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3)
- 2023(10451)
- 2022(8671)
- 2021(7966)
- 2020(6521)
- 2019(14272)
- 2018(14130)
- 2017(26966)
- 2016(14655)
- 2015(16000)
- 2014(15982)
- 2013(15853)
- 2012(14545)
- 2011(13221)
- 2010(13380)
- 2009(12492)
- 2008(12518)
- 2007(11564)
- 2006(10299)
- 2005(9406)
- 学科
- 济(60943)
- 经济(60849)
- 业(56951)
- 农(49332)
- 管理(44739)
- 企(35525)
- 企业(35525)
- 农业(32962)
- 业经(21152)
- 方法(21077)
- 数学(18410)
- 数学方法(18243)
- 制(18074)
- 财(16818)
- 技术(16295)
- 中国(15575)
- 体(13295)
- 农业经济(12389)
- 地方(11271)
- 发(11205)
- 学(11049)
- 银(10811)
- 银行(10793)
- 行(10358)
- 策(10027)
- 体制(10022)
- 贸(9988)
- 贸易(9985)
- 融(9876)
- 金融(9874)
- 机构
- 学院(214673)
- 大学(209463)
- 济(91439)
- 经济(89610)
- 管理(81666)
- 研究(73414)
- 理学(70603)
- 理学院(69943)
- 管理学(68899)
- 管理学院(68516)
- 农(57557)
- 中国(56533)
- 农业(43790)
- 科学(43683)
- 京(42875)
- 财(42152)
- 业大(39115)
- 所(37291)
- 中心(34871)
- 江(33813)
- 研究所(33496)
- 财经(32637)
- 经(29649)
- 经济学(27343)
- 农业大学(27042)
- 范(26224)
- 省(26119)
- 州(26029)
- 师范(25953)
- 北京(25887)
- 基金
- 项目(144326)
- 科学(114585)
- 研究(107940)
- 基金(105506)
- 家(92245)
- 国家(91371)
- 科学基金(78166)
- 社会(70831)
- 社会科(66865)
- 社会科学(66849)
- 省(58172)
- 基金项目(56140)
- 自然(48432)
- 教育(47857)
- 自然科(47312)
- 自然科学(47301)
- 划(47237)
- 自然科学基金(46496)
- 编号(43681)
- 资助(40989)
- 成果(35041)
- 制(33416)
- 部(33063)
- 农(32851)
- 重点(32335)
- 发(32057)
- 创(31375)
- 国家社会(29982)
- 课题(29790)
- 性(29549)
- 期刊
- 济(109007)
- 经济(109007)
- 农(63790)
- 研究(61122)
- 中国(48926)
- 农业(43271)
- 学报(35769)
- 科学(33762)
- 财(32861)
- 大学(28466)
- 学学(27505)
- 管理(27348)
- 业经(24002)
- 融(23588)
- 金融(23588)
- 教育(20144)
- 业(19831)
- 技术(19624)
- 财经(16458)
- 问题(15332)
- 农业经济(14778)
- 农村(14674)
- 村(14674)
- 经济研究(14423)
- 经(14058)
- 版(13819)
- 世界(12208)
- 技术经济(11824)
- 科技(11682)
- 业大(11294)
共检索到32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明华 钱杭园
选择浙江省临安市高虹镇雷竹早出高产覆盖技术作为个案 ,从农户的行为特征、技术的认知特征、技术传播的经济条件与体制背景、技术传播方式与社会关系结构和人际互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参与性技术传播机制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农村技术推广过程应充分重视农户的参与作用 ,建立以科技示范户为中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确保信息和技术的有效传播。表 1参 5
关键词:
农村 参与性 技术 传播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莹
口碑是中国农村消费者间最普遍而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过程要素理论和社会系统传播模式理论揭示了农村市场口碑传播过程及其作用机理。农村市场的口碑信息源是意见领袖、市场行家和首要相关群体,口碑传播发生在强联结的社会关系之间,其传播要素的特殊性以及农村市场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交互型人际网络结构和人口构成特点等环境特征共同支持了口碑的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为企业的农村市场营销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农村市场 口碑传播 传播模式 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建华 郭儒鹏
新中农阶层是近几年在农村人口流动和土地流转双重压力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资源禀赋成为村内各阶层间的"缓冲带",并在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彰显出独特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对新中农阶层在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过程中内推和外拉的动力机制分析,得出其具有参与农业技术信息传播、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并给出其具体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
新中农 信息传播 动力机制 实践样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俊锋 罗梦兰 罗贤春
为促进国家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村,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信息链为研究视角,探讨基于信息链层次的单元式效能提升和基于信息链整体的立体式效能提升内容与过程。单元式提升强调事实层的“通达沟通”,数据层的“有效判定”,信息层的“认知输出”,知识层的“习得转换”,智慧层的“场域建构”。立体式提升有“多向度结构”,“精准性内容”和“组合化策略”等维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俊锋 罗梦兰 罗贤春
为促进国家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农村,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信息链为研究视角,探讨基于信息链层次的单元式效能提升和基于信息链整体的立体式效能提升内容与过程。单元式提升强调事实层的“通达沟通”,数据层的“有效判定”,信息层的“认知输出”,知识层的“习得转换”,智慧层的“场域建构”。立体式提升有“多向度结构”,“精准性内容”和“组合化策略”等维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英 王震
科技特派员制度来源于农村基层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科技传播功能与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在界定了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特派员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成和特点,以及该体系的科技传播机制,提出了培育科技特派员推广能力、拓宽科技传播内容和渠道、密切结合产业链开展科技传播、营造良好科技传播政策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传播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柯晓杨
随着农村经济与文化的迅猛发展,农村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信息化程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信息传播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广泛而深刻。作为农村社会子系统的农村教育,同样承受着农村信息场的巨大影响作用,并作出多方面多层次的反应。从信息传播的视野来研究农村教育,既是当前农村教育改革如何顺应农村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迫切需求,也是农村学校切实开展“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农村发展”这项新型工作的必要前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行 翟娜
0引言专利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公司制度并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经济支柱。一方面它授予发明创造人以专利权,使发明人通过对这一技术的独占垄断使用,获取超额利润,不仅补偿了因发明创造所花费的支出,而且能得到高额利润,因而刺激和鼓励了发明创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左停 旷宗仁 徐秀丽
本文深入分析了在当前农业信息化领域内广泛使用的"最后一公里"提法所隐含的意义,并由此对中国农村信息传播理念的不足进行了反思。本文认为,"最后一公里"提法实际上隐含了"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理念。该理念认为:信息是从知识富有的外部传播者单向传递给知识缺乏的农民,信息到达即有效,传播失效的关键原因在于传播渠道不畅等。本文认为,要提高农村信息传播的效果就必须改变这种理念,将农民从"最后一公里"的末端地位提升到"第一公里"的首要地位,以便传播者能够在实际传播活动中真正采用"以农民为中心"的方法,通过与农民长期的互动交流,帮助农民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能力和素质,让农民平等地、全面地参与到农村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玉花 王德海
国外农村发展传播从产生至今经历了进化论、批判论、多元化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当前从事农村发展传播实践的主要是联合国体系下及各发达国家的国际发展组织与援助机构,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机构等也参与到实践当中。农村发展传播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而当前该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对中国农村的发展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崔凯 冯献
[目的/意义]城镇化加速推进影响着各类要素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利用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向农业农村汇集,对于推进城乡信息的共享、交流、协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前瞻性地从农村信息供需两方面系统梳理了农村信息传播的国外前沿研究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接受、传播模式以及地区案例等内容。[结果/结论]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农村信息传播领域研究,要把握国外多维度、多学科的理论前沿,结合国情和城乡发展目标,在理论适用性和政策针对性方面开展具体实
关键词:
农村信息传播 信息接受 传播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杨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媒介生态环境,良好的媒介生态在和谐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研究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媒介传播,能够利用生态学理论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传媒问题进行解读,总结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传媒特征、发展规律及存在问题,从而找到利用传媒活动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发展的策略。鉴于此,由徐晓红、
关键词:
媒介传播 农村生态文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静
对西部12个省(市、区)的2024名农户进行调查发现,在传播市场、科技、政策、生活及文娱等信息方面,现有各类媒介的传播效果均处于中等水平。在满足度上,农户认为通过网络和电视获取信息最方便;在理解度上,农户认为政府传递的科技信息最浅显易懂、亲友传递的娱乐信息最易引发共鸣;而在信奉度上,农户最相信电视上播放的政策信息和政府组织提供的市场及科技信息。
关键词:
信息传播 传播效果 农村地区 西部地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顺聪 黄永红
新技术、新思想的产生不易,被采纳也不易。即便是很有利的技术、思想、发明、政策等,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更是一个挑战。本文从中国农村的社会互动为切入点,分析它的特点及其主要形式,探讨其互动所形成的人际传播网络。如何更好的实现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这需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同时也需要理解中国农民传统习惯之下的人际互动与人际传播。
关键词:
中国农村 社会互动 人际传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印军 杨瑞珍 尹昌斌 胡清秀
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面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农民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的现状,加强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就显得更加重要。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事业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如体系不健全、科普工作不规范等。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农技推广体系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需采取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人才培养等措施。
关键词:
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 对策 西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