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0)
- 2023(6995)
- 2022(5631)
- 2021(5053)
- 2020(4293)
- 2019(9354)
- 2018(8676)
- 2017(17919)
- 2016(9116)
- 2015(9888)
- 2014(9834)
- 2013(9884)
- 2012(9103)
- 2011(8117)
- 2010(8365)
- 2009(8320)
- 2008(7111)
- 2007(6427)
- 2006(5783)
- 2005(5467)
- 学科
- 济(43141)
- 经济(43111)
- 业(27209)
- 融(26337)
- 金融(26335)
- 银(24515)
- 银行(24510)
- 行(23733)
- 管理(23003)
- 中国(20334)
- 企(19006)
- 企业(19006)
- 方法(17215)
- 数学(16227)
- 数学方法(16152)
- 地方(16135)
- 财(13221)
- 制(12500)
- 中国金融(11203)
- 农(10870)
- 险(10796)
- 保险(10705)
- 地方经济(8960)
- 务(8869)
- 财务(8857)
- 财务管理(8841)
- 企业财务(8477)
- 业经(8467)
- 农业(8357)
- 度(6987)
- 机构
- 学院(122755)
- 大学(121387)
- 济(58494)
- 经济(57272)
- 管理(46659)
- 中国(43843)
- 研究(40732)
- 理学(38909)
- 理学院(38509)
- 管理学(38004)
- 管理学院(37776)
- 财(30873)
- 京(24524)
- 财经(23902)
- 中心(22281)
- 经(21733)
- 科学(21655)
- 融(20834)
- 金融(20475)
- 银(20466)
- 经济学(20230)
- 银行(19689)
- 所(19501)
- 江(18739)
- 经济学院(18565)
- 行(18449)
- 财经大学(18063)
- 研究所(17388)
- 人民(17063)
- 农(16909)
- 基金
- 项目(80235)
- 科学(64343)
- 研究(60262)
- 基金(60047)
- 家(51079)
- 国家(50668)
- 科学基金(44374)
- 社会(41315)
- 社会科(39374)
- 社会科学(39368)
- 基金项目(31390)
- 省(30822)
- 自然(26521)
- 自然科(25931)
- 自然科学(25927)
- 教育(25825)
- 自然科学基金(25479)
- 划(25407)
- 资助(24810)
- 编号(23717)
- 成果(18869)
- 发(18752)
- 重点(18333)
- 国家社会(17959)
- 部(17804)
- 创(16916)
- 课题(16134)
- 性(16100)
- 创新(15986)
- 发展(15864)
共检索到198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明圣
一、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涵义及特征在金融业的监管与经营中,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很早就引起金融机构的重视,并在19世纪70~80年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特别是信用风险,从现代银行产生的第一天开始,银行就通过承担信用风险来获得利润。但是,对操作风险来说,尽管该概念的提出有很长的历史,但把操作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管理的三大风险之一,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近年来,由于金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许友 任会朋
该文采用2006-2013年样本数据,总结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存在四大现象:低频高损案件中造成的损失最大,农业大省为案件多发地带,内部欺诈是操作风险的第一要因,权力与操作风险成正比。紧接着,该文从内外因素两个角度,运用AHP法对各指标赋值,从经济、社会、法律、组织、内控、人员六个方面构建出一套操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为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内部因素中的内控和人员是导致操作风险的要因。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操作风险 指标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圣
极值理论(EVT)是用来研究极端事件分布特性的理论。EVT理论应用于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衡量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POT方法,以点过程方法为基础,选择一个安全阈值,忽略操作损失事件的发生时间;另一种方法BM (Block MaXima)考虑操作损失事件的发生时间,并选择采用GEV分布。对操作风险的EVT衡量方法的改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方向:一类是对POT和BM方法进行改进,把随机变量的非平稳性、相关性特性纳入模型的构建、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之中;另一类方向是设法建立新的统计建模分析方法,如因果关系模型、贝叶斯网络技术等。
关键词:
极值理论 操作风险 POT方法 BM方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筱平 聂喜旺 师青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忠阳
近年来操作风险管理的兴起成为全球金融界的重要现象,业界和监管界对其定义、性质和管理框架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在操作风险衡量技术上,以损失分布法为代表的量化方法正在兴起,但面临数据难题和有效性争论。在管理策略和方法上,风险规避、控制降低、多样化分散、风险转嫁和风险吸收等多种策略,以及保险、业务外包、提取资本金、风险定价等多种手段,开始被应用于操作风险管理,面临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我国金融机构应该从中学习和借鉴这些先进的理念、制度和方法。
关键词:
操作风险 金融机构管理 风险量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桂修 吴先聪
本文收集了2000—2006年我国金融机构因操作风险事件产生的损失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依据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分类标准和业务部门划分原则,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进行了概括性归纳: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发生最经常的形式是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以及内外部相勾结的欺诈行为;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对操作风险加以防范与控制。
关键词:
操作风险 风险损失 内部欺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亚芬
本文拟对日本金融机构在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做法及经验进行介绍。本文构成如下:第一部分描述操作风险特征和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强化操作风险体系概要和操作风险总括部门的设置情况。第三部分介绍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包括操作风险计量意义与技术上的注意事项。最后部分论述计量以外的操作风险把握和评估事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高小琼 张鉴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的精神。根据人总行的部署和要求,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在全省所有的81个县及县级市(除区外)开展了“县域金融机构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专题调查。调查表明,县域金融机构资金大量上存,导致县域资金供求失衡,影响了县域及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确定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按一定比例投放当地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研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跃军 杨勇 唐燕 文飞
操作风险是农村合作机构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由于合规缺失、内控失效、监督乏力等原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迫切需要监管当局加大监管力度,进行督促和引导,通过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强化内部控制,并对操作风险进行主动、有效地监督,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操作风险 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林捷
当代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三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风险的管理偏重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对操作风险管理还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由于操作风险引致的案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社会为此蒙受了严重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云燕 王磊玲 罗剑朝
运用随机效应的变截距回归模型,以陕西省104个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数据为例,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市场份额和机构治理水平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越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越高。从发展农业现代化,扩大财政支农乘数效用,降低农村金融门槛,完善金融机构治理机制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信贷风险 县域经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英云
论县域金融机构重组杨英云一、现行县域金融机构配置的简略描述及现实评价现行县域金融机构配置的特征是:各金融机构发展模式与经营方式的高度趋同性,市场占有份额的均等性。突出表现在:一是人力与物力资源均衡配置,平等推进,以争夺有限的金融资源,造成机构、网点及...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郑相华
一个130多万人口,财政收入年仅1亿多元的县级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支付危机使政府背上巨额的债务包袱和失业负担。金融危机转嫁成了政府风险,这起金融支付危机给我们一个深刻的体会,这就是在奔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县域金融机构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在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时,要重视监管体制和经营机制的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县域金融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