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4)
2023(11959)
2022(10011)
2021(9312)
2020(7434)
2019(17029)
2018(16781)
2017(31366)
2016(17054)
2015(18815)
2014(18856)
2013(18479)
2012(17455)
2011(15857)
2010(16319)
2009(15299)
2008(14135)
2007(12481)
2006(11539)
2005(10769)
作者
(48214)
(40101)
(39684)
(37850)
(25452)
(19526)
(18219)
(15657)
(15441)
(14466)
(13781)
(13628)
(12949)
(12757)
(12450)
(12402)
(11694)
(11542)
(11506)
(11491)
(10340)
(9871)
(9666)
(9373)
(9124)
(9022)
(9006)
(8868)
(8180)
(8030)
学科
(74733)
经济(74660)
管理(41251)
(41135)
(30931)
企业(30931)
中国(29669)
地方(29399)
(26716)
金融(26714)
(24949)
银行(24935)
(24293)
(23680)
方法(20952)
业经(18839)
(18446)
数学(18228)
数学方法(18005)
(17296)
农业(16661)
地方经济(14875)
(13384)
(12563)
环境(12446)
(12380)
中国金融(11187)
(10963)
贸易(10947)
理论(10723)
机构
学院(229045)
大学(224814)
(94030)
经济(91679)
研究(87563)
管理(81765)
中国(72051)
理学(67723)
理学院(66792)
管理学(65683)
管理学院(65242)
科学(53107)
(50027)
(45507)
(44884)
中心(41455)
(41110)
研究所(40328)
(38799)
(35085)
师范(34772)
财经(33557)
业大(32552)
北京(32293)
(32168)
农业(31405)
(31334)
(30816)
(30102)
师范大学(28136)
基金
项目(147842)
科学(115217)
研究(113718)
基金(101286)
(87413)
国家(86541)
科学基金(73306)
社会(70180)
社会科(66385)
社会科学(66364)
(63084)
基金项目(53825)
(50859)
教育(50837)
编号(48076)
自然(44243)
自然科(43054)
自然科学(43042)
自然科学基金(42168)
资助(40389)
成果(39341)
(39245)
课题(35294)
重点(34332)
发展(31943)
(31399)
(31081)
(30919)
创新(29156)
(28783)
期刊
(118309)
经济(118309)
研究(76612)
中国(59473)
(38726)
(38482)
金融(38482)
(34380)
教育(32566)
学报(32005)
科学(31286)
管理(29922)
农业(25841)
大学(24549)
学学(22549)
技术(21654)
业经(20560)
经济研究(17694)
财经(15929)
问题(15018)
资源(13910)
(13752)
(13702)
(12163)
图书(11657)
(11087)
论坛(11087)
技术经济(11077)
科技(10782)
现代(10660)
共检索到383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文丽  
深化县域金融改革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两者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县域金融体制变迁入手归纳了以往改革的特点和历程,并构建县域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选取了湖北省63县市六年来的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测算县域金融发展的综合评分。纵向来看,近年湖北省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县域金融规模、市场结构、经营能力和中介效率有所提升,县域金融发展综合指数有较快提升。横向比较来看,各县市金融发展指数可以看出各地金融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构建复合型县域金融格局,逐步建立起与经济水平相匹配的多层次差异化的县域金融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   余茂辉  
文章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理念,从创新能力、城乡融合、绿色生态、经济实力及民生保障5个维度构建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TOPSIS方法测度了2018—2021年湖北省76个县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Moran’s I分别揭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来源与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绿色生态表现良好,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区域差异呈现先扩大后收敛的特征;武汉城市圈与宜荆荆恩城市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集聚较为明显。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融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小如  黄亚平  
我国山区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69.79%①,全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山区;全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84%分布在山区。山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一半的人口脱贫致富,故山区对于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城乡二元分割的摆脱具有核心性的话语权。由于政策的倾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如今,欠发达山区县交通条件陷入困境,基础设施欠账累累,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乡镇空间离散、发展无序。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及分形理论方法,分别从交通网络密度、城乡空间紧凑度及交通设施人均拥有量三方面进行定量测算,明确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山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度。在辨析欠发达山区县城镇化的背景与明确交通发展动力的前提下,指出实现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进泰  徐峰  王世康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挺  
枝江市位于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是湖北省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土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近几年来,该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了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2003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调查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冉澎铼  胡守庚  瞿诗进  童陆亿  
中小尺度地区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促进中小城镇有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后备建设用地数量、质量以及空间分布等多维要素,构建县域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中游武汉城市圈团风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维度下的后备建设用地状况差异显著,多维综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衡量县域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综合状况。具体而言,现有土地开发强度下,团风县后备建设用地数量状况较好,总面积达94.75 km~2,人均约278 m~2;但质量状况总体较差,高、中等后备建设用地数量少,分别仅占总量的14.81%与31.95%;空间分布上,部分后备建设用地距离集镇较远且分布相对零散不便于后期规模开发。镇域尺度综合评价显示,镇域间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差异明显,在全县大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平原地区高、丘陵山地低的分布态势。总体上看,团风镇、回龙山镇与总路咀镇后备建设用地开发潜力较大,可作为后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巍   潘传快  
文章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构建县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度;以湖北省所辖79个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诊断关键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湖北省县域高质量发展平均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各县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其优劣势存在明显差异;(2)湖北省大部分县域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十三五”时期末期仍有50%以上的县域属于中度及低度协调区域;(3)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是制约湖北省县域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的首要障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青  胡守庚  叶菁  童陆亿  卢静  
[目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发展与管理的重要依据。[方法]该研究运用"木桶原理",构建了基于土地资源、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等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进行定量测算。[结果](1)团风县整体呈"可载"状态,土地资源是团风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制性因素。各子系统承载力呈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规律。土地资源承载力最低为67. 73万人,大气环境承载力最高为871. 68万人。局部地区(马曹庙镇、贾庙乡)呈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格局;(2)在承载力绝对量上,团风镇等西南部地区承载力高于其他地区,从地均承载力来看,上巴河镇最高,贾庙乡最低;从承载力指数来看,各镇(乡)承载力指数介于1. 48~2. 35,杜皮乡、贾庙乡最高,团风镇最低,尽管团风镇承载力最大但其"剩余空间"也最有限。[结论]所构建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可为当前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划等战略实施提供有效借鉴,评价结果对区域远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鹏  景思江  
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对实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县域以绿色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形成的绿色竞争优势称为县域经济绿色竞争力。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低能耗产业产值比重高,环境治理情况好是具备强县域经济绿色竞争力的县域的普遍特征;第二,湖北县域经济绿色竞争力整体水平呈中等偏弱的态势,区域之间绿色发展不平衡;第三,县域产业的绿色转型是湖北县域经济提升绿色竞争力的短板。针对实证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即: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县域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以县域工业园区为重点,重塑县域绿色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县域绿色发展政策;深化新理念,培育县域绿色社会体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进农业农村的绿色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晓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与此同时,财政支出则呈刚性增长,财政收支矛盾越发凸显,县域财政运行面临较大冲击和挑战。本文以湖北省某市为例,分析当前县域财政运行的压力与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征  
如何发展农村金融,为湖北省农村经济的起飞注入有效资金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本文从县域金融这一角度探讨了全省农村金融运行的特点及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县域金融发展的相应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宏银  徐顽强  李华君  
实现革命老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繁荣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中介组织以其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以湖北省"将军县"(红安县)的农村中介组织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其发展现状,探讨了发展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推动红安县农村中介组织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