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0)
2023(7186)
2022(6146)
2021(5747)
2020(4890)
2019(11287)
2018(11465)
2017(20858)
2016(11922)
2015(13643)
2014(14025)
2013(13694)
2012(12829)
2011(11679)
2010(11698)
2009(10771)
2008(10507)
2007(9339)
2006(8444)
2005(7439)
作者
(37397)
(31505)
(30809)
(29462)
(19955)
(15474)
(14269)
(12404)
(12353)
(11408)
(11228)
(10799)
(10426)
(10100)
(9936)
(9540)
(9456)
(9344)
(9089)
(8961)
(8103)
(7851)
(7678)
(7381)
(7119)
(7040)
(7015)
(6917)
(6603)
(6472)
学科
(47090)
经济(47040)
管理(31067)
(25039)
(18966)
企业(18966)
方法(16500)
地方(16374)
(15164)
(15159)
数学(14023)
数学方法(13681)
中国(11686)
农业(10394)
(9751)
土地(9685)
(9615)
业经(9282)
环境(9107)
(8746)
资源(8693)
理论(8172)
地方经济(7777)
(7711)
(7216)
经济学(6201)
(5995)
金融(5987)
技术(5957)
(5956)
机构
学院(165218)
大学(164344)
研究(62409)
管理(60408)
(55443)
经济(53708)
理学(50560)
理学院(49819)
管理学(48549)
管理学院(48257)
中国(47642)
科学(44357)
(39123)
(37262)
(33775)
(33187)
研究所(31101)
业大(30244)
中心(29506)
农业(29327)
(25928)
(25121)
(25032)
师范(24797)
(23756)
北京(23714)
(22629)
技术(21060)
师范大学(19846)
科学院(19753)
基金
项目(115761)
科学(88463)
研究(81656)
基金(79545)
(71989)
国家(71403)
科学基金(59083)
(48904)
社会(47599)
社会科(44746)
社会科学(44724)
基金项目(42352)
自然(40444)
(40411)
自然科(39233)
自然科学(39215)
自然科学基金(38419)
教育(36498)
编号(34489)
资助(32810)
成果(28279)
重点(26676)
(25834)
课题(25276)
(23703)
计划(23298)
(22593)
科研(22022)
科技(21765)
创新(21279)
期刊
(69030)
经济(69030)
中国(44334)
研究(44290)
(33248)
学报(32839)
科学(28984)
大学(22601)
农业(22468)
教育(20964)
学学(20961)
管理(20544)
(20429)
技术(15525)
资源(14951)
图书(12707)
(12330)
金融(12330)
(12310)
业经(12261)
(9459)
统计(9000)
问题(8996)
书馆(8989)
图书馆(8989)
经济研究(8850)
业大(8786)
科技(8714)
(8710)
财经(8447)
共检索到261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静  濮励杰  张凤荣  郭旭东  
该文从县域经济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意义。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采用“多指标集合度量法”的概念和模型 ,构建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 ,具体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子层和指标层等不同层次 ,目标层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目标 ,准则层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 5个准则 ,即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以江苏锡山市为例 ,采用综合指数方法与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侧重于对每项指标的多角度分析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评价了锡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 ,论述了目前与将来影响锡山市土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梦洁  王静  曲福田  
土地利用评价的尺度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 ,其中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最适宜的候选中观尺度 ,在评价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经济的特点对县域土地利用的构成和动态变化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从而决定了县域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的程度。遵循FAO提出的土地利用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等准则 ,确立了适宜于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并以锡山市为例 ,从锡山市的具体情况出发 ,确定了适宜于锡山市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对锡山市 1985~ 1999年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 ,评价指标按土地可持续评价的要求将指标分为增长型、递减型、控制性、平稳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刚  黄贤金  
在综合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观点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 4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共选择了 2 5个参评因子。然后对江阴市 1991年、1994年和 1997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江阴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江阴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日益增强 ,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但是 ,1997年与 1991年相比 ,资源、环境两要素的可持续性分别下降了10 35%和 12 2 3 % ,若不加以重视 ,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江阴市土地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开芹  边微  常明  李新举  
 从城市土地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出发,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探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共选取了32个参评因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了适合中等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泰安市2000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泰安市土地利用仍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针对评价结果,对泰安市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几项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永忠  吴次芳  叶智宣  丁洪建  牟永铭  
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可持续,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从影响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效益、用地结构和用地管理等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最后以杭州市为例,对杭州市及所辖六区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傅伯杰  陈利顶  马诚  
本文分析了土地利用系统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土地利用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主导因素也不同,从田块—农场—流域或景观—区域或国家—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约束因素分别是农业技术—微观经济—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依据这一特点,提出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过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雁  刘友兆  
站在细碎化的角度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构建基于细碎化视角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西省分宜县10乡镇2004年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AHP方法,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分宜县南部乡镇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高;北部土地细碎化程度最高,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低;位于中部平原区乡镇,其土地细碎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其可持续利用能力在全县处于中间水平。论文构建的基于土地细碎化视角下的乡镇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区域细碎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小兵  朱大奎  葛晨东  邹欣庆  刘青松  魏永军  
本文以江苏吴县市为例 ,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实现耕地动态平衡、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仁荣  李满春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一个基于时空尺度的动态概念。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给出了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其评价的思路,并从其概念出发逐层派生出其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贵成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土地资源永续开发利用的概念和内涵 ,土地资源永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组建的必要性、基本原则、总体框架和衡量参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世发  
浅谈土地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经系刘世发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它以其独特的自然属性,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既是劳动手段又是劳动对象。显然,土地利用的状况如何,对农产品的获取影响极大。因此,按我国国情,正确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艳  濮励杰  张健  朱明  陕永杰  王海燕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选取反映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21项评价指标,构建了以非资源环境合理性指数(NREI)、经济可行性指数(EI)和非社会可接受性指数(NSI)为评价指数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三角模型,对无锡市区2001—2009年土地持续利用状态及趋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①三角模型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面具有可行性;②无锡市市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状态由2001年的相对差可持续发展为2009年的强可持续,趋势由一般可持续转变为很强可持续,说明无锡市区土地利用日趋合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和平,沈琼,廖万林,邱道持,谢德体  
“小城镇·大战略”。小城镇建设中土地是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其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分析了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可持续评价的原则,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方法对小城镇土地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对小城镇土地利用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百明  
为了建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必须透彻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准确反映不同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诸多方面的的协调发展状况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信息。据此 ,本文选取相互独立且反映各方面特征的典型敏感指标 ,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元素层四个层次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目标层从宏观层次刻划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作用规律 ,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总体状况。准则层是对评价目标的分解 ,是为了进一步表征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中各部分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和影响 ,包括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活力、可接受性。因素层表征土地利用系统中每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每个评价因素由若干评价元素具体表述。元素层是指标体系的最小组成单位 ,作为表征评价因素的基础指标 ,是评价因素中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具体量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碧  高成凤  张素兰  张世熔  于丽娟  
本研究利用Delphi法、AHP法、线性比例变换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建立了四川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科学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四川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四川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状态,四川土地利用处于弱可持续利用状态,并有向可持续利用状态演变的趋势。四川土地利用与保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大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