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6)
- 2023(12694)
- 2022(11150)
- 2021(10720)
- 2020(8844)
- 2019(20634)
- 2018(20755)
- 2017(39174)
- 2016(21753)
- 2015(25013)
- 2014(25317)
- 2013(24467)
- 2012(22274)
- 2011(19935)
- 2010(20198)
- 2009(17989)
- 2008(17144)
- 2007(14899)
- 2006(12897)
- 2005(11198)
- 学科
- 济(75429)
- 经济(75340)
- 管理(60994)
- 业(54153)
- 企(45630)
- 企业(45630)
- 方法(34802)
- 数学(29568)
- 数学方法(29120)
- 农(21531)
- 中国(21243)
- 学(18329)
- 财(18300)
- 业经(17609)
- 地方(17538)
- 理论(17354)
- 环境(16481)
- 教育(15807)
- 农业(14258)
- 和(14239)
- 制(14108)
- 划(13160)
- 贸(13094)
- 贸易(13084)
- 教学(13072)
- 技术(13032)
- 易(12665)
- 务(11970)
- 财务(11903)
- 财务管理(11884)
- 机构
- 大学(299651)
- 学院(295806)
- 管理(116375)
- 济(104534)
- 经济(101619)
- 理学(101214)
- 理学院(99991)
- 管理学(98023)
- 管理学院(97511)
- 研究(95423)
- 中国(67591)
- 京(65153)
- 科学(61931)
- 所(47139)
- 财(46972)
- 范(44989)
- 农(44885)
- 业大(44820)
- 师范(44600)
- 中心(43882)
- 江(43559)
- 研究所(43247)
- 北京(41355)
- 财经(38084)
- 师范大学(36084)
- 州(35998)
- 院(35094)
- 农业(35042)
- 技术(34561)
- 经(34486)
- 基金
- 项目(206567)
- 科学(161134)
- 研究(155059)
- 基金(145240)
- 家(125547)
- 国家(124416)
- 科学基金(106957)
- 社会(92875)
- 社会科(87614)
- 社会科学(87587)
- 省(82790)
- 基金项目(78428)
- 教育(74429)
- 自然(70275)
- 划(69909)
- 自然科(68557)
- 自然科学(68538)
- 自然科学基金(67263)
- 编号(66173)
- 资助(59260)
- 成果(54498)
- 课题(46531)
- 重点(46173)
- 部(44830)
- 发(43575)
- 创(43090)
- 大学(40519)
- 项目编号(40472)
- 创新(39835)
- 科研(39175)
- 期刊
- 济(115161)
- 经济(115161)
- 研究(87097)
- 中国(63546)
- 教育(53053)
- 学报(46557)
- 科学(42661)
- 管理(41976)
- 农(40271)
- 大学(36242)
- 财(35441)
- 学学(32389)
- 农业(28806)
- 技术(28802)
- 图书(20375)
- 融(19644)
- 金融(19644)
- 业经(19370)
- 财经(17249)
- 经济研究(16714)
- 科技(15521)
- 业(14928)
- 问题(14686)
- 经(14572)
- 资源(14239)
- 理论(14079)
- 版(13836)
- 书馆(13672)
- 图书馆(13672)
- 实践(13209)
共检索到428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曹俏俏 张宝辉 梁乐明
为寻求教育学研究生课程自身形态上的突破,本着"以‘学习科学’之名,行‘学习科学’之实"的理念,研究者扎根于N大学教育研究院"学习科学导论"(双语)研究生课程的现实情境,试图以学习科学代表性方法论设计研究为指导,历经近三年的三轮迭代循环,应用已有研究成果形成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框架,逐步建构和完善参与式学习环境。参与式学习环境是一种促进学生通过参与真实实践活动而实现有效学习的支持性环境,学生作为"共同设计者"与教学团队协作设计和实施教学,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参与式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多机会以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并发展其专业身份。为了探明参与式学习环境的有效性,研究者综合采用课堂观察、视/音频记...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曹俏俏 张宝辉 刘永贵 梁乐明
作为高等教育最大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教育活动提出建议,在改善自身学习体验的同时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裨益。基于此,研究者邀请2012年春季学期修习"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9名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参与课程设计,充分利用学生智力资源以提升课程质量和学习体验。在设计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研究者通过课堂反馈、网上讨论、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反思周记等多种途径,获取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设计意见和建议,并不间断地根据学生观点对课程设计与实施做出调整。研究结果显示,全体学生均对"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这一理念表示赞同;近50%的学生意见在课程中实现或部分实现;学科知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秀琴 韩民丽
提出了促进研究生外语学习自主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即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同时融入学习策略的培训以便为学生提供进行自主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为独立、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实验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研究生的外语学习自主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提高研究生口语技能方面颇有成效。
关键词:
英语学习 自主学习 课程设计 学习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海峰 王炜
在线学习环境中人机分离的问题一直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和探讨,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和Unity3D引擎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契机。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笔者探讨了在线学习环境从离身性向具身性设计范式的转变,提出了"具身认知在线学习环境开发框架"和相应的设计原则,依据开发框架和设计原则进行了小学英语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和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身认知学习环境比网页版式的学习环境更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实践研究也显露出"开发框架"和"软件系统"等的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后续研究中继续解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文光 卢苇
研究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将传统教学设计方法中关注行为表现的各种分析和设计技术,与活动理论关注真实教学情境脉络的分析与设计思路结合起来。本文在剖析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出发探索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思路,并力图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知识的传递与接受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设计共同融入到研究性学习环境的设计之中。
关键词:
学习环境设计 研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学习环境设计"属于"设计科学"的范畴,拥有设计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视点是学习者中心、知识中心、评价中心和共同体中心。"学习环境设计"意味着一系列颠覆"应试教育"的观念与体制的行动课题——颠覆知识掌握的价值,颠覆学科教育的目标序列,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最终使得中小学的课堂从"教"堂转型为"学"堂。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麒 许亚锋 李锦昌
在学习科学和新技术的影响下,学习空间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针对当前一些学习空间项目存在的使用效率低、未充分发挥空间优势等问题,本文提出在现有设计范式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用户的参与式设计。在参与式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提出学习空间应该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尊重用户选择的权利、提升兼容性、高度灵活性等8条参与式设计原则,并提出了一个由设计原则层、关键步骤层、设计阶段层和具体维度层组成的参与式设计框架。根据该框架,学习空间需要通过一系列逐步逼近最佳设计的迭代式活动来增强其可用性。
关键词:
学习空间 参与式设计 设计原则 设计框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裴新宁
本文以对课堂中科学探究活动的研究为基础,提出设计促进科学探究的"实习场"的观点以及实习场设计的基本框架:问题—目标—工具/资源—脚手架,对各个要素分别进行了探讨,并为教师设计教学的脚手架提供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
实习场 学习环境 科学探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志海 刘涵彬
基于研究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划分研究生的培养类别,对每个类别采取不同方式的培养方法。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能够针对个体的需求和学习能力的高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研究生的个人发展以及高等院校物流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研究生 学习能力 差异化培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宋鸿陟 司国东
知识和意义的建构绝不仅是学习者的个体行为,而是依赖于学习环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互动的整体。但无论是基于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环境,还是基于技术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都未充分考虑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交流与互动,存在生态失衡的现象。为解决现有学习环境中存在的生态失衡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文化生态学习环境设计方法。本文则应用这一理论设想展开了实践研究,介绍了如何搭建具备文化生态特征的网络学习共同体,阐述了共同体的文化生态系统设计、共同体规则、学习情境、学习文化、生态平衡问题以及共同体的学习成效。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学习环境 学习共同体 实践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玲芳
本文从研究生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出发 ,论述了课程学习的必要性 ,提出要正确认识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点 ,客观分析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 ,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梅 张彬
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实验软环境的调研发现: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师门或同学关系、实验室管理模式等因素,对研究生的科研进展和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导师加强对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团队管理与对其进行学术指导同样重要和迫切;"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对研究生创造性学习具有积极意义,有效补充或增强导师的指导效果。
关键词:
软环境 学习模式 共同体 同伴互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莉兰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完美结合,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发生了彻底变化。针对传统学习环境与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的差异,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策略有: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动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建丰富的学习资源,确保有效的语言输入;建立有效的教学测试体系。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学习环境 大学英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超
笔者以资源配置为切入点,选择视频公开课为"基础物种",通过对当前视频公开课程应用现状及个人学习环境需求的调查分析,对个人学习环境进行了设计和研究。目的是探索个人学习环境的应用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视频公开课 个人学习 环境设计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颖博 刘革平 谢涛
文章针对目前网络化探究式学习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结合Secondlife虚拟环境和Mloodle学习平台的优势,设计了基于Secondlife的探究式学习环境,并阐述了该环境的技术实现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大数据环境下iSchools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案例研究——以匹兹堡大学为例
地方本科高校环境设计类课程“以赛促学”教学方法探究——以《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为例
“四维十要素”博士研究生研讨课程的研究与设计——以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类博士生“营销前沿精读”课程为例
英国顶尖大学研究生建构式课程的实践逻辑——以帝国理工学院为例
美国公立大学研究生课程审查制度研究——以华盛顿大学为例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布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析——以信息学系研究生课程为例
行为科学方法与园林环境设计
“新常态”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以福州大学为例
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提升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活动理论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