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27)
2023(15876)
2022(13408)
2021(12454)
2020(10780)
2019(24544)
2018(24165)
2017(46263)
2016(24968)
2015(27834)
2014(27495)
2013(27038)
2012(24850)
2011(22255)
2010(22237)
2009(20462)
2008(20198)
2007(18219)
2006(15721)
2005(13494)
作者
(73525)
(62253)
(61450)
(58396)
(38873)
(29956)
(27999)
(24417)
(23333)
(21830)
(21011)
(20681)
(19500)
(19203)
(19181)
(19071)
(18989)
(18188)
(17789)
(17720)
(15563)
(15121)
(15011)
(14253)
(14122)
(13839)
(13731)
(13687)
(12587)
(12458)
学科
(103580)
经济(103465)
(75670)
管理(67603)
(53107)
企业(53107)
(49170)
方法(47192)
数学(42174)
数学方法(41659)
农业(32475)
(25831)
业经(25605)
中国(25542)
(20445)
(20056)
贸易(20050)
(19532)
地方(19268)
(19140)
技术(16216)
(15950)
财务(15904)
财务管理(15863)
企业财务(15033)
(14974)
银行(14913)
环境(14489)
(14359)
金融(14356)
机构
学院(354469)
大学(351413)
(145407)
经济(142644)
管理(137574)
理学(119939)
理学院(118665)
研究(118590)
管理学(116454)
管理学院(115826)
中国(89792)
(82156)
科学(75590)
(72294)
农业(64136)
(63558)
业大(62401)
(60714)
中心(57381)
研究所(55586)
(52888)
财经(51327)
(46823)
(44278)
北京(44188)
经济学(43878)
师范(43691)
(41641)
(41454)
农业大学(40392)
基金
项目(247268)
科学(193647)
基金(180231)
研究(174706)
(160774)
国家(159165)
科学基金(134969)
社会(111372)
社会科(105382)
社会科学(105349)
(98079)
基金项目(95941)
自然(89377)
自然科(87340)
自然科学(87310)
自然科学基金(85761)
(82351)
教育(79546)
资助(72629)
编号(70146)
重点(55986)
成果(55339)
(54388)
(53398)
(51881)
科研(48634)
创新(48523)
课题(47321)
计划(47037)
国家社会(46689)
期刊
(156042)
经济(156042)
研究(93507)
(81437)
中国(65918)
学报(63453)
科学(55742)
农业(54972)
(49082)
大学(47374)
管理(45608)
学学(45278)
(32312)
金融(32312)
业经(31340)
教育(30697)
技术(30050)
(28095)
财经(24397)
经济研究(23366)
问题(22060)
(20906)
(20229)
统计(17584)
世界(17569)
技术经济(17395)
业大(17373)
科技(17336)
(16044)
资源(15864)
共检索到511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熙保  吴方  
推行农业标准化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基本前提,也是规范农户生产行为的有效手段。在阐述合作社对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行为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实证方法,检验参加合作社对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遵从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合作社对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遵从行为和标准化生产程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仍然有效。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合作社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对家庭农场实施标准化生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参加合作社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农场主,对种植非粮食作物、拥有更多耕地、使用互联网、遇到过技术难题和非示范类家庭农场的影响显著且影响效应更大。基于此,各级政府应鼓励家庭农场加入或牵头成立合作社,并促进家庭农场提高标准化生产意愿和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着关键性的转型选择,急待实现从小农经济向规模经济的根本性转换。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不同区域135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分析,家庭农场以其特有的本土性和稳定性更强、更具规模理性的比较优势,正在成长为我国农业转型中最具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的同时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目标的最优选择之一。从总体上判断,目前我国家庭农场正处于初始起步的关键期,亟待强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创新予以有效的发展支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文霞  杜志雄  郜亮亮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稳步推进中国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探索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进行研究和及时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全国家庭农场追踪监测数据,检验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对家庭农场这种经营主体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行为的因素后,2016年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农场加入合作社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没有实施收储制度改革地区的玉米农场。这是因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由原先的国家指定收购转为市场主体自主收购,生产者必须随行就市销售玉米,从而面临市场销售问题,而加入合作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降低销售风险。因此,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激发了农业生产主体的市场化行为,反映真实供求关系的市场机制开始对生产和需求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薛永基   薛艳金   张园圆  
本文基于江苏、江西和陕西3个省892家种植类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使用Super-SBM模型构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分析框架,并采用Logit模型分析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影响因素。本文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建反事实假设,估算加入合作社对家庭农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处理效应,并基于回归调整方法验证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经营年限、劳动力规模对其加入合作社具有正向作用,家庭农场经营者务农经历、家庭农场注册商标与拥有高标准农田对其加入合作社具有负向作用。加入合作社后,家庭农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加入合作社对家庭农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作用路径,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成本压力、收益激励、组织规范和绿色意识。从驱动因素看,经济机制相较于管理机制更能驱动家庭农场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宝玉   刘婷  
本文在探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两种理论观点之争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系统考察了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加入合作社能够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推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经测算,当前中国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为188亩,因而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仍有扩大的空间。其次,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存在异质性,收入水平高、社会资本水平低和自有机械化水平低的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更明显。再次,加入合作社扩大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主要来自内部服务获取机制和外部资源获取机制,且合作社所提供的销售服务和金融支持对家庭农场经营规模扩大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最后,耕地细碎化程度负向调节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的规模扩大效应,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加入合作社的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本文的研究为推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其与合作社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芳  张应良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加快完善新型生产经营体系的关键。该文选择家庭经营体制下农业生产特点的两类具有代表性的主体(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重庆地区两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以及二者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旨在呈现两类主体现阶段发展新特点,并针对两类主体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异质性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应根据两类主体不同的发展特点做出差别化的制度安排和倾向性的扶持政策,以助推重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稳步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绍亭  周霞  周玉玺  
[目的]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旨在厘清技术、规模对农场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各类型家庭农场短板,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山东234个家庭农场数据为例,运用DEA模型对家庭农场全样本及纯种植、种养结合、种植兼休闲、种养兼休闲4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首先,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 170,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 235和0. 786,规模效率相对充分纯技术效率不足是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种养结合类农场发展势头较好,纯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滞后且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低,种养兼休闲类农场的规模效率最低。[结论] 4类农场差异明显,应降低生产技术使用门槛,引导农场主参加职业教育,提升纯种植类农场纯技术效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土地流转的降费提效,改善种养兼休闲类农场规模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建仿  贾艳辉  谭秋云  
农地确权的实施能否发挥产权稳定预期优化家庭农场的内外部治理机制从而降低其生存风险?根据农地产权权能结构—治理机制的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后形成的家庭农场的联合主义权能结构和半市场化治理降低了其生存风险,但需要完善的法治保障和体制机制。基于2013—2018年全国开展的农地登记确权工作,利用家庭农场微观样本数据,采用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模型,实证考察了农地确权对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影响及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农地确权的实施可以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2)农地确权对东部地区、个人独资型、资产规模大、资产负债率高、融资约束较高等类型的家庭农场生存风险降低作用更好。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地确权政策来盘活经营权和激活生产要素流动,并完善法治保障和体制机制,从而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杰  胡子豪  熊学萍  
农地抵押贷款政策的实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投资效率影响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并有助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2013—2018年17977个家庭农场共计30449个微观样本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农地抵押贷款政策的实施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农地抵押贷款政策显著提升了家庭农场的经营绩效,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农地抵押贷款政策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投资效率来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农地抵押贷款政策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这一效应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以及规模较小和运营较好的家庭农场发挥得更好。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农地抵押贷款政策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绩效提供了一些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微  刘勇  
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农场债务杠杆率的影响,有助于防范家庭农场潜在的债务风险,从而实现家庭农场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4—2018年县域数据与家庭农场微观数据相匹配,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农场债务杠杆率的影响、传导机制以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降低了家庭农场债务杠杆率,有效防范了家庭农场潜在的债务风险。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了结论的可靠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供便利化的支付服务降低了家庭农场债务杠杆率;数字普惠金融降低家庭农场债务杠杆率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其对中西部地区及成熟型、高利润率和高资产周转率的家庭农场作用效果更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永富  曾铮  王玲娜  
家庭农场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代表着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影响了家庭农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以浙江省13个县、区136个家庭农场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土地制度、人员素质、农场用工、政策法律和生产集群是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加强教育培训、注重示范引领、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强化政策导向、加强立法工作、健全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方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品牌创建与应用的主力军。采用1324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品牌农业参与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解决自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PSM结果的稳健程度。研究发现,品牌农业参与能够显著促进家庭农场绩效提升,其中注册自有品牌的家庭农场经营绩效最高;Rosenbaum边界敏感性分析显示,PSM模型选择及其估计结果是稳健的,结论可靠。进一步分析表明,产品质量管控体系规范化、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在品牌农业和农场绩效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家庭农场主不仅要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品牌信誉,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还要加强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生产优质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管控,夯实品牌化经营的基础;政府等相关主体则要加强农业品牌创建的激励和保护,提高农业生产者品牌建设的积极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方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品牌创建与应用的主力军。采用1324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品牌农业参与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解决自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PSM结果的稳健程度。研究发现,品牌农业参与能够显著促进家庭农场绩效提升,其中注册自有品牌的家庭农场经营绩效最高;Rosenbaum边界敏感性分析显示,PSM模型选择及其估计结果是稳健的,结论可靠。进一步分析表明,产品质量管控体系规范化、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在品牌农业和农场绩效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家庭农场主不仅要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品牌信誉,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还要加强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生产优质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管控,夯实品牌化经营的基础;政府等相关主体则要加强农业品牌创建的激励和保护,提高农业生产者品牌建设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展   殷冠羿   魏玮   孙庆芝   李广昊   朱胜浩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发展被视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融入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耦合发展机制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影响机理,并阐述土地整理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家庭农场土地经营面积的现状、过去增加趋势及未来增加意愿,均对其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意愿起正向促进作用。2)土地经营面积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规律,当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达到阈值时,其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概率最高。3)在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企业的促进机制中,土地整理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4)第一产业占比越高、机械化水平越高以及农场发展势头越好的地区,其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显著。因此,应以土地整理和规模经营为引领,推动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的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展   殷冠羿   魏玮   孙庆芝   李广昊   朱胜浩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发展被视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融入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耦合发展机制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影响机理,并阐述土地整理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家庭农场土地经营面积的现状、过去增加趋势及未来增加意愿,均对其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意愿起正向促进作用。2)土地经营面积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规律,当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达到阈值时,其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概率最高。3)在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企业的促进机制中,土地整理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4)第一产业占比越高、机械化水平越高以及农场发展势头越好的地区,其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显著。因此,应以土地整理和规模经营为引领,推动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的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