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3)
2023(13225)
2022(11715)
2021(11004)
2020(9314)
2019(21305)
2018(21475)
2017(40732)
2016(22768)
2015(25759)
2014(25579)
2013(25618)
2012(23657)
2011(21534)
2010(21614)
2009(19893)
2008(19271)
2007(17134)
2006(15346)
2005(13578)
作者
(69997)
(58333)
(57763)
(54994)
(36866)
(28270)
(26099)
(22976)
(22277)
(20827)
(19934)
(19710)
(18674)
(18505)
(18165)
(17919)
(17915)
(17112)
(16840)
(16506)
(15010)
(14560)
(14381)
(13482)
(13316)
(13187)
(13088)
(12902)
(12004)
(11831)
学科
(87315)
经济(87208)
(65402)
管理(58341)
(48261)
(44058)
企业(44058)
方法(36796)
农业(32092)
数学(31723)
数学方法(31324)
(23575)
业经(23177)
中国(22842)
(19991)
地方(18662)
(17898)
(14937)
贸易(14927)
(14503)
环境(14152)
理论(13958)
技术(13656)
(13458)
(13235)
银行(13160)
(13027)
(12843)
(12794)
(12581)
机构
学院(322813)
大学(322581)
管理(123995)
(121380)
经济(118536)
研究(113976)
理学(107455)
理学院(106192)
管理学(104124)
管理学院(103600)
中国(84710)
(82199)
科学(76852)
(70038)
农业(64038)
业大(61932)
(60229)
研究所(55218)
(52924)
中心(52684)
(49903)
北京(43741)
(42450)
财经(41951)
师范(41893)
(40500)
农业大学(40386)
(39756)
(39470)
(38228)
基金
项目(225368)
科学(173956)
基金(161334)
研究(159300)
(143702)
国家(142424)
科学基金(119673)
社会(96391)
社会科(90629)
社会科学(90599)
(90457)
基金项目(86156)
自然(81103)
自然科(79107)
自然科学(79079)
自然科学基金(77669)
(75834)
教育(71535)
资助(66445)
编号(65823)
成果(53413)
重点(50864)
(48816)
(48338)
(46340)
课题(45129)
科研(43848)
计划(43759)
创新(43288)
(41790)
期刊
(139773)
经济(139773)
研究(91003)
(82482)
中国(66080)
学报(64847)
农业(56041)
科学(55991)
大学(48108)
学学(45608)
管理(41913)
(37691)
教育(35552)
(29106)
金融(29106)
业经(27631)
(26853)
技术(26511)
业大(19740)
(19700)
财经(19440)
问题(19372)
经济研究(18982)
图书(18387)
科技(17237)
(16413)
农业大学(16366)
理论(15566)
技术经济(15045)
资源(14864)
共检索到478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佩  王轲  张伟  杜丽璞  叶兴国  
农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病原细菌,携带具有天然转基因功能的Ti质粒或Ri质粒,能将一部分遗传物质插入到寄主植物的染色体上,使其稳定遗传和表达,赋予植物新的性状。所以农杆菌作为最有效的转化媒介,已被广泛应用于多数双子叶植物和部分单子叶植物转基因研究。虽然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转基因沉默几率小,插入基因拷贝数少等优点,但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一系列农杆菌蛋白和植物蛋白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外源基因的转入和整合。植物相关蛋白在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植物根钙粘附蛋白和类玻连蛋白等参与农杆菌附着于植物细胞表面的过程;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暴志茹  包满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是现代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农杆菌转化法具有外植体基因型依赖性,使得一些顽抗物种很难获得转化植株,有效利用参与转化过程的植物基因是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的可能路径。VIP1是一种bZIP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免疫应答反应,但最近研究发现激活VIP1蛋白会促进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过程,通过优化植物组织培养条件,增加植物体内VIP1的表达量可以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总结植物与农杆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将为提高植物转化效率提供新的策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邵若玄  沈忆珂  周文彬  方佳  郑炳松  
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家族庞大,种类繁多,包括全转运子和半转运子等2种类型。全转运子的核心单元包括2个核苷酸结构域(NBD)和2个跨膜结构域(TMD),而半转运子只含有1个膜结构域(MSD)和1个NBD。植物ABC转运蛋白不仅参与植物体内激素、脂质、金属离子、次生代谢物和外源物质的运输,并且有利于植物与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和植物体内离子通道调控等重要的生理过程的进行,是一类重要的跨膜运输蛋白家族。HUGO系统中ABC家族分为A~H 8个亚族,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促进了ABC转运蛋白的研究与发现,近几年已从多种植物中克隆了不同亚族的基因并研究其表达与功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歧存  麦康森  刘永坚  谭北平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fish meal need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quantity of fish catching decreases gradually. Fishmeal is a limited feed resource, and serious concern exists on the future availability of this feedstuff for incorporation in fish diets. Undoubtedly, f...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倩  任育军  黄晨星  缪颖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中WHIRLY2蛋白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与实践,重点阐述了WHIRLY2在调控植物叶片衰老、花粉管活力以及角果发育等方面的一些进展,以期为植物中WHIRLY2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邢浩然  刘丽娟  刘国振  
细胞是生命形式的基本组成单元,各种蛋白质按照其功能有序地分布在细胞的每个分区中。植物细胞的主要分区包括细胞膜和其他内膜系统、细胞核、细胞质以及位于其中的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各种细胞器。植物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是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内容。主要的植物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技术包括:融合报告基因定位法、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法、蛋白质组学定位技术以及共分离标记酶辅助定位法,而生物信息学预测也成为亚细胞定位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高通量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构建定位数据库积累了数据。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有亚细胞定位信息的蛋白质已经超过4 000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冰  李晶  梁宏闪  陈义杰  李艳  李斌  
为满足未来食品供应的可持续性以及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需求,近年来植物蛋白肉制品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尽管目前已经制备出具有纤维质感的植物蛋白肉制品,但还不具备与动物肉组织相同的营养和感官属性,这也是植物蛋白肉制品结构设计的最终目标。本文阐述了动物肉组分的结构和功能,综述了植物蛋白肉制品的原料组成和加工技术,对比了植物蛋白肉制品与动物肉的差异。最终,从优化植物蛋白纤维化技术、开发新型蛋白质资源、构建脂肪组织与结缔组织等效物和调控特征风味等结构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构建植物蛋白肉制品需要探索的方向,以期为新型植物蛋白肉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军  李晓宇  阮燕晔  
蔗糖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之一,也是绝大多数高等植物体内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的主要形式。蔗糖转运蛋白在介导蔗糖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及分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从31种双子叶植物和6种单子叶植物中克隆到83个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前人主要是从整体角度对蔗糖转运蛋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未研究过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蔗糖转运蛋白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主要介绍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蔗糖转运蛋白的基因克隆、分类、系统发生、结构、分布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兴国  王新敏  王轲  杜丽璞  林志珊  徐惠君  
农杆菌介导是目前转基因植物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不同植物间利用农杆菌转化的转化效率差异很大,高效农杆菌转化体系对于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和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基因型、外植体及其生理状态、农杆菌菌株、培养基成分、共培养条件等。对于一些难转化的植物来说,辅助因素对转化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一些辅助因素及其作用,包括植物材料微创伤处理和干燥处理、培养基中抗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使用、农杆菌中额外拷贝Vir和植物细胞中VIP(VirE2 interacting protein)过表达、载体上核基质附着序列引入等,以期为进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婉珍  田发安  任育军  缪颖  
植物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包含遗传信息的半自主性细胞器,它们的功能同时受到自身和细胞核遗传信息共同的调控.三角状五肽(PPR)蛋白是一类含有三角状五肽重复结构的核基因组编码蛋白的大家族.植物中的PPR蛋白通常定位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并对这些细胞器基因组转录的RNA进行编辑和修饰,参与许多重要的组织发生和器官形成过程的调控,同时也参与了植物对内外环境变化过程的响应等.因此,PPR是研究植物中细胞器功能和核质互作机制的热点.依据PPR蛋白基序的种类和排列方式,将植物中的PPR分为两大亚类:P类和PLS类.P类由经典的35个氨基酸基序排列组成,主要参与细胞器基因的转录调控;短的S、长的L和经典的P基序排列组成PLS亚族,主要对细胞器基因转录的RNA进行编辑修饰.本文主要从PPR蛋白的结构、亚细胞定位以及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功能等方面着手阐述植物PPR蛋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转录和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植物发育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设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勇  徐春雷  甘莉  
油体是植物种子贮脂的亚细胞颗粒,作为植物体中最小的细胞器贮存脂类(主要为三酰甘油),为随后的生命活动及活跃的代谢过程提供能量。油体结合蛋白是依附于油体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包括油质蛋白、油体钙蛋白、油体固醇蛋白-A和油体固醇蛋白-B。本文综述了植物油体的亚细胞结构、化学组成、大小及其类型,油体结合蛋白的结构特征与功能及其编码基因的表达调控等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植物油体作为一种新型植物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工程上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熔谦  晋欢欢  张静  王琴  张莉  
14-3-3蛋白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磷酸化识别蛋白,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发挥功能。植物14-3-3蛋白不但参与调控植物开花、叶绿体发育和移动、气孔开放、种子发育、细胞伸长和分裂等过程,还参与调控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如干旱、盐碱和温度等胁迫响应。目前,已鉴定与植物14-3-3蛋白互作的蛋白超过300个,说明14-3-3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植物14-3-3蛋白的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婷   王驰   安媛媛   苏兰怡   韩艳红  
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组装成无膜细胞器,确保各种生命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序发生,植物病毒蛋白的LLPs对植物病毒的复制和长距离运输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驱动LLPs的大分子多价相互作用种类、LLPs对促进植物病毒复制与侵染及干扰寄主防御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深入探究病毒如何增强自身复制能力和干扰寄主免疫功能等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筱  徐倩  张磖  徐吉臣  
扩展蛋白基因(expansin genes)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基因家族,由α、β、γ和δ4个亚家族组成。作为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展蛋白以酶催化的作用方式,使细胞壁组分间疏松,细胞伸展,细胞的柔韧性增强,以此缓解各种环境因子对细胞的压力。目前研究发现:扩展蛋白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如种子萌发、根毛的起始和延长、叶子生长发育、叶柄脱落、花粉管延长、果实成熟等。同时,扩展蛋白还参与了抗旱、抗病、耐高温等诸多抗逆性反应。扩展蛋白基因多属于诱导表达,易受激素、温度、干旱、病原菌、机械损伤等各种内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程   路凯   王才林   张亚东  
非生物胁迫是造成全球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植物逆境相关蛋白的功能及应答机制,对于提高作物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三角状五肽重复(PPR)蛋白属于高等植物中最大的核编码蛋白家族,因其包含高度特异性的PPR基序而得名。依据基序类型及其排列,PPR蛋白可分为P和PLS两类,PLS类蛋白又可以根据其羧基末端的结构域进一步分为PLS、E、E+、DYW等亚类。PPR蛋白广泛分布于陆生植物中,主要定位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亦有少数定位于细胞核中。作为序列特异性RNA结合蛋白,PPR蛋白参与植物RNA加工的多个方面,包括RNA编辑、RNA剪接、RNA稳定和RNA翻译。PPR蛋白在植物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挥多种重要作用,但对其在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文在总结已有报道的非生物胁迫相关PPR蛋白定位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PPR蛋白参与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的作用机制(包括转录后调控和逆行信号),并对其进行讨论。转录后调控与PPR蛋白参与RNA转录后的修饰作用有关,其一般被认为通过结合RNA并调节细胞器RNA代谢来调控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抗逆性。逆行信号方面,PPR蛋白的损伤导致线粒体或叶绿体功能受损,然后产生各类逆行信号(如ROS),进而调控相关基因表达,抵御逆境。然而,由于质体中的逆行信号会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部分还未明确,导致PPR蛋白在逆行信号中的作用机制仍有很多问题有待阐明。此外,PPR蛋白存在一因多效性,部分蛋白在作用于抗逆性的同时,还会对植物的生长和生殖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本文阐述了利用PPR蛋白作为RNA编辑工具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PPR蛋白响应植物非生物胁迫方面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前景,提出了未来研究仍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为深入研究PPR蛋白的功能和作物非生物胁迫抗性育种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