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9)
2023(12046)
2022(10134)
2021(9492)
2020(8257)
2019(19028)
2018(18729)
2017(36521)
2016(19371)
2015(22023)
2014(21869)
2013(21624)
2012(19680)
2011(17430)
2010(17072)
2009(15764)
2008(15457)
2007(13630)
2006(11176)
2005(9845)
作者
(53627)
(45354)
(44892)
(42866)
(28426)
(21613)
(20798)
(17821)
(17071)
(15952)
(15254)
(15080)
(14125)
(14025)
(13877)
(13870)
(13841)
(13426)
(13010)
(12838)
(11033)
(10937)
(10779)
(10376)
(10192)
(10191)
(9873)
(9797)
(8969)
(8931)
学科
(81393)
经济(81310)
管理(58920)
(58559)
(48435)
企业(48435)
方法(42483)
数学(38075)
数学方法(37620)
(24912)
(21443)
中国(19338)
业经(16649)
(16086)
贸易(16082)
(15707)
(15149)
财务(15104)
财务管理(15070)
(14630)
(14425)
农业(14294)
企业财务(14285)
地方(13629)
(12804)
银行(12780)
(12077)
金融(12074)
(12052)
(12021)
机构
大学(273440)
学院(272910)
(116167)
经济(114060)
管理(111026)
理学(97232)
理学院(96275)
管理学(94684)
管理学院(94164)
研究(85094)
中国(64817)
(55725)
(52209)
科学(50983)
(42670)
财经(42497)
(41228)
中心(41012)
业大(40358)
(38874)
(38773)
研究所(37690)
经济学(36199)
北京(34234)
(33755)
农业(33646)
师范(33418)
经济学院(33011)
财经大学(31861)
(30831)
基金
项目(189340)
科学(150605)
基金(140349)
研究(136921)
(121779)
国家(120803)
科学基金(105452)
社会(88693)
社会科(84251)
社会科学(84227)
基金项目(74162)
(73196)
自然(69134)
自然科(67599)
自然科学(67581)
自然科学基金(66425)
教育(63979)
(61839)
资助(57889)
编号(55076)
成果(43060)
(42855)
重点(42113)
(39769)
(39669)
教育部(37375)
科研(37367)
国家社会(37318)
创新(37132)
人文(36490)
期刊
(116292)
经济(116292)
研究(73042)
中国(45767)
(42689)
学报(40371)
管理(38948)
科学(37308)
(36771)
大学(31393)
学学(29714)
技术(25361)
农业(24973)
教育(24464)
(23002)
金融(23002)
财经(20855)
经济研究(19669)
业经(19385)
(17868)
问题(15768)
(14197)
统计(14158)
技术经济(14041)
(13614)
商业(12962)
理论(12839)
财会(12826)
(12689)
(12672)
共检索到382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瑶  
随着衡量全球价值链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全球价值链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再次引起关注。本文利用OECD-Ti VA提供的数据,系统描述了1995-2011年56个国家18个行业的价值链参与度和地位指数,并以此来重新考察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OLS、截面、面板和GMM的回归皆发现,相对于技术进步,一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是显著影响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且参与度越高、参与位置越是处于下游,其工资差距越大。在控制了工资差距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价值链参与度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更大。子样本回归进一步揭示,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郝碧榕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是影响一国行业内劳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下游度指标刻画一国特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机制。采用1996—2009年跨国跨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价值链越接近下游的生产位置,高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大,低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小,劳动收入差距随之扩大;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变化通过增加值率的变化改变了劳动的需求结构,进而改变了劳动相对收入差距;在考虑了不同指标、内生性等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之间存在以增加值率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政策含义为一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强调以下游度较高的行业嵌入到价值链中,由此带来较高的增加值率,但同时也应考虑到随之而来的劳动收入差距,因此需要加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晓磊  陈强远  沈瑶  
加入WTO以来,中国出口激增带来的隐含就业转移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并沦为欧美发达国家向中国发起贸易争端的重要依据。但2009年以来中国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却出现了外需隐含就业的不断下降,形成消失之谜。为了解答这一谜团,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切入,实证检验双边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外需隐含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外需隐含就业人数的"消失"是双边价值链嵌入程度减弱和反倾销贸易壁垒的共同作用结果,并以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为主;单纯从出口看贸易形成的外需隐含就业创造效应,其值会被高估,也就是说,当中国嵌入双边价值链进程受阻,即使有很高的贸易流量也无法达成良好的就业创造;从影响程度和行业差异来说,双边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在不同行业都起主导作用,贸易壁垒的影响在高技术行业比较突出,但整体来看无法对中国外需隐含就业水平形成大面积的遏制;相比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双边价值链嵌入和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外需隐含就业的边际影响更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肖威  刘德学  
贸易增加值核算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借鉴Koopman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欧盟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40个经济体1995—2011年出口中的贸易增加值规模及增值率,并进行跨国跨行业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贸易核算方法夸大了中国的出口规模,以美、日为首的发达国家和资源充裕的国家出口中的增值率较高,跨行业比较来看,传统的高科技行业出口中的增值率反而比其他行业要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玲  容金霞  
本文基于WIOD投入产出表及社会经济统计账户表中的数据,分别测算了各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国内工资收入差距水平,以此研究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在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本国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国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与本国高低技术工人工资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各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作有助于缩小本国国内的收入差距,且这一负向关系并不随着出口产品类别的不同或出口国家发展程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此外,在产品类别上,相较最终产品而言,各国中间产品后向参与度的提高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在不同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余骁  郭志芳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一国全球价值链分工收益的影响,并基于跨国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价值链分工收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就后发国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自身价值链分工收益存在倒U型影响,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链主企业增强价值链利润掌控能力的外在制度性保障;在参与分工过程中,本土企业若能注重技术进步并形成"差别优势",则将显著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收益;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部分高技术行业已经处于知识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云  董志刚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利用外资(IFDI)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影响的理论机制,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含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价值链分工地位和价值链嵌入程度的联立方程组模型。运用20002014年世界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3SLS估计,并对利用外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外资提升了一国价值链分工地位并进而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外资在整体上提高了一国价值链嵌入程度,但未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地分析得出利用外资降低了一国价值链上游嵌入程度,同时提高了一国价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耿伟  左昊华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3年间制造业30个行业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产业特征因素对我国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影响,以检验国际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只有资本密集度的检验系数与预期符号相悖。产品差异系数的符号虽然与预期一致,但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厂商数目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水平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产业内贸易都发挥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威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准确衡量贸易利益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借鉴Koopman(库普曼)等人提出的分析框架,结合欧盟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s),测算了39个经济体1995年~2011年出口总值中的贸易增加值,并以此作为贸易利益代理变量进行大样本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考察各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一国在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取决于分工形式、要素禀赋差距、研发强度、加权关税率以及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威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准确衡量贸易利益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借鉴Koopman(库普曼)等人提出的分析框架,结合欧盟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s),测算了39个经济体1995年2011年出口总值中的贸易增加值,并以此作为贸易利益代理变量进行大样本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考察各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一国在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取决于分工形式、要素禀赋差距、研发强度、加权关税率以及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因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敏  周材荣  倪艳霞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根据融入增加值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及显示性竞争优势两个指标,对各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制度质量对其的影响,用门槛回归模型考察制度质量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国际竞争力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正影响,参与全球价值链越深的国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越高;制度质量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也存在显著正影响,较高的制度质量有利于一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门槛回归结果显示制度质量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制度质量越过门槛值之后,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下降,这说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度质量较低国家的制造业国际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孝松  谢申祥  
通过使用多年度、跨国、跨行业的混合数据进行经验分析,本文揭示出中国频繁遭受各国反倾销的共同原因。出口激增、人民币贬值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因素;反倾销的非传统使用者发起对华反倾销的可能性更大,确认倾销和损害的数量更多;一国反倾销的总体状况显著影响对华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和裁定结果;中国的总体反倾销报复能力对国外对华反倾销具有较强的遏制作用;各国的关税减让幅度越高,使用反倾销措施来替代关税、抑制中国商品进口的动机越强;各国加入FTA的数量对于发起对华反倾销诉讼的数量有一定影响,而与各国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时确认倾销和损害的数量无关。根据经验分析结果,本文为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曼  郎郸妮  
以世界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选用全球价值链参与率作为反映各国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指标,在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率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并且重点考察了经济制度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制度对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中,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货币自由度以及金融自由度是促进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率提升的关键。此外,服务业发展水平、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增加值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也对提高农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率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  戴一鑫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1995~2009年跨国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工具GMM方法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显著促进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该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行业中间品出口上;在细分服务类型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行业总出口、中间产品出口及最终品出口形式实现的国际竞争力均具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仅显著提高制造行业最终品出口,公共服务业对总出口和中间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对最终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设备租赁及咨询、技术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对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相对较大,而零售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晓华  方福前  骆哲翀  
本文利用中国的跨省投入—产出数据对各省制造业的出口增加值进行了分解,发现中国各省主要是通过国内垂直专业化路径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其次是省内垂直专业化和国际垂直专业化。东南沿海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路径从国际垂直专业化向国内垂直专业化转移的趋势明显,其他地区则相反。省内垂直专业化在缩小各省技能溢价和低技能劳动间工资差距的同时扩大了北部和东南沿海省份高技能劳动间的工资差距;国内垂直专业化在扩大各省技能溢价(北部沿海省份例外)和高技能劳动间工资差距的同时缩小了低技能劳动间的工资差距(东南沿海省份例外);国际垂直专业化则同时缩小了各省三种技能工资差距(中部省份低技能劳动间的工资差距例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