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41)
- 2023(18663)
- 2022(15986)
- 2021(14650)
- 2020(12380)
- 2019(28365)
- 2018(27582)
- 2017(53714)
- 2016(28477)
- 2015(31972)
- 2014(31791)
- 2013(31498)
- 2012(28701)
- 2011(26044)
- 2010(26168)
- 2009(24602)
- 2008(22914)
- 2007(20090)
- 2006(17854)
- 2005(15885)
- 学科
- 济(133560)
- 经济(133406)
- 管理(84080)
- 业(79394)
- 企(66371)
- 企业(66371)
- 方法(57077)
- 数学(50108)
- 数学方法(49534)
- 中国(35264)
- 财(32138)
- 农(31395)
- 地方(30175)
- 融(29321)
- 金融(29318)
- 业经(28128)
- 银(27515)
- 银行(27476)
- 行(26402)
- 学(25908)
- 制(25566)
- 农业(21664)
- 贸(20980)
- 贸易(20963)
- 易(20264)
- 务(20202)
- 财务(20124)
- 财务管理(20080)
- 理论(19613)
- 企业财务(19136)
- 机构
- 大学(407698)
- 学院(405934)
- 济(174703)
- 经济(171216)
- 管理(161165)
- 理学(139847)
- 理学院(138360)
- 管理学(136024)
- 研究(135610)
- 管理学院(135284)
- 中国(106028)
- 京(84887)
- 科学(80206)
- 财(80041)
- 所(66364)
- 财经(64494)
- 中心(62948)
- 研究所(60266)
- 农(59951)
- 经(58667)
- 江(58397)
- 业大(56854)
- 经济学(54951)
- 北京(53398)
- 范(51544)
- 师范(51084)
- 院(49464)
- 经济学院(49415)
- 财经大学(48155)
- 州(47297)
- 基金
- 项目(277255)
- 科学(219373)
- 基金(203605)
- 研究(203234)
- 家(176292)
- 国家(174873)
- 科学基金(151582)
- 社会(131181)
- 社会科(124527)
- 社会科学(124497)
- 基金项目(107385)
- 省(106492)
- 自然(97216)
- 自然科(94943)
- 自然科学(94925)
- 自然科学基金(93234)
- 教育(92833)
- 划(89528)
- 资助(84304)
- 编号(81729)
- 成果(65690)
- 重点(61912)
- 部(61726)
- 发(59404)
- 创(57247)
- 课题(55707)
- 国家社会(54807)
- 教育部(53675)
- 创新(53523)
- 科研(52762)
- 期刊
- 济(190265)
- 经济(190265)
- 研究(122236)
- 中国(74035)
- 财(61231)
- 学报(59980)
- 管理(59419)
- 科学(56289)
- 农(53620)
- 融(46968)
- 金融(46968)
- 大学(46646)
- 学学(44319)
- 教育(38374)
- 农业(36045)
- 技术(35538)
- 财经(32670)
- 经济研究(31510)
- 业经(28909)
- 经(27991)
- 问题(24288)
- 技术经济(20762)
- 理论(20038)
- 统计(19839)
- 贸(18020)
- 策(17967)
- 商业(17952)
- 实践(17879)
- 践(17879)
- 现代(17790)
共检索到598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盛林
本文以金融密度为切入点,分析了县域金融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密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我国最有效的金融密度是2.2个/万人左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银行间存在的垄断竞争行为可能是导致倒U型的主要原因,基于银行坏账率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县域金融 金融密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雷明全
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垄断的不断形成与竞争逐渐产生的过程。没有垄断,经济增长就缺乏后劲;没有竞争,经济增长就失去了动力。垄断并非十恶不赦,它有其存在的基础,也有它消失的理由;新的垄断需不断问世,旧的垄断要及时退出历史舞台,只有这样,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实现。
关键词:
垄断 竞争 经济增长 自然垄断 专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涛 彭化非
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湛江五县市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县域金融与 县域经济增长的矛盾性以及相关性,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金融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化非 范闽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问题,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为实际部门所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然后通过对湛江五县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增长的矛盾性以及相关性,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金融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艳玲
本文以山东省91个县为例,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县域金融发展、金融体系效率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体系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资金运用无效性、贷款质量、银行密度和银行体系结构是影响县域银行体系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因素。县域金融发展规模、银行体系效率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同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异。在经济发达县,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需求追寻"型的;而在中等发达县和欠发达县,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为"供给引导"型。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县域金融体系协调平衡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化祥雨 杨志民 叶娅芬
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金融空间联系特征,进一步引入金融势能指标建立金融势能经济增长模型,通过空间计量技术探讨金融空间联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金融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分布格局变化显著,从简单的一体化"线型"空间网络结构发育成复杂的区域化"三角型"、"网络型"空间网络结构;金融势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势能空间集聚现象变化显著,进一步向苏南演化,呈现出区域集聚态势;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空间联系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效应促进本县域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空间溢出促进其他县域和全省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盛林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但经济如何反作用于金融的研究鲜有所见。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利用中国县域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金融生态以及金融集聚程度等是影响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的哑元变量分析则进一步表明,地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效应和区域发展政策安排对金融发展的传导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微观金融主体也受自身经营规模、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影响机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田杰 陶建平
笔者使用来自我国2006年~2009年1883个县(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密度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用人均金融机构网点数表示的农村金融密度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密度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处于倒U形曲线的左边;农村金融密度通过增加贷款数量和提高信贷配置效率两种途径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跨地区的实证分析发现,东、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密度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而中部地区则不显著。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密度 农村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雯羽 贝多广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县域经济体的信贷可得性,有助于县域经济增长,而其发展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本文运用2014-2018年县级面板数据,通过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政府干预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县域经济增长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政府干预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子指标回归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数字化程度和使用深度对县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与主回归一致。(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完善传统金融市场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增长。(3)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政府的调节作用是单向的,西部地区则为倒U型,本文分析了地区差异的内在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明雷 杨萍 杨胜刚
文章运用客观赋权法构建了县域金融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2017年87个县域的数据为例,对县域金融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县域金融竞争力的提升确实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但当前金融竞争力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是高质量的,主要表现为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金融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别,县域层面存在"金融集聚效应";金融为经济增长提供的融资方式单一,银行信贷投放仅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显著。文章建议,当前县域金融应当协调发展,摆脱单一的经济发展融资方式,以此才能发挥好金融竞争力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倩 李政
建立普惠金融发展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理论模型,基于云南省120个县域经济数据,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考虑到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经济发达程度县域以及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进一步采用分层比较研究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县域居民减贫增收,并改善县域内部收入分配格局,更重要的是,在不考虑极少数富裕群体的情况下,贫困群体的普惠金融发展边际报酬率最高,这说明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包容性增长。此外,对于内部收入差距越大的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对缩小其收入差距的力度愈加有效,因此,普惠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经济体系的包容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蕾 陈健生
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以县域为单元的地区合作已成为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选择。本文扩展出了一个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产出、贸易与增长模型,探讨县域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研究发现,县域合作能够通过减少非自然贸易壁垒提高地区贸易开放度,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县域规模越大,县域经济稳态收入水平越高;县域合作促使地区间贸易开放度越一致,越能提高县域经济的稳态收入和缩小因规模差距带来的县域经济收入差距。研究建议,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以扩大县域经济规模,打破和消除县域之间的行政壁垒,以合作促进地区发展,构建城市一县域产业分工与产业关联以缩小县域经济发展差距,构建县域外部经济与生产网络,为县域经济合作提供平台保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耀宇 陈利根
文章从地方政府竞争发展和土地制度出发,剖析了作为垄断供地者的地方政府,如何通过一个系统的土地供应策略集来满足其竞争发展行为,以及在这个策略集影响下所产生的城市用地增长问题。文章利用2006—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完成了实证检验并验证了所提出的工作假说。研究发现,受到地方政府服务于竞争发展行为的土地供应策略集影响,城市用地增长在二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这两个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前者低价供地以实现招商引资和工业化发展的最大化;后者则通过城市建设投资—土地价格上涨的自我循环与跨期的土地抵押、出让决策来实现土地融资的最大化目标,并将其融资收益用于补贴二产用地的低价供应行为。地方政府会在这两个方面进行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凡
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探究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结果表明,竞争性银行业结构通过信贷供给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U型"曲线效应:当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未超过临界值时,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促进银行竞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区域信贷供给,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当竞争性银行业结构超过临界值后,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银行竞争的提高反而会降低区域信贷供给,对区域经济增长造成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落实需要平衡性银行业结构的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韬 冯贺霞
平台经济下垄断、竞争与创新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复杂,在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的推动下,平台企业的垄断-竞争-垄断周期更短,相应的治理方式也更具挑战性。平台经济下的垄断是一种竞争性垄断,是多维理论视角下的一种市场结构状态、过程与能力,是资本、技术、数据等多种生产要素积累、集中而形成的垄断过程,是一种具有高垄断性、高竞争性、高创新性的一种新的市场结构,是依托平台这一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和数字技术优势而形成的竞争性、动态性、生态性的垄断能力。对平台经济中的垄断、竞争与创新问题,应坚持多元协同、包容创新、审慎监管的治理原则。应充分考虑平台企业垄断行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结合市场环境进行适度干预,以数字化赋能快速响应新问题、新矛盾,兼顾治理风险与产业效率。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竞争性垄断 垄断 竞争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