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
- 2023(814)
- 2022(628)
- 2021(550)
- 2020(450)
- 2019(929)
- 2018(829)
- 2017(1729)
- 2016(830)
- 2015(886)
- 2014(824)
- 2013(813)
- 2012(755)
- 2011(740)
- 2010(704)
- 2009(598)
- 2008(544)
- 2007(468)
- 2006(364)
- 2005(353)
- 学科
- 济(5990)
- 经济(5988)
- 管理(2005)
- 地方(1986)
- 方法(1755)
- 数学(1701)
- 数学方法(1694)
- 业(1631)
- 地方经济(1530)
- 关系(1343)
- 农(1194)
- 中国(1137)
- 企(999)
- 企业(999)
- 环境(967)
- 经济关系(965)
- 农业(932)
- 业经(881)
- 贸(874)
- 贸易(873)
- 易(830)
- 区域(809)
- 域(809)
- 对外(807)
- 发(770)
- 外经(712)
- 对外经济(706)
- 划(615)
- 产业(607)
- 学(605)
- 机构
- 大学(12405)
- 学院(12226)
- 济(6453)
- 经济(6373)
- 研究(5016)
- 管理(4938)
- 理学(4427)
- 理学院(4377)
- 管理学(4322)
- 管理学院(4305)
- 中国(3469)
- 科学(2875)
- 京(2494)
- 所(2382)
- 研究所(2250)
- 农(2170)
- 中心(2137)
- 财(2052)
- 经济学(2042)
- 院(1933)
- 经济学院(1880)
- 业大(1814)
- 财经(1792)
- 范(1764)
- 师范(1756)
- 科学院(1692)
- 农业(1677)
- 经(1618)
- 经济管理(1550)
- 师范大学(1517)
共检索到16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翔峰
区域组织的合作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在其他领域尤其是投资领域的合作更为广泛。欧盟东扩后,其国际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内和区域外的投资趋向都出现了一些变化,因此对我国的外资利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凌燕 李众敏
在亚太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一直进展缓慢,直到最近,亚太的经济合作才出现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美国不仅与东盟10国签订了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还与韩国、澳大利亚开始贸易自由协定的谈判,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参与东亚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密切关注的。文章基于GTAP模型对美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路径进行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不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弊大于利,而参与则是利大于弊。中国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最优策略;二是要注意美国的扼制策略,积极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
关键词:
东亚 区域合作 贸易自由化 GTAP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锡平
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相对欧洲与北美日益成熟和扩大的区域集团化趋势,东亚的区域合作机制显得零散而脆弱。作为东亚地区日益开放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崛起不仅会影响东亚的振兴,同时也会受东亚地区各种经济、政治、安全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积极参与并推进东亚区域合作,通过寻求共同利益达到“双赢”和“共赢”,以获取自身发展的最适环境,是中国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鄂冰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积极参与各类经济合作,对外贸易取得惊人成绩。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外贸易额大幅缩减,东北亚区域贸易合作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得不催促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国贸易发展的新方式。本文从对外贸易的视角,探讨了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趋势的前提下,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志刚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争夺中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利用地缘优势,积极与中亚国家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并构建合作平台,应加强研究。企业是参与新疆与中亚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微观主体,也是争夺中亚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的角度探讨中国新疆参与中亚次区域合作中的企业合作模式与思路,为企业进入中亚市场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中亚次区域合作 模式 中国新疆企业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义敢
本文论述了积极参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实施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它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大开放,有利于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有利于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有利于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 合作 西部 开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是南亚地区7国根据《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于1985年12月8日正式成立的次区域性合作组织。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比较贫困的地区。它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1/4,但国民生产总值却只占2%,7国的人均收入在350美元以下。在南亚7国中,孟加拉国、尼泊尔、马尔代夫和不丹属最不发达国家;印度虽然在独立以后发展较快,但它和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一样,也是人均收入很低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邢凯旋 邓光娅
中国和拉美不具备地缘优势、价值观认同、文化渊源等先赋性信任的基础,双方通过官民结合,多边与双边兼顾外交建立了交往性信任关系。而美国因素、拉美原因、中拉经贸都可能对双方关系造成负面影响。需塑造共同利益、创新合作模式、加强软实力建设,强化双方的信任关系,形成中拉区域意识,推动双方展开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
关键词:
中拉 区域合作 信任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朝翰 韩丹
目前,全球经济虽企稳向好,但博弈竞争日益激烈。在全球化进程放缓,全球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的大变局下,东北亚区域发展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北亚论坛》继续搭建东北亚高端学术交流和沟通协调的平台,期待与各国学者通过交流对话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在世界变局中把握发展大势,为东北亚和平发展大计提供智库支持。为此,《东北亚论坛》在2018年第1期特别组织三位外国优秀的智库学者撰文,就“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中面临的大国协调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东盟共同体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次区域合作是特定区域内几个国家陆域相邻地区在经贸、社会、安全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的多边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功能性领域合作为重点,核心是经贸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合作。我国参与的三个亚洲次区域合作涵盖了与我国接壤的13个发展中国家,既是推进"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民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向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这一目标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所做的《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提出,目前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强调要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这为中国学术界开展合作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民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向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这一目标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所做的《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提出,目前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强调要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这为中国学术界开展合作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平静
欧洲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欧洲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分析其成功经验,跨区域合作模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特色聚焦1975年2月,欧洲各国部长级委员会决定成立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负责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中国的区域发展经历了从区域发展、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协调发展战略几个阶段。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处于动力转换期的区域发展呈现区域分化、多极多点、产业转移加速的特点。本文提出,在新时期加快区域发展,区域合作是重要的推进途径,且未来合作将向大范围、大空间、跨行政区的纵深方向发展。据此,本文提出四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常态 区域合作 机制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中国的区域发展经历了从区域发展、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协调发展战略几个阶段。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处于动力转换期的区域发展呈现区域分化、多极多点、产业转移加速的特点。本文提出,在新时期加快区域发展,区域合作是重要的推进途径,且未来合作将向大范围、大空间、跨行政区的纵深方向发展。据此,本文提出四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常态 区域合作 机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