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2)
- 2023(11681)
- 2022(9520)
- 2021(8406)
- 2020(6903)
- 2019(15102)
- 2018(14171)
- 2017(27492)
- 2016(14270)
- 2015(15339)
- 2014(14907)
- 2013(14897)
- 2012(13784)
- 2011(12597)
- 2010(12817)
- 2009(12137)
- 2008(10678)
- 2007(9494)
- 2006(8656)
- 2005(7896)
- 学科
- 济(81848)
- 经济(81788)
- 管理(39347)
- 业(37952)
- 企(28718)
- 企业(28718)
- 方法(26819)
- 融(25834)
- 金融(25832)
- 数学(24499)
- 数学方法(24395)
- 中国(23765)
- 地方(23658)
- 银(23177)
- 银行(23141)
- 行(22451)
- 农(18254)
- 财(17141)
- 业经(15770)
- 制(14819)
- 学(14695)
- 地方经济(14358)
- 农业(13692)
- 贸(12469)
- 贸易(12457)
- 易(12058)
- 环境(11744)
- 中国金融(11176)
- 体(10589)
- 务(10385)
- 机构
- 学院(207030)
- 大学(205159)
- 济(101402)
- 经济(99710)
- 研究(76123)
- 管理(75922)
- 理学(65809)
- 理学院(65038)
- 管理学(64105)
- 管理学院(63739)
- 中国(62980)
- 科学(44994)
- 财(43389)
- 京(41431)
- 农(38701)
- 所(38570)
- 中心(35757)
- 研究所(35274)
- 财经(35018)
- 经济学(33870)
- 经(31900)
- 业大(31641)
- 经济学院(30521)
- 农业(30348)
- 江(30241)
- 院(27013)
- 财经大学(26073)
- 北京(25695)
- 范(24147)
- 科学院(24013)
- 基金
- 项目(141209)
- 科学(111552)
- 基金(104978)
- 研究(98308)
- 家(93513)
- 国家(92777)
- 科学基金(78933)
- 社会(67947)
- 社会科(64765)
- 社会科学(64750)
- 基金项目(55733)
- 省(54973)
- 自然(49766)
- 自然科(48627)
- 自然科学(48612)
- 自然科学基金(47760)
- 划(45821)
- 教育(42343)
- 资助(41436)
- 编号(36503)
- 发(33089)
- 重点(32473)
- 部(30503)
- 创(30004)
- 国家社会(29834)
- 创新(28254)
- 成果(27791)
- 科研(27045)
- 发展(26543)
- 展(26212)
共检索到314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姜子潇
一定区域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但从活跃性来看,金融对经济的影响更为主动和敏感,可以归结为"四大效应",即门槛效应、鲶鱼效应、羊群效应和马太效应。就某一区域而言,由于"门槛效应"的存在,只能在区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水平、经济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后再发展相当规模的金融体系,发挥"鲶鱼效应",并在"羊群效应"下获得更多信贷资金的聚集,这时金融发展必然会体现出对经济增长的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盛林
本文使用全国县域经济金融数据,以GDP和城镇化率为产出变量,运用DEA方法分析了县域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有效前沿。研究发现,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贷款、金融密度和贷款质量等变量实现的;具体到不同区域,由于当地经济政策、金融制度、资源禀赋以及金融生态等外部环境不同,其作用发挥的程度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实证结果的内在涵义,本文提出了加快县域经济增长的建议。
关键词:
县域金融 经济增长 DEA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源祁 刘辉
数字经济时代,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借助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文章在阐述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选取2014—2020年中国1651个县域数据,运用不同的实证方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并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改善均显著提高了农业产值。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两个渠道,间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能促进山区县、高城镇化水平县和低金融发展水平县的农业经济增长。为此,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合理发展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要素投入 县域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常青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县域金融作为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层环节,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杠杆作用。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能否良性匹配发展对整个县域的发展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我们通过实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涛 彭化非
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湛江五县市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县域金融与 县域经济增长的矛盾性以及相关性,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金融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春
县域金融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县域金融发展不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县域经济增长也不是县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虽然,二者可能存在关系,但这种关系极其微弱,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鑫 韩青
县域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对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5—2020年我国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传统金融效率低,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平衡发展;着力提升传统金融效率、发展水平与便捷程度,更好地发挥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晶玲 吴强
多年来,金融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效能。县域经济发展不足。一是企业层次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二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单一、模式简单粗放。三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调整相对滞后。以上现状与现代金融的要求与偏好存在较大距离,限制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效能。融资中介服务及相关配套体系不健全。目前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缓慢,融资中介机构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志勇
随着县域经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金融支持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凸显,欠发达县域金融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本文对新疆71个县域进行了调查,力求寻找出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特征,探析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特征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新疆县域作为典型欠发达地区,正处于快速发展及产业集聚阶段,金融作为欠发达县域经济的核心内容,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县域经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玉生 蒋承 赵晓军
近年来,由于中央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使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迎来了大好机遇。本文根据我国中部地区若干县的调研,从三个层次对县域经济中的金融支持进行了理论分析。县域经济中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和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县域经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运锋
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违背信托责任从事非法行为,对金融秩序和公私财产权造成极大损害,而刑法规制条款的缺位则是该类行为屡有发生的重要原因。由此,设置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背信罪成为防止类似行为发生的重要措施。由于此类行为的特殊性和典型性,罪名的确定、罪状的设置及刑罚的配置都需要具体分析和深度思考。刑法的谦抑性决定了刑法的最后性和补充性,因此,前置制度的完善与对背信行为的堵疏结合才是治本之策。
关键词:
背信行为 老鼠仓 情节犯 刑罚前置制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盛林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但经济如何反作用于金融的研究鲜有所见。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利用中国县域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金融生态以及金融集聚程度等是影响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的哑元变量分析则进一步表明,地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效应和区域发展政策安排对金融发展的传导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微观金融主体也受自身经营规模、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影响机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婷婷 王跃堂 朱敏洁
县域经济转型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作为市县合并方式的撤县设区改革,究竟能否以及如何带动县域经济转型,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存在诸多争议。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县域企业创新绩效为切入点,采用增广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撤县设区短期内抑制了被撤并县(市)企业的创新绩效,且该负向效应呈现先加剧、后减弱的U形趋势。撤县设区主要通过增加县域企业进入率,降低了企业创新绩效;政府补贴和税收负担在其中起到了遮掩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撤县设区对被撤并县企业创新绩效的负向效应主要体现在非普通城市、强竞争行业、非数字化行业、小规模、成长期企业中。由此得到的政策启示是,撤县设区后新辖区政府应科学引导外部企业进入,强化改革过渡期的政府财政扶持和精准性,同时增强市县间产业关联性与互补性,实现优势互补与错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