行为是现实状态下的决定,主要受行为态度和知觉控制影响;(2)农地流转后转入户毁约弃耕、承包地被过度利用或撂荒等风险严重阻滞了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向转出行为顺利转化,是导致意愿与行为相悖离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必须为年龄偏大的农户提供就业培训,为其增加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加强农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农户流转意识;慎重对待农地流转可能带来的各类隐性风险,严防毁约弃耕、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以及大规模囤地、撂荒等现象的发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小宇 杨钢桥 陈爱丽
学界关于农地确权是否促进农地流转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本文构建农地确权、农地依赖影响农地转出行为的理论框架,采用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的政策效应,以及农地依赖在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户对土地的禀赋效应并非完全存在,农地依赖呈现分化特征;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促进效应;农地依赖在农地确权与农地转出行为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效应,农地依赖会抑制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的促进效应。未来中国应加快运用和拓展农地确权成果,推动农地流转和保障农地产权;依据农户的农地依赖程度,因户制宜、分类治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育农地流转市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史磊 朱孔将
土地流转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本文从土地转出户视角出发,利用CFPS2018的数据,探究土地流转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转出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和个人的消费水平,在运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内生性后,其结果依然显著;且土地流转程度越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收入提升和收入风险降低是土地转出促进农户消费的影响机制。此外,土地转出对中高收入和存在流动性约束的农户家庭消费更加敏感,这也从侧面证实影响机制的稳健性。从消费结构看,土地转出对食品、家用设备、医疗、教育、居住和其他商品及服务等的影响显著,而对衣着、交通等消费不敏感。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晶 张正峰
农村非农创业的稳步发展在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农户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进而对农地转出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的微观农户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家庭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农户家庭保险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比例不高,仅为14.6%,农地转出行为参与率和转出规模平均比重均呈现出较低水平,分别为17.4%和14.4%。非农创业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非农创业在青壮年农户中的影响强度要显著高于老年农户。非农创业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参与保险,进一步推动了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家庭保险参与在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有序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基于农户发展特征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通过完善农村保障制度提高农户保险参与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洁 夏显力 王婷
文章利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752户农户调研数据,构建农地转出行为的微观经济模型,运用Double Hurdle模型分析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和转出规模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在测算农户生计能力五个维度各指标组合权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户农地转出决策、转出规模对其生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和转出规模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农业生产能力、土地投资意愿、农地流转价格了解程度、谈判时间、有无固定期限合约、流转纠纷和地区虚拟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农业生产能力、土地投资意愿、谈判时间、流转纠纷和地区虚拟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规模。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农户农地转出规模对农户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地转出对象熟人化——“乡土社会的情感依赖”还是“不完全信息的有限理性”
农地转出:缓解还是加剧了农户的多维贫困?
欠发达地区农户分化是否促进了农地转出——基于云南农户的调查
农地流转、非农就业与农地转出户福利——来自黔浙鲁农户的证据
地权激励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影响及农地产权改革启示
农地产权权能强度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影响——基于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分析
农地确权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机理研究——交易成本和禀赋效应的双重中介作用
家庭照料负担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基于代际与性别分工视角
农地转出视阈下农户生计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FPS数据的微观实证
农地转出对农户生计策略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生计资本的中介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