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7)
- 2023(11401)
- 2022(9716)
- 2021(8920)
- 2020(7616)
- 2019(17696)
- 2018(17051)
- 2017(33479)
- 2016(17834)
- 2015(20065)
- 2014(20376)
- 2013(20512)
- 2012(19138)
- 2011(17243)
- 2010(17710)
- 2009(16926)
- 2008(16230)
- 2007(14851)
- 2006(13149)
- 2005(12129)
- 学科
- 济(75316)
- 经济(75244)
- 业(52120)
- 管理(47159)
- 企(38400)
- 企业(38400)
- 银(34079)
- 银行(33934)
- 方法(33714)
- 行(32313)
- 融(30407)
- 金融(30404)
- 数学(30024)
- 数学方法(29785)
- 中国(26716)
- 制(24403)
- 农(22828)
- 财(21349)
- 地方(20822)
- 业经(16551)
- 农业(16274)
- 贸(14933)
- 贸易(14915)
- 度(14797)
- 制度(14788)
- 易(14499)
- 学(13998)
- 务(13158)
- 财务(13132)
- 财务管理(13100)
- 机构
- 大学(252091)
- 学院(251249)
- 济(107730)
- 经济(105213)
- 管理(95861)
- 研究(84977)
- 理学(81284)
- 理学院(80366)
- 管理学(79126)
- 管理学院(78638)
- 中国(77603)
- 京(52717)
- 财(52027)
- 科学(50211)
- 农(43717)
- 中心(43362)
- 所(43182)
- 财经(40702)
- 江(39947)
- 研究所(38956)
- 经(36838)
- 业大(35217)
- 经济学(34641)
- 农业(34259)
- 银(33892)
- 北京(33364)
- 州(32771)
- 银行(32592)
- 范(32391)
- 师范(32095)
- 基金
- 项目(163825)
- 科学(128642)
- 研究(121785)
- 基金(118488)
- 家(102141)
- 国家(101268)
- 科学基金(86602)
- 社会(78062)
- 社会科(74026)
- 社会科学(74001)
- 省(64277)
- 基金项目(62653)
- 教育(54899)
- 划(53620)
- 自然(53547)
- 自然科(52268)
- 自然科学(52253)
- 自然科学基金(51334)
- 编号(50711)
- 资助(48338)
- 成果(42081)
- 重点(37186)
- 发(36948)
- 部(36337)
- 创(34202)
- 课题(34150)
- 国家社会(32561)
- 创新(32087)
- 科研(31395)
- 教育部(31280)
- 期刊
- 济(116808)
- 经济(116808)
- 研究(76623)
- 中国(52545)
- 融(50870)
- 金融(50870)
- 财(40625)
- 农(39674)
- 学报(37583)
- 科学(34249)
- 管理(31859)
- 大学(28339)
- 学学(26574)
- 农业(24159)
- 教育(23377)
- 技术(20604)
- 财经(20488)
- 经济研究(18658)
- 业经(18538)
- 经(17516)
- 问题(15547)
- 图书(14928)
- 理论(14713)
- 实践(13506)
- 践(13506)
- 贸(13036)
- 业(12672)
- 技术经济(12521)
- 统计(12279)
- 国际(11954)
共检索到394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雪 何广文
中国县域特别是贫困县域现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能否发挥深化普惠金融服务的作用,这既是事关银行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向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普惠金融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2010~2017年1927个县(市、旗)的银行网点分布数据,考察2006年确立的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所带来的贫困县和非贫困县银行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分层检验贫困县和非贫困县银行业竞争对深化普惠金融服务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银行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银行在县域的战略布局已由收缩转为扩张,但贫困县的银行网点数量仍明显少于非贫困县;县域银行业竞争显著促进了普惠金融服务深化,但这种促进效应在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的贫困县较弱;根植于贫困县本土的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两类县域法人金融机构能显著促进普惠金融服务深化,而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促进普惠金融服务深化的效应在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均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华 王定祥 温涛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QR)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IVQR)方法,对比分析了我国2010年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农户信贷、财政支出等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的减贫增收效果。结果显示,农户信贷对非贫困县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相反,贫困县的农户信贷却并没能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显著资源要素,且随着分位数条件分布的不断提高,其影响系数服从明显的倒"U''形分布。财政支出仅仅对非贫困县的中高收入和最高收入组的农民增收有积极影响,但对其他收入层次及贫困县农民增收效应均显著为负;农村资本形成对非贫困县最低、中低收入组以及贫困县(最高收入组除外)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户信贷 财政支出 贫困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温涛 朱炯 王小华
农贷资金进入乡村需要寻求内部化节约交易成本的主体与其对接,这一角色通常由乡村精英担任。而在"去组织化"的制度安排中,精英行为越发偏离整体利益,农贷资金呈现出被精英占有的"精英俘获"机制。本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利用全国10省区的调查问卷数据,分层比较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机制。结果发现: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机制差异明显。贫困县农贷市场尚不存在明显的"精英俘获"机制;但"精英俘获"机制泛滥于非贫困县农贷市场,使得农贷市场结构扭曲、功能错位、目标偏离。亟待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破解现有农贷资金配置固化的格局,保障农贷资金公平地惠及农户,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娜 杨德勇
贫困县域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血脉。贫困地区实体经济发展较弱,金融发展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贫困县域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发展薄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其中贫困地
关键词:
县域金融 金融合作机制 贫困县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龙龙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首先弥补金融精准扶贫这一关键"短板"。部分地方虽然没有国定和省定贫困县,但仍有部分群众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一些偏远乡村的贫困问题还比较严重,金融助推脱贫攻坚面临政策工具运用受限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金融扶贫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龙龙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首先弥补金融精准扶贫这一关键"短板"。部分地方虽然没有国定和省定贫困县,但仍有部分群众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一些偏远乡村的贫困问题还比较严重,金融助推脱贫攻坚面临政策工具运用受限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等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伟 朱一鸣
本文利用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对县域资金外流的影响,并验证了贫困县资金外流是否会产生致贫效应。本文研究发现:如果普惠金融只注重解决贫困地区对金融机构的接触性排斥,会进一步加剧资金外流,对减贫产生负向影响,即存在显著的致贫效应。这种致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性,邻近县域的贫困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彼此"传染",并具有空间衰减特征的地理边界。因而需要客观认识普惠金融的本质,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有效的实施载体,解决好对信贷产品等关键金融服务的使用性排斥问题。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致贫效应 空间外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泽炯 梁岭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步入攻坚阶段,金融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但集中连片贫困区面临金融服务的门槛效应与排斥效应,传统金融减贫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因此急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达到金融减贫效果。本文首先对集中连片贫困区普惠金融发展减贫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运用吕梁山区20个贫困县的2010~2017年数据实证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对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普惠金融发展对集中连片贫困区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农业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保障力度等因素干扰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发挥。最后,从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和政策体系、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与社会保障方式调整等方面提出促进集中连片贫困区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雄
贫困县区发展普惠金融面临金融意识淡薄、金融人才匮乏、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经济增长内生机制不够完善、金融体系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破解普惠金融困境需要从工作机制、人才建设、金融环境营造、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完善、金融体系创新等方面多管齐下。
关键词:
贫困县区 普惠金融 困境与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吉海芳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明确提出,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性的现实,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展,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而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结合现阶段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以河南省卢氏县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为案例,在目前贫困地区农村支付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支付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当前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深入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支付环境 农村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吉海芳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明确提出,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性的现实,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展,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而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结合现阶段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以河南省卢氏县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为案例,在目前贫困地区农村支付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支付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当前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深入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支付环境 农村金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单纬东
根据资源理论(RBT),探讨了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文章依据资源状况特征,将贫困县域分为资源丰富型和资源缺乏型两类,分别提出和分析了资源丰富型和缺乏型贫困县域的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不同路径。资源丰富型县域的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开发和保护现有的资源,如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经济作物、传统工艺产品等,来发展贫困县域的经济,同时,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发展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相结合的发展路径。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的经济竞争优势应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构建贫困县域的无形资产,以建立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为主,创建地区的产业结构,制定发展战略从而带动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志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对金融资源的吸纳能力有限,而金融资源投入不足又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容易形成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低水平互动循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低,其中既有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金融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有金融供求衔接不良的原因。金融要在打破贫困地区上述低水平循环上有所作为,就必须着眼于金融需求环节的突破,从支持地方有潜在优势的主导产业入手,促进当地产业迅速形成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以此培育和刺激有效金融需求,配之以不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银娥 张德伟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量县域金融、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对多维贫困减缓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县域金融发展对多维贫困减缓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同时存在,且直接作用强于间接作用;经济增长效应强于收入分配效应;对消费贫困的影响大于医疗贫困与教育贫困。因此,应提高贫困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县域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创新县域金融服务产品与模式,加速推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此促进县域金融发展,减缓多维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