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0)
2023(16705)
2022(14170)
2021(13135)
2020(11187)
2019(25418)
2018(25091)
2017(46192)
2016(26379)
2015(29513)
2014(29524)
2013(28441)
2012(26281)
2011(23588)
2010(23464)
2009(21309)
2008(20654)
2007(18516)
2006(15939)
2005(13968)
作者
(76557)
(64222)
(64121)
(60870)
(40556)
(31266)
(29262)
(25371)
(24596)
(22786)
(21758)
(21609)
(20416)
(20261)
(20147)
(19946)
(19841)
(19083)
(18517)
(18474)
(16223)
(15743)
(15532)
(14659)
(14536)
(14432)
(14198)
(14168)
(13078)
(13050)
学科
(101066)
经济(100970)
管理(67275)
(63595)
(50183)
企业(50183)
方法(47824)
数学(42990)
数学方法(42416)
中国(29438)
(28743)
(25348)
地方(25313)
(24152)
教育(21531)
业经(21327)
农业(19501)
(18667)
贸易(18661)
(18079)
理论(16888)
(16290)
技术(15891)
(15538)
财务(15494)
财务管理(15459)
环境(15444)
企业财务(14650)
(14288)
(13296)
机构
大学(364746)
学院(361867)
(137088)
经济(134031)
管理(133963)
研究(125787)
理学(116967)
理学院(115484)
管理学(113011)
管理学院(112351)
中国(86849)
科学(82590)
(77596)
(70232)
(64871)
业大(60848)
研究所(59960)
(59900)
中心(58597)
(55945)
农业(55939)
(55563)
师范(55302)
财经(48625)
北京(48140)
(45349)
师范大学(45011)
(44332)
(43888)
技术(42987)
基金
项目(255431)
科学(200763)
基金(182387)
研究(181630)
(162280)
国家(160885)
科学基金(136289)
社会(112639)
社会科(106567)
社会科学(106532)
(103948)
基金项目(96950)
自然(91270)
教育(89694)
自然科(89177)
自然科学(89147)
(88998)
自然科学基金(87547)
编号(74085)
资助(74053)
成果(60039)
重点(59623)
(56329)
(56181)
课题(53833)
(53309)
科研(50096)
创新(49754)
计划(49429)
教育部(47680)
期刊
(140994)
经济(140994)
研究(102645)
中国(74108)
学报(66252)
(61864)
教育(61353)
科学(56766)
大学(49000)
(46323)
学学(45350)
管理(44633)
农业(42300)
技术(33962)
(26817)
金融(26817)
业经(24087)
财经(23130)
(23059)
经济研究(22281)
(19834)
问题(19192)
(18917)
统计(17632)
资源(17622)
科技(17408)
图书(17356)
业大(17141)
技术经济(16588)
(16434)
共检索到523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飞琼  
基于河南省四县(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现有的供给模式下,县域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严重不足,且县域之间严重失衡。究其原因,学业成绩不佳、家长外出务工不在家住时间、县域中职教育质量、普通高中校际质量差距等均对需求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采取的可能措施是:理性规划城镇化进程,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中高考进程,使家长能陪伴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缩小县域中职教育规模,提高质量,增强吸引力;突破城市优质中职学校在县域招生的显性和隐性制度障碍,扩大其招生规模;调整淡化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校政策,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惠献波  
本文以河南省四个试点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潜在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融资成本高、潜在需求低等问题,正规信贷经历、主要收入来源、性别和年龄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高歌  高启杰  
本文以2010年对河南省叶县农村的养老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过半数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在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方面,女儿比儿子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来自子女的日常照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评价;生病时的照顾情况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重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波  
笔者根据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背景,以人口密度、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比重为依据,建立paneldata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提高城镇化率,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壮大市域经济,增强市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加速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春丽  
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未来我国现代农业主要形式之一。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十县(市)家庭农场的调查分析可知:目前,家庭农场在河南省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政府要加强对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引导,抓住家庭农场"准入条件、土地流转、融资渠道、专职农民、风险保障、社会服务"六要素,使河南省家庭农场更快更好地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代亚强   张玥   柯新利   陈媛媛  
耕地利用转型与县域城镇化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开展两者的耦合研究对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和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耕地利用转型与县域城镇化的耦合作用机制基础上,选取河南省为案例区,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PVAR模型等方法探究两者的耦合作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河南省耕地利用转型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演变过程,并且呈现日益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2)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逐渐上升,并且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发展格局。(3)河南省耕地利用转型与县域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整体水平不断上升,并且呈现日益均衡的空间演化趋势;但是,耕地利用转型与县域城镇化的良好协调区域数量仍然较少,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升。(4)河南省耕地利用转型与县域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受自然、经济、社会、政府等多维因素的综合影响,各影响因素贡献程度和影响效应有所不同。其中,海拔、产业集聚、人口密度、公共财政支出的贡献程度相对较高;产业集聚、公共财政支出等对耦合协调度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海拔、人口密度等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剑  韩娟  刘玉  张凤荣  
基于126个县域的统计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揭示1980—2010年河南省县域粮食生产的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 437.1×104t,县域粮食生产以上升为主并逐步向产粮大县和平原区集中;②县域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局域范围内的空间相关性强烈,粮食生产显著高高集聚类型区在以周口为中心的黄淮平原区聚集,显著低低集聚类型区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丘陵区,且研究期内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的能力不断增强;③31年间河南省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南方向偏移了26.07 km,县域粮食生产"东高西低"的经向差异更加明显;④不同时期,粮食产量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屈艳辉  李二玲  范訸嘉  
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探讨粮食发展规律是有效调整农业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以县域为单元,借用Open Geo Da中空间自相关和Arc GIS 10.2中地理加权回归探究了1995—2014年河南省县域粮食生产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粮食产量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县域粮食生产现状显示"东部多西部少"的分布格局,其粮食生产多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区的产粮大县,县域粮食生产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3)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空间上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且粮食生产朝低碳有机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屈艳辉  李二玲  范訸嘉  
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探讨粮食发展规律是有效调整农业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以县域为单元,借用Open Geo Da中空间自相关和Arc GIS 10.2中地理加权回归探究了1995—2014年河南省县域粮食生产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粮食产量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县域粮食生产现状显示"东部多西部少"的分布格局,其粮食生产多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平原区的产粮大县,县域粮食生产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3)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空间上具有不同的影响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立恒  
伴随着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一系列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出台,使传统会计受到了重大的挑战。会计人员若不抓紧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结构,就无法适应这一客观要求。据有关专家测算,即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过学历教育所获取需要的知识也只占10%左右,而其余的90%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接受再教育取得。一、河南省会计人员现状(一)会计人员学历结构表1为河南省会计人员学历分布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俊杰  田建民  王静  杜涛  上官彩霞  
[目的]探究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主要影响因素,为决策部门扩大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进行小麦供给侧改革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文章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Logistic模型,以农户是否种植优质专用小麦为因变量,用反映农户户主特征和家庭情况、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业化组织情况、区域政策支持情况的10个变量为自变量,对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是否与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是否统一供种、所在地区是否享受价格补贴政策等自变量具有正向影响,达到1%显著水平。农户家庭劳动力个数、农户文化程度等自变量具有正向影响,达到5%显著水平,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具有负向影响,达到10%显著水平。[结论]农户是否与企业或者合作社签订协议、是否统一供种、所在地区是否享受价格补贴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扩大统一供种力度、加大价格补贴,是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重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继霞  何倩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土地流转实践在各地区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某县龙村的实地调查,从微观层面的农户生计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了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原因存在着复杂性,主要是基于生计创新、生计压迫、社区压力等因素;此外,部分农户基于就业保障、土地收益和土地保障的双重因素考虑、思想认知方面的原因而未将土地转出。鉴于此,建议有关部门在推进土地流转工作、设计相关制度时应向弱势群体予以倾斜。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庆丰  党耀国  王丽敏  
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8个县(市)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生活质量因子、投资因子和第三产业发展因子5个主因子,并基于主因子得分矩阵对18个县(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论文认为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县域经济,所得结论客观、可信,能够较好地反映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新生  魏凌  豆明尚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河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1工业增长较快的县域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分量相对较高,和全省产业变动趋势相同,表现出较强的产业结构竞争力;2县域产业结构及其竞争力变化大。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传统农业县产业结构容易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转变,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业结构很难有质的突破,竞争力下降,而对于工业化较早的县域,产业结构未能持续升级,竞争力很难维持。而依靠旅游、特色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新兴县域产业结构表现出较强竞争力。3探索出河南产业结构竞争力空间"热点"和"冷点"。少数产业结构竞争力上升县域和下降县域分别在豫西地区、豫西北地区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凤伟  
本文基于河南省县级面板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估计了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产出弹性,进而计算了各类要素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研究表明,各类生产要素投入对河南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合计为53.25%,其中化肥施用量和可灌溉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分别为12.8%和12.7%。技术进步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为46.7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