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9)
- 2023(13071)
- 2022(11516)
- 2021(10958)
- 2020(9172)
- 2019(21297)
- 2018(21355)
- 2017(41681)
- 2016(22807)
- 2015(25893)
- 2014(26011)
- 2013(25892)
- 2012(23846)
- 2011(21547)
- 2010(21685)
- 2009(19901)
- 2008(19376)
- 2007(17242)
- 2006(15499)
- 2005(13418)
- 学科
- 济(94934)
- 经济(94837)
- 业(66490)
- 管理(60246)
- 农(49140)
- 企(45048)
- 企业(45048)
- 方法(39173)
- 数学(33550)
- 数学方法(33027)
- 农业(32638)
- 业经(23909)
- 中国(23508)
- 学(22446)
- 地方(22299)
- 财(20956)
- 制(17714)
- 理论(15565)
- 贸(14592)
- 贸易(14584)
- 易(14078)
- 和(14011)
- 环境(13977)
- 技术(13928)
- 发(13896)
- 策(13199)
- 教育(13151)
- 土地(12732)
- 体(12598)
- 银(12260)
- 机构
- 学院(323970)
- 大学(323906)
- 管理(129367)
- 济(124176)
- 经济(121189)
- 理学(111858)
- 理学院(110566)
- 管理学(108516)
- 管理学院(107930)
- 研究(107699)
- 中国(81706)
- 京(70817)
- 农(69332)
- 科学(69253)
- 业大(55216)
- 财(54804)
- 所(54305)
- 农业(53017)
- 中心(50635)
- 江(49403)
- 研究所(49362)
- 范(45817)
- 师范(45510)
- 北京(44570)
- 财经(43756)
- 州(39900)
- 经(39718)
- 院(38656)
- 师范大学(36536)
- 省(35572)
- 基金
- 项目(221208)
- 科学(173042)
- 研究(163809)
- 基金(158875)
- 家(137836)
- 国家(136590)
- 科学基金(117159)
- 社会(101069)
- 社会科(95186)
- 社会科学(95157)
- 省(87035)
- 基金项目(85506)
- 自然(76484)
- 自然科(74598)
- 自然科学(74581)
- 教育(73822)
- 自然科学基金(73196)
- 划(72943)
- 编号(69617)
- 资助(64564)
- 成果(56261)
- 重点(48776)
- 部(48499)
- 发(47545)
- 课题(46723)
- 创(44903)
- 科研(41826)
- 创新(41780)
- 教育部(40793)
- 大学(40782)
- 期刊
- 济(144914)
- 经济(144914)
- 研究(95602)
- 农(70304)
- 中国(67107)
- 学报(53486)
- 科学(49869)
- 农业(47663)
- 管理(42547)
- 大学(40938)
- 财(40664)
- 学学(38329)
- 教育(38033)
- 业经(28577)
- 技术(28072)
- 融(27822)
- 金融(27822)
- 业(22206)
- 问题(20885)
- 财经(20759)
- 图书(19395)
- 经济研究(18881)
- 版(17928)
- 经(17575)
- 资源(16933)
- 科技(16209)
- 理论(15964)
- 技术经济(15824)
- 现代(15374)
- 农村(15031)
共检索到482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艳敏 林培
农业用地是土地的农用类型。根据FAO关于土地的定义,土地应当是比土壤更为广泛的概念,该文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工作区采用了土地类型系统分类中以中地形为主体的小单元的逐级分级理念,分为土地综合类、土地综合亚类和土地利用综合体三级分类系统,既解决了农用土地分等的理论问题,又解决了过去长期以来,直到现在还在困扰农用土地分等的最低制图与评价单元的实际问题,并利用“面向对象”的土地资源的信息编码技术,将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的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土地类型划分为10个土地综合类、42个土地综合亚类和309个土地利用综合体。并在GIS支持下,绘制了该区1﹕3.5万土地类型图。该方法初步建立了利用土地类型概念进行农用土地分...
关键词:
土地 土地类型划分 资源信息编码 GIS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民 周成虎 李宝林 张俊 黄满湘
基于SPOT 52 5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该文探讨了开展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张北县大比例尺土地利用遥感调查的试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2002年张北县土地总面积为424425 36hm2,共包括37种土地利用类型,总图斑数是57193个。其中,旱地、天然草地和有林地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3 77%、26 31%和7 76%,是该县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与同期1∶5万土地利用调查相比,1∶1万大比例尺土地利用调查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得到了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苇地等在1∶5万土地利用调查中所不能表达的零碎图斑,说明与以往调查相比,该调查结果可以为土地管理决策和...
关键词:
张北县 大比例尺 土地利用调查 遥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丽君 魏巍 郑宏刚 刘淑霞 马华平 余建新
探讨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年度更新方法,保持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的现势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对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的应用需求,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不区分渐变与突变采用全面更新的方法会产生很大的更新成本。该文研究提出了一种区分质量渐变与突变区域的县级农用地质量分等成果年度更新的系统方法,并以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示范县陆良县对此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以陆良县2010年度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和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该县2011年度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区别对待县域范围内耕地"渐变"、"突变"区域,并对突变区域"增加"、"建设"、"减少"三种不同的变化类型应用不同的农用地质量更新技术流程与方法,...
关键词:
农用地质量 分等 年度更新 陆良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玉祥 简陆芽 全洪 张青年 刘光勇
研究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总结了广东省南海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方法,论证了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方法的技术路 线、工作流程以及技术特点,分析了采用该方法获得的调查成果。研究结论: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具有高精度、快 速、信息化以及应用性强等鲜明特点,大比例尺更新调查技术与方法应是近期中国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主要技术与 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显峰,崔伟宏
土地利用数据的更新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依靠常规的手段不仅更新速度慢、难以主动发现变化区域,而且成图周期长、误差大。依靠遥感(RS)手段可以主动快速地发现变化区域,运用差分GPS技术可以精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性质,GIS则是管理土地利用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权属、图斑号等)的有效工具。基于RS、GIS和GPS的集成技术建立面向工程目标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新方法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宁 孔祥斌 张青璞 刘炎
为科学快速地确定县级耕地质量监测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为研究区域,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确定指标建立监测的第一套指标体系,同时把原农用地分等指标作为第二套指标体系;选用等别面积累积曲线等方法把2套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将标准粮产量与计算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验证结果精度。结果表明:1)与原农用地分等相比,新建立的指标在平原区中精简了障碍层深度和表层土壤质地2项指标,丘陵区不变;2)依据2套指标体系计算的农用地等别结果大体一致,而新建立的计算结果精度要高出0.01。在不降低监测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前提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指标在原农用地分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耕地质量 监测 指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吴学瑜 范清东 李朋 匡志鹏
针对当前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人工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个案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土地变更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和影响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对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地区可通过关联业务来控制日常用地管理信息的测绘精度,从而避免由测绘限差引起的影响土地变更调查效率的缝隙和碎面问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变更软件开发的指导,从而有效降低由于技术与管理脱节而增加的变更工作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伯钢 张保钢 冯仲科
为实现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库的持续更新,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及地形图要素几何特征和属性项多寡的基础上,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929--1995,1∶500,1∶1 000,1∶2 000地形图图式》的地物要素分类方法,将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的变化分类为图元对象或地理对象的变化、图层(或专题)的变化以及数据集的变化.对图元对象或地理对象的变化的内容进行了具体描述,包括产生、消失或版本变化,将这种描述记录在地形图数据库编辑软件的日志表中可以实现地形图的增量更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潇 吴克宁 刘亚男 高先虎
[目的]土地类型反映了自然地理特征的同质性。为做好农用地保护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然资源部关于“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等要求,有必要开展以土地类型为单元的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方法]文章首先,在构建的西峡县土地类型的三级分类框架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叠置法与自下而上的合并法划分土地类型。其次,以土地类型的最小单元为评价单元,综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分别建立了针对耕地、园地和林地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西峡县各类农用地的适宜性。[结果](1)西峡县的土地类型有3个等级,包括14个土地类、299个土地亚类和570个土地单元。(2)西峡县86%以上的区域为林地适宜区,约47%的区域适宜园地,而只有13%的区域适宜耕地。(3)各类农用地的高度适宜区(S1)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河流谷地地带。各类农用地的勉强适宜区(S3)在空间分布不均匀,且研究区北部的大部分山地区域均不适宜(N)作为耕地。[结论]基于土地类型的适宜性评价可以识别潜在适宜作为农业利用的土地,并可为农用地的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存智
研究目的:厘清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外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明确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要求,明晰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和总体思路,分析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方法和处理技术。研究结论:中国农用土地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不仅体现了当代多学科特征和技术水平,而且促使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性。
关键词:
分等定级 农用土地 理论 方法 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秋香 杨远光 赵寒冰 孙伟杰 王振毅
研究目的:探索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快速衔接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推进全国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GIS辅助与自动化等方法。研究结果:在不考虑分等因素更新的基础上,结果传递法和参数传递法传递结果和精度一致,可以较好地实现分等与二调成果的快速衔接,但是结果传递法数据整理过程要远远小于参数传递法。参数传递法可以实现分等因素更新情况下的成果衔接。研究结论:结果传递法和参数传递法为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与二调成果的快速衔接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国强 张蕾娜 宋艳华
为了探讨农用地产能的概念、核算的基础和方法,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明确了农用地产能的概念和层次;探讨了农用地产能核算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关系,指出农用地分等成果是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农用地产能核算是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应用与继续;可以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理论产能,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可实现产能,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实际产能,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以不同层次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核算不同层次的产能是可行的。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 产能 核算 河南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劲松 王珂 沈掌权 曹昊
在利用现时高分辨率航片获取大比例尺、翔实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特点进行了景观分类,选择和计算了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优势度、分离度、破碎度指数及斑块分形维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对浙江省桐乡市大麻镇进行了小尺度、大比例尺(1∶2000)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景观多样性指数与最大多样性指数有很大的差异;研究区内的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优势度数值高,耕地成为起支配作用的优势景观,如果将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当成一种景观类型,则研究区内整体景观生态特征明显由农业景观所支配;其他农用地景观类型的景观破碎度最高,受人为干扰和破坏最为严重,因近年来土地整理的实施,耕地景观以面积大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文炯 张复明
全面认识城市职能体系需从其结构属性和空间属性两方面着手,从职能层次、职能规模和职能强度三方面来界定,思路是将城市职能的结构属性与空间属性结合起来,研究城市在不同空间尺度的主要职能。文章以太原市为案例,构造了区位熵、职能规模、职能强度3个指标,对太原市在省域、中西部、全国3个空间层次的城市主要职能进行了分析。力图通过该市的案例,探讨单个城市职能体系实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多角度较为系统地认识一个城市的职能体系,为城市定位和城市性质确定提供更丰富的基础依据。
关键词:
城市职能体系 职能尺度 职能组分 太原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一飞 黄劲松 沈秀峰 周生路
农用地整理在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仍以耕地数量潜力为重心,忽视对耕地质量潜力的评价。该研究以农用地定级结果为基础,对已有农用地定级指标中的相关因子分值进行调整,建立质量分指数-标准产量对照表,测算农用地整理质量潜力,同时结合区域范围内可增耕地系数测算出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最终测算农用地整理综合潜力,并以该综合潜力作为分析评价农用地整理项目是否可行的依据。以江苏省东台市四灶镇官楼等村农用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