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1)
2023(9919)
2022(8198)
2021(7637)
2020(6253)
2019(13660)
2018(12830)
2017(25308)
2016(13365)
2015(14744)
2014(14840)
2013(14627)
2012(13602)
2011(11909)
2010(12430)
2009(11766)
2008(10962)
2007(9834)
2006(8848)
2005(8081)
作者
(35580)
(29521)
(29182)
(28304)
(18825)
(13944)
(13639)
(11352)
(11220)
(10687)
(9963)
(9948)
(9426)
(9362)
(9268)
(9192)
(8747)
(8572)
(8547)
(8381)
(7448)
(7067)
(7054)
(6887)
(6833)
(6719)
(6478)
(6441)
(5899)
(5888)
学科
(53794)
经济(53739)
管理(43793)
(41133)
(32795)
企业(32795)
(30666)
(25944)
金融(25942)
(24652)
银行(24650)
(23834)
中国(23285)
方法(19787)
地方(18942)
数学(17997)
数学方法(17813)
(17667)
(16690)
(15166)
财务(15143)
财务管理(15100)
企业财务(14496)
财政(13251)
农业(12140)
业经(12119)
中国金融(11220)
(10858)
(10239)
制度(10236)
机构
学院(181930)
大学(176791)
(80685)
经济(78922)
管理(69304)
研究(60693)
理学(58914)
理学院(58305)
管理学(57555)
管理学院(57208)
中国(55640)
(48126)
(35548)
财经(33923)
科学(33419)
中心(30935)
(30590)
(29703)
(28996)
研究所(26190)
经济学(25704)
(25532)
财经大学(24802)
(23381)
经济学院(23223)
(23095)
(22880)
师范(22741)
银行(22647)
北京(22535)
基金
项目(116269)
科学(92989)
研究(89589)
基金(84881)
(71633)
国家(70952)
科学基金(62240)
社会(59011)
社会科(56123)
社会科学(56110)
(45878)
基金项目(44007)
教育(40245)
自然(37470)
(37442)
编号(37239)
自然科(36609)
自然科学(36603)
自然科学基金(35918)
资助(34830)
成果(30336)
(26352)
重点(26086)
(26008)
课题(25760)
国家社会(24607)
(24466)
(23980)
创新(22944)
教育部(22835)
期刊
(93742)
经济(93742)
研究(60675)
(40477)
中国(38068)
(37045)
金融(37045)
管理(24326)
(23326)
科学(21252)
学报(21118)
大学(17166)
财经(17006)
教育(16659)
学学(16419)
经济研究(16222)
业经(15320)
农业(14717)
(14505)
技术(13752)
问题(11091)
(9450)
商业(9344)
财会(9307)
理论(9233)
会计(8855)
统计(8551)
(8322)
财政(8322)
实践(8252)
共检索到292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涛  王汉杰  韩佳丽  
本文构建县域居民消费的动态最优化模型,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分析发现:县域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且边际消费倾向随消费水平的提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财政政策仅在中高及最高消费组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其余分位点上作用并不显著;金融政策尚未有利于县域居民消费的提升,甚至在中高消费组产生了抑制作用。总体而言,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县域居民消费的作用并不明显,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财政金融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涛  王汉杰  韩佳丽  
本文构建县域居民消费的动态最优化模型,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实证分析发现:县域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且边际消费倾向随消费水平的提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财政政策仅在中高及最高消费组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其余分位点上作用并不显著;金融政策尚未有利于县域居民消费的提升,甚至在中高消费组产生了抑制作用。总体而言,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县域居民消费的作用并不明显,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财政金融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华  
基于中国西部地区11省814个县的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就金融发展、政府财政支出、城镇化等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层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显著降低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的增加会扩大收入差距,但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分层差异。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金融与财政配合政策,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阮小莉  仲泽丹  贾蜀苇  
要将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永久性、战略性举措,就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消费需求增长点,构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从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消费供给、消费环境四个方面全面探讨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提出构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财政金融对策,以期为贵州省、中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提高消费、扩大内需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在对县域财政金融服务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1772个县(区)的截面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县域财政金融服务及其二者联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在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服务和金融服务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财政服务的影响作用更大,但财政金融服务联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财政服务的促进作用在贫困地区更大,金融服务的促进作用在非贫困地区更大;贫困县财政服务的促进作用大于金融服务,非贫困县金融服务的促进作用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长林  
本文基于中国1998年1季度至2014年4季度的宏观季度数据考察居民消费对政府投资冲击的动态响应,研究发现,政府投资扩张不仅会抑制居民消费,而且能产生明显的不对称影响。为理解这一特征事实,本文将金融摩擦嵌入一个多部门DSGE框架,识别金融市场扭曲这一传导机制的显著程度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特征事实,具备使财政政策产生不对称影响的能力;(2)金融市场扭曲是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居民消费下降的重要原因;(3)定向式信贷政策可以有效地矫正金融市场扭曲,缓解这一因素对居民消费的消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强  王力  罗丽文  
本文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至2015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总额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1.对居民消费总额有显著影响的差异性如下:(1)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低收入、中等偏上收入和高收入居民消费总额具有挤入效应。(2)财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仅对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具有挤出效应。(3)财政教育支出对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具有挤出效应。2.对居民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的差异性如下:(1)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各层次收入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都具有挤入效应。(2)财政教育支出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具有挤出效应。(3)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对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具有挤入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超  甘梦群  徐蕾  
文章基于1978-2015年全国31个省区的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等相关数据,对全国四大区域及各省区地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全国各区域内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基本呈现挤入效应,且各区域乃至各省区的挤入效应存在差异性,而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结构和城市辐射效应等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财政支出因地制宜、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出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丁健  
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为了抢占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促进新产业革命,并以此开辟国际市场,力争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力的优势地位,除不断增加科技投资和调整投资结构以外,在财政税收、金融、风险投资诸方面采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鸿权  
农业科学技术是潜在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需要国家财政和广大农民的投入。下面就科技兴农中的财政金融问题谈点认识和建议。 一、科教兴农要有财力保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克勇  蔡而迅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 ,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扩大内需应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双向启动。“十五”期间应采取财政与金融“双轮驱动”的政策来扩大内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皮兆根  
加强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运行皮兆根如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世界各国政府极为重视的课题。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应该怎样摆正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如何协调运用财政金融政策,使之形成合力,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宋日先  
日本的财政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日本埼玉大学大学院宋日先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它在重视市场机制的同时,又以“官民协调”的独特政策来振兴产业,实现了赶超欧美的目标。本文仅对战后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劳承玉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有力措施。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对社会总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构建,是对解决资源瓶颈和实现环境友好双重目标的兼顾。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作为直接引导企业、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励、推进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应通过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最终形成包括企业在内全体社会成员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和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