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6)
- 2023(14714)
- 2022(12148)
- 2021(11184)
- 2020(9493)
- 2019(21313)
- 2018(21202)
- 2017(40788)
- 2016(22108)
- 2015(24126)
- 2014(23831)
- 2013(23614)
- 2012(21453)
- 2011(19056)
- 2010(19456)
- 2009(18321)
- 2008(18603)
- 2007(17255)
- 2006(15450)
- 2005(14055)
- 学科
- 业(97538)
- 济(87597)
- 经济(87451)
- 管理(82574)
- 企(79614)
- 企业(79614)
- 农(48479)
- 财(33718)
- 农业(32448)
- 业经(32427)
- 方法(32277)
- 制(25104)
- 数学(24036)
- 数学方法(23778)
- 中国(23223)
- 务(22227)
- 财务(22172)
- 财务管理(22136)
- 企业财务(20935)
- 地方(18998)
- 技术(18779)
- 体(18601)
- 策(17515)
- 划(17250)
- 理论(15432)
- 和(15419)
- 体制(15044)
- 贸(14037)
- 贸易(14027)
- 银(13753)
- 机构
- 学院(307519)
- 大学(298645)
- 济(127667)
- 管理(126073)
- 经济(124925)
- 理学(107608)
- 理学院(106613)
- 管理学(105355)
- 管理学院(104785)
- 研究(95003)
- 中国(78183)
- 财(65458)
- 京(62061)
- 农(60484)
- 科学(53835)
- 江(50509)
- 财经(49203)
- 中心(46380)
- 业大(46089)
- 所(45931)
- 农业(45793)
- 经(44411)
- 研究所(40309)
- 州(39154)
- 北京(38215)
- 经济学(36855)
- 范(36839)
- 师范(36556)
- 财经大学(35508)
- 经济管理(34731)
- 基金
- 项目(197396)
- 科学(157659)
- 研究(152099)
- 基金(143152)
- 家(121872)
- 国家(120606)
- 科学基金(106170)
- 社会(98636)
- 社会科(92998)
- 社会科学(92974)
- 省(79940)
- 基金项目(76626)
- 教育(68560)
- 自然(66077)
- 自然科(64532)
- 自然科学(64512)
- 划(64203)
- 编号(63756)
- 自然科学基金(63416)
- 资助(55759)
- 成果(51097)
- 创(44194)
- 部(44187)
- 制(44117)
- 课题(43246)
- 重点(43139)
- 发(43004)
- 业(41510)
- 创新(40508)
- 国家社会(40104)
- 期刊
- 济(158579)
- 经济(158579)
- 研究(91034)
- 中国(69143)
- 农(62866)
- 财(56377)
- 管理(49668)
- 农业(42103)
- 科学(40003)
- 学报(39673)
- 大学(32556)
- 业经(32248)
- 融(32231)
- 金融(32231)
- 教育(31574)
- 学学(30784)
- 技术(29077)
- 财经(24556)
- 业(22239)
- 经济研究(21892)
- 经(21083)
- 问题(21075)
- 财会(16416)
- 技术经济(16392)
- 版(15810)
- 农村(15771)
- 村(15771)
- 现代(15725)
- 世界(15128)
- 农业经济(14843)
共检索到478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珍 曾悦
农业基础设施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县级政府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供给主体,由于其供给动力和能力不足,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上存在不作为现象和投机行为,制约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的进一步提升。采用扎根理论,以河南省商水县和江西省安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案例进行分析,构建起政府主导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提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上级规划引领可以激发县级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动力,资源要素整合可以提升县级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县级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各环节采取合适的行为策略对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绩效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敦平 倪加鑫 牛欢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助于推动“粮田”变“良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具有长期提升效应,这一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强水资源禀赋、高农业依赖程度的地区及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用水效率提升效应相对更强。机理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渠道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节水效应也将带来显著的农村节能效应与农民增收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提供一定借鉴与证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洪土林 刘桃菊
建设高标准农田,既是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内在需求。然而,这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困境。主要困境农户配合不够充分。一是沟渠、道路难以落地。项目规划设计时,面对规整的设计图,农户都很赞同,但施工时,却因基建占用承包地的份额不同而遭农户阻工,致使沟渠、道路难以落地。二是表土剥离工程难以实施。不少农户担心自家承包地肥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洪土林 刘桃菊
建设高标准农田,既是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内在需求。然而,这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困境。主要困境农户配合不够充分。一是沟渠、道路难以落地。项目规划设计时,面对规整的设计图,农户都很赞同,但施工时,却因基建占用承包地的份额不同而遭农户阻工,致使沟渠、道路难以落地。二是表土剥离工程难以实施。不少农户担心自家承包地肥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枭 王秀茹 汤怀志
为科学地评价基本农田现状及合理地安排其建设布局与时序,本文以绵竹市为例构建了"自然禀赋—利用条件—经济社会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目标与要求,通过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农业特性等级获取定量指标,经专家评议法获取定性指标,共遴选出17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出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对绵竹市基本农田评价分级。结果表明:绵竹市各村评价综合得分为0.01~3.05,可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值2.35~3.05为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1.80~2.35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备选建设区;1.00~1.80为限制建设区;0.01~1.00为禁止建设区,它们所占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付伟明 刘家兴
本文基于广东省不同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在分析上一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化建设的思考,以期为新一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涛
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了重要路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补齐耕地短板弱项的方式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创造了基础。本文基于村庄三期追踪调查数据,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不同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升了农业产中服务和产后服务水平,但对农业产前服务没有显著影响;与欠发达村庄、丘陵村庄和传统村庄相比,高标准农田建设更能够提升发达村庄、平原村庄和现代村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因此,应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社会化服务 村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学涛 张丽娟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变了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和相对效率,进而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在“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背景下,本文运用地级市农业部门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于资本要素,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2)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会促进贫困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而促进富裕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还会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方式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学涛 张丽娟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变了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和相对效率,进而影响了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在“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背景下,本文运用地级市农业部门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于资本要素,而高标准农田建设会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2)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会促进贫困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而促进富裕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还会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方式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艳林 杨晓艳
自2009年土地整治项目实行统一报备制度以来,各地开展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均需向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进行备案。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动态监测,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录入监测监管系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关信息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中的动态备案,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全方位监测监管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落实好这一要求,迫切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农业综合开发的探索实践来看,这一做法不仅能够显著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又可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师诺 赵华甫 任涛 齐瑞
为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效,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识别高标准农田监督管理机制现状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体系。结果表明:1)当前高标准农田全过程、多层级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督管理公众参与不足,建后管护不到位;2)第三方评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退耕还林奖励补助、农田水利社会力量参与管护等机制对完善高标准农田监督体系、质量保障制度及多主体协同开展监督等具有积极意义;3)应从资金保障、主体责任、机制体系、激励方式4个层面构建高标准农田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为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管理;稳定获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和管护资金来源;构建职责明确、专业性强、多方参与监管的体系提供路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斌 王力 李兴锋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推动我国农业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深入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在农业面源污染减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该文尝试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连续DID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持续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功能区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的“减污”效应主要作用于粮食主产区,而在非粮食主产区不显著;在自然地理维度,政策实施的“减污”效果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均显著,而在西部不明显;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可以通过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效率的双重渠道来抑制农业面源污染。据此,通过持续释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政策红利、引导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农业绿色技术推广等举措,统筹推进“减污”与“增产”两大战略目标,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军 王越
2015年中央农村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长期有效供给。本文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提出,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升级换代"的关键时刻,要素禀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同时,农业生产活动面临着资源要素、制度环境等方面的约束。因此,政府不仅要对硬的基础设施,还必须要对制度环境、法律法规等软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使之与新的要素禀赋结构相适应。并提出通过整合乡村文化价值观,重建新时期农业发展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多元投入机制等着力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磊 郧文聚
加快良田建设(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农业转型,是当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为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的战略部署,深入研究农业转型背景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涵拓展问题,笔者于近期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做法近年来,宁夏着力推进国土整治"三大工程",即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中南部生态移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