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4)
- 2023(9268)
- 2022(8389)
- 2021(8013)
- 2020(6695)
- 2019(15659)
- 2018(15597)
- 2017(30516)
- 2016(16639)
- 2015(18651)
- 2014(18759)
- 2013(18618)
- 2012(16888)
- 2011(15152)
- 2010(14963)
- 2009(13515)
- 2008(12909)
- 2007(10982)
- 2006(9742)
- 2005(8109)
- 学科
- 济(64560)
- 经济(64494)
- 管理(46655)
- 业(43547)
- 企(36305)
- 企业(36305)
- 方法(31556)
- 数学(26599)
- 数学方法(26275)
- 农(17541)
- 财(15285)
- 中国(15260)
- 地方(15209)
- 学(14624)
- 业经(14619)
- 农业(12093)
- 理论(11814)
- 和(10846)
- 环境(10521)
- 贸(10324)
- 贸易(10318)
- 制(10045)
- 易(9976)
- 技术(9926)
- 务(9834)
- 财务(9776)
- 财务管理(9761)
- 企业财务(9249)
- 划(9228)
- 教育(8995)
- 机构
- 大学(231259)
- 学院(230579)
- 管理(96514)
- 济(84451)
- 理学(84257)
- 理学院(83283)
- 经济(82350)
- 管理学(81868)
- 管理学院(81444)
- 研究(74394)
- 中国(53662)
- 京(49940)
- 科学(48792)
- 财(37454)
- 所(36500)
- 农(35626)
- 业大(35466)
- 研究所(33602)
- 中心(33589)
- 江(32589)
- 范(32528)
- 师范(32254)
- 北京(31723)
- 财经(30683)
- 经(27886)
- 院(27807)
- 农业(27729)
- 州(26906)
- 师范大学(26328)
- 技术(24060)
- 基金
- 项目(164544)
- 科学(128906)
- 研究(120259)
- 基金(118821)
- 家(103211)
- 国家(102351)
- 科学基金(88332)
- 社会(73695)
- 社会科(69722)
- 社会科学(69704)
- 基金项目(64849)
- 省(64574)
- 自然(59033)
- 自然科(57582)
- 自然科学(57569)
- 自然科学基金(56500)
- 划(54475)
- 教育(54421)
- 编号(49835)
- 资助(49111)
- 成果(39363)
- 重点(35905)
- 部(35396)
- 发(34898)
- 创(33753)
- 课题(33530)
- 科研(31466)
- 创新(31346)
- 项目编号(30587)
- 大学(30483)
共检索到322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梁留科 孙淑英
科学的旅游区划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进行旅游区划时 ,要考虑到 :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的相对一致性、自然地域与行政区划的相对完整性、旅游中心地与旅游活动完整性、主导因素分析 (相似性 )与综合分析 (差异性 )相结合等。根据旅游区划的目的和原则 ,依据河南省的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资源的优势 ,以根文化为主将河南省划分为 6个分区 ,即 :沿黄 (三点一线 )重点旅游区、豫北旅游区、以楚文化为主的豫西旅游区、以商文化为主的豫东旅游区、以茶文化为主的豫南旅游区、以三国文化为主的豫中旅游区。并对各分区提出了
关键词:
旅游区划 根 文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秀琼
根据游客消费行为特征中的旅游者访问频率、逗留时间以及旅游景点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旅游显性比较优势、旅游位序比指数,采用四象限分类法将旅游区分为重点旅游区、深渊旅游区、崛起旅游区和传统旅游区四类。本文进一步结合Bult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Plog的旅游者心理学分类理论研究基于旅游者角度的旅游区划分在旅游市场营销中以及旅游流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积林
旅游区划在类别上可以分为认识性区划与应用性区划。笔者认为,在进行较大范围的区划时,譬如在划分旅游地区时,宜加强认识性的区划工作,即将重点放在旅游资源的形成机制、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区的特征与功能、旅游资源的层次与结构及确定旅游地区的性质、发展规模、旅游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诸方面,以加强对旅游资源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作好必要的准备(目前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忠孝
一、研究青海省旅游区划的意义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面积72万km~2,仅次于新、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第四纪以来地表强烈隆起,平均海拔3,500m以上,青南高原达4,600m,柴达木海拔2,800m~3,200,青海东部大都2,000m以上。青海高原景色多姿,山川壮丽,远源流长的高原古文化、众多的寺院,內涵丰富的民族风情。旅游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文凤 段晶 宋连久 刘天平
西藏作为世界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高原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使得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同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在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和生态旅游开展的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更客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根据西藏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案,兼顾行政区划与生态系统协调性原则、遵循资源同质性原则、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和注重生态文化性原则,对西藏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类,采用四级区划分类单位系统,将西藏生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3个生态旅游大区,即藏东南生态旅游大区、藏西北生态旅游大区、藏中南生态旅游...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同英
以福建省沙县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 ,首先应用灰色理论对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灰关联分析 ,在此基础上 ,运用“星座”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县级气候区域划分问题。结果表明 :运用“星座”聚类法对县级气候进行区划与实际自然环境相吻合 ,并把沙县气候划分为 3个类型区 ,从而为指导林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超 黄清麟 张晓红 涂年旺
提出了基于G IS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框架;建立了永安市林业区划因素体系,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各因子进行了提取;探讨了基于G IS建模技术的县级林业区划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判别分析、确定合理分区个数和清除细小多边形等过程,最终得到的区划结果能够将各相对优势区域合理分开,分区林业生产状况统计数据能较清晰地反映各分区的资源状况和相对优势,林业建设发展方向较为明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超 李文峰 陈威霖
通过对江苏省气候特点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的分析,选用温度、湿度和风速为主要评价指标,对江苏省1979~1998年气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利用聚类分析和GIS技术进行旅游舒适度区划,将江苏省划分为3个旅游区:初春初夏旅游区Ⅰ、夏季旅游区Ⅱ和春秋季旅游区Ⅲ,并参考区位、旅游资源等相关指标,将3大区域又分为6个二级旅游区。通过区划发现,苏北苏中适宜开展初春和夏初旅游,而沿海城市可以开展夏季海滨避暑旅游,在长江沿岸,苏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在春秋季旅游。针对各类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主要旅游资源,初步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的建议,对于辅助江苏省相关部门制订旅游规划和指导游客确定旅游时间和路线等均...
关键词:
旅游 气候舒适度 区划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飞 王伟 廖顺宝 张胜田 林玉锁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是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亟须详细展开,且区划方案因尺度不同而异。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结果要求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文章深入分析了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划思路、区划原则、区划方法、区划依据与指标体系等区划方案,并以河南省登封市为例进行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示范研究。登封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分为4级:一级区划分为生产功能区、生活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等3类;二级区划分为基本农田种植区、一般农业发展区、商品林生产种植区、农村居民区、城镇建设区、独立工矿区、港口与交通用地区、生态公益林种植区、生态安全控制区、自然景...
关键词:
县级 土壤环境功能 区划 登封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宪文 张淑娟 陆显祥
林业区划是按照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我国现行的县级林业区划虽然考虑了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经营习惯,但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的影响。为使区划工作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定量方法,以数量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划。聚类分析的因子不仅包括自然条件,也包括社会经济条件,部分因子能从航空象片上直接判读获得,较迅速地取得最新资料,并可避免或减轻大量而繁重的地面调查。试验区设在广东省龙门县。
关键词:
林业区划 遥感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彪
基于1954、1985和2015年县级行政区划数据,通过构建GIS空间数据库,采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县级行政区划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区形态方面,我国基层政区规模在不断扩大,县级政区半径扩张幅度在10km左右范围;县级政区存在着由建国初的县半径>市辖区半径>县级市半径逐步转向市辖区半径>县级市半径>县半径的规律,且西部地区的县级政区规模更大;县级政区半径呈现出明显的由北向南和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在政区特征方面,高紧凑度和低紧凑度的县级政区较少,受山脉和河流走势的影响较明显;多数县级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殷旭 毕愚溪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紧张劳作之余,休闲时间到哪里去?以什么方式度过休假日?这已成为旅游部门研究的新课题。这一问题的提出,给大、中城市的周边县(市)旅游提出了一个如何与之适应的新思考。本文拟就怎样认识县级旅游与休闲度假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运用NMDS方法研究了上海市居民对上海市4A与5A旅游区(点)的认知。空间定位图分析发现,在居民的认知中上海市17家高级别旅游区(点)被聚合为三大竞争组群,即现代文博类旅游区(点)组群、现代城市风貌类旅游区(点)组群、古风貌类旅游区(点)与动植物公园类旅游区(点)组群。特征属性和旅游区(点)之间的配适分析与水平距离分析发现,在上述旅游区(点)中,居民对前两者的评价较高,对后者的评价较低。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晓龙,杨新军
高级别旅游地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依赖型资源,其研究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分析,发现其与区域经济水平和城市发展水平有明显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统计分析方法,选取能够代表旅游业发展程度的有关指标,对4A级旅游区(点)和其数量关系研究,得出4A级旅游区(点)的数量与区域旅游产业规模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我国旅游产业的区域发展差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基础,但也面临巨大压力。最后对我国4A级景区的发展提出初步建议,认为应通过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积极开拓娱乐旅游、度假旅游等新产品类型,分流游客,逐步改变我国旅游产业的高级别资源依赖模式。
关键词:
4A级旅游区(点) 空间特征 产业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