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3)
- 2023(9374)
- 2022(7881)
- 2021(7561)
- 2020(6135)
- 2019(13946)
- 2018(13578)
- 2017(25665)
- 2016(13764)
- 2015(15860)
- 2014(15318)
- 2013(15207)
- 2012(14494)
- 2011(13486)
- 2010(13362)
- 2009(12274)
- 2008(12430)
- 2007(11410)
- 2006(10466)
- 2005(9241)
- 学科
- 济(58872)
- 经济(58707)
- 管理(39729)
- 业(36217)
- 企(30634)
- 企业(30634)
- 方法(24306)
- 中国(21342)
- 数学(19398)
- 数学方法(19241)
- 农(17866)
- 业经(14418)
- 财(13435)
- 制(12988)
- 贸(12904)
- 贸易(12895)
- 易(12690)
- 学(11429)
- 农业(10954)
- 和(10939)
- 地方(10701)
- 理论(9825)
- 策(9783)
- 银(9507)
- 银行(9485)
- 划(9409)
- 行(9242)
- 环境(9170)
- 体(9131)
- 融(8676)
- 机构
- 大学(201402)
- 学院(198008)
- 济(88193)
- 经济(86620)
- 研究(77934)
- 管理(73276)
- 理学(62118)
- 理学院(61390)
- 管理学(60486)
- 管理学院(60103)
- 中国(59744)
- 京(44937)
- 科学(44407)
- 财(39865)
- 所(38998)
- 研究所(35348)
- 中心(33992)
- 农(33939)
- 财经(31445)
- 江(29586)
- 北京(29096)
- 经(28873)
- 院(28194)
- 经济学(27942)
- 业大(27255)
- 农业(26619)
- 范(26480)
- 师范(26176)
- 经济学院(24912)
- 财经大学(23603)
- 基金
- 项目(129478)
- 科学(102704)
- 研究(95972)
- 基金(95968)
- 家(85184)
- 国家(84487)
- 科学基金(70914)
- 社会(64516)
- 社会科(60099)
- 社会科学(60080)
- 基金项目(48875)
- 省(46525)
- 教育(44368)
- 自然(43817)
- 自然科(42798)
- 自然科学(42783)
- 自然科学基金(42103)
- 划(41347)
- 资助(39996)
- 编号(37262)
- 成果(32210)
- 部(30994)
- 重点(30210)
- 发(28251)
- 国家社会(27505)
- 课题(27356)
- 中国(26823)
- 教育部(26760)
- 创(26347)
- 创新(24730)
共检索到315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开杰
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在此期间,社会安全网的建设完善与否不仅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更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分析中国社会安全网的建设过程,评估社会安全网的状况,本文认为,中国社会安全网的未来走向或者战略选择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力量,通过多元主体的互动逐步迈向善治,实现从政府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建立责任分担的社会风险防御机制,提升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机会与能力,消除社会隔阂、实现社会整合。
关键词:
社会安全网 社会政策 弱势群体 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玲
社会安全网,由具有保险、救助和服务等防范风险功能的正规和非正规制度构成。安全网的组合、保障项目的覆盖面和保护水平等等,既取决于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自然地理状况等因素,又取决于政府的干预程度。转型国家的社会保护措施负有沉重的政治使命,此时的安全网只能以应急措施与制度建设并进的方式进行重构,以便维持最低水平的经济安全和最低限度的社会公平,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千芮 陈华帅
文章对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内涵进行量化,从覆盖度、密集度和水平度3个维度构建了中国社会保障安全网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宏观数据,采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精准、多维测算社会保障安全网水平。结果表明:(1)中国社会保障安全网水平逐年提升,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完善,但不同地区和不同省份2000—2020年社会保障安全网发展速度存在显著差异。(2)从空间分布来看,社会保障安全网高水平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低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3)中国社会保障安全网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空间正自相关性显著,且这一正相关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弱。(4)社会保障安全网能够显著促进人口流动、提高就业率以及促进地区创新,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最后,为解决空间异质性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应从优化布局、强化激励、监测评估等方面展开探索,以解决社会保障安全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左停 徐秀丽 齐顾波
本文将贫困与风险相联系,认为贫困是一个静态的、容易具体描述的现象,是标;而风险则是动态的,难以预知的,是本。风险—脆弱性—贫困是认识贫困现象的一个重要视角,因而也为反贫困战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构建社会安全网,阻隔或切断风险与贫困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降低或消除穷人的脆弱性。本文在对社会安全网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构建社会安全网的迫切性和时机条件,最后提出了构建社会安全网的若干设想。
关键词:
脆弱性 风险 社会安全网 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平
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与支持,失地农民面临着失业、养老、疾病等诸多风险,极易沦为新的城市贫困群体。鉴于此,本文从政府、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探讨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构建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以期政府作出缓解和消除各种风险对失地农民基本生计安全的威胁之对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十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赟宏 蒋海
金融安全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防止银行挤兑和危机蔓延的同时,削弱了市场纪律,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影响金融稳定。目前我国金融安全网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情,加快制定我国金融安全网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加强银行业市场纪律,以构建我国激励相容的金融安全网。
关键词:
金融安全网 最后贷款人 存款保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冰川 董晓霞
本文从奶农"倒奶"的社会现象入手,以国内乳品市场及乳业安全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乳品进口对国内乳品市场的冲击影响,并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逻辑上看,本文首先将影响乳品进口的贸易因素与其他的市场因素进行了剥离,并对冲击影响的贸易前提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启动中国乳品进口特殊保障机制或贸易救济措施的充分必要条件,此条件的重要目的在于避免滥用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利用一般均衡模型具体分析了乳品进口对中国奶牛养殖与乳品加工两个行业的具体影响,比较模型结果与现实情况,量化了比较静态条件下乳品进口对中国奶牛养殖的冲击。最后,提出了以构建奶业安全网为契机、循序渐进地构建中国农业安全网的设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巍 吴林海
网民作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核心主体,其参与行为直接影响舆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网民对食品安全事件负面报道的关注度,对政府"快速调查网民质疑的行为"的评价,对政府"及时回应行为"的评价等是影响其舆情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引导,完善与发挥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提高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情 安全监管 新闻媒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便是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的,“三农”问题始终作为社会不和谐的音符存在。农业一直都是弱势产业,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农民一直都足弱势群体,但在全国人口中占有绝对高的比例,农村一直都是薄弱环节,但在社会稳定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尽管“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但又不容回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宗怡 冀勇鹏
通过分析新西兰的市场监管模式和德国的私人存款保险与传统监管相结合的模式 ,探讨了其经验对建立我国民营银行安全网的借鉴意义和借鉴的可行性。
关键词:
民营银行 监管 存款保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玲
转型时期的扶贫计划与社会安全网朱玲在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中,以往的计划经济国家校正扭曲的价格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变更效率低下的企业制度、就业和工资制度,因而使隐形的通货膨胀和就业不足的压力变成了公开的难题。对此,转型国家的反应,首先是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在极大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涉及失业、工作岗位转换、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优化等问题,如何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社会保障安全网)的产生、发展与技术创新及产业革命密不可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的影响日趋凸显。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人类需要解决技术进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驱动带来的社会和经济转型及其社会问题。人类必须适应这些新变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面对人工智能这个不能绕开的技术创新问题,需要把人工智能的技术开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对齐;把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政策与相应的社会政策,包括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对齐;把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与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对齐,推动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为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千芮 黄序阳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中国27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微观家庭数据相匹配,从覆盖度、密集度和水平度三个维度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保障安全网能够显著提升家庭总消费,尤其对家庭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个体收入以及不同工作性质中存在显著异质性。(3)从个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完善显著减少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加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消费水平。(4)从地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安全网通过优化消费环境、降低医疗价格释放家庭消费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